评《两京与两京之间历史地理研究》

2020-02-25 11:45张艺航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都城古都古道

◎张艺航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西安710062)

两京,系指长安、洛阳两大古都。新莽、东汉至北周、隋唐,长安与洛阳常作为西、东二京,并立一时,是两京制王朝的核心区域。两京之间,则是指联系两大都城之间、关中平原与伊洛河平原之间的崤函古道。两京与两京之间,就是指长安、洛阳、崤函古道组成的“两点一线”空间区域。有关这一区域的历史地理学论题层出不穷,包括历史政治地理、中国古都学、历史交通地理和历史城市地理等不同分支学科都将该区域作为研究的热门对象。然长期以来,对该区域进行整体性的、宏观与微观视角相结合的、学科综合性的学术著作却迟迟未能面世。

所幸,李久昌教授新作《两京与两京之间历史地理研究》(2020年3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极大地弥补了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这本专著,在作者多年以来关于建都选址理论、两京制、两京都城空间结构、崤函古道等专题的多篇学术论文的基础上,对其理论实践与研究成果予以系统化、理论化,并补充大量史料,是当前学界第一部全方位研究古都长安、洛阳与崤函古道相关问题的历史地理学专著。全书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题为“洛阳长安两京历史地理”,下篇题为“两京之间历史交通地理”,共60.8万字。

该书上编“洛阳长安两京历史地理”,收录学术论文16篇,对两京选址建都的理论与实践、都城制度与建置、两京制的形成与发展、两京空间结构形态发展和演变特征及规律、中国古代都城的“洛阳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讨论。其中,对于两京选址建都的理论与实践,该书着重论证了“天下之中”都城理论的内涵与外延,这一理论由周公首创并付诸实践,它遵循“尚中”“择中”的择都观念,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三层重要意义。“天下之中”理论构成了中国古代最初的都城观,并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择都、建都实践,同时影响到古代都城的空间及宫室布局。

该书还论述了长安、洛阳两京制的形成过程,以西周三都制为例,考察中国古代的多都制度,指出西周三都制的形成是受政治、军事、经济形势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政治宗教和法统的需要。多都制乃是我国古代都城制度的特色,且各个都城存在功能上的分工,要根据都城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和地位来判断其性质。同时,作者还对洛阳作为历代陪都的使用时间给予系统而严谨的考证,认为这一时间当为十二朝共498年,对“八朝陪都”“六朝陪都”的说法进行商榷。除对宏观理论与两京制度的探索之外,该书进一步从微观尺度的视阈切入,考察两京地区古都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及都城建设规划制度。有关古都洛阳的研究中,作者首先对二里头夏都遗址(即斟鄩)的空间结构进行考察,认为二里头遗址以宫城为中心,并布置围绕这一中心的道路网,甚至按照功能的不同将城址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他认为二里头遗址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城,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在此基础上,作者还对二里头遗址中的市场方位、管理、性质等问题进行讨论,证明我国古代都城自形成开始便有城有市,既具有政治军事中心的性质,也具有商业经济性质。

其次,关于汉魏洛阳城的研究。该书对东汉洛阳城南文化区的形成以及其在都城史和文化史上的意义有所阐发,认为这一区域的形成和兴盛进一步完善了古代都城制度及功能。此外,作者又考察了北魏洛阳城里坊制度及其特点,认为北魏洛阳里坊具有棋盘格状化、分区等级化、形制规整化、管理严格化、与市场结合紧密化等主要特征。北魏里坊制度继承前代,又多有创新,隋唐长安城、洛阳城皆予以继承。

再次,关于隋唐洛阳城的研究。该书对隋唐洛阳城里坊制度以及里坊住宅时空变化与环境的关系都有着鞭辟入里的论述。在有关里坊制度的考察中,作者考证了洛阳里坊的规模与数量,里坊的坊门、街巷布局等形态结构问题,并归纳总结出隋唐洛阳城的里坊较同期长安城存在空间分布、形制面积、基本形态和自身结构等几个方面的特色。此外,作者又对里坊住宅的时空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以及住宅分布变化等问题予以分析,指出影响住宅分布变化的环境因素有自然环境与水灾、政治生态、商业环境以及对外交通等。

有关古都长安的研究中,作者探讨了西汉定都长安的空间权衡以及随后的强化,提出西汉王朝通过都城长安构建政治核心空间,规划凭借关中形势东制诸侯,构建关中本位政治地理的“强本”策略。作者还对唐长安城的两大驿站长乐驿和临皋驿的地望、驿道、地位及作为皇权礼仪的延伸空间所产生的作用翔实考索,指出二驿具有不同于其他驿站的特殊用途。他又根据实地考察结果,对今西安市区保留的安化门大街、广运潭等唐代文化遗存进行考证。

除了对两京的具体研究,本书的上编亦对古都学的理论有所弘益。作者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洛阳古都研究进行分类整理和理论分析,并再次明确了“洛阳模式”这一都城发展模式的核心内涵及特点。他在书中指出,“洛阳模式”包括“环境—文化”的都城选址模式、宫城与都城布局形制的耦合发展模式、都城社会空间的构建与控制模式、都城经济空间的布局与调控模式、都城礼制建筑空间和宗教教主、帝陵的布局与建设模式和“天下之中”为核心的建都理论建构、发展和指导等基本内容,具有开创性、整体性、集大成性、包容性、辐射性的特点。

该书的下编“两京之间历史交通地理”,则以长安、洛阳之间的重要交通道路——崤函古道为研究对象,收录17篇相关学术论文。在这一部分,作者从宏观整体与微观具体两个尺度对崤函古道予以深刻研究。

宏观整体方面,作者首先探讨了崤函古道的释名问题,认为崤函古道不仅是一条连接两京的交通孔道,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即崤函区域。对于崤函古道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基础、时空演变和历史文化价值等进行较为宏观的问题,作者也颇有探索和发微。在“崤函古道交通线路调查与研究”一章中,作者分别考察并分析崤函古道西段、枢纽陕州、东段沿途保存的古代遗迹和相关资料,测算了古道不同支线的线路距离,复原并阐明了这条古道的历史面貌及其变迁。此外,作者还考证了各个历史时期崤函古道上设置的驿站,揭示历史时期古道的交通线路转迁以及驿传制度的厘革。

微观具体方面,作者具体考察了新石器时代至隋唐各个时期崤函古道的相关问题。书中指出,仰韶文化晚期以来在崤函地区形成的沟通关中及以西、晋南及以北、郑洛及以东地区的“彩陶之路”是崤函古道的最初形态。及至夏朝,通过治理洪水、军事征伐以及迁都等活动开发了崤山南北道路,对矿产等资源的需求也刺激并促进了崤函古道的开发。商灭夏之后,崤函古道成为商都核心区与关中、晋南地区联系的交通走廊。西周形成两京制,崤函古道是连接成周、宗周之间的王畿通道“周道”,周王朝通过一定规格的修建,使之成为国家主干交通道路,巩固了西周的两京制。春秋时期秦晋争夺河西,即以崤函为焦点,崤函古道体现出枢纽锁钥区域的性质和作用。至战国时期,崤函古道又成为大批士人入秦的重要通道,多元思想交融于秦地,促使秦国走向强盛。

书中还考证了秦函谷关的创建年代与背景,认为“桃林之野”“桃林塞”“函谷关”分别是西周的官营畜牧区、春秋晋的防御体系以及秦在惠文王时设置的关隘。隋唐时代的崤函古道同样是本书讨论的重点。作者调查并研究分析了崤函古道沿线隋唐行宫的位置、废置以及特征,指出隋唐崤函古道行宫具有分布上南路多北路寡、因地制宜、与驿道联系紧密等特征。

本书下编的最后两章,则突出研究的视角、方法和理论的创新。首先是回顾过往学界关于崤函古道的研究成果,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加强基础研究,深化综合性研究,将崤函古道与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还要把崤函古道置于古都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其次,本书还就崤函文化的历史渊源与传承以及与河洛文化的关系有所发明,提出三门峡地区在保持河洛文化传统基因的同时,产生、叠压关中文化、三晋文化,最终形成以河洛文化为主体,融汇关中文化、三晋文化因素和特征的区域性亚文化——崤函文化。

纵观本书内容,它既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古都学著作,也不专研历史交通地理学,而应视为一部区域历史地理专著。其研究空间范围涵盖了伊洛河平原、关中平原以及两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崤函区域,其研究的内容涉及这一区域的古都学、历史政治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交通地理以及历史文化地理等历史地理学分支学科的研究课题。作者不仅对中国古都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皆有推进意义,同时能够重视借鉴和利用政治地理的理论与方法。如,作者透过政治地理视野分析王朝建都择都的地缘政治思想。王朝都城的空间定位与迁移,是思考政治体内部空间组合关系演化的切入路径①毋有江:《北魏政治地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140页。,如“天下之中”理论以及关中本位政治地理的构建,践行“尚中”“择中”的“政治文化”,皆是历代统治者在考量其统治疆域与政治需求的基础上做出的审慎抉择。除了强调政治地理与古都学的联系,本书还将崤函古道置于政治地理学视阈之下,考察崤函古道与政治过程的互动关系,分析政治过程对于交通线路形成与发展的刺激作用,以及交通线路对王朝国家的疆域、制度等方面的关联性,寻求交通地理与政治地理的学科交叉点。可以说,这本书是一部以政治地理为内线,融入历史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综合性区域历史地理研究著作。

从研究方法来看,本书以历史文献法为基本方法,又大量使用了考古资料;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够不惮辛苦,进行大量实地考察。书中对“天下之中”理论的研究、对洛阳作为陪都使用的朝代和时间的研究、西周都城制度、北魏和隋唐洛阳里坊制度等问题,皆有着严谨而广博的考证,其资料之翔实,逻辑之严密,皆是本书可圈可点之处。至于夏商周都城的形态结构,由于缺乏历史文献的记载,作者引用大量考古资料为依据进行探索。当然,作者在探讨汉魏、隋唐洛阳城的空间结构时也广泛使用了考古资料,例如对隋唐洛阳城里坊形制和结构的研究,就参照了明教、履道、恭安三坊的考古勘察和发掘情况。史念海先生曾指出“以实地考察与文献记载相结合为研究这门学科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②史念海:《河山集九集·我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不解之缘》,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这早已成为历史地理学界的共识。本书切实将实地考察与文献考证相结合,如对西安市区唐代遗存的考察,对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调查与研究,对崤函古道隋唐行宫的调查与研究等。通过将实地考察成果与文献记载相对照,可以勘正文献中的讹误,也可对学界以往存在的争议和错误认识起到辩正作用。

从学科理论创新来看,本书对中国古都学理论、历史交通地理学理论的丰富、延展与深化意义颇大。“天下之中”理论是中国历代王朝建都择都以及都城空间布局规划中的重要思想基础,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系统地论证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为历代以洛阳为建都之地提供了合理解释。此外,本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古都学概念——“洛阳模式”,它作为一种都城发展的“历程、内容和经验”“奠定了中国古代都城空间模式的基础”。“洛阳模式”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早期都城制度发展演进的总结,是都城空间发展模式化的重要标志。作者将“洛阳模式”纳入洛阳学的学术体系下,探索城市发展的规律,是独具新意的。

本书另一大理论创新点在于崤函古道的综合性研究。崤函古道既是两京之间的政治通道,也是沟通关中、晋南与伊洛河平原文化交流的文化通道。作者认为既要在古都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大背景下研究崤函古道,又要发掘崤函地区自身独特的区域文化,由此构建起崤函文化—河洛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层次文化体系,极富创新意义。

从对具体问题研究的推进来看,本书提出了不少新观点,对前人的结论多有驳正。如作者根据东汉洛阳城南的“南郊礼制建筑群”的文化功能集聚作用,指出洛阳城南出现了一个“城南文化区”,这一文化功能区不仅使城南地区形成独特的社会风貌,也完善了古代都城制度和功能,这一发现是颇具新意的。再如,作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爬梳与考证,对“崤函古道”这一地理名词的准确含义提出己见,认为崤函古道是古代连接长安(西安)洛阳的东西交通大道在河南三门峡及毗邻地区的水、陆路通道的总称,较以往的交通道路研究而言,这一认识无疑更为全面而准确。此外,作者对学界存在争议的函谷关设置年代问题也给予较为合理的解释,认为函谷关应创于战国秦惠文王时代,而非西周和春秋时期所创。

从实践意义来看,本书对于促进现代城市发展、推进河洛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解读、保护道路遗存和文化遗产等现实问题具有极强的启发作用。“洛阳模式”和“洛阳学”等概念的阐释与讨论,有利于借助古都学的研究成果,深挖古都洛阳的历史文化积淀,将其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这也符合洛阳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的大势。“崤函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剖析和解读,则有利于找准崤函区域的历史定位,发掘崤函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促进崤函古道沿途古代遗存的保护与开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当然,本书也难免存在一些稍显不足之处,如在篇章结构的安排上略显杂乱,也未能对章节标序,没有体现作为一本专著严密而合理的逻辑性。作者在个别问题的讨论上,也还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如根据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纵横交错的道路网以及两组明确拥有中轴线的大型建筑基址群,就认定夏朝“已经体现出择中建都的思想”。笔者窃以为,“尚中”“择中”不等同于“天下之中”理论,特别是在对夏朝是否存在一个天下观以及天下之中的空间认识,由于缺乏史料佐证不可妄下定论。除此之外,下编《虢国墓地车马坑出土的车及其相关问题》一文虽然征引考古资料对虢国车的形制结构、制造技术都有详尽的考述,但由于文章的落脚点仍为技术史而非历史地理学,因此收录于本书显得较为牵强。若能对以上问题有所考量,或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都城古都古道
走古道
奇特的沙漠古都——统万城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形式”之都与“移动”之都:辽代都城解读的一种尝试
重现水清岸绿的古都风景线
论汉初都城择变过程中的空间认知
近年来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获
北宋都城新郑门遗址与开封“城摞城”
访茶马古道
古道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