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幸福观的四重维度解析

2020-02-25 10:06王新燕闫新悦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幸福观共同体精神

王新燕,闫新悦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幸福是一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后随之而来的美好情绪,追求幸福始终是中国人的人生主题。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在多次讲话都含有“实现谁的幸福、怎样实现幸福、实现什么样的幸福以及如何为实现世界幸福贡献中国智慧”等论点,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幸福观,为全体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追求幸福提供了理论先导和行动指南。梳理研读习近平的讲话,笔者认为,习近平幸福观至少可以从如下四个维度解析,即以提升人民幸福为目标的人民幸福观;鼓励人民通过奋斗追求幸福的奋斗幸福观;实现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全面幸福观;立足中国“和合”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世界幸福观。这四重维度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又辩证统一,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习近平幸福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观

“实现谁的幸福”是习近平幸福观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习近平在马克思“幸福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幸福观。

(一)人民是幸福的主体

在对宗教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幸福思想实现了幸福主体从神到人的超越,幸福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1]2。这肯定了幸福和人的内在联系,认为现实的人是幸福的主体,同时使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得到幸福成为可能。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不断进行实践的人民群众才是幸福生活的主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1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幸福观的主体是人民,核心指向是“全体人民”的幸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初始起,就致力于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打土豪、分田地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到21世纪的脱贫攻坚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是幸福的主体、发展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践行并发展“为人民谋幸福”的幸福观,他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3]2018年1月5日,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4]这一答卷要以作为阅卷人的人民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为最高标准。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然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地把为人民创造幸福的事业推向前进。人民是幸福的主体,幸福生活的创造也要依靠人民来实现。习近平幸福观深深扎根党的初心和使命,要矢志不渝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经不仅是吃得饱、穿得暖、有学上,“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5]4。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幸福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习近平强调要从人民群众真正想要的美好生活出发,“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2]2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尤为关心和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及基本的民生保障问题,将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统一布局、协调发展,不断发展高质量经济,扩大人民民主,解决人民就业、教育、住房等问题,竭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这凸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地落到了实处,以实际行动科学地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等原则性与根本性问题。以住房为例,习近平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2]47,建立多种方式、多种保障措施的住房制度,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满足老百姓“住有所居”的幸福。关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习近平提出“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6],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致力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态、美丽中国的愿望和追求。这些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观”的体现。

二、以劳动实践为基础的奋斗幸福观

幸福不是脱离现实的精神畅想,亦非坐享其成的已然存在,它是人类经过现实实践之后的产物,是作为主体的人通过具体的劳动实践创造出来的。

(一)奋斗创造幸福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马克思认为,幸福必定是在劳动创造的动态过程中实现的,劳动实践是人类自身追求幸福的根本途径。奋斗的本质就是劳动和实践,奋斗是劳动、实践的中国式表达,它不仅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实践改造世界的观点,更体现出中国现有国情下劳动实践的艰巨性和实现幸福的主观能动性。习近平一直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7],“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群众通过奋斗创造幸福生活。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中华民族才一步步地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了幸福而奋斗,也表明这个过程尽管会充满艰辛、挫折甚至痛苦,但是奋斗者依然不畏艰辛、迎难而上。这里的奋斗者不仅仅是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千千万万平凡而又伟大的中国人民。无数个奋斗者既是为了个人家庭的幸福生活而努力,也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兴盛而拼搏,创造出无数的中国奇迹。无论是高铁网络的发展、拥有7项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落成通车,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成功发射,还是北斗导航核心技术的突破,无不倾注了无数奋斗者的艰辛和汗水。奋斗解锁了一个个中国奇迹,为新时代人民幸福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路径。只有通过实践、奋斗、创造给予幸福以永恒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才能使幸福变得更加稳定、持久与丰富。

习近平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对奋斗进行多层次和多角度阐释,强调奋斗的重要性。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强调:“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9]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他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10]可以说,习近平幸福观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奋斗”,为幸福而奋斗,在奋斗中谋幸福。

(二)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奋斗是幸福的坚实基础。奋斗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赋予幸福以现实的内涵和生活的基础。奋斗满足了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支撑起人的基本生活空间,构建了人类生活的基本框架,同时也为美好生活目标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和现实的抵达性。

奋斗的过程其实就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奋斗者生产、生活的过程本身就是幸福的。人们在奋斗中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优势,在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同时彰显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和理想,因而他们的生产、生活更具有热情,获得的幸福感更加真实。奋斗是幸福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奋斗追求和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在奋斗的过程中获得和享受幸福。只有在奋斗的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幸福,才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撸起袖子加油干”正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形象表达。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幸福时代。我国进入新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指出,要想实现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它需要通过无数的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每个阶段的目标。每个阶段目标的实现,都是无数奋斗者团结一心,排除万难的结果。马克思说过:“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11]459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会有更多的奋斗者参与进来,感受奋斗带来的幸福。幸福不应是遥不可及的未来,也不应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的结果,幸福理应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战胜无数困难、直面无数挑战的奋斗进程。

三、物质与精神、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全面幸福观

真正的幸福不是单方面的,习近平幸福观所倡导的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辩证统一、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相互促进的全面幸福观。

(一)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辩证统一

要提升人的幸福感,物质需要和精神满足缺一不可。恩格斯提出,人类“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要求有得到满足的手段:食物、异性、书籍、娱乐、辩论、活动、消费品和加工的对象”[1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人的生理需求,最高层次是价值层面上自我实现的需求,包含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当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每一层次需求的满足,都会有一种短时期幸福感。物质幸福的实现处于较低层次,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幸福,因为它不具有恒久性。真正长久的幸福,不仅仅是人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而是在此基础上精神需求亦得到满足。现代社会一少部分人出现的物质丰富、满足而精神却空虚甚至颓废的现象,从根本上看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未能统一的结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多体现在社会更加公平、正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等精神层面。要想满足人民对幸福的需要,就要把两者相统一,在实现物质幸福的同时实现精神幸福。为此,一方面党和政府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制定一系列政策来解决就业、社会保障问题,提高人民收入,从整体上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习近平反复强调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指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13]315抓好文化建设,就要坚定文化自信。只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带来文化的繁荣,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发展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落脚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42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提升人民精神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最终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物质幸福为精神幸福的实现提供基础,精神幸福促进物质幸福更好地发展,只有把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实现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从整体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互为一体

习近平幸福观强调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相统一。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39。每个人都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个体,个人幸福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密不可分,社会进步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因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13]354。一方面,社会全面进步是实现个人幸福的保障。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5]64。回顾我国近现代历史,国家衰弱、社会动荡,人民毫无幸福可言。现在我国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人民幸福有了更多的保障和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提出改善民生、实施精准脱贫等一系列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为实现人民幸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要把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融合在一起。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历史活动之中,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为了研制我国自己的核潜艇,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隐姓埋名数十载,三十年没有回过老家看望父母(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他说:“对国家尽忠,是我对父母最大的孝”, 在“小我”“大我”的融合中体现家国情怀。在抗击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还有无数志愿者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奔赴一线,为战“疫”贡献自己的力量。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的奋斗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将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融为一体,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习近平幸福观坚持将个人的幸福追求深刻融入国家民族命运中,在关注自身幸福的同时注重社会幸福的实现,引领人民将个人的幸福梦与国家的富强梦紧密相连。

四、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的世界幸福观

习近平不仅关注中国人民的幸福,他还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在继承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思想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为世界人民的幸福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和合”理念共筑和谐共生的美好世界

“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代代践行的理念。习近平以宏大视域和战略思维,将中国传统文化 “和合”理念创造性地运用于治国理政、国际关系,形成了促进全人类幸福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理念[13]545。《论语·学而》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礼记·礼运》中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具体代入“协和万邦”“和衷共济”之中。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600多年前的郑和七下西洋,同沿途人民友好交往,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可以说,“和合”理念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14]新时代,“和合”理念有了新的内涵,“和”是和平、和睦、和谐,“合”是结合、合作、和解[15],和合理念的核心是相互尊重与兼容并包,是对其他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的尊重,对其他文明和文化的尊重与包容。当下,“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合作共赢”依然是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维护文明多样性、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根基。

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与马克思共同体理论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中多次提到要构建共同体形态,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11]119。这表明只有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人才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全面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16]。在今天这样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球化的进程中,无论是金融危机、贸易摩擦、战争威胁还是病毒传播、生态灾难,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置身其外、独善其身。只有坚持和平、合作、共享、共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才能共筑和谐共生的美好世界,才能为人类幸福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从中国幸福到世界幸福

当前我们的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同时,这个时代也是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加的时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只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共赢、多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2]20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一个和平安全的世界环境,同理,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实现也需要和平安全来保障。习近平说:“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能更好。”[13]545中国尊重世界各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走对话而不对抗的新路,积极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踏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路线之长,辐射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一带一路”在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前提下,共建共享,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发展与合作的机遇,给各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沿线各国人民的幸福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的实践举措。人类命运共同体把各国人民和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中国积极与其他国家分享数据与成果,共享应对经验,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展现了为全人类健康、幸福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同时,此次在全球范围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使各国更加深刻认识到彼此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强大感召力。

习近平的幸福观是一种家国幸福观,同时也是一种人类幸福观,关注中国人民幸福的同时也心系整个人类的现实状况和前途命运,为世界人民的幸福提供了中国方法。

综上可见,习近平幸福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继承与发展,幸福的主体是人民,致力于实现人民的幸福;幸福的源泉是奋斗,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幸福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要实现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幸福是有张力的,主要表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世界幸福。习近平幸福观的四重维度指引中国人民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为全体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提供了方法论,也为世界人民的幸福贡献了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幸福观共同体精神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启示
爱的共同体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