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政治意涵、规律遵循与实践关键

2020-02-25 06:32刘红卫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刘红卫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着眼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1],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总体战略部署和战略设计。其中,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给出了顶层设计和一系列的策略,而其中最具创新意义和时代气质的就是基于上海实践经验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出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首要的是从战略层面理解“课程思政”在新时代出场的时代意涵、政治智慧及其遵循的教育规律,增强改革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紧迫性。

1 “课程思政”的政治意涵与理论逻辑

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大思政”理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和呈现[2]。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放到更广的视角来看,“课程思政”的政治意涵和理论逻辑就是多维度的。

1.1 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之问

从当前国际形势看,在我国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今天,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世界并没有做好接纳中国的准备。面对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人口和发展道路,西方世界的反应并不乐观,中美贸易战就是例证。在风险和阻力面前,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政治、经济和社会都面临深层次变革,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日益凸显。

从当代社会治理来看,现代社会也是一个高风险社会,一个普通人物的负面行为可能带来巨大影响,比如一些负面的网红事件,对于这些事情消极的防范不如积极的应对。如果我们总是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对于一个民族来讲,这将是根本性的失败。因此,在社会深层变革不断推进,各种思想交相融合和冲突的当下,大学生面对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复杂,思想政治教育亟需紧紧跟上。

而现实问题是,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不足,“出勤率不高”“抬头率不高”等问题还待解决;另一方面,源自西方历史经验的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现实问题较为遥远,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还有待加强。新媒体时代,学生长期从网络上获得碎片化信息的习惯形成了碎片化思维,面对网络上的各种负面思想的抵御和识别能力较弱。

从高校的育人格局看,一段时期以来,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逐渐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为内容,致力于将大学生培养成某种专业人才。长期以往,逐渐淡化了高等教育本该承当的传承和创新文化的内涵,弱化了大学生人文修养的培育,在一定意义上失去了“育人为本”的根本使命。

1.2 破解之道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创新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问题的综合考量,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这种“大思政”格局的谋划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而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总书记的这些指示和论断给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就是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格局,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将大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确立了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和建设原则,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教学方法的重大创新。教育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2018年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的第一因素是专业课教师,因此,要将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3]之所以提高到制度层面来看,是因为现代化最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课程思政”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种有效路径,也是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强国战略的制度安排。

1.3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时代之思

从世界视野看,任何一种文明,都必然有属于自己的教育事业。但是从其内涵上来看,对于大学的要求和期待有着共通的地方。雅斯贝尔斯关于大学的评说是这样的:“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每一任务借助参与其他任务,而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4]这就是说,知识传授与价值观的形塑是双向互动的,教育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人。正是基于这一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5]

进而言之,任何国家的现代转型,都必须面对“本土性”的问题,而大学就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的教育必须在过去与未来、理想与现实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能够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既要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又要有涵养人文精神引领社会风气的的使命担当。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逐渐成为撼动全球秩序的最重要转型力量之一,也是引导21世纪全球秩序重组的主导力量之一,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用中国自己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来将中国自己的经验理论化,阐述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以及背后的制度安排,矫正以西方为中心的谬误与偏差,增强对于世界经济发展与政治治理的话语权。但现实是国内现在的大学的大部分的研究是“在用西方的东西解释中国人在做本土化研究,但又没有自己的知识话语和体系能够与西方对话,造成了自说自话的现象。”[6]不能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就意味着既无法正确地解释自己,也无法宣传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话语的背后是道。这就是说,本质上来看,话语的背后是理论,理论的背后是意识形态。逐渐进入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必须塑造具有主导力、影响力和感召力的,且能解释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的中国理论,才能真正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而高校作为创造知识、传播价值和重塑话语体系的重要阵地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存在,必然服从和服务于所依托社会制度的政治价值维度的维护。扎根中国大地的大学就是要适应我国的现实,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7]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出场就是这一教育政治逻辑的集中表达和实践需求。

近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哲学的变革与政治社会的变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教育革命本身就是社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开创新社会的政治派别和政权需要新的知识体系,不得不诉诸于新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哲学。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之后,中国的教育开始照搬西方模式,欧美大学制度在20世纪的中国畅通无阻,造成了“中国自近代以来的人文学术和社会科学是从总体上进入一种对外部学术的学徒状态中去了。”[8]毋庸置疑,我们的这种学徒状态在极为广泛的对外学习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收获,但是,也造成了对外部的依赖或单纯模仿,仅仅知道一般的抽象原则,并把这样的抽象原则先验地强加到任何内容之上,方枘圆凿的事情在所难免。而从西方现代化的经验看,西方现代化的兴盛是随着自己知识体系的生成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讲,任何一个文明的核心就是知识体系,没有一个强大的知识体系,很难说是一个强大的文明。这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有赖于巨大的经济成就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尤其取决于精神文化的开拓性建设,意味着中国知识体系的创造和建构。诚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9]历经百年的学习和追随,中国人开创自主的学术已经逐渐成为可能了,而课程思政就是走向自主学术的现实切入点之一。习总书记敏锐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10]而加强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最终都要落在课程建设,因此,“课程思政”改革既是构建中国自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扎根中国办大学的基础性工程,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2 教育规律的恪守与遵循

2.1 教育本质的回归

2018年9月8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长期以来坚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扩充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四育”目标发展为“五育”,提出了塑造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当今世界的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革命深刻地影响着劳动力市场,一些重复性高、烦琐枯燥、大量使用人工的不经济的工作将被智能机器人取代。技术变革将带来新一轮的就业创造,同时也将带来新一轮的就业破坏。这种破坏是熊彼特所说的“创造性破坏”即创新淘汰了旧的技术、工作岗位和生产体系,并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处在这种急剧变革的时代,应对这一挑战,未来大学生必须会做人、会思考、会技能,具有全面发展的自我成长意识和能力。

面向未来的育人目标的实现最终落实在课程的创新改革上。无论是传统的技艺传承,还是现代大学的专业教学范式,职业道德和素养,以及专业精神都是需要的。能够历经历史洗礼和淘汰而传承至今的专业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比如,自然科学类专业中的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工程技术类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等,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商业诚信精神都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课程思政”改革意味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新阶段,大学教育向教育本质回归、恪守教书育人规律的特质更加凸显。

2.2 教育规律的实践遵循

就教育形式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显性教育,作为理论教育的主渠道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而从客观教学实践看,学生更容易受到专业课老师的影响。因此,构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隐性方式有利于受教育者主动、自觉地接受内容和思想,是心服口服地接受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自我认识和价值观念中去,对今后的人生起着关键的指导作用。”国外有实验证明,“显性教育主要构成人才的骨骼框架,隐性教育主要构成人才的灵魂血肉,两者共同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之目的。”[11]

从教学内容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认知领域,而忽略其他情感、意志和活动等因素。而课程思政的建设就要将价值观引导融于各种专业课的知识点之中,特别是在专业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中可以将学生的情感、意志和活动乃至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生活领域都纳入到预定的培育流程中,保持教育的连续性,使教学实践突破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激发学生持续的内生动力。“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12]盐成就了美食的味道,而美食可以激励人们继续加大对盐的吸收。

3 “课程思政”改革关键在教师

3.1 新时代的“好”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13]这一论断对新时代教师的内涵和目标做出了清晰的判断和定位,也揭示了教师工作的独特性,就是要培养真正的人。培养真正的人,使得教师的工作具有显著的创造性特点。这就要求过去的“授课老师”蝶变为“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将一个只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变为一个既传授知识技能又教学生做人的好老师。

“好”的内涵就在于对学生的终身教育负责,为学生设计一生的发展规划,能够对学生产生长期的、连续的影响,让学生形成好品质、好习惯、好能力,这才是学生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成长力量。从社会层面看,教师不仅仅是在塑造学生的心灵,塑造人的生命,其实也是在塑造未来社会的形象,创造未来社会的品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

3.2 “经师”到“人师”的磨砺之道

有过教育经验的人,大多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在我们的学习阶段有过很多老师,多年以后,大部分可能都淡忘了,但总会有那么几个老师终身难忘,时常想起他们并心生感激之情。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老师不仅教了我们知识,更教了我们如何做人,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正是在潜移默化之间受到了他们的影响,每每想起当年的相处,如沐春风的感觉时至今日依然宛在,这就是“人师”,在他们的身上有着一种人格的力量。

《资治通鉴》卷五十五中记载,汉代时太原有一个叫郭泰的学者,道德学问都很好。有一个叫魏昭的青年就拜他为师,并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就是说讲解经义、教人以学问的“经师”容易找到,而自己的人品修养很好,足以成为学生楷模的“人师”却不好找。因此才吸引魏昭愿意在他的身边帮他扫地。古语有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就是说,师徒之义不仅要传“道”更要传“德”,要有人格和志趣的交流,教师的人格和修养应该成为学生的楷模。

以此为观照,目前我们的教师队伍中,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少老师在经过高等教育日益专业化的教育之后成长为了技术型的知识分子,缺少人文价值所培育的通识。“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这些老师来讲,是一种跨界,也是一种传统教学习惯的变革和创新,需要从复合视角来审视课程设计和教案。因此,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直接实践者和主体力量,教师要有“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意识,主动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同时要努力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执教能力,夯实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素质和能力基础,在建设过程中使自己的素质得到磨砺和提高。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课程思政”的改革实际上就是对教师提出了进步的方向和成长的路径。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