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建 平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学与传媒学院, 甘肃 成县 742500)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蜀道”主要指经汉中盆地连接关中平原与川蜀大地的秦巴蜀道(主要由穿越秦岭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故道和穿越大巴山的荔枝道、米仓道、金牛道等道路组成),而对“陇蜀古道”(连接甘肃四川两省古道路的统称)的客观存在、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并未给予足够的学术关注,也没有进行较全面的科学研究。正如高天佑先生在《陇蜀古道考略》一文中强调,“对于秦巴蜀道,论者如沸,对于陇蜀古道,历来虽有星光之见隐于史志,却无宏观总论显于当世,从而未能引起世人的注目。”[1]12013年11月,甘肃籍学者蒲向明、高天佑、苏海洋等在陕西汉中召开的“中国蜀道学术研讨会”上系统阐述了“陇蜀古道”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促进甘川陕毗邻地区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汉中市文化和文物研究专家冯岁平先生认为,对陇蜀古道的关注与研究是中国蜀道学术研讨会的一个热点。2015年10月,政协徽县委员会主办了“陇蜀古道——青泥道学术研讨会”,全国60余名蜀道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彭邦本先生认为,“在整个蜀道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陇蜀古道,论者寥寥,这与陇蜀古道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如无陇蜀古道作为蜀道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蜀道申遗所必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明显存在缺憾”[2]2-3。西南大学马强先生强调,“在蜀道交通史上,陇南实际上占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不少学者已经愈来愈认识到蜀道交通网络中陇南板块的重要性……特别是陇南段蜀道诸线的古祁山道、青泥道、阴平道、陈仓道西段,遗存大量石刻、石窟、摩崖、古津渡、古祠堂等,历史文化遗迹十分富集却鲜为人知”[2]4-7。通过众多文化研究与交流平台的多轮次全面交流与深入沟通,国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陇蜀古道”承载并传递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讯息,在甘川陕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其特有的经贸交流和文化融汇的通道功能发挥十分显著。至此,学术文化界对连接甘川两省的“陇蜀古道”基本达成理论共识与现实认同。目前,学术界对蜀道文化的研究多以文献梳理、考古、田野考察等传统的研究方法为主,也有不少学者探索运用历史地理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空间信息技术(测绘、遥感等)对蜀道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进一步强化了蜀道研究的技术支撑,极大地丰富了蜀道文化内涵。
“自甘肃天水向南至陕西汉中再进入川蜀地区,这一线路可称为陇蜀道。陇蜀道(天水—汉中段)有东西两条线路,东线指经麦积区、陇南两当、宝鸡凤县至汉中;西线指经陇南礼县、康县、陕西略阳至汉中”[3]91。徐日辉先生认为陇蜀道是指从甘肃天水向南至陕西汉中再进入川蜀地区的道路。目前,学术界将连接甘肃四川两省的古道路统称为“陇蜀古道”(简称“陇蜀道”),主干道有祁山古道、沓中阴平道、嘉陵道、洮岷迭潘道等,还有众多支线道路,所以,徐日辉先生对“陇蜀道”概念的界定相对单一,值得商榷。“祁山古道”连通了天水、礼县盐官、长道、西和、成县、徽县等地,“牛尾古道”连通了宕昌、大潭、礼县(盐官镇)等地。“祁山古道”与青泥古道(故道徽县段)和嘉陵道(以嘉陵江为主干,以徽县、略阳白水江镇为枢纽的水陆通道)相接,直抵汉中,可连接金牛道、米仓道或荔枝道,穿越大巴山,通达川蜀地区。这一线路曾是甘川陕毗邻地区进行马匹、食盐、丝绸、茶叶等物资交流的交通要道。由此可知,“汉中是蜀道的枢纽,在这里,蜀道陆路交通与汉江水路交通实现交接”[4]1。当今,从国家经济发展板块与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角度来看,这一线路将以川渝城市群为发展极的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链接,必将有利于促进甘川陕毗邻地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与发展,从而推动实现秦巴山特困片区脱贫攻坚的战略目标,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价值和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祁山古道是故道向甘肃陇南天水延伸的一条线路,这条线路对促进甘川陕毗邻地区与川蜀地区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5]145祁山古道主要线路走向指从天水起,西南经牡丹、天水镇、礼县盐官、祁山堡、长道、石堡、(汉源)西和、石峡关(龙门关)、太石渡(入西汉水)、镡河渡、白马关、两河口、横现河、略阳至汉中;或从石峡关经纸坊、成县、徽县这一线路,东接陈仓故道、沮道(成县沿青泥河向南至略阳)或嘉陵道至汉中,续接至川蜀地区,祁山古道也是一条水陆兼行道。据《后汉书·虞诩传》记载,虞诩在任武都太守期间,曾率众开通了自成县沿青泥河、嘉陵江南下至略阳的漕运路线(也称为嘉陵江水道)。其时,东汉武都郡所辖区域除西县盐官的盐井之外,其他地方并不产盐,所以,武都郡所需食盐大多来自盐官及川蜀地区。盐官的井盐运输通道主要依靠祁山古道,川盐及茶叶、丝绸等物资运输通道主要依靠嘉陵江水道。三国时期,蜀汉伐魏(诸葛亮六出祁山)路线频繁经祁山古道往返于汉中与祁山,因此,祁山古道声名远扬,闻名天下。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十二月,金将完颜阿磷出秦州攻宋,金将杨沃衍攻入西和州祁山堡,又攻破白环堡,再败宋兵于寒山岭、龙门关、太石渡。金兵进攻宋军,走的还是祁山正道。”[1]10祁山古道这一线路曾是川蜀地区与甘肃陇南天水进行马匹、食盐、丝绸、茶叶等物资交流的重要贸易通道,将古丝绸之路与陕西汉中、四川平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据考证,西汉时期设盐官(朝廷负责管理盐业资源的官员)的郡县有八处,陇西郡的西县就设有盐官。《汉志》记载陇西郡西县在今天水嶓冢山以西,汉水发源的地方。《括地志》指出,陇西郡西县位于秦州西南九十里处。由此可见,秦汉时期,陇西郡西县的地望大致位于西汉水沿岸今西和礼县交界处,而西汉水上游地区的礼县盐官镇,早在西汉时已存在井盐生产,朝廷在此设有管理盐务的官员,盐官的地名也因此而得。《新唐书·食货志》言:“唐代全国有盐井六百四十,黔州有井四十一,成州、巂州井各一,果、阆、开、通井百二十三,山南西院领之。邛、眉、嘉有井十三,剑南西川院领之。”[6]19-20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诗圣杜甫从秦州(今天水)前往同谷(今成县)路过盐官镇,写下了著名诗篇《盐井》:“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汲井岁搰搰,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杜甫以诗歌形式描写了当时盐官盐井的生产劳作及市场交易情况,揭示了官府实行盐业专营后,给当地盐民与民众增加了额外的生活负担。《明嘉靖盐井碑记序》(现存盐官镇盐井祠)载:“其盐西南通徽成阶文礼县汉中,东通秦陇……秦之陇西……皆此地也”。无论秦汉时期,还是唐宋时期,卤城(礼县盐官镇)盛产井盐早已名噪一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卤城井盐可沿祁山古道行销至徽县、成县、武都、文县及略阳、汉中地区,而汉中无疑成为了甘川陕毗邻区进行食盐、马匹、丝绸、茶叶等物资贸易的集散地及交易枢纽。
我国历史上的产盐区主要有天津长芦、山东、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十数处,而甘肃的井盐产地主要有定西市漳县盐井镇和陇南市礼县盐官镇。《宋会要辑稿》指出:岷州的盐官镇和通远军的盐川寨均有盐场。由此得知,岷州(后称西和州)的盐官镇(今礼县盐官镇)和通远军的盐川寨(今漳县盐井镇)都有盐井,两地民众均从事井盐的生产与销售活动。《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利州路西和州盐官盐井年产井盐70多万斤,是南宋时期官井的主产地之一。其时,夔州路除大宁监以外60井的年产盐量约为48.5万斤,由此可知,西和州盐官盐井是一口产盐大井,其井盐的年产量相当可观,仅次于成都府路仙井(年产盐量200多万斤)、蒲江(年产盐量130多万斤)、夔州路大宁(年产盐量250多万斤),盐官井盐生产对甘川陕毗邻区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南宋与金均对这一地区高度关注,你争我夺。礼县盐井位于盐官镇南缘的西汉水河畔(当地民众称南河坝),盐井祠由前院、中院、后院三部分组成。关于盐官盐井的起源,拙文《西垂盐井源起新开》(刊载于《盐业史研究》2013年第1期)中围绕“玉兔现井说”“胶鬲发现说”“汉代发祥说”“先秦牧人(秦先民)发现说”等四种观点进行了梳理论证,证实了盐井的最早发现者应是在此区域牧马的秦人先民。自古以来,西汉水沿线水患多发,殃及周边民众,人们为了免祸除灾,不得不祈求并寄希望于神灵护佑,于是在盐井祠前院的汉龙阁供奉有镇水灾保民安的汉水龙王,中院是深约17米,直径约1米的盐井,后院则是供奉着“盐婆婆”神(又称“盐圣母”)的圣母殿。这种结构布局很有讲究,据当地盐民说,为了防止“盐婆婆”神去漳县私会“盐爷爷”神,前院汉龙阁的汉水龙王也担负着看管“盐婆婆”的职责,“盐婆婆”神的塑像的脚腕处被两道铁锁牢牢固定在座椅上。由此可见,盐官当地民众对“盐婆婆”神普遍存在着尊崇意识和膜拜心理,同时,也有一定的约束与羁绊,关于这一独特文化现象的根源追寻,拙文《尊崇与羁绊:西陲“盐婆婆”神崇拜的二元对立》一文中已有论及,在此不再赘述。当地盐民对“盐婆婆”神既崇拜又制约的矛盾心理的动因应与民众生存困境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有关。“盐婆婆”与“盐爷爷”的传说故事也可能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及陇南“乞巧”文化有关联。
马的生长离不开盐。众所周知,马的体内水分含量很高,其常用饲料有盐、骨粉、麦麸等,盐是马等动物的机体完成新陈代谢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也有嗜盐的显明生活习性,喜啃食含盐的岩土(俗称“斑斑土”),饮用卤水,马的这一习性决定了以盐官镇为核心区域的礼县西汉水上游一带自然成为了牧马的理想场所。朱绣梓先生在《西和县志》中记载,饮马于盐官卤池,马匹将更加壮实强健。东西狭长、南北开阔的西汉水河谷地带,加之独特的井盐资源,使得产于此地的西垂马身形健壮、精力充沛、耐力超强,于是,发祥并崛起于此的秦人也就拥有了质量上乘的战马。意大利学者玛格里尼·雷蒂亚认为,古罗马帝国之所以强力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的辉煌帝国,主要原因之一是国家垄断了盐的贸易与生产,显著提高盐税,才能支撑庞大的帝国军队的运转。人体及家畜(禽)的繁育成长都离不开盐,所以,盐的生产关乎民生大计,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军事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垂独有的盐业资源成为早期秦人日渐强盛的重要基石,为大秦帝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甘川陕毗邻地区高山林立,沟壑纵横,交通不畅,物资运输相当困难,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食盐资源极为匮乏,而礼县盐官镇的盐井可以为西南方向的徽县、成县、武都、文县、礼县、汉中等地的民众提供较充足的井盐供给,满足了民众对食盐的基本需求。宋金对峙时期,作为抗金大本营的河池(今徽县)一带驻军及民众对食盐的需求是刚性的,常态化的,若从汉中经青泥道将川盐运至河池,无法避免要穿越植被茂密、山高沟险、阴湿多雨的秦岭山区,食盐最忌阴湿多雨,所以,这并不是一条理想的运盐通道。礼县盐官井盐的输送路线可沿祁山古道经西和至徽成盆地,也可经白关堡、黄渚关至徽成盆地,可续接青泥古道(故道徽县段)至汉中,这一线路地势平缓,气候少雨较干燥,极为适合食盐的运输,从而使祁山古道及盐官、白关堡、黄渚关、成徽盆地这一线路成为较理想的食盐运输通道,为驻扎河池的南宋抗金军队提供了强有力的食盐保障。在漫长的盐铁专营时期,像其他秦巴蜀道和陇蜀古道线路一样,祁山古道发挥着将西垂井盐和战马资源源源不断地运送至徽成盆地、汉中及川蜀地区的输送带功能。
“牛尾关”(也称“牛脊驿”)位于甘肃陇南市礼县西南方向的沙金乡牛尾村,与西和、宕昌、武都、岷县相接,经过牛尾关的古道路称之为“牛尾古道”。“牛尾古道”将宕昌与礼县白关、中坝、祁山、盐官等地紧密相连,西南沿白龙江连接武都,通达川蜀地区。牛尾关西北方向的宕昌、甘南、定西岷县一带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多为高山草甸,天然草场较多,为藏羌游牧民聚居区,适宜马、牛、羊等大型牲畜繁衍生息。同时,这一地区也是以大黄、党参为代表的道地中药材的主产区。该区域民众主要以牛羊肉、酥油、奶品等为日常主要食物,饮茶自然也就成为一种刚性需求。茶叶富含维生素、茶碱、单宁酸、芳香油等,这些成分不仅能够补充游牧民体内缺少的果蔬营养,还有助增强消化功能,因此,茶叶成为了游牧民的生活必需品。宕昌、甘南舟曲、定西岷县一带不宜茶叶种植,这就决定了长居于此的藏羌等少数民族迫切需要川蜀地区或汉中茶叶的输入与供给。位于甘川陕毗邻区的汉中北承关中平原,西接陇原大地,南通川蜀地区,无疑成为了西南、西北地区进行马匹、食盐、茶叶、丝绸等物资交易的调拨枢纽。通过故道(青泥古道),川蜀地区的茶叶、丝绸等物资由汉中中转输送至甘肃徽县、成县区域,续接祁山古道、牛尾古道,再运至西汉水上游的西和、礼县及白龙江中上游的宕昌、岷县一带,从而实现了川蜀、汉中与陇南西北部的互联互通。当然,川蜀地区也可经广元、昭化、姚渡、枫相、三河至武都,再逆白龙江西至宕昌,这也是甘川毗邻区较为便捷的线路之一。首尾相连的牛尾古道、祁山古道、青泥古道是一条将产于宕昌舟曲一带的藏羌马输送至西垂(甘肃省礼县西汉水上游地区),再将西垂马和井盐一同经祁山古道、青泥古道运至汉中及川蜀地区的便捷通道。值得注意的是,南宋朝廷曾在汉中及凤州设立茶马司,以川陕茶叶和食盐与甘肃交易马匹,可见,汉中是甘川陕毗邻区重要的茶马交易中心。
宋金时期,宕昌茶马互市是全国较大的马匹交易市场之一。《宋史·食货志》言,宕昌茶马互市的马匹交易量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这个数量是极其可观的,可见当时茶马互市的繁荣与兴盛。在此交易的马匹沿“牛尾古道”经礼县大谭,运抵西和州,再接祁山古道、青泥古道,运至陕西汉中,向北转至关中地区,向南进入川蜀地区。宕昌茶马互市为南宋朝廷输送了数量可观、品质优良的战马,极大地增强了南宋抗金军队的机动性能和作战能力。南宋抗金大本营设于河池(今徽县),而宕昌、礼县、西和、徽县这一区域正是南宋实施“抗金保蜀”战略的前沿阵地,抗金军队的战马大多是产于宕昌、甘南舟曲、定西岷县一带的藏羌马和西汉水上游地区的西垂马。因为“南方不擅长于骑战,也不出产质量上乘的战马”[7]49。“《宋史·兵志十二》记载,当时马匹有两类:一类是战马,成长于西垂,体格健壮可用于征战,就是宕昌等地成长交易的马匹;一类是羁縻马,主要来源于西南各地,体格短小。”[8]125“川、秦马司互市之地,惟西和、阶州,并是西马,比诸州为最上,特别是宕昌寨马场的地位最为重要……至于川马,时称羁縻马,其品质难以与秦马相提并论,甚至大部分不可服乘,根本就无法充当战马。”[9]117由此可见,成都府马务下辖的长宁、南平等五个买马场购得的马匹是川马,特点是体格短小,不善奔跑,作为战马资源,劣势明显;兴元府马务下辖的宕昌寨、峰贴峡、文州三个买马场购得的马匹是秦马,也称西马,体格健硕,擅于长途奔跑,属于高品质的战马资源,优势明显,基于以上优势,秦(西)马自然成为南宋抗金骑兵军团的首选。
先秦时期,西垂地区的畜牧业已比较发达,这一区域所产的“西垂马”为上乘战马,适合作战征用,西垂马的特点是鲜明的,优势是明显的。《新唐书》载:“马邑州,开元十七年置,在秦、成二州山谷间,宝应元年徙于成州故城盐井,即陇南礼县盐官镇。”[10]197这应该是盐官骡马市场的历史由来。礼县盐官镇骡马市场曾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以骡马、牛羊为主的大型家畜交易市场,至今仍发挥着区域交易枢纽的功能。现在进行骡马交易时,交易中间人(俗称“牙行”)仍以在袖筒中捏手指,说“行话”等方式进行,常人很难理解,这些交易行为可能与秦早期少数民族的语言及习俗有关。现甘肃成县城关镇石碑村保存完好的南宋时期的《世功保蜀忠德之碑》记载:“自是,益置互市于宕昌,故多得奇骏。辛巳之战,西路骑兵甲天下。自张松典榷牧,始奏绝军中互市,听其给拨,故所得多下驷,数辄不充。公叹曰:马者,兵之用也,吾宁罢去,不忍一旦误国重事。即条奏利害,以谓军中市马,行之三十余年,有骑兵精强之声,而无岁额侵损之害,不宜更变。今军□给□非昨时比,祈许岁市匹五百,庶其可振矣。时孝宗锐精内治,□远烛微,惟恐弗及,旨从中出,特许市七百匹。西陲骑军,于是复盛。”由此可见,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吴挺历来高度重视战马资源的重要性,宕昌舟曲一带及西垂地区的优质战马供给大大增强了军队的作战实力,在“抗金保蜀”战略中,宕昌藏羌马和西垂马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宋初的马匹交易主要以铜钱、布帛、银绢等物为中介,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茶马贸易。宋雍熙、端拱年间,阶州、文州、成州都可以进行马匹交易,当时(戎人)少数民族多将铜钱销铸为兵器,于是南宋朝廷改为主要以布帛、茶叶、盐钞进行交易,茶马交易由此而来。南宋朝廷所需的西北战马主要是从西和州的宕昌寨,阶州的峰贴峡及文州的马场购得的,从而也奠定了宕昌寨马场和峰贴峡马场在南宋马市的重要地位。产自这一带的藏羌马的运输路径主要是从宕昌临江寨向东,经南阳镇,越牛尾关,至宋大潭县,沿西汉水可至盐官镇、秦州(天水),可在礼县盐官顺接祁山古道转运至成县、徽县,乃至汉中、川蜀地区。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牛尾关楜梯崖路碑》记载:岷通蜀川,普渡诸众,泾商通行数载。时至今日,宕昌与礼县盐官之间以骡马为主的大型牲畜交易仍在常态化进行。
宋金对峙时期,南宋在成都和汉中分设了两个马务,“成都府马务主要对口负责江上诸军的供应……兴元府马务则主要对口负责三衙的供应,惟有宕昌马场‘年额买到马十分为率,内拨二分'供应四川宣抚司吴璘所部,通常为720匹”[9]115。据此可知,南宋与金抗争时期,吴璘率领的南宋抗金军团所需战马主要来自宕昌舟曲一带和礼县西汉水上游地区。从宕昌至礼县盐官至徽县沟壑纵横,山高路险,战马运输条件极为恶劣,于是,南宋朝廷在西和州大潭县设置“中途补养站”——丰草监,对前往抗金前线的人员及马匹进行补给后,再续运至以河池(今徽县)为主阵地的抗金前线。现存礼县太塘村(大潭县故治)的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的《大潭长道二八分科后碑》记载:“自朝廷设立宕昌马市……大潭民众被马市赋役所困”[11]31。其时,西和州长道县(州治所在地)人口7 000户,承担税赋192 580贯817文,大潭县人口1 400户,承担税赋183贯500文,但大潭县山高沟深,良田极少,民众毫无收入来源,长道县地势平坦,良田居多,民众普遍富足,两县民众户均赋税差异巨大。可见,盛极一时的宕昌茶马互市给西和州长道县,尤其大潭县民众也带来了沉重的税赋压力。1958年出土于大潭古城(现礼县太塘乡太塘村)的《鼎勋堂记》记载:大潭为蜀陇要冲,位于秦州、岷州、阶州、文州之间,金兵不时侵犯。再次说明,这一区域是宋金对峙争夺的战略要地。应该说,途径大潭的牛尾古道为抗金前沿阵线输送了大量质量上乘的藏羌马和西垂马,在陇南“抗金保蜀”战略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战略功能,其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不容忽视。
礼县盐官镇南街钟楼寺内保存完好的南宋时期的“盐官镇重修真武殿记”记载:予于乾道乙酉岁捍御敌人至此……意欲长驱而下蜀,至此而为官军所败。此碑刻再次雄辩地证实:宋金对峙时期,金兵试图占领礼县盐官、祁山一带,并以此作为基地与跳板,大规模举兵南下侵占物产丰饶的川蜀地区,但南宋抗金大军在陇南西北部的礼县、西和、成县、徽县一带构筑的战略防线极大破坏了金兵南下的战略企图。陇南西北部地区是金人南下攻蜀灭宋、南宋朝廷实施“抗金保蜀”战略的前沿阵线。通过牛尾古道和祁山古道,宕昌舟曲一带的藏羌马和礼县盐官一带的西垂马及井盐等重要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抵抗金大本营河池(今徽县)及汉中、川蜀地区,因此,牛尾古道、祁山古道对进一步巩固“抗金保蜀”战略防线的抵抗能力,抵御金兵南下侵占川蜀地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陇南地区也为汉中及川蜀乃至整个南方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构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祁山古道、牛尾古道、青泥古道、阴平古道等陇蜀道在甘川陕毗邻区彼此交错,首尾相连,沿线遍布古镇、古村落、石刻题壁等丰富的文化遗存,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与魅力。在国家着力推进秦巴山特困片区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加强协作,充分挖掘和展示陇蜀古道的文化魅力,可以极大地促进沿线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助力秦巴山区的脱贫攻坚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