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红色资源保护 推动红色旅游发展

2020-02-25 00:52罗永胜
福建党史月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闽北武夷山红色旅游

罗永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近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武夷山红色资源保护,致力打造武夷山红色旅游品牌,以红色文化助推武夷山旅游经济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就,武夷山的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旅游迎来了大好机遇。

一 武夷山的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资源

(一)武夷山市(原崇安县)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北部,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在闽北、福建乃至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都具有重要历史地位。1925年马列主义思想就在这里传播,1927年7月建立了中共崇安特别支部,1930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38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在这里成立并长期战斗,中共闽赣省委、中共闽浙赣特委和新四军第三支队崇安留守处等机关均设在此地。可以说,武夷山市是闽浙赣革命重要策源地和新四军主要来源地之一,被称为闽北苏区“红色首府”和福建“红色都城”。

1.崇安是福建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1928年9月和1929年1月,以上梅为中心的崇安、浦城农民武装暴动先后爆发,打响了闽北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与平和的长乐、龙岩的后田、上杭的蛟洋、永定的金砂,并称福建五大农民暴动。

2.崇安是闽北苏区“红色首府”。1929年10月,闽北第一支工农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55团在崇安岚谷黄龙岩成立;1930年5月,闽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1931年1月,中共闽北分区委、闽北分区军事委员会,7月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在崇安坑口成立,9月迁往大安,苏区各项建设成绩斐然,形成了纵横300余里、人口五六十万、横跨3省17县的鼎盛局面,崇安成为闽北苏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被誉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

3.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苏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曾在1930年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根据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中革军委制定了“建泰黎作战计划”,并于1932年派罗炳辉、谭震林率部攻占邵武,打通了闽北苏区与中央苏区的联系。1933年4月,中央苏区闽赣省成立,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苏区并入,积极参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为中央苏区闽赣省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4.崇安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主阵地和新四军的来源地之一。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闽北分区机关撤离大安,转入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成为南方8省15块游击区战略支点之一。1937年11月,闽北红军游击队在洋庄长涧源村集中,开往铅山石塘整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1938年2月底奔赴繁昌,取得五次保卫繁昌胜利的战绩。

5.崇安是抗战时期中共福建省委所在地,成为福建抗日反顽斗争的大本营。1938年2月,中共闽赣省委改称中共闽浙赣特委,同时在坑口成立新四军第三支队崇安留守处。6月,中共闽浙赣特委与闽东特委在坑口村头村组成中共福建省委,崇安成为福建抗日反顽斗争的大本营。1939年7月,中共福建省代表大会在崇安召开,选举省委委员和福建参加中共七大的代表。同时在坑口村头村举办了4期干部培训班(第3期改称武夷干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培养了大量干部。

6.崇安是福建解放第一县。1949年5月8日,秦基伟(国防部原部长)率二野四兵团15军44师,在闽北游击纵队的紧密配合下,分三路进发。5月9日夜,第一路大军率先进入县城,宣告崇安解放。5月10日,第二、三路大军先后到达县城,崇安迎来福建解放的第一缕阳光。

(二)武夷山市革命遗存概况及其特点

1.从遗址类别来看,全市革命遗(旧)址有95处,其中,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68处,重要党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18处,烈士墓3处,纪念设施6处。

2.从遗址所处时期来看,属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有:中共崇安特别支部成立遗址(武夷街道大布村)、上梅暴动遗址(上梅后坜村)、中国工农红军第55团成立遗址(岚谷黄龙岩)、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遗址(上梅)、中共闽北分区委旧址、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闽北分区委党校旧址等40处大安革命遗(旧)址群,方志敏手迹、黄道墓旧址纪念亭等5处坑口革命遗址群,四渡桥阻击战遗址纪念亭,中共闽赣省委成立遗址(岚谷黄龙岩),市区列宁公园、红场、闽北第四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遗址、余庆桥红军标语等4处遗址;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坑口的新四军三支队崇安留守处旧址、闽浙赣特委旧址、中共福建省委遗址、武夷干校遗址,赤石镇的赤石暴动旧址、虎山庙大屠杀旧址,市区的上饶集中营老鼠排囚禁处旧址、台湾抗日义勇队驻地;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有:市区的中共崇安城工部支部成立遗址、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15军军部旧址等;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有:闽北革命烈士纪念碑、闽北六烈士纪念亭、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粟裕大将骨灰安葬处、孙克骥将军墓、闽北苏区纪念碑、新四军赤石暴动纪念园、上梅暴动陈列馆、坑口革命历史陈列馆、武夷干校陈列馆、岚谷革命历史陈列馆等。

3.从文物保护级别来看,有国家级文保1处、省级文保4处、县级文保10处。其中,列入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占63.8%,列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处,列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列入省党史教育基地5处,录入《福建省革命遗址通览》的遗址60处。

4.从重大历史事件来看,上梅暴动揭开闽北革命序幕;方志敏率领红十军两次入闽作战,巩固了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四渡桥阻击战是我军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列入军事教材;粟裕、刘英曾率领挺进师500多人在坑口休整达半个月;中共福建省委1938年6月在坑口成立;新四军赤石暴动是我党我军暴动史上的壮举。

5.从重要历史人物来看,前后有1.2万青壮年参加红军游击队。方志敏、粟裕、肖劲光、陈昭礼、黄道、黄立贵、杨峻德、徐履峻、陈丕显、曾镜冰、秦基伟等革命先辈的足迹遍布武夷山。从武夷山走出去的开国将军有饶守坤、孙克骥、陈仁洪、刘文学。

6.从红色旅游资源利用现状来看,国家发改委、中央宣传部等单位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武夷山就有7个(赤石红色旅游景区、大安红色旅游景区、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坑口革命遗址、上梅暴动革命旧址、闽北红军中医院旧址和岚谷革命旧址),并列入全国红色旅游30条精品线路之一(黄山—婺源—上饶—弋阳—武夷山),红色旅游的主题是“领袖故里,革命摇篮”;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张山头红军墓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2006-2010年福建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我省五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两条与武夷山有关(武夷山—泰宁—建宁—宁化—清流—明溪—三明,福州—南平—三明—永安—连城—长汀—上杭—龙岩)。

武夷山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时间跨度较长。涵盖了从1840年至今闽北从贫弱走向富强的革命与建设全过程。重点集中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阶段。二是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武夷山在中国革命初期即成为我国革命的重点区域和战略要地之一,是闽北“红色首府”,是中共福建省委临时驻地之一。中国革命之“井冈星火”在武夷山脉(福建、江西两侧包括闽北)成“燎原之势”。三是遗址类型较全。既有物化型资源,比如遗址类(革命事件遗址、活动遗址、名人故居),纪念场所类(纪念馆、陵园、墓祠);又有精神型资源,比如方志敏手书“中国红军万岁”标语、“方志敏式革命根据地”等。四是文旅融合、红绿结合潜力很大。地处大武夷旅游圈内,拥有优越的绿色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朱子文化、闽越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交相辉映,相辅相成。

二 武夷山红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革命遗址的保护和红色旅游发展工作,成立红色旅游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将革命遗址修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武夷山市共投入近6000多万元,改造了大安红军街,新建了新四军赤石暴动纪念园、坑口革命历史陈列馆、武夷干校陈列馆、上梅暴动陈列馆、岚谷革命历史陈列馆,修缮上梅暴动遗址,改造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武夷山市文化和旅游局策划了五条红色旅游线路,即网山红军路——中国传统古村横源一日游、张山头红军墓群—大安源生态旅游景区一日游、坑口—大安源生态旅游景区一日游、红色首府大安—大安源生态旅游景区一日游、上梅暴动红色景区—上梅农业观光园—茶景村柳永故里一日游。来武夷山开展红色旅游活动、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人越来越多。

武夷山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点多面广,由于市级财力有限,投入远远不足,资金缺口很大,许多革命遗址有待修缮;二是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挖掘不够,展陈方式手段落后,内容陈旧,看点不足,传承历史、思想教育、激励后人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三是资源整合不够,没有统一的协调机构管理红色文化遗存和红色旅游,红色资源分属党史、文旅、退役军人、乡镇(或村)等多个部门,存在多头管理,整体规划不够、层次不高,各红色遗址联动不够,“小、散、弱”的情况明显;四是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不够,虽然规划了红色景区和红色旅游线路,但总体停留在初级和粗放型阶段,文旅融合、红绿结合不够,开发和营销模式简单化、趋同化,缺乏体验性、参与性、趣味性;五是基础和配套设施明显薄弱,特别是偏远山区红色遗址的道路和旅游配套设施比较落后;六是红色文化研究宣传队伍不强,各乡镇纪念场馆缺乏专职的固定讲解员队伍,讲解员缺乏统一培训,素质不高,宣传的效果不好;七是缺乏全市红色文化研究和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各红色旅游景点各自为阵,缺乏整体布局,没有形成合力。

三 武夷山加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与契机

加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对武夷山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优秀革命传统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温革命历史、继承革命精神、传承革命基因,有利于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有利于加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通过紧密结合精准扶贫和老区建设,有利于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提振老区人民精神面貌,带动上梅、岚谷、吴屯、洋庄等红色乡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造福老区人民;有利于加强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促进红色文化传播,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构建原中央苏区县的红色精神家园,增强武夷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有利于促进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紧密结合,延长旅游线路,提升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武夷山加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迎来多重机遇。一是各级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福建省委、南平市委高度重视,决定启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程。二是政策支持叠加。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大力扶持革命老区建设,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把老区苏区脱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点,大力支持红色旅游发展,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创造良好政策和外部环境。三是交通条件巨变。合福高铁已经开通,并连通至深圳和北京,进一步拉近了武夷山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中北部省份等主要旅游客源地的距离。公路建设方面实现村村通并建成通往各主要城市的高速公路。航空方面增加了多条航线,并正在规划建设新的大型民用机场。交通条件巨变,既拓展了武夷山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又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重要支撑。四是旅游转型升级。武夷山大力挖掘包括红色文化在内的文化资源,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培育乡村旅游,不断延长旅游线路和游客停留时间,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服务体系,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每年接待游客接近1000万人次,为红色文化旅游打下良好产业基础和发展氛围。

四 武夷山红色旅游发展的规划

下一阶段,武夷山将紧紧围绕弘扬革命传统、增强文化软实力、巩固党的执政思想政治基础,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建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及南平市委关于实施红色文化保护弘扬传承工程的部署,加大革命遗存保护力度,策划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推动红色文化文旅融合、红绿结合,实施老区精准扶贫,更好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传开来。

(一)实施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提级计划。一是加强资源调查建档,组织宣传、文旅、史志、教育等单位,全面深入调查境内红色文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摸清家底,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二是加强项目规划编制。三是实施重点保护工程,加大红色遗存保护修缮力度,新公布一批市级文保单位,推动申报一批省级文保单位。借助张山头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契机,抓紧勘察和抢救性保护洋庄乡张山头红军墓群,组织专家制订张山头红军陵园保护建设规划。四是提高革命文物展示水平,从丰富内涵、创新手段、增强互动等方面,进一步提升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赤石暴动纪念园、闽北红色首府陈列馆(大安)、上梅暴动革命历史陈列馆等的展陈水平,增强红色文化宣传展示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实施红色基因传承教化计划。一是加大红色文化内涵挖掘力度。组织史志、宣传、文化界老专家老前辈,收集编写可读性强的武夷革命史话,抢救式征集在世革命“五老”的口述历史,挖掘编写武夷山革命英烈谱故事集,收集整理武夷红色诗文、歌谣,提炼武夷山革命精神内涵。二是加强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以大安、上梅、赤石、坑口等为重点,加强硬件投入,提升软件水平,加快建设成为省级、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三是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紧密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各中小学校每年开展“八个一”活动,即走一趟红军路、瞻仰一次圣地、吃一顿红军饭、唱一首红军歌、读一本红军书、听一次红色讲堂、扫一次烈士墓、开展一次红色体验拓展,让红色精神在广大学生中广为践行、开花结果。四是把红色元素注入城市肌理。在重要路段、重点节点以及列宁公园和洋庄、上梅、岚谷、吴屯等重点乡镇的基础设施和氛围营造中,设计建设有关红色文化的公益广告、浮雕壁画、名言警句,使红色文化的精髓、内涵和特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元素。

(三)实施红色精品线路景区培育计划。一是打造错位发展的红色精品景区。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推动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纳入武夷山“十四五”旅游规划编制重点,重点推进上梅暴动遗址保护及文旅融合、岚谷黄龙岩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大安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坑口红色文化旅游景区、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改造提升二期等项目。引导各红色景区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形成各具特色、联动呼应的整体效应,推动更多景区纳入全国、全省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景区。二是培育文旅红绿融合的旅游线路。坚持把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革命遗迹与风景名胜、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促进红色旅游与山水、休闲、度假、养生等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本土文化和绿色生态交相辉映的精品线路。三是延长红色文旅产业链。围绕旅游六要素,策划红色旅游导游大赛、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创作大赛等,开发红军餐、红军宿营、红色纪念品、革命拓展训练等配套产品与服务。四是加强区域文化旅游协作,构建闽浙赣苏区研究成果和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闽浙赣党史和党校横向联系,发挥武夷山作为全省三大旅游核心的带动作用,联动闽西和闽西北红色景区和旅游线路,加强资源共享和旅游协作,共同做好红色文化旅游这篇大文章。

(四)实施中央苏区红色文化宣传计划。一是策划主题系列报道。充分运用毛泽东、朱德、方志敏、陈丕显、粟裕、秦基伟等革命家的影响,组织市属媒体开展“武夷山红色文化巡礼”系列报道。二是加强全媒体宣传。加强报、台、刊、网联动报道,特别是运用好微信、APP等微平台,开设“红色武夷山”微信公众号,加大红色文化网上宣传。三是加强境内外媒体联动。加大与中央、省、南平主流媒体的联动,扩大武夷山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闽北武夷山红色旅游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峥嵘岁月里的闽北红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