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用老区苏区精神打造新时代国际旅游度假城市

2020-02-25 00:52
福建党史月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武夷山市武夷山旅游

章 仁

2020年3月8日,武夷山市(原崇安县)召开城市建设攻坚战动员大会,要求全市发扬老区苏区精神,激活红色基因,按照“改造老城、完善功能、开发新城、拉开框架”思路,重点实施“规划提升、基础设施、公共配套、景城融合、安居保障、管理升级”六大工程,第一批安排项目52个,总投资56.8亿元,其中2020年计划投资19.3亿元,以此提升改善城市面貌,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早日实现成为国际旅游度假城市的目标。

武夷山市具有光荣革命传统,是一片被数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土地,当地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红旗不倒”的光荣赞誉。l927年7月,这里成立了党的组织;1928年年底爆发了全省五大农民暴动之一的“上梅暴动”;1933年4月,中央苏区闽赣省成立,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苏区被划入闽赣省,崇安县苏维埃政府被纳入中央苏区闽赣省的管理序列。从此,崇安苏区成为中央苏区闽赣省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崇安县还曾是中共福建省委所在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崇安境内的根据地遍及所有乡镇和449个基点村,先后有1.2万余名青壮年参加红军游击队,被认定为革命烈士的近4000人。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崇安县与全国各地一样,人民翻身做主人,经济社会蒸蒸日上。

2009年5月,武夷山市被中央党史研究室正式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进一步证明了武夷山市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告慰了无数长眠于地下的革命先烈,并争取到中央、省上对武夷山“原中央苏区县”的政策和项目支持,得以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入新时代,武夷山人民发扬老区苏区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经济和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多次进入“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行列。2019年,全市GDP达到202.17亿元,财政收入13.01亿元,旅游接待人数1669.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4.66亿元,城镇居民收入36268.6元,农村居民收入18763元,存款余额187.81亿元。

旅游品牌越来越亮

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武夷山市荣获“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称号,是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这是国家对武夷山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充分肯定。“中国生态文明奖”是我国设立的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方面的政府奖项,也是目前我国级别最高的生态文明专项奖之一。近年来,武夷山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高颜值”、发展“高质量”,并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武夷山经验,先后获评国家生态市、国家首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第二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

武夷山市依托自身优势,努力争创品牌,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拥有众多世界级和国家级高端旅游品牌,如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万里茶道陆海双起点、国家级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等。这在全国县级行政区中是绝无仅有的,即便在设区市中也是极为罕见的。武夷山旅游高端品牌不仅越来越多,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越来越高,品牌越来越亮,为武夷山的跃升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带来了巨大的效应。

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处、世界第23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申遗”成功,开启了福建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新纪元。列入“双世遗”名录,是20世纪赋予武夷山的最大机遇,意味着武夷山从此走向世界,为武夷山旅游乃至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武夷山从此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中外游客、投资商纷至沓来,游客每年以15%以上速度快速增长,项目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当年为争取这块烫金品牌,武夷山举全市之力,破斧沉舟,共完成了406户2008名村民的私人建筑和23个公建单位的搬迁、14万平方米建筑的拆除,新建了17.5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和管理房;完成了总长达70余公里的通讯、电力和广电线网的落地埋设;新修景区封闭管理路15公里,整修周围153公里公路;完成了游人中心、各景点基础设施等50多个项目的建设、30.75万平方米的区内绿化;完成了7个展馆的新建、改造、重新布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武夷山人民非常支持“双世遗”申报工作,没有一人因“世遗”拆迁而上访、投诉、提意见。

武夷山还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被称为“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研究两栖类爬行动物的钥匙”“世界生物之窗”,是各国学者观察生物界的一扇窗户。每年都有大批中外学者前来进行科学研究。

武夷山是中国著名茶乡,世界红茶和乌龙茶发源地。其中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在2008年8月成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又被国家推荐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力争打造武夷山又一世界级文化品牌。

此外,武夷山还拥有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首批5A级旅游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景区、全国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华十大名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市)、中国竹子之乡等一系列国家级称号。

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崇安县为崇山峻岭、偏安一隅之意,过去的发展环境极为恶劣。如今一切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交通条件的发展变化尤其值得大书特书。武夷山市始终致力于突破交通“瓶颈”,让世界走进武夷山,让武夷山走向世界。1992年,武夷山多方争取,开始机场扩建,1994年正式通航,通航当年民航旅客吞吐量就达到7.9万人次,如今武夷山机场开通已了武夷山至福州、北京、香港等20余条航线。同时又争取修建铁路,1998年12月,铁龙穿过闽赣交界,武夷山自此有了火车。2008年12月,浦南高速公路竣工通车,武夷山正式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同时,宁武高速公路(南平段)全线开工建设,这是武夷山的第三条高速公路。2010年底,武邵高速公路建成并投入使用。武夷山成为闽北乃至全省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的立体交通枢纽,拉近了与闽东南、长三角的距离,架起了一条南接北连的快速通道。2015年6月,武夷山又通上了高铁。至此,武夷山形成了高铁、飞机、高速公路、火车、高等级公路等的立体交通网络。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魅力更加突显,竞争更具优势,带动更多、更新、更高层次的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大量“流”入武夷山,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格局初步形成,为实现成为国际旅游度假城市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夷山的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也不断完善、提升。武夷学院、武夷山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建成大大改善了武夷山人文环境。2007年3月,武夷山在南平师专基础上,有了自己的本科大学武夷学院。学院占地三千亩,设有茶与食品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旅游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等15个教学院(部);43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等学科门类。

2019年,武夷山市发展环境又得到大大提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综合整治,全国文明城市通过省级初评,星村镇国家卫生乡镇通过省级评估评审。危旧房改造48户、城区公厕新建(改造)7座;全面完成县道水毁修复,纵八线、疏港大道加快建设,北城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完成旗山路(正山堂段)、朱子路、柳永路改造工程,启动武夷大道(六期)道路改造工程;新建城市污水管网9.65公里,完成学院至马厂洲段、东峰街西侧污水管网建设,完成石雄水厂生产工艺自动化提升改造;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启动“菜场革命”,完成改造提升7个,在建2个。新行政服务中心搬迁启用,北城公交总站建成使用。“四中心一广场”的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完成主体建设,音乐厅投入使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立智慧环卫管理平台,推行智能化公交服务,研发推广智慧旅游电子合同、服务监测系统、分销平台,《武夷山全域智慧旅游通》入围2019年智慧城市典型地区实践(县级市类别)。

支柱产业越做越大

旅游业、茶产业是武夷山市最主要支柱产业。武夷山市大力推动茶旅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很有成效。越来越好的发展环境,加之经营品牌的效应等,使武夷山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9年,武夷山市谋划、开工文旅茶融合项目17个,佳龙文旅、御榕庄、茶旅小镇、印象茶汤温泉等文旅项目有序推进,千禧酒店、悦华二期、大红袍体验之旅研习社等项目竣工营业。大力推进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坑口、武夷干校革命纪念馆提升改造,推出8条红色旅游新线路,入选全国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张山头红军墓群和武夷山闽赣古驿道成功申报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力融入“武夷山水”,传递品牌强音。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开展“品读双世遗•漫游武夷山”系列营销活动。开通“武夷山•正山堂号”旅游高铁专列、武夷山—成都航线。举办了首届“武夷山杯”全国评茶员技能竞赛总决赛、第四届全国茶业职业技能决赛、民宿大赛、大武夷国际超级山径赛、国际马拉松等赛事。以撤县建市30周年和申遗成功20周年为主题,策划举办了发展成就展、中国山岳旅游联盟大会、万里茶道申遗推进大会、“不忘初心,我和武夷共前行”作品征集大赛及旅游惠民等系列活动。开展了“名茶进名校”“请到武夷来吃茶”活动。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上榜县域旅游全国百强,“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五夫镇兴贤村获评全省首批金牌旅游村。武夷山风景区、《印象大红袍》分别获评“魅力生态景区”“魅力旅游演艺”。“武夷岩茶”“正山小种”分别位列中国农业区域品牌影响力(茶叶产业)第一、第八。继续发挥“武夷之友”、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等平台作用,制定27条惠台政策,推动两岸交流互动。持续推进万里茶道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日本、法国等40个国家地区来访交流,扩大了城市对外交流的“朋友圈”。

2020年,武夷山将着力推动旅游业、茶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旅游业方面,着力推进“质量兴旅”。首先充分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力争游客总量、逗留天数、消费总额实现大幅增长。尤其要对接国际旅游标准,健全完善服务设施。争取引进更多国际有影响的会议活动在武夷山举办。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具备国际度假城市基本条件。加速产业融合,积极整合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打造层级分明、功能互补的文化旅游体系,大力实施“+旅游”行动,推动文化、体育、研学、商务与旅游等各领域跨界融合发展,培育“赛事经济”,继续办好国际马拉松赛、大武夷超级山径赛、骑游赛、轮滑赛等赛事,策划举办国际户外运动节、钓鱼大赛、围棋赛等活动,引进一批训练基地、培训中心、赛事论坛等配套产业。支持“会奖经济”,强化品牌推介,实施精准营销,加快对外交流合作。推进“万里茶道”申遗步伐,拓展境外旅游市场。

茶产业方面,着力推进“品质兴茶”。继续按照“控制面积、提升品牌、延伸产业链、做深茶文化、增加附加值”发展思路,推动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首先要出台扶持政策,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茶产业,实现茶企和政府的双赢。做强核心品牌,及早谋划布局第十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打造永不落幕的茶业盛事。做大规模产值,实施百亿茶产业“八大工程”,提高茶产业竞争力。重点建设茶旅小镇、中华茗园、正山堂、茶叶包装市场物流中心等一批产业链延伸项目。力争2020年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10亿元,毛茶产值达23亿元。

民生实惠越来越多

经济发展了,武夷山市考虑更多的是把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力补齐民生短板,群众福祉稳步增进。2019年的武夷山市民生事业均衡发展。财政用于民生支出22.9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84.57%。29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16项、基本完成9项、在建4项。新增城镇就业1658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986人。落实社会保险降费减负政策,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福利中心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引进“互联网+养老”运营团队,建设14个农村幸福院,五夫镇五一村幸福院获评全省五星级养老服务设施。乡镇敬老院全部实现公建民营。文教卫事业稳步推进,顺利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验收。持续加大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力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推动分级诊疗,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中医院新院大楼项目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全国试点。五夫镇荣获福建首批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称号。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深化平安武夷建设,大力开展建筑施工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专项治理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圆满完成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2020年,武夷山市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委、南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力聚焦老区苏区群众急难愁盼,夯实城乡基层治理,加强社会保障,提升“幸福指数”;扩大服务供给,提升“满意指数”;深化社会治理,提升“和谐指数”。以建设新时代国际旅游度假城市为目标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猜你喜欢
武夷山市武夷山旅游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快乐书面坊
——福建省武夷山市百花小学生书面展
快乐书面坊
——福建省武夷山市百花小学生书面展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旅游
武夷山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武夷山市进行督办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