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兵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合肥,2300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打赢农村脱贫攻坚战提出了新的遵循。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中,最为基础和重点的是产业兴旺。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农业的发展和高速增长不仅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让14亿多中国人有饭吃,而且农业产业链的延展也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尤其是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明确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现实性[1]。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不仅是现实之需,也是我国实现农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主要以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在推进三产融合战略进程中的实际情况为例,从动因、问题、对策等角度展开论述,思考如何利用最优方式,在合力作用下不断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
日本是较早提出和规划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国家,日本产业界和学者将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称之为 “第六产业”理论,即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或者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就是用1+2+3=6或者1×2×3=6进行内涵界定。从中不难看出,日本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是指第一产业内部之间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的融合发展,而是要加快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加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延伸拓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2],拓展农业产业经营范围和特色,让农业产生出更多的附加值。 在韩国,一些学者如金荣烈[3]将三产融合发展界定为农业“六大产业化”,是指农村各产业深度融合,强调以农业生产第一产业为中心,与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开发等第二产业及农产品直销店、餐饮业、农业观光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相结合,提高第一产业的附加值,并在农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三产融合发展内涵也进行了系列研究,归纳起来比较一致的释义是:三产融合是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产业功能转变为特征,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交叉重组为路径,通过一些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农村地区可用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或者进行农村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打破传统的农业经营与经济模式[4],实现农村各产业有机融合、协调发展,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增值收益。
农村三产融合既是宏观形势下的顺势而为之举,又是农村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党中央明确提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三产融合。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和规划,促使广大农村地区不断调整完善农业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积极推动各项农业产业改革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为推动我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农村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农业结构的调整、城市产业的不断发展,都对农村传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5]。由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核心是农业,是三产融合发展的原生形态[6],所以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既是体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因地制宜,又是有利于农村打造自身产业发展特色,推动农村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安徽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也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在农村三产融合的实践中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选取安徽省部分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发现在实施三产融合战略进程中,安徽省各地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三产融合模式。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是全国的农业大县,2015年作为安徽省三产融合的试点县,依托自身的畜牧资源,采取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从2015年开始打造中原牧场计划,发展特色畜牧业,现已初步形成集良种繁育、规模化饲养、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完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涌现,饲料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18年底,通过中原牧场建设,畜牧业GDP总量由2014年的19.9亿元提高到2018年底的26.2亿元,占全县GDP比重为12.4%,占农业的比重由2014年的30.2%提高到2018年底的32.9%(临泉新闻网,2019年5月17日),已经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安徽省最北端的宿州市砀山县有“中国酥梨之乡”美称,系全国水果盛产十强县之一,是全国水果加工第一大县,在促进三产融合的进程中,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协会推动,形成运用信息技术产业改变传统农业产业链的技术渗透型融合模式。当地政府抓住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机遇,依托水果资源优势,利用“互联网+”和新管理技术,打造“数字果园”,直接打通农产品产销两端。目前,砀山水果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结构。该县拥有电商企业1 370余家,农产品电商品牌1 500多个,网店和微商5万多家,年电商交易额达46.7亿元,有10万多人从事电商物流等相关产业(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2019年5月30日)。
池州市石台县是典型的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代表的农村三产促一产、连接带动二产的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该县以富硒资源为依托,精准定位健康产业发展战略,促使农业从单纯农产品生产向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旅游、休闲体验等多功能拓展,推动农业产业化链条延伸。截至2018年底,建立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景区(点)30余个,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7.5%和11.1%,荣获“养生宜居县”称号。其中农产品品牌中有2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在富硒产业建设中,该县制定并实施了“368”富硒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引导“石台硒茶”标准化生产,培育“石台硒茶”骨干企业5家、优化改造10家。全年富硒农业综合产值达6.5亿元(2019年石台县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获批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通过走访调查,自2015年实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战略以来,安徽省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模式增加、内容扩大和质量提高,对促进农业效率、农民收入和农村繁荣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村三产产值持续增长,2018年农业总产值达到22 536 647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2 646 212万元,农业内部产值结构发生了改变,与2012年相比,农林牧渔服务业占比从4%提升为6%,而农业占比从50%降到48%(安徽省统计年鉴,2012—2018)。可以看出:一产所占比重在逐年下降,农业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总体来看,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还在起步阶段,表现在三产融合面较窄、产业间互联互通性不强、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3.1.1 顶层制度设计有待完善
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是一个新问题,目前缺乏成熟的、现成的模式借鉴参考。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政府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不够完善,存在产业规划碎片化现象,难以形成真正的多规合一。中央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存在不到位现象,与之有关的财税、保险、土地等配套政策还不完善,管理质量不够高,农业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衔接存在问题,影响工作效率。
3.1.2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薄弱
安徽省农村地区面积广,且分散,各地的地理位置有着一定的差异,农村公路设施建设也存在差距。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皖北沿淮地区等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村公路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影响农村居民出行和农用物资运输。在走访中发现,皖北农村部分地区道路建设等级低,路宽不标准、路基高,有些路段年久失修,运输规模小,虽然实现了村村通工程,尤其是村内道路状况差,导致产品运出去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产融合的发展。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地区的电力负荷、网络设施也不能支撑农村二、三产业的用电需求和信息传送,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影响了工商企业到这些地区进行投资兴业的意愿,对农村产业链延伸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3.1.3 专业社会化服务支撑不足
农村三产融合的关键在于有效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如何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无缝对接和协调发展。当前,农产品专业化检测、加工包装、物流仓储(特别是冷链)、品牌运营、市场开拓等方面发展不足,使广大经营者无法有效聚焦自身优势环节,提高三产融合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如安徽省砀山县在水果产业的发展中,电商销售已成为销售的重要手段,但农产品的分级、包装、冷藏、运输等设施还不是很完善。石台县富硒茶的品牌运营还有待加强,要通过专业运营及各种宣传把富硒茶及富硒村的知名度传播出去。
三产融合就是要利用农业的多功能价值实现农业多向度融合发展,提升农业附加值。就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实践来看,在推动三产融合的过程中,加工链总体较短,带动能力不够。具体表现在:一是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大宗农产品加工水平偏低,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不足,产业链条难以向生产环节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拓展。一些地区仍存在大量的农业土地资源由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小、利用率低。有的市经营主体虽然种类全、数量多,但高水准的种养大户少,一些家庭农场管理不是很规范,深加工能力不强,多数处于出售原料或生产初级农产品的阶段,制约了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条较短,不太适应市场需要,有些地区只关注眼前的经济效益,对自身资源特点研究不足,盲目跟风,产品未能突出“新、特、优”,不能长久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三是休闲农业等新功能产业链还很短,缺乏体验、文化、教育等高层次项目,产业发展的长期动能不容乐观。
一是资金要素制约。不少农村地区融资难、贷款难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突出表现在:中央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存在不到位现象,资金利用率较低;没有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产品少,融资渠道狭窄;农民手上的贷款抵押物品种少,有些本可以作为贷款抵押物的没有被认可;农业保险产品单一,不能有效满足农民在三产融合中资金需求。基于农业企业所需资金量大,农民只能转向较高利息的民间借贷,这既加大了三产融合过程中的融资风险,又增加了农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存压力[7]。
二是科技要素制约。安徽省拥有较好的科技基础,但农业科技在农村产业融合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一些农业科研人员由于缺乏农业实践经验,研究成果脱离实际,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没有一定的商业价值;不少科研人员缺乏科研经费的支持,积极性不高,科研周期长,科研成果少;相关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支持科技人员到乡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问题,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三是人才制约。 以安徽省临泉县为例,该县是全国人口大县,每年外出务工的青壮年达70万以上,农村留守人员严重老龄化,无法成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主力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中所需的旅游运营、 物流管理、农村电子商务等人才严重不足,导致众多的三产融合项目无法切实落地。
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中,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有组织、有计划地探索推进相关项目,不断推动农村产业深层次融合发展[8]。一是应当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先导的原则。围绕农业发展这个中心,站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规划下,做好三产融合发展各项工作与规划的衔接,从制度层面上进行设计推进。二是要坚持发展节奏与效益原则。要根据国家出台的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目标规划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既要重视推进融合发展的速度,还要重视融合发展的质量,这是目前破解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根本出路。三是要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的“融合发展”原则。安徽省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皖南、皖北农村差异大,政府部门要立足资源禀赋打造主导产业,因地制宜确定乡村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制定新的产业融合政策,积极推进大宗农产品加工流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地理标志产品。比如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依托区位、乡村、生态、人文等优势资源,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生产、生活集聚等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规划建设小岭南人居环境综合提升、江淮田园景观区、曹操古运河遗址公园三个项目,建成极具特色的江淮民居村落和较有价值的特色农业种植基地,构筑城镇、乡村、景区“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一是全方位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能有效弥补中国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竞争优势的不足。农业产业链是联结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消费等环节的有机整体。产业链越长,农产品的附加值越高;产业链越向高端攀升,产业体系就越强壮,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大。在三产融合过程中,各地要不断拓展和延伸产业链。纵向延伸产业链,主要在农产品加工业上做文章,延伸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经济价值更高的深加工产品。横向上拓宽各个环节,使各个产业环节和产品功能都能得到拓展,可以利用现代农业的生产性、观光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和市场性,发展旅游农业,同时作为农业教育基地和农业科研基地。
二是重视农业联合体的培育和发展。自2017年开始,国家连续出台相关文件激励农业联合体的建立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新形势下农户分享农业产业发展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是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和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一体化农业经营组织联盟,能达到“1+1+1﹥3”的效果。地方政府要强化对农业产业联合体的服务,要对联合体在筹建、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协调解决,帮助出点子、找路子,使其规范运作。同时,积极引导其完善内部运转流程,健全管理机制,强化相互之间的利益联结,促进农业联合体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我国的探索最早起步于安徽宿州,2012年9月,宿州市在全市范围内选择16个产业化联合体开展试点,并逐步向全市推行。截至2018年底,宿州全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已发展到246家,覆盖了粮食、畜禽、果蔬、林木等主导产业,年产值达290亿元以上。砀园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种植业产业联合体,采用“统一技术服务+品牌资源共享”模式,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管理经验和产品品牌辐射带动联合体内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实施“统防统治”,以“砀园牌”酥梨著名商标统一销售,大大提高了果农的收益,有效带动了贫困户稳定增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放心的食品。
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用好国家专项投入资金,全力做好农村道路、交通、水、电、气以及水利设施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乡村三产融合发展提供基本保证和基本条件。要做好二、三产业发展中所需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推动各类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改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区的周边环境,根据实际需要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
二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三产融合中的作用。各级政府要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宽带村村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真正实现互联网带动农村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强农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能力。各级政府还应该借助各种途径对农民进行信息应用能力的培训,提高其信息化水平。
三是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农村三产融合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为有效解决农村融资问题,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真正发挥农村金融机构资金的支农作用。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中新业态的税收优惠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鼓励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投向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领域。
四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各级政府要制定相应政策,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兴办乡村振兴、三产融合专业人才培训学校,着力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三产融合发展的主力军。如安徽省石台县实施专业理论培训、实战锻炼培训,打造乡村“能工巧匠”;开展“差异化”“订单式”培训,提升人才专业技术水平;建立乡土人才数据库,开辟“绿色回引通道”,吸引石台籍县外优秀人才“回流”,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同时组织和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农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兼职,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推行农村创业导师制,发展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产业融合的科技创新[8]。
在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的原则,要树立起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创新活力,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化解矛盾。
第一,要在立足农业为本的基础上,围绕国家对三产融合所提出的“全面性”“特色性”等方面要求,紧扣市场重点热点,不断开辟产业发展的新渠道。
第二,推进三产融合发展过程中,积极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双轨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加大与新兴产业和科技型企业的合作,做好乡村潜力的深度挖掘工作。2019年以来,砀山县紧随互联网发展趋势,推动电商企业提质增效,在原有基础上着力打造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构筑完整的电商产业生态体系综合型平台,推动电商企业走“基地化、实体化、精品化、平台化”之路。
第三,着力做“精”农业,做“强”加工业,做“特”三产。 在农工、农旅、农商和种养销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上做文章。让先进要素和技术创新在一二三产业中相互渗透、紧密交融、相互促进。发展农业内部重组整合、产业链延伸融合、三产交叉融合等多种融合模式。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是乡村振兴的既定政策,它对于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9]。在“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的背景下,广大农村地区在立足自身经济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加强对三产融合的探索,对于乡村经济、社会、生态的稳健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应科学把握节奏,既要考虑客观形势的需要,也要兼顾自身实际适应力,并尽快形成完善的发展理念体系、创新机制和创新动能以及层级化的产业发展模式,确保在相关条件齐备后有序推进三产融合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