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雯
常言道,生活处处有惊喜。所谓的惊喜,有时是风险,甚至是危机。当面对突发状况时,有人自乱阵脚,而有人却可以处乱不惊。
看过电影《中国机长》的观众,无不被川航机长刘传健的专业风采所折服。9000米高空之上的飞机,风挡玻璃突然破裂脱落,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直降至-40℃,自动化设备失灵……面对极端险情,刘传健沉着应对,手动操纵飞行,最终完成了一次永载中国民航飞行史册的史诗级备降。
飞行员在面对危机时的应对能力,除了仰赖他们超于常人的判断力、反应力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外,归根结底,是来自于航空业整个大系统的训练与打磨。
我们更多的人虽无须常常应对性命攸关的危机,但每天的工作和学习总会碰到大小不断的意外,不妨跨界向飞行员们取取经,怎样做到见招拆招、处事不乱。
轩言民: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行部A320机长教员。拥有初教六、轰五、运七、B737、A320等7种机型驾驶资格,截至目前已安全飞行超13000小时,飞行距离可绕地球224圈。
见到轩言民机长的第一面,着实有些意外。想象中,戴着墨镜、翱翔蓝天的“天之骄子”,大抵是冷峻、不苟言笑、不怒自威的吧。恰恰相反,轩机长幽默、平易近人,有问必答。“飞行员也是平常人啊。”
平常人,那真是自谦了。成长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轩言民,能从众多的同龄人中考上空军飞行员,绝对属于“万里挑一”。在航校的四年学习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和超强的身体素质,毕业留校,成了一名飞行教员。
还记得第一次开飞机时的情景和心情吗?虽然已时隔接近三十年,但轩机长的记忆瞬间涌来,“那是一架初教六,我国自行研制的螺旋桨初级教练机。两个座位一前一后,上面是座舱盖,不带增压,只能飞三千米以下。我一飞上天就紧张得够呛,脑子一片空白,学的东西全忘光了。”彼时,坐在后座的教员很有经验,循循善诱,一面缓解他的焦虑,一面指导其将发动机油门收到慢车转速后操纵飞机180°转弯,练习模拟发动机无动力滑翔落地。
这是一次从理论学习突破至亲身感受空气动力学的过程。从此,不再恐慌的轩言民真正爱上了开飞机,无比享受着一次次的“冲上云霄”,直至今日。
对于旅客来说,空乘人员往往是他们在飞行途中最熟悉,也是最有记忆点的航空从业者代表。相反,对于那位只闻其声,仅仅在抵达目的地离开前才见上一面的机长,其实是相当陌生的。可能一些粗心的旅客,尚分不清机长和男空乘的区别。
每次轩言民执行飞行任务,在旅客登机的数小时前,他所在飞行组的工作就开始了——严格按照公司值勤签到时间进行酒测签到;查看放行资料,全面了解所飞航线的信息数据、降落及备降机场的天气情况、航路天气情况、飞行程序,确定起飞所需油量和重量等;与乘务组协同会商,结合机场特点、天气状况、航路情况,共同制定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方案;进行航前检查,主要包括驾驶舱内的安全检查和飞机外部的巡视,确保飞机内外部的结构、机件均正常;监控飞机加油情况;严格按照飞行手册要求,完成驾驶舱内航前准备,并进行交互检查……身为一机之长,轩言民说,千头万绪都要挂虑在心。
如果再算上日常的高强度训练,执行航班任务前12小时禁止饮酒、必须要保证良好的睡眠等各种细节,成为一名飞行员所付的代价是相当大的,要始终保持在一种“待命”的状态之下。
因为曾是一名资深的飞行教员,多年来轩言民一直坚持着一手握操纵杆,一手握笔,且笔耕不辍。所以他更像是一位学者型机长,无论是工作中的思考,对问题的探究以及解决的方案,他都习惯将之落实为文字。
2007年来到东航后,因出色的工作能力,轩言民从一线飞行中队调入东航上海飞行部的安全管理部,从事风险管理工作。他开始系统性地研究与飞行安全相关的各种因素关系,从飞行技术到环境天气,从人员驾驶习惯到机组资源管理,无不广泛地涉猎与分析。
浸淫职业多年,塑造了轩言民过人的安全风险意识和嗅觉,对其他人发生的不安全事件极为上心,能迅速分析原因,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发布风险警示。基于工作上的累积,他发表了大量飞行学术论文——《春夏之交的飞行防雷技巧》《军民合用机场运行风险防范》《特殊机场冬季运行风险分析》《冻雾对飞行造成的安全风险与防范》等,这些极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飞行安全论文,被权威行业媒体刊发,获得了业内的认可和好评。
还为了能更好地分享研究成果,轩言民选择与时代同步走,私下里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取名“飞行无忧”。他说,“看到文章下的点赞和留言,是我最开心的事了!因为得到了正向的反馈和大家对我安全管理工作的认可。”
能否想象一个飞行员无须上天,单凭在地面上用飞行模拟机训练就可以成为驾驶波音或空中客车等大型客机的高手?当今的计算机技术,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这成为现实。飞行模拟机不仅可以使飞行员做正常飞行程序的训练,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真实地模拟发动机空中失火,空中飞行操纵系统失效,落地时轮胎爆裂等特殊情况。飞行员可以在模拟机上训练果断正确地处理以上这些用传统飞行训练难以或根本无法实现的情况,但真实飞行中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用飞行模拟机对飞行员训练完全在室内进行,不受场地、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大大地降低了飞行训练的人力、物力,有很高的安全性。
看过电影《中国机长》的观众,无不被主人公刘传健在极端危险中所表现出的淡定、智慧、勇敢、毅力所折服。但其实,机长的这一系列表现,并非仅仅仰赖他的天赋能力。归根结底,是影片中反复提及的一段台词给出的答案:“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
日本著名机长田口美贵夫在他的《机长的一万天》也谈及,飞行员的危机应对能力,是基于他们的一套专业的方法,而最根本的,是他们日积月累训练的结果。生活中我们每天也常常会碰到各种大小意外,如果希望能像飞行员那样处事不惊,不妨学学他们的一些经验做法。
首先,有成熟的方案就不使用新方案。受不少影视作品的误会,公众往往以为那些架着飞机、冲上云霄的飞行员是有着鲜明个人色彩的。恰恰相反,这个职业的底色,是复杂、繁琐、精密,需要“中规中矩”。飞行员之间的对话,有两句特别高频,第一句是“手册怎么说的”,第二句是“这个操作有依据吗”。在航空运输业内,其实已累积了相当多应对突发状况的方法。对于飞行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熟悉所有操作规则,并且熟练到要可以不假思索、立刻执行的程度。
其次,紧急情况下,治标比治本重要。无论乘坐哪家航空公司的飞机,在飞机起飞之前都会播放一段《飞机安全须知》,其中会提到氧气面罩的使用方法。事实上,乘客使用的氧气面罩大约只能维持12分钟的时间。所以一旦发生突发状况,这12分钟并不是拿来给乘客的,更不可能是用来诸如修补风挡玻璃的,这其实是给飞行员争取的救命时间。从氧气面罩脱落的那一刻起,飞行员就开始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在存储的氧气耗光之前,飞行员必须迅速把飞机降到三千到四千米的高度,这是能让人勉强维持正常呼吸的安全高度。所以,这也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应掌握的策略:在紧急情况下,先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是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
最后,处事不慌是可以刻意练习的。飞行员是一种不能“手生”的职业,不管是国际民航组织,还是不同国家的不同航空公司,都有类似“飞行员一段时间没有驾驶飞机,必须重新考核”这样的规定。
而除了常规的训练之外,飞行员会特别地训练在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和机械故障下的应对能力。他们在飞行模拟机里,反复地训练应对各种危险的处境。比如飞机误入雷雨云,遇到雷击,或者降落的时候跑道湿滑。可能一些极小概率的危险飞行员一辈子也遇不到,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给他们的心理建设提供刻意练习的机会。飞行员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危机应对能力,不断地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彩排”。
所以,为什么有些人遇见事情就能淡定从容,而有些人却很容易慌了手脚?事实上,更重要的原因不是个人原本的能力,而是在见识和准备程度上。
大众肯定对黑匣子不陌生。简单地说,黑匣子就是一个记录工具,它能记录飞机飞行过程中各种操作的数据,还可以记录驾驶舱内最近60分钟或者更长的录音。通过黑匣子,可以判断当时驾驶舱内飞行员所面临的情况,还原事实真相,帮助人们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利于制定安全缓解措施。
机长和副驾驶在空中所用的食物必须不同种类,吃饭时间也要有三十分钟以上的间隔;7500米以上飞行,两名飞行员若有一人需要离开驾驶舱如厕,另一人必须佩戴好氧气面罩……飞机上很多看似琐碎却极为重要的规定,都是根据黑匣子收集到的数据不断完善补充出来的。
事实上,黑匣子也只是航空运输业建立的一套及时数据收集反馈系统的具象缩影。因为对安全第一的不懈追求,所以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从业者的职业思维,都对问题、错误极为敏感。采访中,轩言民机长特别谈及,在航空业内,不同航空公司飞行中碰到的问题、突发的状况都会第一时间信息共享,以便彼此提醒,在碰到类似情况时,能快速应对解决。
我们很多人都对“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之类的名言警句耳熟能详。但却忽略了,长一智、获得成功的前提,是对错误和失败有足够清醒的反思,而实现反思的前提,从航空业获得的启示是,对错误、问题的搜集记录。
谈及此,笔者又想到另一个词——大数据,这是现今非常热门的科技词汇。对于商业公司来说,一个人每天起床的时间、喜好的食物、爱听的歌曲、通勤的距离、使用的交通工具、关注的新闻类型……凡此种种,都是非常重要的数据。如果别人对此尚且关切,认为有利可图;难道我们不更应上心自己的数据,特别是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犯过的错误吗?
想要让错误发挥价值,首先就要找到自己的“黑匣子”,让它能成为自己的参照系,这是总结经验、制定下一步方案的必要前提。记日记、工作笔记等都是很好的“黑匣子”形式。请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这些数据固定下来,积少成多,还可以进行各种分析,比如从发生的概率角度,找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