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陶作为陪葬用品逐渐消失的原因

2020-02-24 02:47胡心月
收藏与投资 2020年10期

胡心月

摘要:战国至两汉时期厚葬之风盛行,彩绘陶主要用作陪葬用品,在唐代后期,彩绘陶作为陪葬用品的功能逐渐消失,本文将从彩绘陶自身、厚葬风尚的转变和工艺的进步三个方面来分析彩绘陶作为陪葬用品逐渐消失的原因。

关键词:彩绘陶;陪葬品;消失原因

厚葬之风在战国至汉朝盛行,《后汉书·光武本纪》中提到“世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文帝又规定陪葬器物“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彩绘陶的发展,在洛阳中州路等地的2000多座汉代墓葬里发现了大量的彩绘陶[1]。安史之乱之后,唐代后期墓葬里出土的彩绘陶数量就明显减少。彩绘陶造型多、色彩丰富、装饰纹样多样,可以说彩绘陶的色彩与图案装饰在中国古代已经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为什么彩绘陶在汉代之后作为陪葬用品会逐渐消失呢?

一、彩绘陶自身的原因

彩绘陶是在已烧成的陶器上绘制图案花纹,因绘制后不烧,陶器对颜料的吸附力不强,陶器上的图案花纹极容易脱落,不实用。对咸阳地区出土的彩绘陶表面使用的彩绘颜料进行研究分析可知,彩绘颜料的成分主要由各种矿物颜料和适量的植物胶组成,例如三义村出土的彩绘陶器表面的白色颜料多为高岭土与碳酸钙的混合物,而高岭土出土后会因环境突然改变,对彩绘陶器表面的彩绘图案造成破坏[2],因此彩绘陶对放置环境的要求较高。彩绘陶为陶制品,胎体气孔大,吸水率高,吸水率低的陶器才能抗拒外界冷热收缩膨胀的压力,坯体会更加完整、不易龟裂。例如河南战国楚墓出土的彩陶器胎制结构疏松,孔洞多,容易被破坏。2006年6月香山汉墓出土了大量的彩绘陶,由于出土时湿度温度变化大,陶器表面的彩绘图案遭到严重的破坏,陶器的胎体也出现裂缝[3]。

彩绘陶除了使用矿物颜料作为彩绘颜料,还有一种特殊的彩绘陶又称漆衣彩绘陶,这种彩绘陶器的装饰工艺与漆器相类似,只不过是在陶器上进行髹漆。在陶器表面涂锡涂层是为了掩盖陶器不平整的表面,但这种装饰技法成本较高、制作难度大、耗时长,且效果不如低温铅釉效果好[4]。因此,这种工艺逐渐消失,被瓷器、釉陶代替也是必然的结果。

二、厚葬风尚的转变

从古至今,丧葬活动一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丧葬制度,其中丧葬活动中常出现的随葬品还具有象征财富和祈求升天后生活富裕的意义[5]。彩绘陶作为陪葬品在汉代许多墓葬中大量出土。汉代之后受社会经济条件、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厚葬风尚、制度在不断转变,彩绘陶的数量也在发生变化。

汉代厚葬之风盛行,并将其儒学宗教化,还信奉神仙,这时期的画像石就极大地体现了汉代的厚葬风尚以及升仙、长生的追求[6]。但汉代至唐代晚期的墓葬中,陪葬品逐渐递减,可能是战事纷乱造成的。在汉代末期,战争频发,百姓流离失所,对当时的农业手工业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的情况下,何谈厚葬?为了在战时保证财政充足从而维护统治,许多身居高位、有影响力的人物主动推行薄葬。例如曹操在他自己的《遗令》中提到:“吾死之后……无藏金玉珠宝。”诸葛亮表示“不须器物”。另外,六朝受战争的影响,推行薄葬,厚葬的风气相对于战国两汉时期来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7]。

唐代后期墓葬中陪葬品的数量逐渐减少,因为人们的思想行为发生了改变,认为与其让宝物埋在地下,不如让世人都看见[8]。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墓中作为陪葬的彩绘陶数量有所减少。安史之乱之后受战争影响,唐代厚葬之风在很大程度上也被削弱了。八世纪中期,唐朝的丧葬制度发生了大变革,丧葬活动中地上祭祀的地位被提升,地下陪葬品的数量减少,从而达到薄葬的效果。文德皇后遗言道:“自古圣贤,皆从俭薄……俭薄送之。”表明她推行薄葬制度。文德皇后还说:“盗贼之心……既无珍宝,夫复何求。”可见文德皇后担心墓被盗,这也是推行薄葬的原因之一[9]。到了明代,彩绘陶基本已经从墓葬中消失,有一部分原因是明代丧葬制度受前朝薄葬观念的影响,另一部分原因是明朝早期国家经济薄弱,推行薄葬的制度来节省国家开支,因此作为陪葬用品的彩绘陶在数量上呈下降趋势。

三、工艺的进步

(一)陶瓷工艺的发展

东汉末期,随着制陶工艺的进步,早期青瓷出现了,不论是在物理性能上还是装饰形式上,都比陶器要优越得多。六朝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烧青瓷的窑,如越窑所制作的青瓷十分精美,深受人们喜爱。在六朝墓里出土的瓷器数量远远大于陶器,例如在润州区发掘了11座六朝墓葬和1座窑址,其中出土的陶瓷以青瓷为主[10],可见彩绘陶被逐步替代。另外在六朝时期的墓中还经常发现专为陪葬而制的明器魂瓶,具有“以安死者之魂,而慰生者之望”的寓意。

唐三彩在唐代也主要作为明器被使用,学术界将其定义为“专制明器”,在唐代墓葬中都有大量的发现,如在长安、洛阳等建筑遗址里就有发现[11]。宋代瓷窑众多,各具特色,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除了生产传统的青、白瓷等,还生产各种彩瓷,装饰方法也更为丰富,其中吉州窑还采用独特的树叶剪紙粘贴。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出现开启了陶瓷画花装饰的新篇章,这种釉下绘画技法相较于战国两汉时期彩绘陶在已烧好的陶器表面绘制花纹来说,花纹经久耐用,不易脱落,可以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符合当时统治者的审美。明清的陶瓷装饰方式更加丰富多样。不论是瓷器的出现,还是各种陶瓷装饰技法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作为陪葬品的彩绘陶,墓葬中彩绘陶数量不断减少是必然的趋势[12]。

(二)其他工艺品种的进步

1.金银工艺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金器大量出现,银器不断增多,宝鸡益门村2号春秋墓里出土了104件金器,占出土陪葬品的一半。从考古发掘情况来看,汉代墓葬出土的金银器数量略有增加,在制作技艺上,特别是掐丝等工艺已经达到成熟[13]。从唐代开始,金银器被大量使用,在装饰效果和象征寓意上凌驾于其他工艺品种之上,是制作成熟与繁荣的时代,古人认为金银具有延年益寿、封禅成仙、长生不老的吉祥寓意。据统计,唐代出土的金银器较唐之前几个朝代的总数之和还要多几倍[14]。在《唐会要》中记载“金”的加工方法多至14种。这时银器采用灰吹法已经可以达到较高的纯度了。李白的诗中写道:“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描绘的便是当时唐代炼银的盛景。金银器因含有吉祥寓意,作为陪葬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此外金银器在工艺性能上经久耐用,色泽不变,延展性好,可以制作各种精美的造型、装饰,这与彩绘陶相比优势显著,导致彩绘陶数量在墓葬里不断减少以至于逐渐消失。

2.木制明器的使用

木制的随葬品在唐代后期盛行,以俑为例,相对干燥的阿斯塔那唐代古墓中出土的木俑表明木制明器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彩绘陶俑。但在一些潮湿的南方墓葬中也有一部分木制陶俑被保存下来,如江苏江都槐泗唐墓、皇甫云卿墓、皇帝岗墓等出土的木俑,都可以进一步证明木制陶俑替代了彩绘陶俑。另外,在一些文献中也有记载,例如《唐会要·葬》中“三品……明器,并用木為之”,准许陪葬品由素瓦改成木制品。

四、结语

彩绘陶在墓葬中的数量逐渐减少,这是必然的趋势,各种工艺的进步、思想的转变、自身存在的缺陷都是彩绘陶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原因。各种精美的瓷器、金银工艺品作为明器,不论是在艺术效果上还是物理性能上,都比彩绘陶优越。时代是进步的,不同时期所实行的丧葬制度是不同的,因此对明器品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在唐代中后期多以唐三彩作为明器使用,彩绘陶出现的数量相对减少了。

参考文献

[1]郭画晓.洛阳汉代彩绘陶壶装饰艺术[J].中原文物,2001(03):47-50.

[2]容波,兰德省,王亮,等.咸阳地区出土汉代彩绘陶器表面颜料的科学研究[J].文博,2009(06):266-268.

[3]党小娟,容波,段萍,等.山东青州香山汉墓出土西汉彩绘陶器腐蚀病害及其机理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24(02):50-55.

[4]容波,赵倩,武志江,等.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的科学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8,30(05):9-14.

[5]牛志平.唐代的厚葬之风[J].文博,1993(05):32-38.

[6]李含笑,辛宰旭.浅析汉代画像石的神话题材反映出的文化思想[J].西部皮革,2020,42(16):131-132.

[7]王法东,李小涛.从汉墓到明墓—根据陪葬品探究中国墓葬风气的演变[J].教育教学论坛,2019(21):89-90.

[8]刘庆柱.关于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考古研究的几个问题[J].东南文化,2013(01):81-86,127-128,142.

[9]齐东方.唐代的丧葬观念习俗与礼仪制度[J].考古学报,2006(01):59-82.

[10]李永军,何汉生,王克飞,等.江苏镇江润州山六朝墓葬及窑址发掘报告[J].东南文化,2019(02):34-44,69.

[11]范星盛.浅议建筑遗址中出土的唐三彩[J].文物天地,2018(04):90-93.

[1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修订本[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13]齐东方.中国早期金银器研究[J].华夏考古,1999(04):68-85.

[14]谭前学.大唐气象?盛世遗珍?唐代金银器的社会意义及其艺术特点[J].文博,2004(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