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仕娅
【摘 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来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围术期给予不同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PSQI评分和各时间点VAS评分都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心理状态评分和康复效果都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从而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关键词】 综合护理;骨科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157-02
术后疼痛是骨科手术患者最为常见的生理反应,但术后疼痛不仅会增加患者负面情绪,降低患者术后治疗的依从性,而且疼痛会刺激机体分泌引起肌肉收缩、耗氧量增加的内源性物质,这些内源性物质会降低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免疫力,增加术后感染的机率。为此本文将综合护理应用于骨科收缩患者的治疗中,现将应用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未见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严重疾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男性2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8.3±2.1)岁 对照组29例,男性2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9.7±2.2)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围术期都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骨折和手术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创伤,也会带来心理上的创伤,为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要加强心理抚慰和干预,健康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度,也有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1]。镇痛药物护理,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物,告知患者或家属镇痛药物作用时间、副作用及应对措施,为保证手术早期患者处于无痛状态下,密切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及时给予镇痛药物,避免疼痛后才给予疼痛药物,由于镇痛药具有一定副作用,长期应用镇痛药会影响伤口愈合,当疼痛减轻后应按照医嘱及时减少或不用镇痛药物。疼痛阀值干预,疼痛耐受性不同造成患者术后对疼痛的主观感受不同,而提高疼痛耐受阀值有助于从主观上减轻患者疼痛,常用的方法包括音乐疗法、松弛疗法、引导想象、规律按摩及深呼吸运动等,上述方法能不同程度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患者主观疼痛感受[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情况、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分别于术后12、24、48、72h对两组疼痛进行自评,自评工具采用VAS量表,疼痛程度与该量表评分呈现正相关,10分表示剧烈疼痛,而0分则表示无痛。术后24h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进行睡眠质量评定,PSQI评定量表包括24个评价项目,其中5个他评项目,19个自评项目,总评分为21分,分数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根据得分情况将日常睡眠质量分为很好、好、一般和差共计四级[3]。护理前后使用SDS和SAS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量表评分越低表明被测试对象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越轻微。康复效果观测指标包括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两个观测指标数值越低说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实验所得数据使用SPSS16.0分析,所得数据检验方法分别为x2检验和t检验,当统计值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和睡眠质量比较 观察组术后PSQI评分和各时间点VAS评
分都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2。
2.2 两组术后心理健康及康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SDS和SAS量表评分都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为(30.2±1.9)h,住院时间为(6.6±0.7)d,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为(41.5±2.4)h,住院时间为(9.1±0.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疼痛是骨科手术患者较为常见的应激性反应,机体对疼痛会产生防御性自我保护反应,机体会相应大量分泌各种内源性物质,这些物质不仅会使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也会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和免疫力,最终表现为感染机率增高、伤口愈合延迟等并发症,为此本文将综合护理应用于临床中,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及PSQI评分都低于对照组,此结果说明随着疼痛程度的减轻,患者睡眠质量会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也会随之好转,因此观察组心理状态量表评分都优于对照组,各项康复指标亦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 刘林,许勤,刘梅.规范化疼痛干预对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81-2184.
[2] 王力.探讨舒适护理对骨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260-261.
[3] 张小艳,涂红珍.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17):14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