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黎 贺宇红
【摘 要】 目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药熨治疗的护理,中医推拿康复训练,坐、站、走康复练习,心理护理等中医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进行有效护理。结果:通过采取中医护理,患者情况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患者的肢体功能会得到有效的改善,使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极大提升,对患者康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中医护理;脑卒中偏瘫;康复;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115-02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腔出血等,当前脑卒中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因为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大多数患者会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导致其生活自理能力较大,也因此给家庭带来较大负担。在中医上脑卒中又被称为中风,起病突然,局灶性神经功能受到影响,可出现失语、偏盲、偏瘫等严重的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也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中医指出,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康复时是邪气已除但正气没有完全恢复,该时期为最佳治疗时期。我院采用药熨配合中医推拿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获得良好效果,具体报道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进行研究。 根据运动功能六级评分和步行能力四级分类标准(不能步行为1级,步行时需人帮助的为2级,持杖步行为3级,独立步行为4级),患者在入院时瘫侧上肢运动能力有35例2级以下,18例2级-4级,7例6级;瘫侧下肢运动功能有38例2级以下,16例2级-4级,6例6级;步行能力有20例1级,21例2级,11例3级,8例4级。把缺血性可逆性脑损害和短暂性脑缺血排除,所有的患者在检查中都保持清醒的神志,对康复治疗比较配合。在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的生命体征分别在发病后3~7d、7~10d保持平稳,便能配合药熨和中医推拿等进行康复护理。
1.2 康复护理方法
(1)药熨治疗护理。在小布袋中放入成熟干燥的吴茱萸、莱菔子、白芥子、菟丝子、苏子等各50g,摇匀后放入微波炉,并在旁边放1小杯水,用高火加热至70~80℃。护理人员在患肢放药袋然后来回均匀用力推熨,开始时可采用点、滚、推、揉、搓等手法,先提起放下轻柔的快速进行,药的温度逐步降低后可增大力量,减缓速度,并及时更换温度较低的药袋,药熨应控制在15~30min,每天一到两次,一个疗程为两周。药熨时应该对患者的皮肤情况密切观察,避免被烫伤。药熨的过程中还应该合理的控制药袋的温度,应避开皮肤破损处和发生病变的区域。本组研究患者没有出现皮肤烫伤的情况。
(2)中医推拿康复训练。由专业的针灸推拿医生操作。①头面颈项部:让患者保持坐位,医生采用抹法从印堂到太阳穴往返4~5次,并同时按揉太阳穴、睛明穴;采用扫散法从侧头部由耳后向耳中进入,在耳前出走,并同时对角孙穴进行按揉,控制在2min;按揉的顺序为颈项两侧、风府、拿风池,保证控制在2min;②瘫痪侧上肢的推拿:让患者保持坐位或仰卧位,取瘫侧上肢的少海、曲池、合谷、内关穴,医生站在患者瘫痪侧,一手户口交叉患者的户口,医生用拇指指腹对患者的合谷穴进行按压,食指或中指对内关穴进行按压;另一只手拇指对患者曲池穴进行按压,食指或中指对少海穴进行按压,同时把肘关节处托住,两手托起上肢,在对各个穴位进行指压的过程中,外旋肱骨,让肩关节依次外展、内收、内旋、外旋、上举;屈、伸肘关节;旋前、旋后前臂;背伸、腕屈、内旋、外旋腕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拔伸指关节。保证每个动作重复50~100次;③瘫痪侧下肢的推拿: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医生位于患肢侧,对患者的内外膝眼、昆仑、照海、承山、涌泉穴进行推拿按摩。
医生用一手的食指和拇指对患者的瘫侧双膝眼穴分别捏压,另一手的中指或食指对照海穴进行按压,用拇指对昆仑穴进行按压,双手用力把瘫痪下肢抬起,使髖关节进行外展、内收、外旋、内旋运动(各50-100次);把对内外膝眼进行指压的手改成握患者小腿,食指和中指同时对承山穴进行捏压,另一手食指、中指或拇指对涌泉穴进行捏压。双手用力的屈膝、屈髋患者下肢50~100次;两手保持不变的穴位按压,并背屈、跖屈、左右旋转踝关节。
(3)坐、站、走康复练习。练习坐卧,先把床头抬高30°,然后逐渐把该角度增大并把时间延长,让患者坐在床边,用健手扶床栏,两腿保持下垂,使其髋关节和脊椎骨间的肌肉、韧带功能,坐位平衡能力等得到提升。练习站立位时,让患者在床边坐下,等没又不适感觉变可试着起立,护士应该在患者站立时站在瘫侧,让患者在床边靠身,并用健手把床栏扶住,把身体重心都集中在健侧,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延长站立时间,还可以同时练习前后进行患肢摆动,然后逐步移动重心至患侧,通过重复练习至能独自站立。练习行走时,护士站在患侧,患者以健手扶手杖,指导其先出手杖再迈患侧,并把身体重心移向患侧,重复练习至可以独自行走。本组研究没有发生摔倒、直立性低血压等事件。
在整个康复护理中应该注意:(1)在不活动的情况下应该按照功能位摆放瘫痪肢体;(2)对瘫痪肢体痉挛进行预防和治疗;(3)对患者残存机能的程度和范围进行有效掌握,对患者日常活动提供指导。
2 结果
连续实施两个月的护理后,患者瘫侧上肢运动功能有8例2级以下,25例2级-4级,27例6级;瘫侧下肢运动功能有9例2级以下,15例2级-4级,36例6级;护理后步行能力有5例1级,15例2级,20例3级,20例4级。
3 讨论
脑卒中是指因为脑血管阻塞或破裂而导致脑血管血液循环出现障碍的疾病,其中感觉和运动障碍为其临床主要表现,其中运动障碍占比较大,许多患者都会有偏瘫表现。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一般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所以医护人员应该对于该类患者实施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使其被病痛的折磨减少。
中医上称脑血管疾病为“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中老年患者多发,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况,甚至导致患者抑郁和自杀。中医指出脑卒中主要是因为气血逆乱、阴阳失调,对脑造成侵犯,而引起肢体或头面部机体不同程度的障碍。脑卒中偏瘫患者体内的瘀血会对其经络造成阻滞,使肢体活动受限,所以中医护理主要强调舒经活络、活血化瘀,重视偏瘫原因应该从根源上解决。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有效应用,既可以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并且对其各项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能力的提升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罗艳妮.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7(10):67.
[2] 王新佳.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0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