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乌日勒治疗萨病脑梗死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观察

2020-02-24 07:14乌仁其木格
健康大视野 2020年3期
关键词:安全性有效性

乌仁其木格

【摘 要】 目的:探讨在萨病(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蒙医药萨乌日勒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蒙药萨乌日勒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90.00%(P<0.05);两组治疗前NIHSS、ADL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D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00%,对照组为7.50%(P>0.05)。结论:萨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萨乌日勒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活动能力,并显著提升疗效。

【关键词】 萨病;萨乌日勒;有效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29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3-096-02

萨病即脑梗死,蒙医将萨病纳入到“白脉病”的范畴中,此类患者的典型症状为猝然昏仆、语言不清、偏瘫及口眼歪斜等,并且认为其病机在于三根、七素失调、巴达干浊液增多以及赫依相搏等,致使患者白脉海-脑受损。萨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该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对较高,且多数患者经急救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而在其恢复期内采取科学的对症治疗对于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1]。萨乌日勒是蒙医治疗萨病的经典方剂,本文旨在分析萨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萨乌日勒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1 资料及方法

1.1 常规资料

以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80例萨病病人,根据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男女性别比为23/17,年龄区间处于53~87岁,均值(66.5±1.4)岁,民族:汉族24例、蒙古族16例。对照组:40例,男女性别比为22/18,年龄区间处于51~89岁,均值(65.9±1.7)岁,民族:汉族26例、蒙古族14例。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均>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和脑神经营养等。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0.4g/粒,4粒/次,每日口服3次;观察组患者则应用蒙药萨乌日勒口服治疗,15粒/次,分别于早晚各服用1次。两组患者均持续口服治疗12周。

1.3 评价标准

(1)以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情况予以评估;(2)利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包括进食、梳洗、穿衣、大小便、行走等,0~100分,无依赖(90~100分),轻度依赖(60~89分),中度依赖(41~59分),重度依赖(21~40分),完全残疾(≤20分)。(3)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证候积分的下降情况对其疗效予以评估,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或者大部分消失,且中医症候积分下降幅度≥80%;有效:临床症状改善,且中医症候积分下降幅度达50~79%;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且中医症候积分下降幅度<5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x±s)描述,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90.00%(P<0.05)。

2.2 两组NIHSS、ADL量表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NIHSS、ADL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D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头痛者1例,恶心者1例,不良反应率为5.00%;对照组出现头痛者1例,恶心者2例,不良反应率为7.50%。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萨病属于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萨病临床患病率也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对于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威胁。语言障碍以及吞咽功能障碍均属于萨病患者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并且也是该疾病患者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萨病偏瘫患者长时间卧床,容易诱发褥疮等严重性并发症,进一步增加了患者残疾和死亡等风险。蒙医学理论将萨病纳入到“白脉病的范畴中”,并且认为其病机在于三根、七素失调、琪素和赫依的运行受阻,致使白脉受损。而蒙药萨乌日勒其药物组成包括石决明、山奈、红花、沉香、黑云香、草乌以及广枣和苏木等[2]-[4]。方剂中的石决明能够疏通白脉,并可促进安神益脑;方剂中红花有助于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并促进黑脉疏通;而山柰则能够祛除巴达干;苏木、广枣和沉香联合应用能够帮助清琪素热,并发挥洗脑开窍的治疗价值,将萨乌日勒应用于萨病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从本次的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应用蒙药萨乌日勒治疗,该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这也提示,萨乌日勒在萨病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率均较低,也进一步证实萨乌日勒的应用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萨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萨乌日勒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损及日常活动能力,并显著提升疗效。

参考文献

[1] 乌仁朝鲁门.蒙药治疗萨病49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24(9):8-9.

[2] 满都拉,斯钦图.蒙医针刺配合蒙药治疗萨病临床体会[J].特别健康,2017,55(23):100.

[3] 满达,木其尔,白明慧, 等.计算机辅助蒙药治疗萨病的作用机制[J].世界中医药,2018,13(12):3166-3171.

[4] 韩通拉嘎,陈永胜.蒙医对萨病的临床疗效评价[J].健康大视野,2019,26(5):47-48.

猜你喜欢
安全性有效性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