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涛
2019年11月29日,被称作“中亚峰会”的中亚五国领导人会晤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这是2018年3月15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今改称“努尔苏丹”)举行的首届中亚五国领导人会晤的后续进程。本届中亚峰会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上次会晤的议题,而且各国领导人还通过《联合声明》和各自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地区内安全、经贸、交通、人文等领域合作的具体倡议,完成了一些理念上的重要升级,预示中亚各国协作关系将进一步深化。
首先,各国参与协商解决地区问题的热情明显增高。由于历史和地缘的原因,目前中亚国家在众多方面面临共性问题,如安全、水资源、生态、交通等。在2018年3月的首次峰会上,中亚各国领导人对搭建一个合力面对共同问题的协商对话平台均抱参与态度。但这毕竟是中亚国家独立解决自身问题的首次尝试,各国参与热情不一。例如,2018年土库曼斯坦是由议长努尔别尔德耶娃作为总统特使出席会议。而2019年土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不仅亲自出席,还提出建立中亚商务委员会等具体倡议。除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两个致力于建立长期的中亚国家元首工作会晤机制的中亚大国外,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小国也表现出明显的热情,提出诸如借助中亚峰会平台与美国、俄罗斯等大国加强合作的倡议,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被动跟进和谨慎观望。
其次,由倡导共同民族精神转向务实合作。2018年在阿斯塔纳的会议是苏联解体后首次没有设置域外席位的中亚五国领导人会晤,所发表的《联合声明》重点强调了“凝聚地区共识、推动合作、相互支持、共同解决所面临问题”。虽然也提到“利用水资源、粮食安全、发展工业、高新技术、数字经济”等领域,但基本没能提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案。本届峰会上,各国元首分别提出了各种具体建议,大致可归到三个层面:一是关于峰会机制建设,如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倡议商签《21世纪中亚发展睦邻合作条约》和举行中亚各国国家安全会议秘书会议;二是关于地区经济发展,如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提议签署《关于中亚运输系统共同发展的协定》和建立“中亚国家投资论坛”“中亚工商协会”;三是关于加强地区文化联系,各国领导人提出了设立“中亚日”“中亚科技文化奖”、举办“中亚旅游大会”和“中亚运动会”等倡议。这些提议不仅反映出中亚各国当前对地区事务的主要关切,也预示着五国领导人会晤机制今后的发展方向。
第三,维护共同利益的意识进一步强化。从酝酿首届峰会时开始,主导国就巧妙选择了五国在民族文化方面的共性作为切入点,回避了各国在民族、语言和宗教派别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如纳吾鲁孜节是流传于许多欧亚民族的重要节日,被中亚峰会选作共同的民族文化符号。本届峰会上,五国领导人除了提出设置一系列冠以“中亚”之名的奖项、基金、纪念日、共同机构、国际论坛外,还通过《共同声明》表示,“在政策方面加强区域合作,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符合中亚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兄弟般的关系,用强大的中亚文明潜力促进地区经济和人文事业共同发展”,并表示希望通过“兄弟般的”团结协作“促使中亚成为一个稳定、开放和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地区,成为国际社会的可靠成员”。
第四,乌兹别克斯坦发挥主场优势推动峰会升级。中亚峰会的启动源于米尔济约耶夫接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以来对乌内政外交的改革,而乌兹别克斯坦对外政策的重大调整之一就是改善与中亚邻国关系。在此背景下,米尔济约耶夫在2017年9月的联合国第72届大会上首先提出定期举办中亚国家元首工作会议的建议。同年11月,米尔济约耶夫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再次提出来年举行首届中亚峰会,并建议成立“中亚国家领导人协会”。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一周后宣布2018年3月在阿斯塔纳举行首届中亚峰会,并向各国领导人发出邀请。乌兹别克斯坦虽未争取首届峰会主办权,但一直是有关倡议公认的发起者。尽管第二届峰会由于种种原因延至2019年底举行(上届峰会确定2019年3月纳吾鲁孜节期间在塔什干举行第二届峰会),但乌方仍为本届会议做了细致安排,米尔济约耶夫亲自到机场迎送所有领导人,安排各国元首向乌前总统卡里莫夫纪念碑献花,在乌总统官邸举行“象征五国兄弟之情与合作的友谊树”种植活动,推选纳扎尔巴耶夫为“中亚五国领导人会晤名誉主席”等,在形式上将中亚峰会推上新台阶。
2018年3月,首届中亚峰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今改称“努尔苏丹”)召开。
第五,地区领导人会晤模式的定位更加清晰。本届峰会《联合声明》提出,“中亚国家为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信任、协商、互动的需求不断增加”;“中亚国家通过定期领导人会晤和中亚国家外长会晤形式开展政治协商与合作对话,并逐步推动这一形式的机制化”;“中亚国家间的政治协商和对话进程是开放性和建设性的,并不针对第三方的利益”。同时,对地区安全威胁除强调阿富汗局势仍是重点外,在水资源分配、人口增长、沙漠化威胁、咸海生态灾难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上也达成共识,并提出要在联合国相关决议框架下继续采取联合行动的倡议。回避地区“一体化”概念,以中亚地区集体身份参与当今国际进程的倡议,也成为本届峰会引人注目的新理念。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带来风险的情况下,协调中亚各国政策、整合地区资源有利于增强中亚地区国家独立抵御各种威胁的能力。《联合声明》还表示将促成中亚各國在参与联合国、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等国际机制时达成初步的政策协调,以提高本地区在全球事务中的独立地位。
第二届中亚五国领导人会晤召开后,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研究所主任研究员安德烈·卡赞采夫在《生意人》报上发表题为《不加也不减的五国》文章,评称,中亚各国独立后曾经长期探寻一种与全球性力量互动的最佳模式,用“5+1”的方式为自身发展“外挂火车头”,如“5+美国”“5+欧盟”“5+日本”等,当然也包括“5+俄罗斯”。“中亚国家最终选择了自己创造的一个新框架”,“从长远来看,这将是加强该地区稳定与合作的更有效方式”。作者也指出,中亚国家要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独立性的“中亚5”,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的确,由于历史的原因,中亚各国之间仍然遗留着错综复杂的问题。但更应看到的是,中亚国家间也存在着大量的共同利益和必需共享的资源。两届中亚领导人会晤标志着整合地区发展要素的进程已经启动,而且其动力就发自于中亚五国自身。这一进程有利于中亚各国的稳定与发展,地区的整体繁荣自然也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中国与中亚各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