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们守住一张安静的书桌——戳破形式主义泡沫,还需更多“李田田”
25岁的李田田是湖南永顺县桃子溪学校的语文老师。10月11日,她在微信公众号“山花诗田”发表了一篇题为《一群正在被毁掉的乡村孩子》的文章。其中主要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上级检查过多过密,“区检、县检、州检、省检、国检接踵而至”,“开学以来,学校几乎每周都有检查,隔两天就要带学生大扫除。停课扫地是常有的事,我的语文课已停滞不前。”二是教学之外的层层压力传导至老师,“老师还得走访扶贫,我身上就有五户贫困户,得时常与他们联系。有几次检查应急,我们不得不停课去政府加班,让教室空堂。”“如果统计信息出错,还要受处分。”在这篇文章中,李田田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对乡村教师面对的种种检查过多、扶贫任务过重等形式主义检查问题发出了尖锐的批评。
一位湘西乡村女教师,说出了基层负担的真相。当地主管干部看到这样的文章,本应该反躬自省,闻过则改。然而,随着这篇文章迅速在网上发酵,李田田被当地教体局要求冒着暴雨从乡下深夜进县城,接受约谈说明情况。之后,又凌晨上门找她谈话,要求她签字承认自己的文章“观点偏激、认识片面”。而李田田则在拒绝的同时,将“我出事了!”“我很惶恐!”的经历发在了朋友圈。李田田的境遇牵动了社会敏感的神经,引起公众强势关注一一人们不仅是关心一个女孩的安危,更是关心批评者、提意见者、说真话者的命运。这场小山村里的风波,由此演变成一场全国瞩目的公共事件。
对形式主义,从中央到普通民众无不痛恶。无论是反“四风”,还是把2019年定为“基层减负年”,都说明对形式主义的批判早已取得上下共识,中央也屡屡发文纠正“表格扶贫”等问题,但形式主义依然顽强存在。李田田的文章中有作为教师的难、有应付检查的疲、也有对孩子教育的忧。永顺县另一所乡村学校的老师吴莉对此深有同感,“乡村学校管理的混乱与形式主义作风,教师队伍不稳定与职责不明确,让留守儿童占主体的学生夹在其中,孤立无援地混着日子”。某种程度上说,形式主义之所以令人有苦难言,不仅在于工作的琐碎与无意义,更在于其背后有一种不容回圜、不进行合理性说明的强制力,令被裹挟其中的人倍感压抑。但是,正如李田田的文章所说:“资料造得好,就是脱贫、就是教育搞得好?”李田田的发问直抵形式主义核心。
说到底,基层教师所求者不过是一张安静的书桌,作为基层党政领导应该着力解决问题,而不是去解决反映问题的人。李田田在被问及是否感到工作辛苦时曾这样说,“我喜欢教书,所以不觉得辛苦,辛苦的是其他的,是那些没用的检查。”一句话道出了多少基层教师的心声。而此事形成舆论后,永顺县已成立由县纪委监委牵头的调查组,对李田田老师及媒体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严肃处理。10月17日,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明确表态,“湘西将整顿一切形式主义的检查,教师有什么意见、好的建议,支持公开发表,他们也会及时调查解决。”
一场女教师质疑乡村教育的风波似乎已经落幕。李田田表示没想到文章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心情十分复杂、难以平息。她说:“我平时较关注教育方面,个人又抱有一点文艺情怀,在发布这篇文章时,我完全是出于个人本能和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近几天发生的事情,我不希望别人只是把我当成一个‘愤青或者一个热点人物,我更多的是希望能够真正推动农村教学现状的改变。”对于现在最大的期望,李田田称,现在压力有点大,只想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媒體评点:李田田老师是平凡的,与她有着类似处境的乡村教师或是其他基层工作者,全国各地何止千千万万;但李田田老师在平凡中也有不凡,那就是她勇敢地将许多人或许早已习以为常的弊端指了出来,揭开了一些贫困地区基层“接待”“迎检”的冰山一角。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李田田老师这样的人,她们就像是那个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让所有人都得到了警醒。为此,唯有让被发现的问题得以改善和解决,拆掉一切形式主义的“花架子”,社会才能说没有辜负这样的人。(杨鑫宇《中国青年报》))
话题拓展:热爱教育;职业良心;推动与改变;“提意见就是负能量”是基层最大的思想负担;正本清源,祛除形式主义;保护李田田,就是捍卫一种可贵的批评和求真的勇气……
(资料来源:上游新闻、澎湃新闻、光明网、《人民日报》《半月谈》《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