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承栋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所写:“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1949年的中国,还是一个黯淡的时代,战争刚刚结束,国力微弱、物资匮乏。但是,那个时候的人们心里有光,那是从多年奴役下解放出来的独立之光。人们相信,只要国家是中国人自己的国家,一切都有希望。他们都是那抹微光,聚集在一起,一起发光,一起照亮着祖国明亮的前程。
我想起“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雪山信使”其美多吉。身为一个基层邮递员,他每天翻越雪线邮路,充当“邮件的保护神”,一当就是30年。像多吉这样的基层邮递员、基层村干部、基层乡村教师在中国数以千万计,他们一人站在那里或许并不起眼,但拧成一股绳就是中国的血肉和脊梁。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们,如今的中国已经变得非常强大了,需要人真正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已经永远留在了时光里。
但是,新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各行各业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抛头颅洒热血”建设起来的呢?
有了进城的农民工,才有了拔地而起的高楼;有了苦心经营的企业家,才有了腾飞的经济;
有了24小时不停機的摄像机和深夜里键盘上的每一次敲打,才有了文化的欣欣向荣。
这盛世,如我们所愿。
鲁迅先生说过一段话: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就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我们普通人如何成为微光,成为萤火?
“在其位,谋其事”,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把自己手上的事情做好。只要做到这些,不管你多么平凡多么虚弱,你就不孤单,你就是新中国不可或缺的建设者。
微光会吸引微光,微光会照亮微光;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用了70年,这份荣光属于你和我!
愿我们每一簇的微光汇成巨大的火的海洋,熊熊燃烧,永不熄灭。
(指导教师:张庆红)
评点:王莹
面对宏大类事件的作文命题,囿于素材过多,一般学生作文会尽可能地罗列、铺排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加以论证,虽然省去了创作构思,然而形成思维定势则不免千篇一律。此文则无此弊病,作者切入点很准确,就是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在素材选用上,用茨威格的名言引入观点,围绕我们每一个人对国家建设有重要作用而展开,中心鲜明,逻辑清晰,每一个个体、每一份工作都连通着国家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守护者。最后引用鲁迅的名言来强调自己的观点,使论证更具力度。
同时,本文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是在开头花费了大量笔墨,入题较慢,其次是个别用词不够雅致,由于抒情过多而事例衔接不够紧密,文章显得有些“格式化”和“口号化”。需要学习“专业化”而摒除其“格式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