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钧凯
“平凡的你最让人感动。”为了增强全国人民抗疫信心,记录和歌颂疫情期间无私奉献的平凡英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从2020年3月8日起每晚播出抗疫系列专题节目《战“疫”故事》。节目将镜头聚焦于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警察干部、人民子弟兵及志愿者们,通过融合情景报告、文学作品朗读、歌曲展播等形式,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担纲故事讲述人,讲述在疫情中守望相助的真实战“疫”故事。
当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便捷,但同时也会带来“信息焦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种关于疫情的消息在互联网迅速传播和蔓延,疫情的不确定性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信息恐慌与情感焦虑。在这个特殊时期,主流媒体不仅需要及时传递权威信息,更要展现那些鲜为人知的抗疫故事,让观众感受伟大,看到希望,增强应对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在中央电视台开设的《战“疫”故事》特别节目(第一季)中,通信人员、民警、医护人员、抗疫老兵、社区工作者、女性战“疫”者及普通志愿者等讲述者选取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感人事迹,传递抗疫一线的温情。西藏昌都的斯朗巴珍为了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前往雪山顶上找信号,在零下3摄氏度的气温下上4个小时的网课。通信部门的工作人员徒步将上吨重的基站设备和光缆运往施工现场,连夜为她搭建了一个信号基站,使她可以在家上网课,他们是最美的“信号守护者”。社区民警樊树锋大年初一接到任务后便迅速返回岗位,与同事们入户排查疫情,即使单位和家仅隔一条马路也未曾回家探望,“十过家门而不入”,他终因过于劳累晕倒在地。殉职后,妻子遵循其生前意愿,签署了器官无偿捐献同意书。在他的朋友圈里,还能见到那条“此生无悔披战甲,来世还要做警察”的文字。年仅23岁的广东援鄂护士朱海秀在面对记者“要不要向父母报平安”的询问时小声婉言谢绝:“来的时候没有告诉父母,不想哭,护目镜花了一会就干不了事情了,对不起。”说完便转身投入工作之中。武汉90后中学物理老师吴悠同时也是一位义务送药人,与学生黄新元日日夜夜骑着电瓶车和自行车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为需要的人们免费送药物和口罩等医疗物资……这些心中有光、脚下有路的普通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尽职尽责地书写出一个个感人故事。正如主持人尼格买提说的那样:“有的时候,生命总是横生枝节,而生活永远需要抚慰人心的故事。”大难当前,媒体更该谨记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用自己的声音,传递出生命的温暖力量。
在抗击疫情的众多故事中,“如何选好故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如何讲好故事”。在《战“疫”故事》特别节目中,讲述者以微视角切入,聚焦小人物,用故事化的方式还原生活本色,诠释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情感性,以白描式、人性化、有温度的语言直指人心。
这种微视角既体现在以“走基层”的视角去传递小人物带来的感动,也体现在用一种小切口去展开故事的讲述,这样能够让观众对故事产生更深的认同感。在介绍快递小哥汪勇的那一集中,是以汪勇算的一笔账切入的。他说:“每天接送60人次的医务人员上下班,按每个人在路上1个小时计算,一天我就能帮医务人员节省60小时,就算10天后我倒下了,但他们至少能救10条人命。”简单的话语带来真切的感动。而志愿者吴悠的故事,也是从他爷爷的一句嘱托开始,“把家里的口罩送给需要的人吧,一个人有一万个口罩也只能救一个人,但分给1万个人,也许就可以救一万个人”。老人朴实的话语把在疫情当中武汉人民的那种善良、大爱真实地展现出来了。
这种微视角尤其体现在《战“疫”故事》(第二季)中。节目增设了疫情见证物讲解员和疫情见证物收集人两个角色,张国立担任疫情见证物讲解员,而收集人则由知名演员来担任。他们从一件件与战“疫”有关的小物件切入,以一种见证的视角展现小物件背后的大情怀。这些小物件包括口罩、防护服、物资箱、自行车等最寻常的物品,但是在这些物品的背后是无数动人的故事,是无私的奉献和无悔的付出,是无边的大爱。在“车票”一集中,疫情见证物收集人从一张张车票说起,讲述其背后感人至深的故事。医学生郝莺歌放弃回家的车票,留在武汉进行新冠肺炎病毒的核酸检测;回攀枝花老家探亲的武汉医生刘冰凝得知疫情爆发,放弃假期,辗转一千多公里回到武汉抗击疫情;还有不小心进错车厢而不得不在武汉下车的大连小伙蒋文强,进入武汉第一人民医院隔离病房担任清洁工,热心的服务得到医生和病人的夸奖,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大连”。在节目的最后,张国立还连线“大连”,知道他已经回到家乡,并经过核酸检测一切安好,让故事有了一个温馨圆满的结尾。
一个好的切入点是一个好故事的重要因素,这种微观视角的切入更能引起观众的共情感,触动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产生感动人、激励人的正向效果。
在《战“疫”故事》特别节目中,讲述者不仅向我们传达了许多好故事,还充分应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在每期节目中融入文学作品朗读、经典画面和歌曲展播的形式,邀请知名人士同节目受访者一起为当期的主题群体朗读优秀文学著作,配以故事相关的经典画面,用文学、音乐进一步烘托节目氛围。这样既扩大了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也借由公众人物传达了主流媒体的正能量。而所朗读的经典作品贴合当期节目的主题,也传播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演员岳云鹏通过朗诵迟子建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歌颂每个平凡人的力量:“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正所谓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从来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演员秦海璐以戴望舒的《偶成》感谢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巾帼英雄们:“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女人如花,从来只为绽放而活,从来不为凋零而亡。演员郭涛将顾城的《我们去寻找一盏灯》献给那些疫情路上的“摆渡人”——志愿者们。
节目还呈现了康复出院的患者写给医护人员们的信,以及那些故事里的主人公面对镜头吐露的真挚心声,并插播事件中的相关图片。如讲到女性抗疫者的主题节目,结尾插入了一些脸颊两边都是深深勒痕的女性医护人员的画面,她们灿烂的笑容更让每一个观众动容。讲到民警与辅警时,节目末尾播放了一张长长的“49名牺牲民警辅警名单”,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悲痛,是一种民族的精神和力量,既直观又具有情感冲击力。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中央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用真实的故事、朴实的话语和真挚的情感传播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与核心价值,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营造出了强信心、暖人心和聚民心的抗疫氛围。这也表明,在应对重大危机中,学会“讲故事”是主流媒体的一条创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