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复兴背景下昭通邹家拳的学校推广路径研究

2020-02-24 19:45田德林王先飞
昭通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拳种昭通市昭通

刘 波,田德林,王先飞

(1.昭通学院 体育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2.贵州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1],成为吹响传统文化复兴的号角,意见指出:中华儿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意见》的指导下,引起诸多学者对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中国武术的推广问题备加关注和思考。中华武术是中华历史上无比璀璨的一朵奇葩,中华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而昭通市的民族民间传统武术又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昭通市传统武术的研究,是文化复兴的要求,是地方文化发展的要求,是武术拳种传承的需求。当下昭通市邹家拳的发展与继承在受到传承人缺失、外来文化的侵蚀、地方部门的怠慢等因素影响下,邹家拳推广普及受到了威胁。

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2],该《纲要》明确提出:体育课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学校是传统武术继承和发展的重要路径,当下学校体育的发展在受到外来文化的洗礼下,优秀传统文化之传统武术的开展可谓捉襟见肘,可见传统武术在昭通市学校开展的情况不容乐观。学校的传播路径可以说是邹家拳传承和发展的一片新天地,那么邹家拳在学校的推广路径如何制定?邹家拳在学校的发展中会面临哪些困难?这是值得学者们深思熟虑的问题。

一、邹家拳的发展历程

昭通清拳之邹家拳是云南昭通人邹若衡前辈所创,诞生于清末年间,传承至今已经近100年。后随着邹若衡传承人迁居于昆明,邹家拳也在昆明被广为流传。在昭通主要由邹若衡之侄邹锡彪继承和发展,邹锡彪,字光宇。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镇,自幼热爱武术,早年在外公家打下了坚实的武功基础,后在昆明求学,由于其武术根底好,悟性高,被三叔(邹若衡前辈)所看重其在武术上的造化,三叔将邹家拳毫无保留地传授与邹锡彪先生,先生也很好地继承了邹家拳。后先生奇遇江南大侠张换楼,又得张大侠的真传。先生把一生所学与三叔所传邹家拳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昭通独具特点的邹家拳。昭通清拳之邹家拳和彭家拳于2014年被云南省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邹家拳在昭通市的推广现状

实地考察发现,邹家拳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昆明市、昭通市等地。邹家拳在昭通的发展比较早。早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主要的传承方式是私密师徒传承;改革开放后主要由传承人开设武馆、收徒等传播形式进行传承和发展,但传承情况并不理想。于2015年由藏尔荣老师在昭通一中凤池分校和昭通学院进行传播,同时,邹家拳的第三代传承人许明富老师在昭通职业技术学校、昭通学院附中及其弟子在昭通市镇雄县等地进行推广传播。近年来昭通学院还成立了邹家拳协会,该协会组织机构较为完善,促进了邹家拳的推广。邹家拳走进学校,为邹家拳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可期的帮助,从考察情况来看,邹家拳进入学校无疑是一个明确之举,邹家拳的知名度得到提升,邹家拳的学习者得到扩增。

三、邹家拳在学校推广存在的问题

(一)迷失自信,丢失精神

当代青少年,大多沉迷于足篮排以及新兴类体育项目的学习和锻炼中,从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的优秀大学生中可见,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武术专业毕业的人数是少之又少,而地方中小学招收师资大多也是以足篮排等专业为主,这导致了武术师资的严重不足。我国青少年接触传统武术的机会在外部因数的影响下,接触的机会受到限制,大多是通过武术馆、武术俱乐部等形式进行学习,学习的力度是明显不足的。再加上相关学校重视新兴类体育项目的开发,缺乏对传统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开展,从而导致了青少年对优秀的传统武术失去兴趣。可见武术拳种的自身文化自信丢失,武术精神的传播推广受限制,自信及精神的迷失导致了武术拳种文化特色的淹没。在传播和推广的过程中,应找回武术自信,健全武术精神。

(二)缺乏扶持,推广受阻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目前各地区的传统武术的开展都得到回暖,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项目的表演,武术在国际传播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对昭通市“武术之乡”[3]现目前武术开展情况进行考察发现,武术在昭通市开展的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提出的是,相关体育部门缺乏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在对许明富老师的访谈中发现,现目前邹家拳的宣传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昭通市缺乏邹家拳的宣传点,地方的学生、家长及体育人对邹家拳的了解有限,导致了邹家拳在很多程度上无人所知,无人所管。

(三)资源整合不当,致使师资匮乏

在对昭通市城区10所初级中学的实地考察中发现,开展邹家拳的学习只有2所,究其原因是学校对邹家拳的了解情况较少,学校缺乏师资队伍。自2015年来昭通学院成为了邹家拳的传承点,同年邹家拳也随之引进了昭通学院,昭通学院成立了邹家拳协会。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昭通学院涌现出来一批邹家拳的学习者和爱好者,学生都具备了相应的邹家拳教学的技能,但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其大多得不到发展。近些年,体育工作岗位的设置过少,相关的体育毕业生大多毕业以后从事了其他行业,其在大学期间学习的知识得不到用处。昭通市市区学校在开展武术项目上,其昭通学院武术专项大学生就是其很好的资源。

(四)受限于传统,缺乏融摄

在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作为新时代的领导者、工作者、劳动者和学习者我们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的使命,但在传承的过程中,是允许其改革的,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中,国家才会发展、社会才会进步、人们才会幸福、传统文化才能走出国门,走上国际化进程。武术拳种也一样,只有在适应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地变化其体系,才能在人类的进程中得以延续。在对凤池中学学习邹家拳的学生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邹家拳在学校的推广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表现出学习有一定困难。究其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练员过于注重武术基本功练习,导致学生感觉太累、太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可见邹家拳还应改变其在学校的推广模式,同时弄清楚在学校推广的多级目标,明确其推广价值。文化全球化现象现已是文化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传统武术文化在狭小的空间进行发展和传播必然不是理想状态,只有相互融洽,相互吸收,相符依托,才能走上华夏大地。

四、邹家拳在学校的推广路径

(一)完善理论体系,加强实践研究

目前关于邹家拳的书籍只有3本[4],并且落后,根本无法满足教学与学习的需求。昭通市邹家拳的理论体系比较欠缺,因此需要更多的邹家拳传承人、学习者、爱好者对邹家拳的理论体系进行梳理,邹家拳有了完整理论体系,从而增加了邹家拳的理论宣传面,学生通过理论的学习,在加上实际的练习,学习兴趣得到提升,邹家拳在学校的传播效果无疑会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可和接纳。邹家拳在学校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这个过程中,书籍的整理和制作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这需要更多的邹家拳传承人站出来,为其出谋划策。以此同时,邹家拳传承人、邹家拳爱好者、昭通学院邹家拳协会等可以主办邹家拳赛事,通过赛事的主办能够更好的促进邹家拳的发展,同时丰富了地方体育运动。

(二)整合高校资源

2015年邹家拳进入了地方高等院校(昭通学院),一部分体育院系的学生对邹家拳进行了学习和练习,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因此地方中小学开展邹家拳的过程中,其师资队伍可以通过地方高等院校学生力量的帮组得到改善。高校学生除了日常的学习外,还拥有很大一部分的空闲时间,因此其他中小学学校可以参照凤池中学的开展模式,结合高校学生的时间,制定相应的邹家拳在校园开展的时间,从而很好地解决学校开展邹家拳师资力量欠缺问题。高校学生应转变观念,武术不仅是“身体之拳”,亦是“心意之拳”[5]。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已经是诸多大学生的常态,利益的追求导致了大学生迷失了自我。当下在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作为高层次人才,当代大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肩负其这一历史使命。

(三)文化记忆与身体技术相结合

对于当下的武术文化传承,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的“身体技术”,还要保存和传递传统武术的“文化记忆”[6]。同时坚持“拳勇,可悟圣学”的文化教育方向,坚持“君子之争,揖让而升”规范、公平、礼仪的比试模式,并且以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作为传播和习练武术的总目标[7]。中国武术种类繁多,拳种体系纷繁复杂,各拳种之间具相互联系又各有春秋,都具有自生的文化特点和技术风格。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科技时代,武术的发展经历了起起落落,在这过程中,武术文化受到损害,武术技术发展有所损失,武术拳种的发展也一样。邹家拳起源于一个战争纷乱的年代,战争年代赋予了邹家拳较强的攻击性。而经过近些年的传承,其攻击性明显有所减弱,其拳种精神有所损失,拳种文化这一准绳在和平年代正在迷失,因此邹家拳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文化记忆与身体技术相结合,在不损伤其拳种文化及技术特点的情况下寻求变革,寻求发展。

(四)建设特色文化街道、小镇,提高知名度

在邹家拳的宣传过程中,藏尔荣老师的访谈发现,邹家拳在宣传的过程中,其宣传手段存在问题,导致其不被地方相关部门的认可。2014年昭通清拳之邹家拳被立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邹家拳是受到相关部门重视的,因此地方相关部门应牵头做好邹家拳的宣传工作,例如建设邹家拳文化宣传街道、社区或文化小镇。既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对邹家拳进行了宣传,从而加大邹家拳的影响力度。

五、小结

邹家拳的学校推广,有利于促进地域体育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地方拳种的保护和传承,这对地方武术拳种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对邹家拳的推广普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邹家拳套路的学校推广中,相关的体育职能管理部门,以科学发展的观念来进行邹家拳推广及邹家拳的学科建设;邹家拳的爱好者和学习者应更多地站出来为邹家拳的传承及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地方学校应承担起邹家拳传承的重任。邹家拳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站出来,青年一代接受,相信邹家拳的未来会更光明。

猜你喜欢
拳种昭通市昭通
昭通市种业现状与“十四五”种业发展对策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昭通市“省耕大讲堂”第二讲开讲
传统武术拳种及传承人保护机制分析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
亲人
亲人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
值得书写的昭通文学实绩
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