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土瓦/ 文
经历4个多月“抗疫大战”,世人瞩目的全国两会,在小满时节召开了。
与以往不同,政府工作报告未提出GDP增长目标,取而代之的是优先“稳就业、保民生”的各项具体目标。包括宏观财政“增加1万亿元财政赤字规模”“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在内的各项政策,都指向“六稳”、“六保”,尤其是守住“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条底线。
不惟GDP,惟民生质量,这是贯彻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也是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影响因素下的考量。
“小满不满,麦有一险”。只有守住“六保”底线,取得经济基本盘的稳定,才能化险为夷。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方能风雨无阻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企业是微观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的主体。“六保”首先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保就业就是保企业。尤其是就业率占七八成的中小企业,让它们生存下来,进而取得发展,是重中之重。拿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来说,就是“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让企业生存好、发展好,让经济重回正轨,是当务之急。在接下去的日子里,中央部署的“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脱贫攻坚促增收,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保民生”等工作的落实,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
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我们都回不到过去了——新的生活模式规范和全球规范正在重建。我们要反思既往的生存哲学、价值观,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有利于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要重新审视企业的价值与目标,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要重新评估产业链、供应链的风险,重新平衡质量与成本的经济性,重新思考开放与连接的共生关系,形成新的运营模式和组织架构。
在疫情不确定时代,学会数字化生存,是企业的基本功。从根本上来说,企业既要有“以变应变”的敏捷,也要有“以不变(内部确定性)应万变(外部不确定性)”的韧性,去除“一击即垮”的脆弱性。这就要求企业摈弃短期行为,崇尚“长期主义”,持续不断做“对的事”,日积月累,就会形成“皮糙肉厚”的竞争优势。
可以预见,生存下来的,一定是适应力强的。而真正的强者,不仅不为风险和危机带来的波动所累,反而有可能“从波动中获益”,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