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添舒
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作为一个饮食文化的传播载体,创作者在其中贯彻着“平民化”的理念,在东西方饮食文化不断进行融合的背景下,赋予了中国纪录片更加民族化和区域化的表达。摄制组将美食的流传历史、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习惯、民族风俗影响下的丰富美食作为表现主体,记录了制作美食的劳动者在生活中与美食有关的点滴片段,传递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美食的颂扬,承载着一份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
《风味人间》对食物的拍摄采用了饮食文化融合下的平民视角,既贴近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又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力。拍摄的食材囊括了全球六大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从法国、西班牙,到摩洛哥、秘鲁,甚至埃塞俄比亚、冰岛,摄制组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着不同食材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出各种美食的特色风味。其视野的广大,把中国美食与世界美食连接在了一起,例如存在于中国某个古老小镇的特色美食,就与数千里之外异国他乡的风味有制作工艺上的巧妙联系,在文化上也渊源相通。通过类比叙事手段,使得中国的美食具备世界性的同时,也让全世界美食具有一份整体性,用纪录片的形式编织出一张美食的“世界之网”。
世界上人口和民族众多的特点造就了美食文化的多样性,《风味人间》的叙事视角从食材的发展流变、饮食文化的传承、中华美食制作理念的全球传播等多个角度,将食材作为文化信息纽带来连接时空,传递出食者的人生百味。例如在第五集《江湖夜雨》中,讲述武汉宵夜的“红色江湖”,无论年龄资历,每个餐馆经营者都有自己的独特生存之道。接着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处于龙虾丰收季,托马斯正进行着带有粗犷浪漫的南部乡村气息的野炊。叙事内容上加入了中西方美食的对比,表明在食物的制作上中国从来不是一方孤岛。创作者从人们的平凡生活中取材,探索当下中国社会缩影中普通家庭的生存与追求,传达了中国人因劳动而产生的味觉审美及智慧思考。这一切都使得质朴无华的天然食物具有了浓厚的人情味与生活感。
除了全球化的叙事视野,《风味人间》也在不同的“故事段落”中塑造了饱满的人物形象,用人物故事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达到纪录片真实感人的艺术效果。为了进一步表达中华传统饮食理念,创作者通过选取各地有代表性的美食劳动者,对其进行原生态生活方式记录与食物制作过程记录,进而审视全球美食现状,成为了片中人物的独特建构方式。
例如镖鱼手卢旻易和父亲在六七级的风浪中出海,他们仍传承着对海洋生态伤害最小的镖鱼法,其“敬畏自然”的性格自然显露;中国厨师刘厚平在国外将中国菜与秘鲁风味融合,其“善于创新”的厨师性格自然呈现;还有庆祝孙女满月准备“三朝酒”的杨玉清,远赴厄瓜多尔的中国工人李庚,对仿古菜有着浓厚兴趣的董顺祥……在这些鲜活的人物群像中,既有职业性的美食制作者,又有平凡的食材生产劳动者;既有坚定继承祖辈饮食习惯的餐饮店老板,又有大胆融合各地风味的新兴美食探索家。这些多元共生、以食为本的美食者凸显了《风味人间》的核心主题:饮食交融、求同存异。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将食物视为文化链条进行传承的中国普通大众和国外厨师才具有震撼人心的说服力,才能讲述饮食文化交融之中以美食为中心的人文故事。
美国学者詹姆斯·W·凯瑞在1975年首次提出“传播仪式观”,他认为“传播并非仅指讯息在社会中的扩散,更是指讯息在时间上对整个社会的维系;传播不是指分享信息的一种行为,而是人们共享信仰的表征”①。在《风味人间》中,美食分享的过程结合仪式化画面组接在某种程度上更体现了美食传播的社会建构功能。
美食对于人类而言,其美在于与家人好友共同享有食物时所形成的亲密感,分享是美食的标签。食物古往今来都是一个族群自我辨识、区分他族和文化传承的媒介物,它承载着的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族群之间的定位价值,是凝聚族群情感的纽带。
《风味人间》中,创作者用结构化的叙事模式来提升不同美食作为同一个社会维系和信仰表征的意义。例如每一集每一个故事段落结尾处,都会有该段落故事的主人公及其家人们端着食物饱含感激地面对镜头,兴致高昂地喊出他们手中最为熟悉的食物名称:从新疆沙漠深处,阿布都夫妇和孩子们面对镜头表达出对自然馈赠的巴楚蘑菇的诚挚感谢,到伊朗高原上的孩子与大人们毫不吝啬地表达对石子烧馕的赞美;从荷兰艾瑟尔湖旁西蒙父子举起自家养殖的大闸蟹十分满足,到甘肃黄土高原上临洮人用话语表达他们对洋芋搅团的热爱:“若要吃好饭,洋芋砸搅团”……这一组结构化的表达体现了浓浓的仪式感。
除了每个小故事结尾处有仪式化的编排,在相同食材故事衔接处也体现了创作者对美食仪式化传播意义的思考。例如《落地生根》一集中,日本鱼生制作大师面对制作完成的鱼生宴席对着镜头虔诚地鞠躬“请慢用”,画面一转广东顺德鱼生的食客们围绕大盘鱼生而坐,欢声笑语间共同用筷子夹起食物,对镜头喊出“捞起捞起,风生水起”……这些仪式感极强的画面,不断强化了美食纪录片的仪式化传播的意义。美食仪式化享用过程通过纪录片传播,在时间上完成了对社会的情感维系,形成了整个族群的共享信仰。
在全球视野下观照中国风味和中外美食多元化烹饪方式,更能够厘清中国美食历史流变,从而在广袤时空中思考食物对本民族族群个性的塑造。
《风味人间》中选取的食物均具有大众化平民化特点。最为普通的小麦、莜麦、土豆、水稻等主食在不同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制作方式,成就了世界主食的多元风味。而风味的形成离不开它生长的那一方水土,比如安徽皖南火腿的制作与它冬季最低温徘徊在冰点上下以及湿气弥漫的环境不可分开;西班牙窖藏火腿的熟成与来自大西洋的丰沛水汽受到山脉阻挡形成温和的独特气候密切相关。人类因循自然,从食物中获取能量;竭尽才智,用美味慰藉家人。
味觉里包含着人情、乡愁、记忆。因为食物的味道是舌尖最挑剔的感觉,由食物在味觉记忆中延伸出来的家与亲情的味道,能牵引出人对家乡的依恋。
人因食物而聚。在片中,临近新年,身处马六甲的海南人在同乡会馆祈福祭祖,过去海南华侨依靠制作白斩鸡和米饭在马六甲发家致富,而今他们仍然用这种质朴的风味凝聚亲情,勾连过往。在南美大陆上从事水利工程的李庚和张杰为了抚慰思乡的味蕾,大家每月一次进行火锅聚餐都心照不宣,因为火锅缩短了他乡与故乡的距离,代表着在外游子对家乡的眷恋。
这表明不论是何阶层、民族、年龄的人都离不开食物的牵引,因此纪录片赋予了食物很强的全球共通性,它不需要语言,就可以轻易突破文化、民族的障碍,获得不同种族的共同认可。食物往往拥有最广泛的受众基础,它能够唤起世界各地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风味人间》以美食为切入点,记录了中国各民族、各个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折射出了当代中国大社会的整体形象与进步。就国内而言,拍摄对象的选择具有当地特色,食物的讲述中结合了平凡劳动人民的生活,使观众加深了对中国传统饮食观念的认知。就国际而言,片中异国他乡的食物或多或少受到了中国饮食的影响,展现的异域特色凝聚成了中国的特色。我国是颇具特色的饮食大国,国际社会于无形中了解到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魅力。食物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使中国的饮食文化张力得以完美释放。借美食探讨百味人生,这是中国人在东西方饮食文化交融碰撞中对本土美食的一次恰当的哲学表达。
注释:
①[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