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谜踪》看桌面电影的叙事语言体系

2020-02-24 06:45胡媛媛
视听 2020年1期
关键词:特写光标桌面

□ 胡媛媛

《网络谜踪》讲述了一位父亲全程通过互联网调查女儿失踪案的故事,本片在2018年的美国圣丹斯电影节展映后收获一片好评,索尼影业以500 万美元买下其发行权,于当年8月在北美上映并斩获7500 余万美元票房。该片亦于2018年12月14日登陆中国,在豆瓣电影上获得26 万人打出的8.6 分。该片通过精巧复杂的布局设计,全程只借助电脑桌面完整呈现故事全貌,是桌面电影在技术性和艺术性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由此,“桌面电影(Screen Movie)”的概念也越来越受到普通观影人群的接纳。

当所有操作都被保留在狭小的桌面上,《网络谜踪》的叙事者如何挑选、取舍、排列万千素材,使影片摆脱单一性的景观观赏,在传统情节模式下扩大叙事张力“溢出”屏幕?本文将从桌面叙事语言的基本元素、镜头表达、视听语言结合及其他表意细节四个角度,分析该片如何发挥桌面叙事功能,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

一、基本叙事元素:光标

桌面叙事语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光标。它作为大脑意志的操纵物,不仅是多种身体器官的延伸,更是人类情感的延伸。观众仅靠凝视光标而不用借助旁白指引,就能获得更直观的心灵感知。这种妙不可言的体验主要得益于第一视角操控,主人公的所有网络行为都被事无巨细、原封不动地呈现出来,而这种内心世界的可视化又非常贴近生活、浅显易懂,因此能够立刻被观众解码。

光标背后的人物行为也十分符合当今普通人身处互联网中的举止习惯,片中“秒删”这一网络热词就被频繁提及。当父亲询问女儿考试成绩时,打出两句话后画面突然静止,只有光标不断闪烁,像是心脏在快速跳动着,片刻后镜头特写“妈妈也会(为你骄傲)的”,但画面再次停顿,对话没有被发送,一种欲语还休的纠结酝酿其中,随后光标回退,原本要说的被一字一句地删除,最终一切回归沉默。在短短的十几秒间,观众的情绪完全被文字和光标带动起来,这种不明示的情感表达更易在镜头之外产生共情。

在另一些情景中,光标箭头还是眼睛的延伸:当箭头停在某处长达几秒钟时,可能表示主角正在阅读指向的信息;当某些内容被特殊选中时,可能表明它们十分重要,需要细心留意;当箭头开始滑动,观众的视线需要紧跟其后读取页面信息,同时自动代入主角此刻的心理活动中。在反复“训练”下,我们终于学会听从光标指令移动目光,并被告知应该按何种顺序观看什么、忽略什么。

虽然光标受到主角的操纵,但从更深层面上来讲,它更代表了拍摄者的意志与思维,光标不再仅仅是一个桌面上的“能指”,而是成为镜头语言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标识、突出、强调等作用,和镜头运用中的近景、特写等手法互为替代,被赋予更多“所指”之意,也越加丰富了传统电影的叙事体系。

二、表达手法:镜头语言

本片的叙事主要依靠三大拍摄手法:特写、跳切剪辑和空间并置,分别对应突出重点、把控节奏和丰富内容的功能属性。前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特写作为重要的取景方式,提供不定数量的有关空间坐标的叙事信息,使关键目标得以放大,此过程通常伴随来回不间断的镜头运动,如推、拉、移、切、跳等手法在本片中被运用得尤其明显。如果将整个桌面划分为全景,那么远景、中景、近景镜头展现的是范围不同的桌面局部,特写镜头可能精细到一个字母、单词或桌面符号。

影片正式开始后先有5 秒钟静止,等观众的目光聚焦到冷光白屏上,黑色光标突然出现并有规律地闪烁4秒,接着镜头伴随打字声和屏幕上不断跳出的字母快速向右移,主角“说”出第一句话后,镜头转为近景拍摄。在对方发出疑问后,又一特写给到视频图标,点击后镜头再次切到中景并从桌面底部向右上角缓慢移动,从衬衫到颈部到面部,缓慢地爬升到父亲的真容。叙事者懂得如何率先展示创新性的叙事元素,再以跳跃变换的镜头引出剧情,最后让主角们姗然登场,成功做到在开场一分钟内出奇制胜,满足观众积蓄已久的期待值。

如果说特写和跳切剪辑是本片的创新之处,那么空间并置则是所有桌面电影最基本的拍摄要素。在展现电脑桌面时,同时打开多个窗口的动作必不可少,这也为很多平行拍摄手法提供了天然条件。在悬疑探案类电影中,这种手法更能扩大信息量、展示案件细节,但对镜头精确性要求也很高。如对案发地点的排查、发现网友“炸鱼薯条”伪造头像等情节都是将多个窗口平行排列,依靠鼠标移动建立多者关联性再确定关键线索的。当父亲装好联网摄像头质问其弟时,电脑桌面被一分为四,镜头通过依次切换门口、厨房和客厅三个视角,达到多景并置的效果。随着镜头向右上角推进,弹出女警官给父亲的留言称已经抓到嫌犯,此时监控录像自动让位给新加入的、更重要的剧情,退居为背景画面,也体现了空间并置中关于信息重要性的排序。

三、辅助功能:被弱化的声音

一定程度上地削减声效功能有助于本片进一步衬托桌面叙事效果。倒不是说全片在完全静默的环境下进行,而是通过减法将声音的角色功能降至最小,最大程度上满足“看”的强烈欲望。

片中的经典画面之一是父亲打开女儿的电脑却无法登录Facebook(脸书),镜头特写鼠标在密码处停顿片刻后点击忘记密码,接近景显示系统发送验证码到Gmail(谷歌邮箱),穿插推拉镜头到邮箱登录界面后点击两次帮助按钮,此处镜头模仿父亲的视线轻移,重复发验证码动作到Yahoo!(雅虎邮箱),镜头拉到远景处停顿两秒又切回特写,输入密码后终于成功登录。至此,观众才从屏息凝视中回过神来,在一片寂静之中甚至听得到自己的心跳声。此后的回溯动作加快了一倍直到返回第一步操作界面点击“继续”时,忽而响起悬疑音效,令观众的神经重新紧绷起来。

诸如此类的情节还有很多,这些情节点看似简单,实则围绕“找”这一关键动作费尽心机,不仅要把握好折返节奏,在紧迫中给观众少许喘息时间,更要以镜头代替父亲之眼,准确传达出主角困惑、迷茫的情绪。本片中“搜索”这一动作多达30 余次,更加佐证了视听语言的简化有时更利于表达主题。

仔细观看的观众会发现,所谓的声音在本片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大大超出了传统电影的审美评价体系。《网络迷踪》中的音响和音效更多伴随着桌面系统工作而发挥作用,更简洁但提供更准确的有效信息;而影片的配乐及音乐也被刻意减少了出现频率,只在桌面与桌面、片段与片段中间起到过渡、渲染的作用,可见以《网络迷踪》为代表的桌面电影中的视听语言正在飞速地自我创新,在视觉画面占领未来的大趋势下,电影工业已率先将听觉语言陈放于辅助的位置。

四、多重表意的细节

一些多重表意的细节也被涵盖在本片中,发挥着类似伴随“发声”的神态、语气等协同作用。当父亲第一次搜索Tumblr 网站时,因为以前从没听过而错写成“Tumbler”;当父亲怀疑其弟是杀人凶手时,杂乱心绪促使其将存储监控录像的文件夹命名为大写的“PROOF(证据)”,暗示他已不再相信至亲之人;影片结尾处,女儿随手把桌面背景换成父女合影,又寓意了一个父女重归于好的美满结局……

桌面上的文本、图像符号在此处成为电影重要的文本信息,它们看似微不足道,操作者只需轻轻一抬指头即可更改,实则这一瞬间发生的动作可能是操作者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它们看似无关痛痒,实则已在悄无声息间流露出主角的内心状态,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蝴蝶效应。正是这些无处不在的细节在时刻暗示着观众紧盯银幕、读取信息。

桌面电影能够从细微之处记录和表达人类在交流、传播信息过程中的情感特征,具有鲜明的人性化趋势。事实上,在网络时代,多种媒介技术的结合才更具人性、更有益于人性,类似“互联网+ 电影”这样的组合就能够将人类的生命延伸至心灵所至之处。

五、结语

《网络谜踪》仅靠一张电脑桌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这种视觉快感并非来源于华丽炫目的特效场面,也无需借助大制作、大场面、大IP,小成本制作使桌面电影最大程度地削减了服装、化妆、布景、灯光等后期费用以简化视觉表达,着重保留经典叙事框架,依靠独特的桌面叙事语言呈现错综复杂、高潮迭起的剧情。桌面电影正在为电影的景观叙事提供一种新定义,即从图像回归话语、视觉碎片重构完整的叙事逻辑力量。

从电影叙事主题及叙事模式的长远发展来看,桌面电影正在引领新的叙事风潮。本片的英文名“Searching”,中文直译为“搜索”,而“搜索”这一动作的确贯穿全片,更确切地说是特指“网络搜索”。影片中的每一台电脑都存储着海量资料,分别构成庞大的个人数据库。观众与主人公一起寻觅线索的过程,相当于针对这一数据库的搜索算法,观影者一头扎进个体搜索引擎并从中自得其乐,是对电影以人为本的另一种回归。

从电影的拍摄技术手段及传播媒介来看,本片最终的视觉呈现效果固然炫目,但令观众们身心沉浸的那个电脑桌面并非来自实拍,而是经过两年后期剪辑、特效制作后合成的“桌面”。也许今后电影画面也会越来越像鲍德里亚所说的拟像和仿真,通过数字技术与现实事物结合生成的影像,更能使受众获得超真实的体验感。

桌面电影的出现与初获成功,再一次印证了百年前匈牙利电影学者巴拉兹·贝拉对电影摄像机——“这种新机器正在努力恢复人们对视觉文化的注意”的预言。关于未来,我们可以预知的是,景观将继续统治世界,但电影将不再局限于视觉文化领域。

猜你喜欢
特写光标桌面
从特写到长镜
基于APP在线控制双挤出头FDM桌面3D打印机的研制
桌面云技术在铁路行业中的应用
电视新闻特写的采访与写作研究
特写
桌面装忙
陈光标吃剩饭倒了谁的胃口
当灰尘厚厚地落满了桌面
陈光标:巴菲特先生,我要裸捐!
睡着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