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家丽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特殊高等教育是面向高中文化水平的残疾学生,通过“职业+学历”的形式,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1]。自1987年长春大学设立特殊教育学院招收听障大学生开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听障人士高等教育在规模、层次上都有了很大提升。目前,我国有24所高等特教学院(在普通高校内独立设置专门的独立学院)通过单考单招的方式,主要招收听障本、专科大学生,开设的专业以视觉传达设计、绘画、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等艺术类专业为主。艺术教育作为特殊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艺术为媒介来培养听障大学生艺术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教育。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审美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还能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职业能力(Occupational Ability)是残疾人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综合能力,是残疾人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2]。特殊高等艺术教育以培养听障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为了使其获得艺术相关领域的职业技能,自食其力,并顺利地融入主流社会。作为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高等院校,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经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结合听障人士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对听障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实施缺陷补偿和优势开发,为服装与服饰企业、艺术设计领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多数特殊院校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基本模仿普通高等教育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模式,缺乏特色。在关注缺陷与不足的同时,没有充分开发听障学生的优势与潜能,造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不强。“优势开发”不是忽略听障学生的缺陷与不足,而是在关注其缺陷与不足的同时努力挖掘其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并激发其优势的不断增长和潜能的高效发挥[3]。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从一开始的缺陷补偿逐步转向了现在的潜能开发。
听障大学生由于失去听觉,他们在语言和沟通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更适合可以独立操作完成的就业岗位。因为代偿功能,听障学生的视觉和动手操作能力特别强,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精细的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将听障学生的这些身心特性和服装企业设计师、制版师、工艺师等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开展匹配和对比分析,本着开发潜能和优势的原则,确定懂设计、精制作的工艺师、样衣师岗位群更适合听障学生就业。基于就业岗位构建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开发工学结合课程。根据服装企业工艺师、样衣师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来构建“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综合素质模块”主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平台来加强听障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人文知识等职业综合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模块”主要通过专业基础技能课程、核心技能课程、综合技能课程和拓展技能课程的实践训练,加强听障学生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以实践教学为主体,与服装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紧密结合,选取服装企业生产的典型款式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与企业产品开发的实际工作过程相对接。
为了强化特殊高等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拓宽听障学生的就业渠道,听障学生除了掌握专业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之外,还应该具有拓展的职业技能。在课程设置时充分挖掘听障学生的优势潜能,借助江苏地区丰富的非遗资源,开发非遗拓展课程模块。结合服装专业特点,开发与服饰相关的刺绣工艺、印染工艺、编结工艺、布艺等纺织类“非遗”课程,培养听障大学生的传统手工技艺与创新设计能力。同时,利用艺术考察、暑期社会实践、毕业采风等实践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博物馆、非遗大师工作室和传统手工艺企业,开展非遗技艺和历史文化内涵的调研,使他们从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思想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校先后与扬州宝进制衣有限公司、南京可隆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江苏卡思迪莱服饰有限公司等地方知名服装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不断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由企业领导、企业技术骨干、院系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开发项目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项目化课程教材、考核评价方法等,共同探索并建立适合听障人士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内实训基地完全模拟服装企业的设计、制版、裁剪、缝制、整烫等真实工作情境来建设,听障大学生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里“学中做、做中学”;企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一起参与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与实践教学的指导;听障大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深入服装企业进行实践项目设计或生产实践,熟悉服装企业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
专业实践教学与服装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紧密结合,用企业工作任务引领课堂教学,以能力为目标,教师教学、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训相结合,边教、边学、边做。学生按照企业产品的设计制作流程完成服装的设计与制作,使听障学生从被动听课变成主动参与实践操作,积极完成项目产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岗位职业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与企业生产结合、学生与学徒结合、教师与师傅结合、教室与车间结合、作品与产品结合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由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课程教学的实施既要依循普通高等艺术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听障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和特殊需求,坚持探索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弥补残疾大学生的缺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听障学生是通过单考单招的形式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他们在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人文艺术素养等方面与健听大学生的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需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特别是通识部分的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课程,要根据听障学生的实际文化知识水平,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进行合理的删减与增补。一方面顺应知识基础的学习,避免他们进入高校后的知识学习出现断层;另一方面也为听障大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而掌握“必须、够用”的知识提供保障[4]。例如为了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课程开设了两学期,教师根据听障学生的实际文化水平编写实用教材。
由于听力缺损以及随之带来的语言能力障碍,听障学生知识信息的接受主要依靠视觉,接受渠道单一,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受到影响。该校特殊高等艺术教学以听障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接受能力为依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1)实施“手语教学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全面使用手语授课,促进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了提高教师的手语教学水平,校教务部门面向听障人士教学、教辅人员定期举办“手语培训学习班”,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2)实施“情境教学法”。为了使专业教学实现工学零距离,让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的仿真车间环境里完成企业真实产品的开发或生产;为了激发听障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内容更易被听障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到真实的项目情境中展开现场化教学。例如在讲授服装材料内容时,就带领学生到服装面料市场的真实情境中去学习,以加深对服装面料、辅料知识的理解。(3)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仪、讯飞电子翻译设备、网络在线开放课程、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网络教学平台等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加强对听障学生的视觉直观教学,扩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实施“项目化教学法”。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经常会以服装设计比赛项目或服装企业的真实产品开发项目为教学内容,引导听障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围绕实践项目展开自主学习与研究,培养听障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生理上的缺陷造成了听障学生沟通的障碍,又由于他们中小学阶段长期在相对封闭式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较少与社会接触,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融合能力都比较薄弱以及在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方面和正常同龄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需要对听障大学生加强就业指导和融入社会能力的培养。
一方面,通过心理疏导提高听障学生的就业信心。学校学工办为听障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定期对其心理和生理开展疏导,使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正确对待自己的残疾,消除自卑心理,积极主动地发现自身的优点,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树立与外界交往的自信心,并鼓励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当前的就业竞争。另一方面,通过课程学习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为了提高听障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开设了“残障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学习使他们了解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政策,掌握就业维权知识、入职适应与职业发展知识以及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以及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技术水平和潜能。
制约听障大学生就业和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沟通交流的障碍,而沟通方式的改变需要依赖长时间外部环境的影响[5]。为了培养听障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和融入社会的能力,该校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开展融合教育之外,主要通过营造残健融合的生态环境,帮助听障大学生更好地与人沟通交流,真正融入主流社会。
(1)营造残健融合的校内生态环境。通过在校内营造残健融合的生态环境,使听障学生很快融入以健听大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环境,并在潜移默化之中走出封闭的心理。首先,听障学生和健听大学生在一起学习生活,这种残健融合的学习氛围与校园环境促进了他们和健听学生的交往,提高了他们的沟通交往能力和融入大学社会的能力;其次,学校高度重视听障学生心理健康和融合能力的培养,学工和团委部门成立了“暖阳融合教育中心”,从学校层面上定期举办以听障学生和健听大学生相互融合为目的的各种活动,鼓励更多的健听大学生理解并主动和听障学生一起设计方案,一起完成项目任务,聋健携手共同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内生态环境;最后,在校团委的倡导下,学校的社团和各部门也会经常策划、组织开展一些适合学艺术的听障学生参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美术作品比赛、画展、学术讲座、体育比赛、文艺表演、社会实践等,以此来提高听障学生与健听人的沟通融合能力。
(2)营造残健融合的校外生态环境。顶岗实习是校企共同育人的重要环节,通过顶岗实习,缩短听障学生与社会的差距,为听障毕业生融入社会提供良好的过渡平台。为了使听障学生能够很快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能够在实习岗位上得心应手,学校的班主任、指导老师与企业人事部门、师傅实行对接,相互之间及时沟通信息,随时了解每一位听障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实习情况;针对不同实习岗位的听障学生安排企业师傅与之对接,随时指导听障学生的生产实习;集中实习的企业也会针对听障学生配备专门的手语翻译人员,使听障学生与企业之间实现沟通无障碍。学校与企业携手创造一个和谐包容的企业文化环境,逐步引导听障学生融入以健听人为主的企业团队,使听障学生获得职业康复,顺利融入主流社会。
专业办学以来,学校一直积极探索与江苏省残联的合作办学机制,与江苏省残联共建了集教学、实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暨江苏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依托江苏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通过培训、承办比赛等多形式来开展社会服务,在社会上获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仅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良好的促进效果,也增强了本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了地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多年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一直为南京市、江苏省残联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服装比赛的培训,为参赛选手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场地与技术支持;先后承办了全国残疾人服装职业技能大赛、江苏省残疾人服装职业技能大赛、南京市残疾人服装职业技能大赛等多期赛事。该校从2017年开始承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的培训,聘请了江苏的国家级非遗大师金文、吕存、焦宝林为特聘教授,面向该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听障学生和社会传承人群举办了多期乱针绣技法、扎染技艺与文创产品设计等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工艺技能和创新设计能力,同时全校师生也能近距离接触地方优秀传统手工艺,领略到地方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特殊高等艺术教育听障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既要满足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又要根据听障人士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在开展缺陷补偿的同时努力开发其自身的优势和潜能,通过艺术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听障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能够胜任较高技术含量和劳动附加值的艺术岗位,实现顺利就业,回归社会,并以独立的人格和经济地位参与社会生活,未来能够享有有尊严的生活并有发挥才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