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 诺
《大明王朝1566》改编自刘和平的小说,是一部由张黎编剧、执导的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这既是一部把时间设定在明朝皇帝朱厚璁在位的6年里(嘉靖39年—嘉靖45年)、将人物与史实进行重新演绎的架空剧,又是一部展现特定政治生态各色人物行为、引发观众分析这种行为背后动因的群像戏。
在镜头语言上,该剧保持了导演张黎的一贯个人风格,即大量通过闪回、意象、构图、隐喻等语言达到镜头与叙事的高度“合谋”。并且,编剧在故事的设置上,将观众置于第三人视角,随时间线了解整个情节的前后,默认观众是全知的。《大明王朝1566》中,黑白色的闪回镜头大量出现,成为该剧令人印象深刻的视听语言之一。在以《走向共和》为代表的一系列早期作品中,张黎导演的独特风格尤其是运用闪回特写等技法的痕迹就显现出来,使得他的影视剧作品很有电影化的倾向。这种特色让人初看不适应,但细细品味又多出许多况味,想来这种宏大的叙事与精细的处理“本当如此”,合情合理。
嘉靖与海瑞,是该剧的副标题,同时也是将整部剧故事人物串连起来的引子。两个引子,一个隐居深宫,打醮修道,看似清心寡欲、不理朝政,实则深谙平衡制约之道,对帝国命脉了如指掌;另一个起于草莽,深入民间,体察民间疾苦,像一枚天外飞石,将一个平静池塘打得水花乱溅。而两人的冲突之下,是生活流离的百姓、战乱频仍的海疆、贪墨横行的官场、依附寄生的商贾和日益剑拔弩张的局势。从这样繁杂的情况中不难看出,观众对整件事实的理解和对人物的同情无疑成为叙事的一大难题。如何让观众了解事实、分析剧情,这就需要黑白镜头加以引导与辅助。
黑与白,是一组对立的颜色,这两种颜色不仅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中“太极”这一意象符号的基本组成元素,同时也在我国文化中暗含着好与坏、优与劣、明与暗、正与邪的几组含义。其次,一黑一白,意味着权威与自由、官家与黎民、巨贪与清流,直至句尾“三君之山”和“清浊之辩”的推出,正式将暗流涌动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扯破,一并交予观众的脑海之中。这期间,既有对立又有重合。黑白镜头实现了表达这种交割与合流的作用,在写实上,无疑能更好地为叙事服务;在写意上,又做到了艺术性和真实性的统一,“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黑白镜头从来就不是整部剧镜头的主流,声光电才是嘉靖一朝这6年里“道袍”上的华锦,黑白镜头就如同丝线,将一块块与要提醒观众注意的断片串联起来。其出现的密集程度几乎达到了俯拾皆是,每集皆有。黑白镜头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在该剧的叙事过程中,没有将介绍人物关系、分析谁黑谁白的任务全盘交给编剧,而是让观众随着剧情的推进,窥探出事件背后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势力之间的交叉与分野。黑白镜头的出现,就是提示观众抓住“题眼”和重点,某件事出现“不在场”的某个人,则这个人一定会和这个时段有着极大的关联。还有一种关系已知的情况,就是通过黑白镜头的运用,深化对这种关系的诠释与理解。
比如在全剧的开篇中,打死直言进谏的钦天官周云逸后,内阁与司礼监一起到宫中议事,此时严世藩借进谏向张居正与高拱发起进攻,念到“高拱!”时,镜头出现高拱气愤的黑白镜头;念到“张居正!”时,镜头出现张居正错愕的黑白镜头。同时,在中枢们谈及进谏一事时,周被杖毙和裕王特写的黑白镜头不断闪回,裕王妃诞下皇世子时,周被打死的黑白镜头又出现了。这说明张居正、高拱以及周的上书都与裕王有关。而裕王身边围绕着的官僚集团,已形成一种势力。第4集里,胡宗宪在与执掌浙江行政的郑泌昌议事时,质问其“毁堤淹田”是否是小阁老指示的,此时镜头出现严世藩口念“去把那九个县淹了”的黑白镜头,直接将整件事的幕后主使呈现给观众。第15集中,沈一石知道自身难保,造访杨金水,为其理清事态并交代后事,谈及何茂才与郑泌昌的险恶用心时,出现二人往日猖狂嘴脸的黑白闪回。当沈说出“一切与公公无关”时,杨金水打了个冷颤,黑白镜头中出现嘉靖召见杨金水的情状,暗示牵扯到杨,就牵扯到了宫里;牵扯到宫里,就会牵扯到皇帝。同样在此集“抄家”一段戏里,高翰文带兵查抄时,不断出现沈一石和芸娘这一对的黑白镜头,暗示三个人之间的情愫。当镜头转向沈一石在焚毁的宅邸前击鼓时,杨、芸、何、郑四个人的黑白特写与沈击鼓的特写不断穿插,将浙江官场的混乱与沈一石的人生悲剧描绘到了极点。
该剧的人物,要么是满怀心事的社稷之臣,要么是雄才多疑的真命天子,要么是那些负重前行的小人物,每个人的表及里都不是完全合一的。同时,在缺少对心理情况的描写下,作为观众,是很难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外部行为理解人物的。被作为皇帝和司礼监的眼线派到江南制造局做监正的宦官杨金水,城府极深,观众只能通过他手里念珠的转动才能感受到他心理的起伏。天子朱厚熜手里敲击法磬的手杖,也是群臣及观众都可以一窥圣心的标示之一。剧中不可能给所有角色都派上外部道具,黑白镜头闪回出现就解决了这种问题。
这种作用在嘉靖和严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的一个代表内容就是关于皇帝在深宫中修炼“鹤舞”的镜头。第5集中,嘉靖召见胡宗宪时口占《道德经》“吾有三德”一句,处处显现出一个心怀黎民生计和天下安宁的君主形象,念完后出现他在宫中跳舞、面容狂妄贪婪的黑白镜头。盛夏到来,嘉靖在宫中静养修炼,整个人清凉寂静,突然镜头转向黑白,第二次闪回出“鹤舞”的镜头,直指他表面不理政事,事实上已将自己的权力散布到帝国每一寸肌肤的形象。嘉靖想大兴土木修宫观,可是国库拿不出钱来,内阁无可奈何,这时嘉靖令赵贞吉入阁解决钱的事。随着黑白“鹤舞”的再次出现,观众即刻明白皇帝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沾沾自喜,狮口大开。此外还有大奸若忠的严嵩。第12集里,严嵩父子和幕僚在家中吃饭议事时,两位幕僚提出应对新情况的毒辣政策,严嵩表面如枯木死灰,非常平静,看不出有什么反应与心理变化,此时导演设置了两个黑白闪回,都是严氏在狰狞地笑,让观众理解到其真实的心理活动。
该剧除了内容的深刻性之外,还具备了深刻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导演和编剧在剧中设置了很多伏笔与暗线。由于篇幅长度和不是文本作品的原因,该剧需要一些镜头来进行前情的回忆以及对伏笔的呼应。使用黑白镜头,既起到回忆的作用,也起到揭开谜底的作用,给观众带来“无一处是无用镜头”的感慨和赞叹。
比如第14集浙江事态出现变化,谭纶被派来点拨海瑞,帮其分析形势。谈及大富商沈一石时,给出了沈一石带着粮食赈济灾民和摔琴的黑白镜头,意指沈一石最近玉石俱焚的行为,沈一石的最后结局也会如摔坏的古琴一样粉身碎骨。第17集抗倭小胜后,胡宗宪奉密旨进京面圣,陈奏东南战事,此时嘉靖问胡严嵩到底贪不贪,胡答对说“皇上比微臣更了解他”,此时出现了东南打仗的黑白镜头。这里出现战事的镜头原因有二,一是说明胡虽为严嵩提拔,但心中并无朋党之见,心里装的是国家大事;二是说明因为东南战事打得好,浙江乱局就不会真正威胁到严党的根基。第29集中,皇帝叫来严嵩与徐阶,把海瑞关于案件的结论拿给两人看,这封上书没有开封,一把火烧掉了,表示案情结束于此,不再追究。这时镜头出现昨夜他与吕芳一起看上书内容的黑白闪回,真真假假,一目了然。
在空间跨度上,该剧不仅涉及深宫禁苑的森严与压抑,还涉及田间地头的幸福与苦痛,朱门的富丽堂皇和路边的死尸饿殍同样能为镜头所用。在时间跨度上,政治漩涡里每个人的命运都可以瞬息万变,上个镜头还是不可一世的权臣,下一个镜头就可以身负刑枷;上一个时间段还水阔风恬,下一时间段就可能风沙大作。通过黑白镜头将二者拼接在一起,往往能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
第16集中,海瑞提审何茂才,听闻何的罪孽后大骂“上天也要收你!”,此时出现何茂才在淳安县衙内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的形象,与现在身陷囹圄的状态形成戏剧性的对比。皇帝移居新宫,因之前新的掌印太监陈洪在皇帝的默许下对拿不到俸禄到宫门的官员进行了毒打,百官不愿上贺表,嘉靖愤怒,由路边冻饿而死、清流被痛打组合而成的黑白闪回穿插在富丽堂皇的寝宫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皇帝也迫于压力,暂时没有移宫。海瑞因直言上书被捕,由他静静等待官兵、为死谏准备好的棺材以及为官以来遇到的百姓组合成黑白镜头出现,配合着西洋的弦乐,少了一分悲壮,多了一分一路走来早就决定好的从容与淡定。海瑞不是头脑发热的搏名者,而是心怀百姓的铁骨儿郎。
毋庸置疑,视听语言最好的分析对象往往是电影作品。而在国产影视剧中,像《大明王朝1566》这样如此密集地对镜头加以运用,还属于凤毛麟角。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在该剧的制作过程中,仅黑白镜头一个镜头语言的运用就凝结着制作团队的心血与思考,并且可以明确得出,黑白镜头确实在剧情的开展和剧中人物的塑造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通过拉片,笔者也发现在抗倭情节的战争场面的演绎上也由黑白镜头承担,同种镜头出现多次,略显重复。黑白镜头的内容里除了国家大事与执掌权柄的风云人物之外,也有友情、亲情与爱情。这种对人性价值的尊重在一部政治题材的正剧中进行呈现是十分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