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梓添
怀旧电视剧,主要是指故事发生的背景年代与当前时间相差30—50年的电视剧。怀旧电视剧是通过创造怀旧的审美客体,使观众通过电视剧实现怀旧审美体验。怀旧电视剧依托特定的时空作为故事背景,要构建电视剧与观众之间的共鸣则对观众的社会文化背景有一定的限制。同时,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怀旧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和局限。电视剧《请回答1988》是由韩国申源浩导演执导的经典怀旧电视剧,讲述了1988年在首尔市双门洞胡同里的五个家庭的故事。《请回答1988》是韩国经典怀旧电视“请回答”系列的第三部,前两部《请回答1997》《请回答1994》在播出后均获得了突出成绩。《请回答1988》更是超越前作,不仅收获了超高的收视率和各类奖项,而且被引进中国、新加坡等地后都获得大量的关注和好评。在国内较为认可的互联网影视音乐评价推荐平台“豆瓣网”中,《请回答1988》在接受近50万人次参与打分后获得了9.7的综合评分,至今仍占据韩剧排行榜的榜首。本文从叙事手法和内容策略的维度探讨韩剧《请回答1988》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有效经验,为我国电视剧创作提供路径的思考和建议。
霍斯金斯在研究电视节目的地区传播时提出了“文化折扣”的现象,认为这是文化产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重要特征。他认为任何文化产品的内容都源于某种文化,因此扎根于一种文化的特定的电视节目、电影或录像,在国内市场会很具吸引力。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和文化认知程度的不同,当文化产品在不同的地区传播时,其他地区的受众在接受不熟悉的文化产品时,在兴趣、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会大打折扣,导致产品的吸引力减退。韩剧《请回答1988》在叙事手法中着眼于日常生活的体验,这种生活化的体验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减少文化折扣的局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依然能引起观众共鸣。
《请回答1988》采用了多线并行的叙事方式,不同的故事线是相互交错的,从同一主题出发,交织出不同的日常体验。第1集《手拉手》叙述了德善总是被忽视、正焕与母亲的尴尬和善宇被妈妈误会的3个关于亲情和家庭的故事。第5集《过冬准备》则是罗美兰感到情绪低落、金善英的婆婆和妈妈态度对比以及李一花在暴雨中保护宝拉的3个关于母亲的故事。这种叙事方式来源于日常生活逻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虽然是同样的主题,但是在不同家庭发生的故事却是不一样的。
《请回答1988》的叙事风格具有情感交错的特点。即使是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内容,也有不同的情感基调。第8集《温暖的一句话》里讲述了医生开导罗美兰的温情故事,也贯穿了余晖交女朋友的一场闹剧。第13集讲述了童年被视作无所不能的超人也有被难倒的事情,既有成东日以为妻子患病的嚎啕大哭,也有金成均因为修家电跟妻子打闹的乐趣。悲喜交错的叙事风格就像日常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既有欢笑也有泪水,既有冲突也有感动。
宝拉最初的形象是嚣张跋扈、霸道固执。随着剧情的深入和发展,她不断地表现出对家庭的责任和关爱。观众逐渐认识到宝拉不是一个坏人,只是一个不擅长表达情感的人,正如台词所说“虽然手里冷,但是心里暖”。这种刻画人物的方式就像现实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不能凭借第一印象就妄下定论,而要通过深入了解、全面认识后才能客观评价他人。其次,《请回答1988》中人物的立体性还体现在人物印象的反差上。金社长被家人冷落时的失望和思念母亲时的悲哀,与他一直幽默搞笑的形象大相径庭;东龙爸爸作为严厉正直的教导主任曾经却是一名作弊高手。剧中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反差正是符合生活的日常人物画像。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立体而多面的,具有反差特点的人物反而更加鲜活,更具有生活气息。
在故事情节上,不管是成东日被银行建议提前退休觉得丢脸,还是罗美兰因为更年期一直闷闷不乐,抑或是正焕对德善的青涩暗恋,这一系列的情节都通过个体的故事表现某一群体的生活情景。通过男性退休、女性更年期、少年暗恋这些日常群体中熟悉的事件的刻画,更能让观众代入日常生活的经历。并且《请回答1988》不仅仅把年代作为一个时间背景板,更让大时代与剧中的人物发生联系,展现在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和小故事。如德善当奥运会的举牌小姐、宝拉参与学生运动、正峰遇到前任总统等。该剧将生活的触角延伸到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在宏大的叙事背景中烘托出小人物真实的感情,展现了社会历史发展中个体的生活变迁。当人物的行为符合时代逻辑,整个故事也随即变得真实而丰满。
霍尔在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中提出了电视话语的“编码/解码”模式。他将电视话语的意义生产分为编码—成品—解码的三个阶段。电视文化生产者作为编码者将自身的看法注入到电视作品中,观众作为解码者在观看电视节目时根据话语符码进行解读。同时,他也指出观众作为解码者具有主导、协商和对抗三种解读的立场。其中对抗式解读是观众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解读出与编码者不一样的立场和观点。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其他地区电视话语的解码会产生更大的冲突,从而影响对电视节目的评价。韩剧《请回答1988》在内容策略上满足了中国观众的情感需求,不仅避免了观众的对抗式解读,更塑造了观众的认同感。
西方社会学家滕尼斯认为“社区”是一种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曾经作为中国乡土社区的村落也逐渐被瓦解,社区的概念偏向行政管理化。《请回答1988》则通过影像的方式向中国观众重新呈现了社区的景象。故事发生的空间位置是双门洞胡同,形式上塑造了微观的社区规模。故事的主体是生活在胡同里的五个家庭,不仅五个家庭中的孩子是年纪相仿的好朋友,长辈们也是无话不谈的友人。他们在每天吃饭的时候互相赠送饭菜,遇到困难时尽力提供帮助和支持,面对意外时共同担心和紧张。这种紧密联系的互动关系为社区“共同体”的建立提供了核心机制。《请回答1988》中所呈现的“强关系”的社区形式,满足了中国观众对“远亲不如近邻”传统文化的美好想象,也重新建构起观众对守望相助和人情浓厚的社区印象。
集体记忆是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提出的概念,指群体共享、传承、建构的事或物。集体记忆的塑造能够在群体中形成共同记忆,增加群体的认同。《请回答1988》中除了呈现具有韩国文化意味的符号,也大量使用了亚洲和全球共有的文化符号。这些共同的文化符号唤醒了中国观众的集体记忆,形成个体与影像的记忆关联。在影像符号上,韩国与中国共同处于亚洲影视文化圈,也共同处于全球影视文化圈。剧中以周润发和张国荣主演的电影《英雄本色》开篇,德善的好朋友自称为“王祖贤”和“张曼玉”,双门洞小伙伴们一起去电影院看《末代皇帝》《阿甘正传》《壮志凌云》等,都是中国观众熟悉的影视符号。在人物行为上,五个小伙伴一起在房间听广播,正峰去游戏厅玩游戏,朋友们使用BB机联系对方,这些行为也出现在中国观众的历史生活中。
怀旧营销理论指出,怀旧能给人以舒适、亲切等情感,怀旧消费是一种特定的消费者心理,用以应对社会快速变化发展时产生的不安情绪。《请回答1988》从满足焦虑心理和空虚情感方面为中国观众构建了一个怀旧消费的体验场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个体更需要通过怀旧体验应对焦虑和紧张的社会心理。剧中的环境布置、造型设计、声音配乐等都高度还原了1988年的风格样式,为当下的观众带来怀旧消费的视听体验场景,回避了现实难题,疏解了心理的焦虑。同时,媒体传播技术的变革令网络社交成为当代人们主要的交往方式,短平快的虚拟网络社交不仅隔离了群体的现实交往,而且加速了个体情感的蒸发。现代社会人们的情感空白激发了观众对过去真实互动的怀念和沉淀浓厚情感的渴望。《请回答1988》再现了过去年代中邻里之间的你来我往、家人之间的生活趣味和朋友之间的嬉笑打闹等真实互动场景,与当下社会虚拟社交带来的快速体验形成强烈反差,为观众提供了怀旧情感的体验场景,满足了他们的情感消费需求,填补了情感上的空虚。
怀旧电视剧注重的是一种怀旧的审美体验,给人带来跨时空的在场感。首先,在场景的还原上,应该着眼于更多的细节之处。我国许多青春怀旧题材的电视剧虽然在怀旧场景的搭建上尽善尽美,力求还原各类年代元素,但是时常忽略了细节。比如在《人不彪悍枉少年》中,虽然使用了大量具有年代感的旧家具和偏黄的色调,但是整个家庭却是焕然一新的。反观《请回答1988》中,住在半地下室的德善家连墙皮都脱落了,德善穿了一年的鞋子更是又脏又旧。除此之外,我国怀旧电视剧在机械地堆砌怀旧元素,忽略了它与剧情之间的关系。在《我的青春遇见你》的第一集就不断循环出现各种旧歌曲,但其中的目的只是为了凸显时代背景。而《请回答1988》中每一个配乐的出现都伴随着剧情的发展,反映人物心理变化,真正参与到叙事之中。
视觉上的怀旧审美体验是外在,情感上的怀旧体验才是核心。故事的内容是塑造怀旧体验的核心。目前一些青春怀旧剧,虽然在场景方面使用了许多怀旧元素,但是却在讲述现代故事。虽然女主穿着具有复古风格的服装,但是却化着现代的妆容,谈起了现代思维的恋爱。韩剧《请回答1988》之所以受到观众的认可,是因为它在人物的思想观念、行为逻辑和生活故事上处处都具有年代的印记。通过年代的叙事逻辑,让观众重温属于当时年代的情感故事和独一无二的记忆。我国的怀旧电视剧只有扎根于我国人民在年代生活中的故事和情感,才能真正讲好和传播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