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怡轩
在全国上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后,广播电视行业借助媒体融合大势,掀起了一波以主流媒体为首,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共同聚焦的主旋律大潮。
主旋律题材中,以中国故事为灵感来源的素材虽然厚度十足,但仍有巨大潜力未被开发,关键在于节目的策划人能否抓住典型,创新形式,平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推出受到广泛欢迎的主旋律产品。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在2019年末至2020年初推出了13期经典内容,将影视、戏剧和访谈类综艺相结合,聚焦流传数十年仍然堪称经典的现实主义文艺作品,充分展现了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对于此类题材设计开发的优势和平台策略的转变。
从戏剧和综艺的角度入手,制作过相似题材的节目并不少,如《我就是演员》《演员请就位》等邀请演员进行现场戏剧表演的模式群。但是《故事里的中国》在策划目标上,格局显然更宏大,它不把策划的目标定在单纯比拼演技复兴戏骨的狭窄专业层面,而是借助演员的演技去还原被遗忘的经典文艺作品及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戏剧的背后不是演员和导演间暗藏的利益交换,而是活灵活现的中国人民形象、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脊梁,更是经典文艺在新时代重获生机的方式探索和成功见证,经得起深思和推敲。
同样从市场角度分析,重演现代影视作品的形式屡见不鲜,观众对这样的招式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但是《故事里的中国》挖掘的是几乎已经尘封的黑白经典文艺作品。不适应现代电视文艺的老年观众被抓到了回忆和喜好,在现代影视文艺环境下成长的年轻群体会接触一个此前自己知之甚少的领域。再加上节目辅以现实原型的访问,利用真实性将精神厚度推到一个制高点,直接导致其在市场上一枝独秀,这也就是这样的节目能够跳出各类综艺的窠臼一炮而红的原因。
《故事里的中国》的受众群体大致分为这样两部分,一部分是本身属于央视收视群体的中老年人,即对黑白片时期的文艺作品有一定熟知度和感情基础的天然受众;另一部分是因为自己关注的演员戏骨加盟,或在网上看到好评后被吸引的后天受众。不论是春晚年年接纳“鲜肉新声”的加盟,还是在节目制作上的嘉宾选择,央视近几年的战略都明显展现出全力争取年轻受众群体的特点。年轻受众不仅喜欢新鲜的影视化呈现方式,而且容易受到网络普遍关注的带动。这体现出央视在策划前期的工作中逐渐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和直接目的性。
再者,中国故事题材非常契合央视综合频道的定位。播出平台和节目效应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平台在选择播出节目的同时,其实也借着节目传达主题思想和氛围基调,树立自己的频道定位和品牌形象。比如节目内容中,江姐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李白对党的至死不渝,焦裕禄为了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不仅是中国人民优秀品质的集中展现,也是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素材。节目以经典故事和正向信念作为策划内容的内核,承担起了综合频道非常重要的社会教育与国家形象塑造功能。
张绍刚在接受采访时曾说:“策划是我们首先了解老百姓需要的内容是什么;其次我们一定要能找到能够彰显媒体价值、媒体定位,同时老百姓能够理解、接受的形态。”现在所有的新媒体、传统媒体仍然在强调内容为王,实际上内容和形式应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从内容的核心思想上来看,节目以带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影片切入,实际上打的就是一张感情牌,采用的是一种以影视和戏剧作品为纽带,串联真实历史人物和中国发展的形式。亨利·詹金斯在《融合文化》中提出的“情感经济”概念就是最好的说明,情感会影响受众的观看选择。从内容的配置组合层面来看,大致可以从如下两点分析。
1.逻辑层次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访谈嘉宾的先后顺序。节目的嘉宾叙述内容蕴含着节目的隐性逻辑,创新点在于多视角、多维度、多侧面的嘉宾选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贴近戏剧故事原型。大致逻辑链条为:对文艺作品熟知的报道者、接触者—作品的创作者或其亲属代表—对创作者至关重要的引路人—故事原型—和故事原型产生直接交叉的相关人物。
比如《烈火中永生》分集中,嘉宾先从小说开始表层挖掘:小说创作者后代—引领创作者走上革命道路的马识途老先生(这些人角色往往是和观众站在同一记录视角,或者是观众已经接触过的报道和宣传人物,此处的嘉宾相当于让观众浅尝辄止地观望,并不涉及作品原型和真实故事相关人物的接触)—故事原型(大多是真实人物的直接血缘关系人)。这样的特点直接导致了节目悬念的层层递进,不断有更重要的核心人物或事件刺激观众,不会令观众感到“一眼望穿”的无趣。
2.节奏变化:戏剧既是组成元素又是调节工具。因为题材宏大,所以节奏调控就格外重要。节目在浅层访问和深层访问之间插入演员研读会的环节,通过演员的聚集和读本的专业化情景把观众拉到另一个叙事空间和语言体系中,打断一开场就积累的沉重气氛。演员准备阶段完毕,请上核心嘉宾,把动人故事叙事带到最高潮触及泪点后,再重新进入一个新的戏剧空间。戏剧不论是前期准备、中期表演还是后期谢幕,都不停地起到缓冲沉重气氛的作用。
(二)形式上:影视+戏剧+综艺+访谈的综合体
尼可·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曾讲道:“任何讲述事实的形式之所以重要,是因其产生的影响会发挥巨大作用。”为了从同类型节目中找到突破口,《故事里的中国》在重要的形式策划上融合了多种元素,在整体结构上,首先采用黑白电影的影视化元素,其次是演员再现的戏剧元素,在演员剧本围读会又展现了综艺节目的叙事风格,同时辅以访谈,取每种元素的精华部分,既具备高综合性,又突出戏剧和访谈的重点,做到主次分明、错落有致。
在视觉效果上,1+N的戏剧舞台和人性化设计的旋转舞台,使视觉冲击和舞美形式得到了强化。首集《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舞美设计为观众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觉空间,主舞台之外还设计了楼阁电报间、敌人监听间等多个场景,采用蒙太奇的手法,配合灯光设计和摄影机的调度,让观众置身于一个话剧和影视作品的交叉地带,整个演播室变得层次化和立体化,打破了节目和剧场的形式边界。
《故事里的中国》是很典型的挖掘了老文艺作品资源的节目,调动了一些已经消失在大众视野的黑白影片进行全新开发,实际上给了所有平台的策划者很好的启示,这些可运用到节目中的内容资源,实际上应该得到数据整合。就拿这些老片来说,需要一个足够权威的媒体平台拿到版权并进行数字化转存,把大量具有价值的内容从“死资料”的状态盘活。只有实现了资源库的共享,才能激发策划者更多的灵感来源,进一步加工创作,让老资源拥有新的利益增长点。作为主流媒体的龙头,央视对此类资源的存储和获取站在最天时地利人和的位置,未来完全可以着手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多功能第三方资源平台。
在融合方面,媒体之间的边界已经变得越来越窄,甚至卫视和网络综艺的边界也在变窄。我们曾经说网络综艺的表达更自由,但随着《奇葩说》等网综在社会上引起强大反响,网综在内容和主题上也和卫视接受相同严格的审核监管。随着互联网平台的活跃度进一步提高,卫视综艺的策划也可以向网综取经。
1.5G+4K+AI成为未来节目策划必须考虑的标准。5G技术使观众对超高清画质形成刚需,节目需进一步通过AI抓住受众注意力。虽然说4K电视在中国想要达到普及的程度还存在各种复杂因素,但不得不说,策划者必须要考虑到这方面的多角度尝试。节目领域,谁能抢占技术的先机,谁就能更早抓住观众视线。
2.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在BBC、CNN等国外媒体中,VR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了新闻报道领域,并且在VR视频的制作上也不断增加产出率。VR是中国媒体必须紧跟运用的技术手段。节目策划者要考虑把VR技术运用到大型的实景演出、话剧、歌剧的呈现上,让观众直接走到舞台端,近距离感受和参与故事的进程。以《故事里的中国》为例,话剧表演本身就是一种现场艺术形式,VR技术大有施展空间。现在的节目策划很少能在互动端有较大的突破,随着观众越来越多的参与需求,VR的创新使用必将带来节目制作的产业化升级。
3.短视频与移动音频的补充。短视频目前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微博短视频大V如“一条”“二更”等制作专业水平高,“西瓜视频”等短视频平台直接打造了“短节目”,甚至在新闻领域,康辉的主播vlog也频频登上热搜,成为新一轮爆点。短视频是目前最符合观众收视习惯的形式,所以节目策划者的着力点除了长节目,也要做短视频“战场”的设计。
随着广播剧近两年出现的复兴热潮,节目的策划者也同样要考虑尝试以广播剧的形式来打造立体化的传播体系。比如《故事里的中国》可以考虑把话剧再打造制作成广播剧版本,去粘合最新的广播剧受众群体。同时,车载互联网也是目前正在探索的技术形式,如果接下来能够开发车联网到应用层,那制作者对移动音频的配套设计,也要成为策划中考虑的一个维度。
在当今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和传统媒体中,节目策划需要考虑的层级越来越多,精细度要求越来越严。在《故事里的中国》节目里我们能发现很多策划上的开拓性实践,也能在现有模式上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融媒体时代是一个快速变化、快速调整的时代,主流和传统媒体需要面对更多层面上的挑战,既不能丢失自身的优势,又要去寻找新的突破口,不断提升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