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伟
(滨州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早在2017 年,美国希拉姆学院就提出了“新文科”的理念。新文科,核心要义在于新,以鲜明的战略性、融合性和创新性为特点,非常契合当前传统文科的转型需求。随后,高校及学术界陆续对该理念不断进行探索、拓展和更新。就其内涵而言,新文科重点强调对传统学科的内部优化和外部内容的引入,尤其是在新技术、智能化背景下,传统文科的主动革新也带动了相关交叉学科的“共振”。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智慧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已经具备了充分的内动力和外驱力。
在新文科理念传播与完善的同时,受现代科技影响而出现的经济新业态也在不断培育,后者为前者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的鲜明载体。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韧性,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强势启动正引发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企业对智慧财经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财经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上要回归社会需求本源,以支持经济新业态为着力点,结合各区域实际,打造“本土+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的思路。按照这一定位,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既注重财经人才专业素质的提升,又注重财经人才对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经济体系战略观的培养。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旧文科专业的高度分化,源于人们为克服认知整体事务的局限性而采取分工协作的模式,随着未来人们对整体事物认知的不断进步,学科的融合也是大势所趋。在新文科背景下,尤其是教育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以来,这种趋势不断被整合和加速,高校依托旧文科窠臼形成的财经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也日趋显现。
财经类专业本身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热门专业,加上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的影响,各地方高校财经专业扩容屡见不鲜,但从市场反应来看,财经类毕业生的受欢迎程度似乎并未增加。从三方机构近年来对高校各专业就业率的统计数据来看,高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92%-93%左右,专业排名均在35 名之后,这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财经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状况有很大差距。不仅如此,许多走上工作岗位的高校财经类毕业还面临着知识陈旧、认知局限等问题,低于企业的预期。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元的,但从高校自身角度来看,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破解和应对好四大挑战。
高校财经类人才培养的直接责任人是授课教师。目前,从对教师的综合考评情况来看,目前各地方高校财经类专业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研”的情况。虽然部分院校也采取外聘讲师,或者直接从企业聘请财务主管担任兼职教师等措施,试图探索综合化培养的道路,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绝大多数高校的知识体系仍然在强调知识性,在传统的理论圈打转及循环,对与财经类相关联的学科基本上很少涉及,与新文科的要求差距很大。这就导致学生从课堂自身就无法获取了解其他交叉领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启蒙钥匙”。
现代科技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颠覆人们的传统认知,网络化、智能化让信息获取的便利性极大提升。这种技术的传播与新文科的发展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但也让延续多年的传统高校资源面临着认知陈旧甚至错误的尴尬局面。虽然近年来,在国家层面也在鼓励各高校积极推动精品课程的研发和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课程资源的更新。但受传统理念固化、课程革新进度缓慢等因素影响,财经类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务依然要接收新场景、新业态的多轮冲击,才能慢慢改变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从高校财经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知识结构类似、财经思维趋同等同质化情况十分明显,充分凸显了地方高校在财经人才培养方面仍延续着传统思维,对特色的把控不清晰。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高校财经课程体系缺乏足够的弹性。本文选取了中、东、西部16 家地方本科及高职院校作为研究样本,对从学校网站、高校发展论坛等渠道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后发现,上述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相似度超过76%,结合区域特色的财经类课程少之又少。除此之外,上述高校在培养财经类学生智能化思维、智能化思维方面鲜有涉及。一个很直观的后果就是,“千人一面”的财经类毕业生在毕业季短时间内大量涌入市场,造成数量“饱和”和质量“匮乏”同时出现的尴尬局面。
从供给端来看,高校财经类人才的首要对接单位是各类企业;从需求端来看,企业也是高校财经人才培养的最大受益者。双方在财经人才的培养上目标高度趋同,理论上校企联动应该与社会经济以及企业的发展同频共振、不断进步,但现实并非如此。从高校角度来看,受体制制约和传统思维影响,大部分地方高校对产教融合的理解还不够到位,有的高校简单的以校企合作项目的数量作为评判财经人才培养的成绩之一,这显然背离了人才配培养目标的初衷。
德为职业素质和行为准则,训为专业能力及实操水平。地方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时,要把这两个方面做好统筹规划,比如在制定某财经专业培养方案时,将责任意识、沟通技巧、团队合作、责任担当等相关职业素养进行合理拆分,在具体课程讲授以及产教融合实际中分解渗透。同时,在课程体系后续优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双创”的融合来辅助“德”“训”目标的达成。比如在会计实务中,针对性增加创业教育,有针对性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后续自身创业及投身创业企业打好铺垫。
高校财经类课程资源建设是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实践的积极性至关重要,这也是重组财会专业课程资源的重要一环。建议各地方高校把握当下数字化大趋势,将课程内容进行拆分,比如采取“单元-任务-活动”相类似的结构,借助疫情期间线上课堂的既有模式,根据互动情况反馈至课程资源,及时进行增补和调整。
近年来,不少地方高校尝试推进“双师”工作,这种模式受到了各方的认可。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更加注重科教的结合。通过融合高校、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的力量,着眼于本校财经人才的培养为高校教师谋求更多身份。通过上述操作,既可以全面提升财经类教师的专业水平,也能通过企业实训来检验阶段教学成果,并将其诉求反馈至课堂,实现课堂内外的及时联动。
财经类专业作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重要专业之一,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必须高效率、高质量回应社会需求,乃至引领社会发展方向。在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智慧财经人才培养的目标,宏观层面上要结合好国家战略。新文科的核心内涵之一在于价值判断,智慧财经人才必须首先坚定“三观”,抵制未来经济利益的诱惑。微观层面上要结合好教学的信息化改造。最大程度理顺高校教学智能化、数字化的升级路径和模式,这是确保及时与外部互联互通、搭建及时学习渠道、获取最新外部信息的必由之路。
在新文科背景下,传统人才培养的要求依然存在,但单一的培养要求被明显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智慧型财经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高校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由传统的相对单点模式逐步突破到多点开花模式。与之相对应,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体系的设计也要更具弹性,必须尝试探索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通过引入其他主体、客体深度介入本课程的设计,打破传统学科、教学单位的壁垒和边界,进而实现课程体系的多元化和动态化。
根据新文科角色定位,充分激发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意识。对财经类人才而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提升、实操的跟进非常重要,对学生的主体角色的需求更加强烈。因此,要综合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过渡到主动学习,乃至积极创新。通过这种角色的转换,让学生从未来职业的实际出发,主动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探索知识和技能,借助现代信息工具,比如公众号、共享程序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归纳自己的学习疑点,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学生一点对多点的被动模式,实现多节点互动的全新模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复合型教师队伍的配备,对教师而言,在新文科模式下,要善于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与新技术的融合。建议高校结合未来改革要求,逐步从内部编制优化、学科团队融合、校外团队引进等角度入手,鼓励在岗教师多角度获取其他头衔及技能,借助当前智能化教学手段的日趋丰富的便利条件,尽快达成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这一目标,为智慧型财经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