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焜
(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
甲骨文發現120年來,各方面的研究都有可觀成績,綴合即其中之一。自發現伊始,即有學者對甲骨殘片進行綴合,如王國維通過綴合,修正了《史記·殷本紀》的商王世系,就是其中一個著名的例子。近年以來,甲骨綴合風氣更盛,甚至成爲甲骨研究中成果最爲豐碩的一個領域。
除了甲骨收藏者外,學者綴合甲骨只能利用拓片,這也是近便的方法,因爲一般人能接觸甲骨實物的機會很少。利用拓片綴合甲骨,是客觀情勢下的不得不爾。學者利用拓片做的綴合,通過實物的驗證,往往確不可易;甚至有些學者利用摹本做綴合,也能做出成績。這些成果都是難能可貴的。
然而,用拓片綴合仍有其局限性,有些誤綴從表面即可看出;有些拓片綴合,表面看起來天衣無縫,經過實物檢核却有問題。本文擬以我們整理河南博物館舊藏,後藏於台北歷史博物館的甲骨,檢查相關的綴合。
河南博物館舊藏甲骨,過去曾發表過《殷虚文字存真》(1)關百益: 《殷虚文字存真》,河南省博物館1931原拓本。(下文簡稱《真》)、《甲骨文録》(2)孫海波: 《甲骨文録》,河南通志館1937年版。(下文簡稱《録》);學者利用此二書做了一些綴合。甲骨到歷史博物館後,董玉京曾去做了一些摹本,出版了《甲骨文專集》,(3)董玉京主編: 《河南省運臺古物·甲骨文專集》,河南省運臺古物監護委員會2001年版。也有學者據之做了一些綴合。我們在整理這批甲骨時,曾把各家利用拓片或摹本所做的綴合,經過實物核驗,發現許多綴合是正確的,少數的綴合則有問題。下面分兩部分討論:
(一) 《録》600(原登記號1.2472)
此爲《甲骨文録》600的拓片。該書釋文:“按右一版係二版之誤拼合爲一者。”釋文已知其誤綴,不知何以仍用錯誤的綴合出版。《合》13974只收録下半段。此誤綴極明顯,但一直到我們拿到甲骨實物時,這二版仍用石膏緊緊地黏着。由此可見,石膏黏合應該更早於釋文之前。
這不僅是拓片之誤,更是根據實物拼錯在先,拓片隨錯在後。這個誤綴很容易看出。尤其地支的“卯”字上半跟“酉”字下半,無論如何都不能牽合。
(二) 《録》252+《録》303
曾毅公《甲骨綴合編》58,(4)曾毅公編著: 《甲骨綴合編》,修文堂1950年石印本。綴合了《録》252+《録》303,從其摹本看,似乎没什麽問題。《合》32160也收録了這組綴合。從拓片看,“貞”字的左邊直畫不是那麽自然,且上下並不連貫。嚴一萍《甲骨綴合新編·訂譌》已指出“‘△’上一字非‘貞’字,不能合。”(5)嚴一萍編著: 《甲骨綴合新編·訂譌》,臺北: 藝文印書館1975年版,頁29。這懷疑是有道理的。今查實物,“△”上只一短豎,且不達斷邊,不可能與“貞”連爲一綫,這兩版是不能綴合的。
(三) 《録》201+《録》218
曾毅公《甲骨綴合編》309,綴合《録》201+《録》218。
嚴一萍《甲骨綴合新編·訂譌》指出“《録》218腹甲較小,故與201不成比例,不能密合,非一甲。”(6)同上注,頁77。但《合集》23955仍用曾毅公的綴合。
今核實物,兩版厚薄差太多,不可能是同版,這個綴合是錯的。
(四) 《録》200+《録》226+《真》4.59
《録》200+《録》226,爲嚴一萍《甲骨綴合新編》646版所綴。(7)嚴一萍編著: 《甲骨綴合新編·訂譌》,頁702。《合》24027將其上下易位,並在中間加入《真》4.59,與嚴綴不同。經實物核驗,《合集》的綴法是正確的。後出的《甲骨文合集補編》7926,(8)彭邦炯、謝濟、馬季凡編: 《甲骨文合集補編》,北京: 語文出版社1999年版。仍收録嚴一萍的錯誤綴合。
白玉峥《甲骨文録研究》,(9)白玉峥: 《甲骨文録研究》,臺北: 藝文印書館1989年版。此綴合的圖版依《合集》,但釋文仍依嚴一萍的綴合,不知何故?
(五) 《録》723+《録》721
曾毅公《甲骨綴合編》170,綴合《録》723+《録》721,爲實綴。《合》24359從之。
嚴一萍《甲骨綴合新編·訂譌》指出這兩片“可能爲一骨所折,但不能密合,絶非如《綴合》之拼湊也。”(10)嚴一萍編著: 《甲骨綴合新編·訂譌》,頁53。
白玉峥在《甲骨文録研究·自序》裏有類似意見,惟其將《合集》號24359誤爲20359。白玉峥在《甲骨綴合録小》的摹本做了遥綴的處理,並擬補了卜辭。(11)白玉峥: 《甲骨綴合録小》,《中國文字》新3期,1981年,頁224。
我們在《録》723、《録》721這兩版中間,綴入未曾著録的河南拓2952(工作號),證明嚴一萍“不能密合”的推論和白玉峥的擬補,都是對的。這樣證實《合集》的實綴應該改爲遥綴,中間加入一版之後,同時又把相關甲骨實綴起來。
(六) 《真》5.52+《録》196(《真》2.47)
李延彦《甲骨拼合第130則》綴合了“《運台》拓1.0406”(12)李延彦: 《甲骨拼合第130則》,收入黄天樹主編《甲骨拼合四集》第1005則,北京: 學苑出版社2016年版,頁223。(《真》5.52,河南拓372)+“《運台》拓1.0537”(《録》196,《真》2.47,河南拓490,《合集》23827)。從拓片看,這組綴合天衣無縫。
但從實物檢視,上段“甲子”一版之右下表層缺脱,則下段的左上相對應該底層缺脱,才有合上的可能。但“丙寅”一版左上是平整的斷面,跟“甲子”版無法接合。(13)馬尚在1.0537的左上角綴上“河南拓”473號(2020.4.22),我核驗實物,證實她的綴合是對的。既然加這一塊是對的,也反證了同一位置不可能綴上1.0406。
(七) 《録》56+《録》43+《録》45
董作賓《殷曆譜》卷十,夕譜一,遥綴了《録》43、《録》56、《録》45,並解釋説:
右譜卜夕辭一版,集三殘片而成,河南博物館於民國十八年發掘所得也。今依文例爲之復原,知是右胛骨而左右兩邊並用者。……左邊卜辭九段,由下而上,起辛卯,迄戊寅;右邊四辭,其一當在中部,其序由上而下,起己卯,迄壬午。殘存卜夕辭十一段,全版當有十三段。
嚴一萍據之收入《甲骨綴合新編》347,(14)嚴一萍編著: 《甲骨綴合新編·訂譌》,頁382。《合補》8119亦收録。歷來無異説。
今核實物,《録》56跟《録》43其實可以實綴,只是兩片的表皮都有一點剥落,以致從拓片看似無法綴合。這一個實綴,對董作賓的説法,可以做一點調整。左邊的夕卜辭實際只有八條,實綴後的空間,無法容納董先生所補的“丙子”一辭。乙亥接丁丑,中間少了“丙子”,右邊的“庚辰”接“壬午”,少了“辛巳”。未必如董先生所説“中間當有一辭”。(15)《合補》8114另收《録》43與其它甲骨的綴合。
(八) 《録》180+《録》116+《甲》2900
曾毅公《甲骨綴合編》310,綴合了《録》180(《合》24339,《真》 8.51)+《録》116。《綴合編》359加綴了《甲》2900。(16)原書誤《録》180爲《録》80。
嚴一萍《甲骨綴合新編》104收録了這組綴合,但調整了位置,把《録》116往上移,並把《甲》2900往上移,改爲遥綴。(17)嚴一萍編著: 《甲骨綴合新編》,頁122。《合補》8384與嚴先生同。
從文例看,曾毅公把《録》180的兆序認作“五”是不對的,拓片上可看出兆序是“三”,那麽他往上接兆序六、七便有問題,而且形態也不符合。從這點看,嚴一萍改爲遥綴,不論從形態、文例各方面看,都很合理。
但我們通過實物的綴合,《録》180(18)原物已失,但大面積的綴合可靠程度較高。的上面可以綴上工作號2815、2955(均未著録)。這一組綴合的2815號含骨臼,可以證明從曾毅公、嚴一萍到《合補》,所有綴上《甲》2900的做法都是錯的。
《合集》24339(《録》180,《真》 8.51),没有其它的綴合,或者已經意識到原綴合的不可靠。今因《録》180實物無可查找,無法驗證其與《録》116能不能綴,或如何綴。但其與河南拓2955工作號的綴合,綴合面較大,邊緣能密合,文例、形態都吻合,應該是可信的。
附記: 本文曾於2019年10月18—19日在河南安陽舉辦的“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