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好”的爱

2020-02-23 19:34北京师范大学大亚湾实验学校
师道(教研)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官后进生距离

文/北京师范大学大亚湾实验学校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世界因为有了爱才变得绚丽多姿,教育有了爱,便赋予了教育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也要把握一个适当的度。爱的教育,“刚刚好”最美。

张弛有度的爱

刚刚师范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热情满满,想要大干一场。当时担任新七年级的班主任,抱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学后进行军训,我马上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学生们还给我起了一个外号“银角大王”,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我十分满意。但很快,这份满意被一次训练打破。

教官有事外出一小时,这一小时让我代为训练,我开始按照教官平时训练孩子们的样子训练他们,但是认认真真训练的孩子只有少部分,训练不到10分钟,一部分孩子就嚷嚷着要休息,希望班主任“放放水”。看着孩子们懒懒散散的样子,我气急了,平时教官训练1小时也没有一个孩子喊累的,秩序井然。我跑去别的班看,也是班主任代教官训练,但是效果可谓天差地别,都非常服从训练安排,怎么到我这里就变成这样了呢?是什么让我的“教师威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我开始思考,回顾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什么我与孩子们关系如此亲密,训练时一部分孩子却不听我的呢?原来问题就处在我和孩子们的相处“心理距离”太近了。虽然平时我对孩子们非常关心,付出很多,但是这份“爱”缺乏一定的距离,失去了教育应有的味道。认识到这一点,我马上进行调整,渐渐回到正轨,课后仍有学生称呼我“银角大王”,课堂上我们是师生该有的样子,有规矩,也有爱。

爱学生,要把握适当的距离,距离太远,孩子与你渐行渐远,会产生心理隔膜,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距离太近,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原则问题,规矩面前,必须“严格对待”,清楚的让学生知道底线在哪里,哪些事情不该做。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和陋习,单独找学生谈心,课后相处,可以温情以待,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走近学生身边,指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张弛有度,方是教育之道。

同等尊重的爱

教师工作中的黄金分割率:80%的学生能遵守纪律;教师只需要投入不足20%的经历即可。20%的学生经常违纪,屡教不改,学习成绩提升困难,往往教师投入80%的精力都不足以应对。面对老师的劝导,不为所动,很难改变。学生精神层面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个体行为上的差异,多与家庭教育有关。当他将这些“特别的行为习惯”带到学校,就成为大家眼中的“问题学生”,如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做一点小动作,严重时可能会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刚走上讲台,面对犯错的学生,很难做到笑脸对待,常常是板起脸狠狠批评,而一味批评乃至惩罚,不但于事无补,且会进一步恶化孩子的行为处境,学生口服心不服,有的学生甚至变本加厉,一犯再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精神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而只有满足他的精神需求,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精神需求的本质是“爱”,要用师者的“仁爱”,去打开他们的心门,滋润学生心田。

爱是一种尊重,是给予这20%的学生和80%的学生同等的尊重,当我们对这20%的学生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收到的成效却很少时,有时难免会“心灰意冷”,失去耐心,处理他们的事情时,潜意识里就会表现出来,学生对这些是非常敏感的,老师对自己和对“好学生”是两个态度,会将学生推得更远,感化和转变“后进生”会更加困难。

只有真正从心底尊重每一个孩子,没有分别心的爱,才是最大的爱,根据孩子的特点,给孩子不同的爱。班级有一个因为生病听力有一些困难的孩子,说话时总是非常小声。有一次上课,同桌互相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我看到他写在本子上的方案,非常好,于是问他能不能给我讲一讲他的思路,我单膝蹲下,靠近他,听他讲设计思路,他讲完后我给比了大拇指,请他一会儿到讲台上去分享,到他分享时,教室里非常安静,都在倾听他小小的声音。分享结束,教室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的眼里充满了光亮。放下身子,倾听孩子微小的声音,也是一种尊重,居高临下看得远,但是不如放低身子距离孩子近。赏识后进生,倾听特殊孩子的声音,给他们同样的舞台,同等尊重的爱,不热也不凉,温度刚刚好。

师者的爱,就像调味品里的食盐,太少,菜肴食之无味;过多,则会让菜肴发苦,难以下咽。教育中的爱,需要“刚刚好”。

猜你喜欢
教官后进生距离
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谈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算距离
动物入学也军训
教官之吼
尴尬
每次失败都会距离成功更近一步
爱的距离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