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一种吸收,写作是一种倾吐。入选统编版教材的文本不仅是文质兼备的典范之作,而且契合了语文要素的推进和落实,是学生进行阅读、吸收和借鉴的绝佳载体。因此,教师要善于开掘统编版教材中的范例资源,充分发挥文本的育人效能,让学生在优质的文化中脱离虚无感性、直觉甄别的束缚,在言意共生的教学境界中,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发展。
语言表达最忌讳的就是臃肿而繁琐,啰里啰嗦地讲了好多,但最终读者还是不明就里,这样的表达就是低效的,甚至是失败的。因此,语言表达就需要倡导精练、简约之美,教师需要紧扣教材中文本的内容,启发学生借助于各种不同的形式展现描写对象与众不同的特点,学会有选择性地展开描写,从而使得语言表达更加聚焦、更加有力。
以统编版六上第八单元的《少年闰土》一文为例,作者鲁迅对少年闰土的描写就只有两个词、八个字:“项戴银圈”“手捏钢叉”,却让一个果断、勇敢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紧扣教材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具体说说少年闰土的样貌。于是,很多学生依照自己的观察和常态化的表达习惯,开始对闰土进行全方位的介绍:年龄、脸蛋、眼睛以及迅疾刺猹的动作……当学生正沉浸在自己的想象和眉飞色舞的描写时,教师相机进行追问:假如将你们这一大段详实而具体的描述,放在课文的开头,你觉得能为这篇课文增加亮色吗?很多学生都被教师这种“浇冷水”式的提问怔住了,迅速陷入了沉思。教师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进行了再次引领:描写人物的文章,我们一般要关注哪些内容?如果想要将自己所描写的人物拥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学生很快认识到,需要通过仔细观察、寻找出典型的特点。——通过这样的设问和交流,教学逐步推进,学生内在的原始经验也被充分激活。
鉴于此,教师继续顺应着学生的学路,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并继续深入思考:鲁迅究竟要给予学生一个怎样的闰土?学生本次对文本的阅读,就不再是对文本内容信息层面的提取,而是基于作者创作表达的视角,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洞察。在潜心会文、精思默想之后,很多学生认识到作者对闰土少年形象的刻画,就是要展现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健康阳光的一面,以便于将闰土和自己以及身边朋友备受禁锢的生活状态形成对比,借以深刻地批判所谓的封建礼教对儿童生命成长所带来的戕害。比如文章两次提到了闰土“戴着项圈”,旨在告诉每一个读者,所有的孩子都是自己父母的掌上明珠,然后却在错位的封建礼教中,转变成为了一种毒害。
借助这样的背景资料,学生也渐渐认识到,教学伊始,他们依托教材插图所展开的想象虽然详实生动,但却是展现了闰土动作敏捷、灵活机智的特点,刺猹的本领高强等。这一点与作者意欲呈现的方向是有冲突的,况且如果文章开头就如此臃肿、冗长,就会影响后文的表达,导致读者难以区分主次,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
随着学生的阅读量和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在面对习作时,他们可供选择和甄别的素材、资源也越发丰富起来,作用于习作中就是内容变多了,各种资源都往习作里面凑,但事实上,优秀的习作并不以素材多而取胜,更不以篇幅作为评判习作优劣的标准,而需要紧扣明确的中心。这就意味着教师要进行篇章结构意识的渗透,引导学生学会紧扣中心罗列、取舍素材,从而在众多素材资源中,遴选出最有价值、最契合的文本资源,发挥教材文本的范例效能,多维度地进行点拨和引导。
以统编版五上第二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点是“借助具体的事例凸显人物的特点”。那凸显人物特点的事例究竟该怎样来选择呢?这个单元中《搭石》《将相和》就给学生提供了极好的示范资源。以《将相和》为例,作者描写“负荆请罪”这一板块时,只是从蔺相如这一个单向维度描写展现了人物的反应,而对于这一事件的实施者,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很多教师的教学思维,就是会引导学生紧扣蔺相如的表现来反推、想象廉颇的言行,从而感受廉颇知错就改优秀品质,并通过反衬的方式来体悟蔺相如虚怀若谷、顾全大局的特点。事实上,教师在组织学生想象,包括迁移练笔时,更应该向深处再迈进一步。比如,可以继续追问:如果我们都平均用力,将整个“负荆请罪”过程中,廉颇和蔺相如的表现都展现出来,不是能让文章更加详实、观点更加鲜明吗?学生在积极思辨的过程就能准确的体悟出作者如此取舍的背后用意:选择事例需要典型,描写的维度也需要紧扣中心,所以可写可不写的内容就应该坚决不写。
鉴于此,教学这个单元习作《“漫画”老师》时,教师就可以先要求学生明确自己描写的老师以及这位老师的特点,罗列出三到五件能够凸显老师特点的事例,紧扣这些事例进行甄别、交流和判断,并分享自己的理由。如此进行取舍性训练,习作的内容不仅更加简约,其素材和篇章结构也会显得更加紧凑,更为聚焦,自己想要表现的中心也就更加鲜明且突出了。
著名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学的思路要依循着学习的思路,学生是怎么学的,教师就应该怎么教。”这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辨,并说服自己,在逐渐深入和反复性的研读过程中洞察作者的选材策略,辨析如此设置的好处,这远比教师在习作时直接告知的效果要好很多。
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思维角度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能将所有学生都看成是大一统的状态,而需要鼓励学生多视角思考、个性化体验。在写作策略上,文本作者所呈现出来的表达智慧也是各不相同、风格迥异的,教师可以尝试就地取材,直接运用教材文本的多维示范资源,帮助学生打开多角度思维,唤醒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进行充满创意的表达。
以统编版教材六上第二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紧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在描写场面时处理好“点”和“面”之间的关系的。比如《七律·长征》一文中,毛主席就是以“面”的概括昂视,展现了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几次战役,将红军积极乐观、不畏艰难的精神气概呈现出来;而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则是对“面”进行了简略描写,比如五个人的集体活动和场景,基本都是以一句话或者寥寥数语介绍完毕,而对于其中个人的“点”之描写就十分详细,旨在突出五位壮士英勇善战、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而在《开国大典》一文中,作者就完全将“点”和“面”进行了统整性把握,时而聚焦前来观看典礼的群众,时而描写毛主席的一举一动,加之环境烘托、观众反应和情绪渲染等手法地运用,将开过大典的整个过程和场景,客观而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因此,教师在指导这个单元中多彩活动时,就可以先从单元的课文入手,回归、总结作者是如何结合具体描写的内容,合理地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的,然后引导学生共同关注教材的三幅插图,说说这些插图中哪些可以从“点”上处理,哪些可以重点描写“面”。学生在交流讨论之后,认为可以在描写正式比赛之前,用环境描写加以点缀,烘托比赛的浓烈气氛,对参与比赛的队伍准备工作的描写,就可以尝试从“面”的角度来总写,让学生了解到这并不是本文描写的重点所在,而对于比赛过程中典型人物的表现,就可以从“点”的角度展开描写,以丰富而细腻的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劲头,同时还可以相机穿插对“观众”反应的描写,让读者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地比展现赛的现场和氛围。
习作表达过程中,教师所承载的价值就是要为学生设置习作起跳的支架,然后将选材、构思的自主权完全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设置出属于自己认知下的表达路径。
阅读与习作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要能敏锐地捕捉课文中写法的独特之处,更需要在感知的过程中洞察策略、积累经验,也可以尝试将学生的习作与教材文本进行对照,切实感受文本表达的语言之美、选材之美、构思之美,真正地推动学生表达能力地生长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