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编纂初探

2020-02-23 13:34刘传仁
史志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民族志志书吉林省

刘传仁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春 130051)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1]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3月10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编地方志要全面反映一个地方的民族事业已成为共识。《民族志》分志或“民族篇(章)”不仅是省志和市县志记述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志书中体现地方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省级志书中,《民族志》分志的编纂质量,直接影响着整部志书的质量,因此,在志书编纂过程中应重视《民族志》分志的编纂。

一、首轮及部分二轮《民族志》编纂情况

全国首轮省级志书均有少数民族内容的记述,其中有20部省志设《民族志》分志,有3部省志(广东、辽宁、浙江)设《少数民族志》分志,其他未单设民族分志的与宗教合为一志,如安徽、山西省志设《民族宗教志》,宁夏、上海志设“民族宗教”卷,山东省志设《少数民族·宗教志》。

从全国首轮《民族志》整体情况来看,多数记述相对简单。以首轮《吉林省志·民族志》为例,只是按照本省的几个主要民族分篇设章记述,内容主要是族源、语言、风俗、政治、教育、生活等,对民族事业发展记述不深,民族关系体现不透。从篇目结构来看,缺少“民族工作”篇,无法了解全省民族政策、民族事业发展等整体情况。吉林省首轮市、县志对于少数民族内容记述,有的设了民族章,但只是从民族渊源、民族构成等几个方面简单记述;有的根本没设民族章,只是在风俗章下简单记述民族民俗,记述过简;还有的甚至没记述与民族相关的内容,造成志书内容的缺失。

第二轮《吉林省志》没有单设《民族志》分志,民族与宗教内容合为一部分志——《民族宗教志》,不但字数少于首轮,且民俗部分内容多有重复,缺乏记述深度;从吉林省已出版的市、县志来看,有关民族内容的记述依然显得简略有余,充实不足。吉林省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统计,全省共有49个民族,除汉族外,48个少数民族人口为246.36万人。民族特点应该是当地的主要特色之一,如果《民族志》记述不好,甚至缺民族有关内容,是个遗憾。

《民族志》是志书编纂中的一个难点,主要困难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搜集考订资料难。《民族志》不像其他专业志,多数资料可以从文书档案中获得,资料相对整齐,内容充盈。入志的民族多是一地两个以上的民族杂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资料都是以行政区划为统计对象,很难找到现成的某一个民族的单独资料。即便是有调查资料,考证起来也比较困难。二是避免重复记述难。二轮志书记述时限较短,一般为15~20年,在这段时间内,具有民族特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族传统等多数没有多大变化,到底发生了哪些细微变化,如何避免与上轮志书重复?如果不做深入研究很难厘清,记述起来很困难。另一方面,民族事业和当地行政事业往往是同步发展,处理不好也容易造成交叉多、重复频。三是把握记述方向难。编纂人员普遍反映,在二轮志书这么短的时限内,到底应该记些什么,如何避免与首轮志书记述内容的简单重复,资料不具体,感知不明确,方向难把握。

二、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志》编纂工作的认识

针对《民族志》的编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想编好《民族志》,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增强编纂人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只有做到认识到位,心中有数,仔细考究,才能得心应手,脚踏实地编好《民族志》。

(一)切实认识到《民族志》编纂工作的重要性。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将近一亿,绝大多数居住在边疆地区,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全国绝大多数县、市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共同居住,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民族问题,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编纂者应该从中华民族振兴的高度,从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充分认识编纂好《民族志》的重要性。在志书中充分记述好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等内容[1]刘星.地方志应在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有所作为.史志学刊,2020,(2).。充分发挥好“存史、资政、教化”作用,展现我国民族团结事业的繁荣发展历程。

(二)熟悉民族政策,了解民族常识。要记述好《民族志》,首先要熟悉民族政策,才能把握好记述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给予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帮助,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只有熟悉了这些政策才能把握好记述方向,只有深入了解民族常识,才能更好地记述好民族特点。

(三)正视《民族志》的编纂难度。《民族志》的编纂相对于其他专业志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提高认识,潜心研究,认清搜集民族资料的特异性,掌握特有的搜集方法,运用好编纂技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足够的精力,所有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就一定能编纂出高质量的好志书。

三、第二轮《民族志》编纂方法探索

针对上述分析的三个难点,在《民族志》编纂过程中应重点从资料搜集,首轮、二轮衔接,民族事业发展几个方面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一)运用特有的资料搜集方法,做好资料收存。针对《民族志》资料采集的特异性,在传统的资料搜集方式基础上,要有所突破和创新。

1.充分利用好研究成果、调查报告等。笔者在走访吉林省民族研究所时,发现几位研究员在多年的少数民族研究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还出版了专著,发表了多篇论文。比如,吉林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延边大学兼职教授车哲九就编著有《中国朝鲜族革命斗争史》《吉林少数民族经济》等多部专著,另外,还发表了《加快延边经济发展的思考》《双向开放与吉林边疆地区民族经济》《加快中西部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等多篇论文。

除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民族研究成果,还可以利用期刊等资料,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办的期刊《民族研究》,吉林省的《北方民族》《延边大学学报》,湖南省的《民族论坛》等,通过查阅整理,往往会发现不少很有价值的资料,这应该是编纂《民族志》的一个重要资料来源,编纂者应充分利用好这一条件。

2.充分利用社会调查,获取更多鲜活、生动的资料。社会调查也是搜集《民族志》资料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剑河县志·民族篇》的编写而言,80%的资料来源于社会调查。”[1]龚力新.县志编修求实说.方志出版社,1997.(P261)通过走访民族村寨,进行田野调查,搜集当地生产、生活资料;通过广泛采访,搜集口碑资料。比如吉林省图们市月睛镇白龙村,朝鲜族归国劳务人员金京男,将在韩国劳务赚来的200多万元,投入到图们江畔家乡建设,恢复修建历时100多年的陈旧传统民宅,并以此为中心建起“百年部落”民俗村。像这样新鲜的事例,不通过实地走访,就很难捕捉到。

3.注意搜集图片资料。图片作为志书体裁的一种,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李鑫.地方综合年鉴图片专辑创新研究.史志学刊,2019,(6).。有些民族特色的东西,很难用文字解释清楚,配一幅有关插图,就一目了然了。尤其有些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必要以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所以,搜集文字资料的同时,要重视图片资料的搜集。

4.注意对时限之外资料的留存。搜集资料的过程是艰辛、繁琐、复杂的,有时还有一定的偶然性,会搜集到一些时限之外的珍贵资料。对于超上限的有价值资料,要及时做好整理、补遗工作;对于超下限的资料,一定要做好留存工作,以便下轮修志之用,甚至有些资料是抢救性的——下轮修志时不一定还能收到。

5.文书档案资料也不应放过。这部分资料虽然较少,但对于考订口碑资料等大有裨益。

(二)做好与上轮志书的衔接,记述好发展。续志的编纂也是修志继承、发展的过程。按照辩证唯物论学说,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所谓静态的民族语言、风俗等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要找准切入点,记好发展,编出新意。做好与上轮志书的圆满衔接,做到有接续,但不超限;有同项,但不重复。另一方面,注意避免与其他专业志和当地州(市、县)志的简单交叉重复。当然,作为民族杂居地区,也不能因此把世居的少数民族孤立起来记述,“(民族志)既要避免和各专业志的重复,又不要人为地分割,应该从实际出发”[1]赵庚奇编.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民族指导成员扩大会议纪要.修志文献选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P413)。

编纂《民族志》应做好与其他专业志的互补,尤其要突出民族事业发展。

比如,教育志记述了民族学校,却往往对教师、学生的民族结构没有反映;市县志的人事篇,记述了干部人事管理,又往往缺乏民族干部培养的内容等。《民族志》就可以通过这些角度记述教育、人事等内容,这样既丰富了《民族志》记述内容,又避免了重复。

(三)着眼新变化,记述好民族事业发展,使难点不难。第二轮《民族志》的编纂,应在延伸上轮志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民族事业的新变化、新气象。不是没有多少内容可记,而是可记的内容更丰富、更具体、更生动、也更全面。

1.记述好民族政策,体现民族地区的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努力缩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的差距,加强了“东西联合”“西西联合”,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力度,优先安排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项目。以1997年为例,据统计,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91.3亿元,比上年增长54.3%。内蒙古有国家在建的大中型项目25个、西藏有62个大型建设项目、新疆29个重点项目。除国家投资,各省也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政策倾斜。吉林省设立了民族教育专项经费,交通部门在制定1995~2000年路网建设计划时,把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纳入了重点内容,安排大中项目25个,建设资金53.3亿元,占总投资的38%。在第二轮《民族志》中,还要记述好对口支援新疆、援藏等工作。体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巨大变化,反映少数民族住房、交通、能源等基础条件的改善;显示少数民族群众在收入、医疗、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不断提高。

2.记述好民族经济发展。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1979~1998年的20年里,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9%,比全国同期增幅高1.1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5倍。1998年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农民人均收入1633.1元,是1980年的21.5倍[2]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人民日报,1999-9-28.。以吉林省朝鲜族为例,1997年,少数民族地区新签利用外资协议项目124个,实际利用外资额1.4亿美元[3]1998年.中国民族统计年鉴.(P475)。从吉林省看,少数民族地区的延吉市、前郭县已分别于1995年、1996年跨入了全省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市)行列,1997年,吉林省各县(市)经济实力排序中延吉市位居第4,前郭县位居第6。由此可见,在第二轮志书记述时限内,各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要记述的内容很丰富。

3.记述好城市民族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人口流往城市的越来越多,城市的民族问题是个新问题。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全市有4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25.2万人,城区少数民族人口近12万,占长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47.6%。可以记述当地将协调民族关系纳入法制轨道、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调控城市民族关系、促进全市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等方面内容。

4.记述好民族地区社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要充分记述好民族教育事业、民族文化事业、民族体育事业、民族医疗卫生事业、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等。比如,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往往能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像朝鲜族的歌舞艺术,满族说部、戏剧、民间绘画和剪纸艺术,蒙古族歌舞、曲艺、戏剧等艺术的发展等。还有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和保护等。以吉林省为例,按照国家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6项,省级75项,150人被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人。

5.增加记述深度,反映深层次问题。比如通过民族人口的变化情况,分析人口流向,归纳出原因,为当地政府制定政策、调控人口盲目流动提供资政参考;比如新农村建设,以吉林省柳河县姜家店朝鲜族乡曙光村为例,该村村民利用懂朝语的优势,多数人到韩国打工,闲置的土地与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农业观光旅游,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生产有机农产品,不但提高了产值,增加了收入,也促进了当地的城镇化建设,通过客观记述这些朝族乡的新变化,为当地农业发展积累经验;再比如,民族通婚不断增加、少数民族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等等。通过记述这些新变化,不但丰富了记述内容,增加了记述深度,也充分体现了在党的关怀下,在国家民族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新成就,反映出民族融合,各民族大团结,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

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民族地区群众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实施,援疆、援藏等扶持政策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将焕发出更强的发展活力。只要编纂人员用心去发现,细心去体会,并深入持久地去研究,就能编纂出一部富有价值、载入史册的《民族志》。

猜你喜欢
民族志志书吉林省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民族志、边地志与生活志——尹向东小说创作论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再读《学做工》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谈编译出版《西藏七大艺术集成志书》藏文版的必要性
吉林省再生资源市场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