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春平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纪录片作为时代的写真,在传播主流价值、记录时代变迁、留存国家记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对国产纪录片生产的日益重视,纪录片的“夏天”正在到来。作为视听结合的艺术,“格里尔逊”模式,即“画面+解说”样式在现今及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是纪录片的主流样式。解说配音作为纪录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介绍信息、解释细节、衔接画面、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等作用,备受关注。纪录片解说配音如何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呢?笔者在认真研究了多部国产优秀纪录片的解说配音及亲身实践后认为,放松是基本要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放松”的释义是:对肌体、精神等的控制或注意由紧变松。本文借助其定义,借指在播音创作中的状态,即能自如把控,轻松驾驭,在瞬间进入自由状态,宜松则松,宜紧则紧,宜快则快,宜慢则慢。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控制,其主要表现为:心态平和,气息平稳,吐字轻巧灵动,趋于生活化,喉部不噎、不压、不挤、不捏,用声虚实结合,语势平缓,语流顺畅。
(一)放松是时代的要求。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纪录片解说配音都有其对应的发声方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到苏联“形象化政论”观念的影响,我国的纪录片是重要的国家政治宣传工具,承担着宣教功能。为达到宣教的目的,大部分纪录片都采取了直接灌输的方式,将教化和指导理念直接传输给观众,甚至达到了“耳提面命”的程度。配音解说往往处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严肃、庄重,立场鲜明。在吐字发声上,主要表现为咬字力度较强,字正腔圆,音调较高、语气多凝重或高亢,说教味较重。但不可否认,这个时期的解说配音是适合这个时代需求的,倘若我们以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前人,这是不公正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大众文化在中国兴起,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从客观上要求创作者要调整心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进行创作,拍摄的视角开始转为平视,反映在解说词上,就是以平实叙述的语言为主,抒情、议论的成分大幅减少,这就要求解说配音声调、语速都要降下来,节奏富于变化,感情更为细腻。以1983年播出,创造了万人空巷奇迹的《话说长江》为例,解说词以“话说”的形式展开,使用了大量的叙述语言,解说员陈铎、虹云亲切、朴实、真诚、细腻的解说迅速征服了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而20多年后播出的《再说长江》,解说员李易的配音解说则更为平实,语言更接近生活化。究其原因,是这两部片子的创作理念有很大的不同。《话说长江》通过描绘长江两岸瑰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风土人情,“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①,与此相对应的解说配音的基调必然是昂扬向上的。而《再说长江》则更专注于记录长江边上生活的人们二十多年的变化,那么对应的解说配音则以叙述为主,语调是平实的,娓娓道来的,吐字发声则势必更轻巧灵动。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人的自信心也愈来愈强,内心的自信,必然导致心态的平和,在声音的表现形式上,就是吐字发声进一步松弛,语调进一步平和,语速进一步放缓。
(二)放松是“讲好故事”的要求。“讲好故事”已经成为当下纪录片人的共识。讲故事作为纪录片叙事的主流表达手段,情节化的叙事已经成了纪录片惯常的表现手法,这势必影响到包括解说词的撰写、解说配音等在内的纪录片生产的各道工序。如何适应这种转变以讲好故事?这就要求解说配音者从受众的需求出发,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摒弃说教者的腔调,用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的语调,拉近与受众的距离,绘声绘色,以和颜悦色的态度,发有温度的声音。这些年来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敦煌》《航拍中国》的解说配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推出的《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手作》《我在故宫修文物》等作品,紧紧抓住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过剩和碎片化传播的特点,借鉴网络的叙事手法,以小篇幅和快节奏的形式将原本显得沉重、严肃的历史故事以轻松幽默的叙述方式呈现出来,用年轻人的话语讲述历史文化故事,解说配音更显轻松活泼,贴近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因而深受年轻人追捧。
(三)放松是视听设备技术进步的必然。实践证明,大力度、大音量的配音往往会使声音失去弹性和饱和度,容易造成尖利刺耳的失真效果,这种声音并不悦耳动听。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视听设备也在日新月异,早已进入了高清时代。高保真的音频录制系统、播放设备已经无需解说员在配音解说时因担心受众听不清楚而加大吐字力度、提高音量。这使得解说员可以更好地放松身心,专注于情感的表达,诠释自己对于稿件独特的理解,彰显自己鲜明的声音气质。
“大音希声”“有理不在声高”这些哲言谚语告诉我们,真正打动人的声音恰恰是放松、朴实、不张扬而又能触及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的声音。从近年来优秀的国产纪录片配音解说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发声特点。
(一)心理状态平和,身心放松。著名解说员苏扬说:“我能够在这个岗位坚持这么多年是因为在我录音的时候,我追求一些瞬间,瞬间的表象——不是我在读,而是我在听另外一个声音在读。过程极其享受,难以言表。”②没有心理状态的平和与身心的放松,是无法理解苏扬说的这一感受的。
(二)吐字发声状态松弛,音量不大。发声一般控制在自己自如的声区,呈现出小而实,以收为主的特点,咬字幅度适中,出字灵活、集中,口腔开度适中。著名解说员李立宏在《舌尖上的中国》里的解说配音就是典范。这种发声方式既不与画面、配乐、同期声抢风头,又能够准确、清晰、生动地表达纪录片所想表达的内容和深意,使观众在感受画面冲击的同时,又能舒适地听清解说,从而增加对纪录片的理解和思考。
(三)语势平缓,语流顺畅,少有大起大伏。以《航拍中国》的配音解说为例,该片别出心裁地采用了俯瞰的视角来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给受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画面虽多为俯瞰的视角,但解说员李龙滨在解说配音时,却没有使用高高在上的语气,而是运用了平和舒缓的语气,加上轻松的吐字,整部片子的解说配音都较为从容而有张力,与画面相得益彰,使受众在听感上和视觉上获得极佳的契合。
(四)表达不刻板、不夸张,少雕琢、接近生活化。著名解说员孙悦斌在谈及自己为央视十套制作的纪录片《百年巨匠》解说配音的初衷时说:“我并不想在听觉上给人以美化或过分雕琢的感觉,平实的讲述反而会将我们带入大师们生活的时代,接近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的行为,经历他们的作品。”③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对声音的要求。新时代对纪录片解说配音提出了放松的要求,但这只是最基本要求。解说配音的最终目的是要让放松的有声语言与画面、音乐、同期声等其他要素整合于一体后,形成整体和谐的效果,从而让观众满意。如何才能让观众满意?至少有三点是要在解说配音中做到的。
(一)要做到“无一字无依据”。解说配音是将文字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的过程,要准确传达解说词的意思,就必须充分调动配音员的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字都要从解说词的内容出发,切忌机械和随意的为放松而放松。
(二)要做到“无一处无变化”。解说配音是诉诸听觉的,要避免观众产生单调、厌烦之感,就必须不断变化。这些变化是自然而然蕴含在解说词中的,停连、重音、语气、节奏,音高、音长、音强,强弱、虚实、明暗、刚柔、快慢无一不可以产生变化,这需要我们开动脑筋,从解说词中寻找。
(三)要做到“无一言无对象”。解说配音的目的是要给人听的,如果在配音解说中没有对象感,只想到放松,就会陷入到“喃喃自语”“自说自话”的状态中,很容易拒人于千里之外。一定要从解说词的内容出发,准确、合理地把握对象感,才能将语言流畅地送达观众的耳中,送到观众的心坎上。
(一)表达接近生活化绝不简单等同于照搬生活中的说话状态。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看似接近生活中说话的状态,实际上是更高层次的控制。那种以“生活化”为借口而放松对语言基本功的锤炼,导致吐字含混不清的做法绝对不是笔者的题中之义。
(二)放松绝不等同懈怠。本文所指的放松与在某些解说员在解说配音中状态懒散、松松垮垮,感情冷漠,没有播讲愿望的懈怠是两回事。在配音中放松的目的,是摒除私心杂念,使大脑保持高度的调节能力,从而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解说配音创作中,达到良好的播讲状态;让肌肉组织放松,使各部位有机地、自然地、协调地配合运动,使肌肉产生弹性,从而使声音具有弹性。而懈怠则是消沉的,没精打采,反应迟钝的,没有创作的激情和热情,给人一种不想说、不愿说的距离感。这恰恰与放松的目的背道而驰。
(三)绝不能以“放松”代替一切表达形式。进入新时代以来,纪录片在内容题材方面一直延续着“多元化”的整体态势,文献类、时政类、历史文化类、社会现实类、科技类、自然类、美食类等各类题材争奇斗艳,微视频、微纪录、UGC短视频等各种形态蓬勃发展,决不能以“放松”这一种模式去套用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纪录片的配音解说。倘若如此,势必陷入“僵化”的境地。放松的本质是收放自如的控制,要根据纪录片的整体风格、解说词的具体内容,来决定解说配音的形式,在总体放松的情况下,宜紧则紧,宜快则快,宜高则高。
注释:
①林溪漫.我国电视纪录片在创作理念和手法上的革新——以《话说长江》和《再说长江》为例[J].东南传播,2011(08):112-114.
②苏扬.答案在风中飘荡——纪录片解说的表里与时空[EB/OL].播博汇.https://mp.weixin.qq.com/s/rnLuvJdMUumj_DKPivtJnw.
③孙悦斌.声音者:孙悦斌配音理论及实践技巧[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