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育林, 邵程程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国家治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所谓治理,是指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特定的事物加以管理、调整、改造,使其达到有序状态、符合一定要求的活动和过程”(1)李忠杰.全面把握制度与治理的辩证关系[N].经济日报,2019-11-12(11).。国家治理是要让国家和社会中的每个主体既是被治理者,又是参与治理者,通过积极参与、沟通、协调、激励、规范和约束,把各主体的正能量最大地激发出来,使国家和社会形成一种遵循正确价值取向、朝向一定目标运转的有序、有效的理想状态。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成了学术研究的热点;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首次阐明了“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的内在关系,明确了“中国之治”体系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和实践路径,引发了学界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热潮。综合起来看,学界对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生成缘由、内涵特征、构成要素、意义价值、问题困境、实践路径以及在诸如生态、城市管理、社会保障等具体领域如何践行现代化治理等问题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如何系统阐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引领,厘析“中国之治”所内嵌的党领导下的“人民主体性”品质,彰显“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2)中共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0.的理念,仍有待更全面深入的研究。文章将从“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为逻辑主线,说明新时代“中国之治”体系中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和美好生活目标等蕴涵的“以人民为中心”特质和治理效能优势及其现代化完善推进方向。
“中国之治”包含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两方面内容,它是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的时代融合,因此,现代化与现代化治理并不意味着“西方化”,其确切地表述应该是“传统的农业社会或者是落后国家向以西方为代表的更先进的工业社会或者发达国家转变”(3)何苗.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维度[N].人民论坛,2016-04-12(3).。改革开放40多年尤其进入新时代以来,新中国构建的“中国之制”和“中国之治”不断得到完善、优势日益凸显,2019年9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总结为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实行民主集中制四个方面,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从十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正是由于这些显著优势及其长期社会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比较成熟的治理体系。然而,治理体系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动和发展的。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略等都发生深刻变化,为此既需要制定相应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亦需要完善“中国之治”体系的现代化,更好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高治理效能。新时代中国语境的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理论上大致应该包括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普惠化等几个基本要求;在机制上打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4)中共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8.多层次、多结构并与之相应的多责任、多功能的社会治理体系。任何制度结构和治理体系都内蕴着包括道德、价值、理想目标等软性规范导向,“以人民为中心”是当代“中国之治”体系及其现代化发展的价值引领,它集中聚焦于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始终不渝地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理念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结构和把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治理体系的目标指向等三个方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4.党的坚强领导是引领“中国之治”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发展的人民的选择,党的独特领导优势,最根本的就是党的性质、纲领、宗旨和理论等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代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敢于面向新课题、迎接新挑战,与时俱进,在面对重大问题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断推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福利的提高,因此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之治”现代化的价值引领,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的充分体现,也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庄严宣布:“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明确宣示共产党人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全人类解放。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便秉持人民立场,“立党为公”,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根本宗旨。早在1925年12月5日《〈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毛泽东在说明中国革命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时就指出,革命就是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实现人民的统治,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在以后的讲话和论述中,他反复说明,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作出说明,“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5.他多次告诫全党,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的标准。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警醒全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引领,强调将此理念贯彻于制度设计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方略中。因此,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主要表现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政治领导,即方向的领导,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确立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思想领导,即用科学思想武装人民,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领导,即发挥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作用,进行干部建设。其中,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
党的政治领导为“中国之治”现代化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方向。党的政治领导决定国家治理现代化完善和发展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具有方向的根本性。坚定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奉行人民本位,是党的鲜明政治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人民的意愿、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相一致,维护和发展人民的利益与推动社会发展相一致,也是形成党的意志和进行正确决策的基础,因为“党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是一致的,党的意志代表人民意志,人民的意志是党的意志的根据和遵循”(9)何苗.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维度[N/OL].人民论坛,2016-04-12(3).。党的政治领导是保证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主体、运行规则、政策方针以及目标走向符合人民群众的意志为前提,只有坚持党的坚强政治领导才能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贯彻到党和国家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为此,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两个维护”,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和强化“四个意识”。
党的思想领导为“中国之治”确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科学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党的思想领导,就是坚持不懈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武器,是推进“中国之治”现代化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党对“中国之治”的思想领导要求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完善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到完善治理体系必须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坚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认真倾听人民的意见,解决人民的需求,集中人民的智慧,向人民负责;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形成适合人民利益的正确的政策、措施和方案,并通过宣传解释将政策、措施和方案转变为人民的自觉贯彻,不断提升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治理效能。
党的组织领导是“中国之治”的根本执行力保证。党的组织建设和党管干部原则是党的组织领导主要内容。只有通过组织系统的实施,党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才能贯穿于实践中,得到坚强有力的执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执行越有力,就越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制度的执行离不开组织及其组成人员的责任担当。问责既要对事,也要对人,要把责任具体到组织和个人,着重督察各级组织和组成人员履职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忠诚于党,赤诚为民,尽职尽责。在组织建设方面,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10)中共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完善以党章为根本、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制度体系坚持依规治党,严明政治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提高治理效能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按照信念坚定、勤政为民、担当负责、廉洁奉公、能力突出的好干部标准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中国之治”的效能发挥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执行力保障。
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共同追求,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特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是我国社会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一大显著优势。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是实现“中国之治”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制度保障,只有践行和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才能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彻落实到“中国之治”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在新时代,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的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加强人民治理主体地位的增强、健全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政治、构建人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等三方面的推进。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作为国家的主人,既包括公民个人,也包括各种组织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都是我国的社会治理主体。以人民为中心引领的“中国之治”现代化的根本要义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宪法、法律和法规等,按照人民意愿,运用政权力量和其他多种方式调动参与治理的各种主体力量,对国家、社会的全部运行和秩序及相关要素对人民生活进行管理、整合、引导、调整和改革,使其达到和保持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宁、人民幸福的活动和过程。调动各主体力量,首先,要加强治理主体的建设,不断提高各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和治理能力,用制度规范不同主体参与治理的权限、职责和方式途径。制度设计既要充分发挥每一个独立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又要有助于每个独立主体的参与都能服务和促进整个治理体系更具活力、更有效能。其次,要转变政府职能,即政府治理要由“管控”转向“服务”,确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公众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作为互动,政府有责任制定不同主体参与治理的政策与法规,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形成治理的有效合力。为此,必须培育广大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公共意识,通过舆论宣传、教育传播、人际沟通等教育与实践方式积极引导公众人格意识的转变,逐渐实现广大公众从“个体人”意识变成“公共人”意识,在社会治理中变“被动者”为“主动者”,变“无责任主体”为“有责任主体”;创造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有明确的途径和方式让公众能参与治理,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兴趣与能力,如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不同形式的座谈会、讨论会、教育培训、媒体传播、建立公益岗位或监督岗位等渠道,切实加深公众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实现公众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各项事务和设置公众参与治理的特殊岗位,让普通群众能够在岗位实践中体验到参与社会治理的获得感、成就感和能力感,增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公共责任意识和行动能力等,真正形成党领导下的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协调有致的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结构。
“立治有体”方能“施治有序”。发挥人民群众社会治理主体作用,离不开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系的健全完善。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中国已经形成了适合国情的具有显著优势的各个层次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具体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组成的政治参与根本制度与基本制度的整体框架,以及各项法律制度、行政体制、基本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和民生保障制度、社会治理制度等重要制度体系。这些制度安排既是国家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构架的宏观制度,又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真正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微观制度。完善这些制度体系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提升治理效能的根本方向,也是推进“中国之治”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着力点。
首先,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写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石,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广泛的国家权力,按照人民的意志制定法律法规、决定重大事项、选举和任免国家机构领导人员、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工作,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在国家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由于人民代表具有产生和构成的广泛性,所以它既能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又有利于形成全体人民的统一意志,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实现形式。新时代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需要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组织制度、选举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论证、评估、评议、听证制度;密切人民与人大代表的关系,“适当增加基层人大代表数量”(12)中共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1.等。其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3)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践行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是实现“中国之治”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途径。为此需要完善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的制度,完善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能的途径,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优化界别设置,健全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程序机制”(14)中共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1.,推进人民政协开展协商民主工作不断走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再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又一项中国特色基本民主政治制度,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证明符合我国国情、能够很好地保障各民族共同利益又能维护国家统一的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新时代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加强交通、医疗和公共生活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健全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民族法治体系,切实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用法律来规范民族关系、保障民族团结;依法严厉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最后,必须坚持和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构成,也是社会治理的主阵地和重要平台。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发展差异性大,要确立人民治理主体地位,需要特别发挥以基层党组织及相关机构部门的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15)习近平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华网 [EB/OL].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18-03/08/c_137023316.htm.我国基层党组织包括街道、乡、镇党委和村、社区党组织等,它们既是本地区各项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的领导者,又是推动本地区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者,还是接受群众进行社会治理监督的直接责任者,因而是党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和理念贯彻“中国之治”现代化的一线躬行者和直接实践主体。基层党组织及相关机构部门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广大人民能否真正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它们起着关键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各机构部门能够在社会治理中坚决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广大人民群众就能直接感受到国家主人的地位,就会主动积极地自觉参与国家治理,自觉遵守、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形塑法治社会和公序良俗。
构建人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制度的重要机制。“所谓共同体就是人们的群体结合方式或曰集体存在方式或组织形式”(16)秦龙.马克思对“共同体”的探索[J].社会主义研究,2006,(3).,它由许多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的单元或成员所构成,这些成员或单元都具有对共同体这一整体及组成共同体本身的其他个体负责的基本义务,共同体也具有维护共同体各个单元或成员的无数个体利益的基本责任。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时指出:“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7)习近平出席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1/16/c_1123999899.htm.党十九届四中全会也明确要求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以调动城乡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自主自治的积极性。社会治理共同体强调每个社会成员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个体都是主体,均有参与社会治理的责任和义务。人人有责,是构建治理共同体的基础,强调的是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参与,凸显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和意识自觉;人人尽责是构建治理共同体的关键,强调治理主体参与的责任感和执行力,只有人人尽责,才能把治理目标落到实处。人人享有是对人民自由和权利的确认,突出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意味着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激励制度,激发各种社会主体尤其是公众个体参与社会治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多元共治,需要特别统筹协调好政府、市场和公民三大主体的关系,必须用法律法规明确三者的社会治理主体权责,让政府主体有形之手勤政而不越权,市场主体无形之手勤效而不越界,公众万民之手勤谨而不越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三者同向发力,是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中国之治”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环节。
宋代思想家程颐说过:“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认为保障民生是执政的根本要义。民生发展是人民幸福的基础,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内容,也是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导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18)中共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5.,以实现人民群众对覆盖面更广、兜底更强民生保障的期盼,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不断提高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定前进。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创造者、推动者。恩格斯说过,“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4.这就是说,人民群众的动机、利益和目的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不仅如此,人民群众的“劳动生产实践是人类全部实践活动的基础,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0)潘宁.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意蕴[J].社会科学家,2014,(12).,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所以,从根本上而言,“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2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3.。实现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美好生活目标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确立人民主体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所强调:“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2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731.为此,进行任何改革,实施任何民生工程,都必须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注重调查研究,时刻倾听人民的呼声和愿望,对人民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归类、整理和回应,及时发现和总结人民创造的鲜活经验;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调动全体人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构合作性、协商型社会治理共同体和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结构,更好地实现社会需求的匹配、协调和引领,激发社会活力;必须把治理现代化及其效能彰显与人民美好生活的要求、与各项民生工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美好生活的各项民生发展中激发人民的自主、自立、自强、自尊等主体性精神,形塑人民的现代化主体人格品质。
任何一种社会理论和制度都蕴涵一定的价值理念和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之治”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其所追求的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崇高价值也是“中国之治”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目标导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有利于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主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89.新时代人的现代化全面发展在思想精神方面,着重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掌握并自觉遵循,具有科学、改革创新精神和竞争、权利、责任、法治与可持续发展等意识等;在能力素质方面主要表现为具有参与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关系、宗教关系、文化关系等各种交往方面的学识素养,参加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管理活动和劳动、科学、教育、艺术、审美等多样实践的行动能力,富有某些方面的技术特长。为此,推进“中国之治”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进程,必须有助于更加完善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制度,有助于构建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增强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人民的独立人格和文化自觉性;必须完善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体制,建立服务型政府,维护人民民主权利,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行政管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各利益群体对各公共决策的影响力,让全体人民都有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权利,充分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中国特色文化体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光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塑造人民丰富而自由的个性人格。
美好生活必须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中国之治”的社会主义内核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双重规引。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是为少数人致富还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富,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重要分水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核心目标和价值所在,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在消灭了资本主导的“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4.。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多次强调说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消灭贫穷,提出消灭中国贫穷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富。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进入了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全体人民即将步入全面小康,共同富裕成为全国人民的直接现实追求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奋斗目标和治理效能检验。共同富裕意味着整个社会物质生活富裕、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人的文明素质彰显,意味着全体人民获得了高水平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社会民生保障。为此,推进以人民为中心引领的“中国之治”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5)中共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8.,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方针不动摇,分配基础更加坚实,分配格局趋于合理,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完善社会治理秩序,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解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2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71.;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理,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