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淼
互联网平台已经代替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纪录片最大的播放载体。依托互联网的极速发展,纪录片逐渐向年轻化、大众化转变。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将这类具有明显互联网属性的优秀纪录片定义为“网生新派纪录片”,即在第三次浪潮下产生的纪录片作品,大多数由互联网平台发起制作、受众定位为互联网用户、并且最终在互联网平台播出和传播①。
《历史那些事》是一部“实验性”的以历史为背景和主题的文化纪录片,以传统纪录片配合创意穿插小剧场的形式,发掘历代史实中的一些趣事,意在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真实而鲜活的历史。本文以《历史那些事》为例,从受众视角出发,探讨网生新派纪录片的创新之处。
受众,简单来说,就是某些信息通过各种方式的传播,最终被接收的对象。曾经纪录片的主要受众是高学历、高阶层、高收入的“三高”用户群体。如今这一现象正在发生改变,受众逐渐趋于年轻化。中国纪录片市场也在发生变化,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的热播,再次引起了公众对于纪录片受众问题的思考。
互联网的主流受众大多是年轻人。B站董事长陈睿曾对90后、00后的青年做出研究并总结出三大特征:第一,其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第二,其普遍受过高质量的教育。第三,其是网生一代②。随着90后、00后等年轻人逐渐成为中国纪录片创作与消费的新主体,其文化认同、消费习性和审美取向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中国纪录片行业与文化转型创新的重要切入点。以网络为基础和主要传播途径的青年文化得到当代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与声张,甚至成为对世界的一种理解方式。青年文化已成为连接青年文化声张与纪录片行业发展的重要媒介,同时也内在于中国纪录片创新趋势与文化发展逻辑。可以说,这股被大家称为“网生代”的新生力量,不仅给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式,其独特的“网生”文化属性与小众的审美趣味,使他们形成了作为新型粉丝来参与纪录片的独特方式。青年不再满足于被动、单向度地接收传播,而是主动参与,在打破传统“生产—消费”模式的同时,也意味着增强“参与性”“表演性”和“交流性”③。
作为纪录片的接受者,受众在纪录片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上显得尤为重要。纪录片制作团队只有真正关注受众的心理与需求,从受众的视角出发创作,才能迅速打开市场,赢得受众的关注,从而推动纪录片的发展。
在保持纪录片真实内核的基础上,网生新派纪录片形态新颖多样、内容生动有趣,满足受众的求奇心理。《历史那些事》采用“纪录片+小剧场”的二元结构,兼顾了“真实性”与“故事性”。所谓“真实性”,是指历史那些事儿,远比想象中的要精彩;所谓“故事性”,是指它独创性地加入了历史小剧场。这是一部由B站出品的“实验纪录片”,讲述了8个独立的历史故事,涵盖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冷门兵器等诸多方面。
历史小剧场的形式新颖多样,包含当下热门综艺节目、脱口秀、MV、广告等,哪个故事用哪个形式去表现,都由制作团队精心考量之后决定。例如在第一期介绍“吃货”苏东坡时,团队分别借鉴了两部B站用户熟知的影视作品使小剧场的形式变得丰富,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在接下来的几集里,这个“小剧场”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介绍古代背景时采用严肃解说的方式,穿插在正片中的小剧场则拍出了王家卫的港片风格。这样一部生动有趣、脑洞大开的历史纪录片一经播出就激起了B站用户的热情追捧,总播放量超过800万次,而评分也高达9.7分。
纪录片典型的制作手法是旁白、空镜、再现,这些主要的表现形式对于《历史那些事》来说同样尤为重要。但是制作团队更乐于采用一些观众喜欢的形式去讲述那些生动、鲜活、温馨的故事。
内容贴近生活、表达方式“接地气”,这种“人本主义”是网生新派纪录片的另一大特点,满足受众的求近心理。毕克在《纪录片创作的平民化分析》中提到:“纪录片创作的平民化是指从平民的视角出发来创作纪录片,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融入观众意识。”④也就是说,要贴近实际、生活、群众,做到普遍、大众、通俗。调查显示,纪录片的青年用户群体主要观看目的是为了放松心情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以便更多地了解世界。
历史一直都不是一个受众面特别广的选题,在很多人眼里,它古板且正经,大多史书的讲述艰涩难懂,这使得年轻受众对历史极具抗拒心理。《历史那些事》每集选取一个历史人物,有大众熟知的苏轼,也有不太“火”的杨广等,通过讲述冷门又颇具科普性的故事,配合极具趣味与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让人眼前一亮,从而对历史产生强烈兴趣。
第一集的主角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尽管苏轼一生仕途不顺,却依然是中华五千年来最懂生活的人。天生乐天派的苏轼,对于生活中的苦难一笔带过,只谈“东坡肉”的趣事。年过六十的他,被流放海南,但是他却把这个荒蛮之地变成了诗和远方。在这充满趣味性和科普性的短短二十几分钟里,让人获取了知识,得到了快乐,更有网友称“笑着笑着就哭了”“跟苏东坡一比我经历的都不算事儿”。纪录片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年轻受众传递人生温情,着实可贵。
《历史那些事》以一个平易近人的姿态展现在受众面前,轻松而不失科学严谨地去还原历史,在引发欢笑的同时也引人深思。如果因此能吸引更多年轻人重新燃起对历史的学习热情,带动他们去翻阅历史书籍、查阅经典,那更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件事。
区别于传统电视纪录片,网生新派纪录片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创作者更加注重作品的互动性和传播性,以满足受众的参与心理。纪录片正从精英自我表达为主的“庙堂”走向普罗大众都可以参与的“江湖”,各类人群有失落有欢欣,但听取观众意见、接纳其参与到纪录片内容创作中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已是不可阻逆的大势。
如今,纪录片的创作热火朝天,受众也不仅限于在屏幕前看节目,而是想多多参与到节目中去。在B站,弹幕和评论区已经成为创作者与观众互动的重要方式。可以发现,弹幕早已经成为网生新派纪录片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是内容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纪录片发生着美妙而精彩的化学反应,促进了纪录片的健康发展。在网上看纪录片的人,不单单是看正片本身,更是看评论,目的或是为了社交认同或者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观众。据统计,《历史那些事》前六集的观看互动已达到了较高的纪录片弹幕互动数。
《历史那些事》在B站内迅速形成不错的口碑,在优质内容的吸引下,观众们成为“自来水”,在各种传播平台主动分享传播,被称为“纪录片里的泥石流”,并附上链接,方便网友点开观看。在网络意见领袖和多种传播平台的助力下,形成了网络传播矩阵,扩大了传播范围,加大了受众接触的可能性,同时也强化了受众的印象。
在新媒体环境下,《历史那些事》由B站自制并播出,在青年群体中引发关注。可以看出,青年群体对精神领域的需求并没有缩减,仍然在渴望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而《历史那些事》具有内容求真、形态多变、人本主义、注重互动、易于传播等网生新派纪录片的特点,更容易被青年群体所接受。它不仅满足了受众的心理和需求,还通过借助多渠道的传播优势扩大了其覆盖面和影响力,并最终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和不凡的评价。
注释:
①网生新派纪录片崛起年轻用户成收视主力军[EB/OL].搜狐,2018-12-17.https://www.sohu.com/a/282361724_161795.
②B站李旎:“网生新派纪录片”必须以人为本[EB/OL].新浪,2018-11-30.http://k.sina.com.cn/article_16865 46714_6486a91a04000j136.html.
③齐伟.“臆想”式编码与融合式文本:论二次元粉丝的批评实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10):113-119.
④毕克.纪录片创作的平民化分析[J].视听,2016(1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