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财经评论员、本刊特约专家 李攻
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为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山东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去年9月中旬,中央高层在郑州召开座谈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级战略,成为继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之后第五个重大国家战略。生态先行与经济发展双轮驱动,共同谱写“黄河新合唱”的主旋律。这对于优化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缩小南北经济差距、借助欧亚大陆桥拓展“一带一路”开放空间,意义重大。这也可以成为国家层面对“黄河经济带”的具体规划。
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格局。其实,对山东来说并不缺少国家层面政策上的支持。前几年,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经济规划都成为了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近来,山东省又相继迎来建设国家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三大国家战略。国家战略及其集成效应,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先导性、引领性和全局性意义。三大国家战略效应叠加、同频共振,将为新时代山东高质量发展提供重大历史性机遇。
从济南历城区的大桥镇,沿着国道220线向东一直到济南市济阳区城区,路两边的建筑已经基本被推倒。放眼望去,视野很开阔。这里就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区的先行试验地,面积大约有450平方公里。
“五个先行”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试验区的理念:思想观念先行,建设理念先进的引领之区;深化改革先行,建设体制灵活的活力之区;创新发展先行,建设人才向往的智慧之区;产业发展先行,建设产业高端的前卫之区;交通支撑先行,建设四通八达的开放之区。
拥河发展是济南市将来的发展方向。此前济南城区基本上在黄河以南,由于受到南部山区的阻碍,基本上沿着东西方向扩展,从而成为一个“油条状”,东西长上百公里,南北主城区只有10多公里。跨越黄河,让黄河成为济南的“城中河”,现在已经初现端倪。新旧动能转换先行试验区,就是连接黄河南北的重要措施。仅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说,济南的黄河两岸就将形成“十二桥一隧”的格局。
山东省政府提出支持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更是增强了济南发展的信心。上述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去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还未将支持济南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列入其中,只是说,提高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城市首位度,支持青岛建国家中心城市。
现在的济南可以说志向满满。去年年中,时任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就公开对媒体表示,济南的优势在于“三个‘万’”: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里、人口突破一千万、GDP向一万亿元迈进。
“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王忠林引用鲁迅先生的这句话阐释济南的区位等优势。在王忠林看来,济南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东承环渤海经济圈,西通中原经济区,是多个战略经济区交会点。
济南市已经发布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2022年,济南城市能级要大幅提升,辐射引领作用明显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综合性交通枢纽地位显著提高,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以济南为核心的黄河下游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
济南发展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但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滞。《济南日报》在最近的报道中说:2020年是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也是济南跨入“万亿俱乐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一年。面对疫情冲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做好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必须从长期大势认识当前形势,看清济南所处的历史方位。这段表述,正是济南充分认识自我的体现。济南,将不再是一个“被忽略”的城市。
对山东来说,沿黄发展更重要的是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周连华曾表示,按照国家战略,山东省已组织力量编制了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方案初稿,并研究提出了恳请纳入国家规划纲要的重大政策事项,梳理确定了打造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先行区等114项重大事项和工程。
去年年底,云南招到了重大投资项目,这就是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暨200万吨绿色水电铝项目。这个项目由魏桥创业集团领建,引入水电铝材一体化项目,进行铝全产业链布局,利用云南绿色能源及区位、开放优势,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绿色铝工业基地,进一步提升中国铝工业清洁生产水平。这一项目,正是从滨州转移出去的。
魏桥铝业的“出走”,除了原料供应及能源供应方面在云南具有优势之外,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是环保等综合因素的制约。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日前表示,魏桥铝业产能的转移,是滨州用好“加减乘除”,寻求多重目标动态平衡的现实之策。魏桥集团往云南转移产能的同时,在滨州布局200万吨再生铝生产项目,仅此一项,滨州煤炭消费量就可以压减1000万吨,腾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建议支持滨州建设世界级高端铝业基地。
滨州经历着“阵痛”,山东也同样如此,面临着“腾笼换鸟”的阵痛。山东省统计局相关人士表示,近年来,山东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推动钢铁、煤炭、焦化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关停了一批“散乱污”企业。
佘春明表示,动能转换需要形成压旧上新、压小上大、压低上高、压散上整的长效机制。这对山东沿黄城市的发展既有压力,也是机遇。
济南市正在向产业的高端挺进。其提出,将建设智能制造产业集聚高地,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率先打造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高地;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数控机床基地、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推进集成电路纳入全国战略布局,建设北方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同时,济南市将打造数字经济先锋城市。规划建设“中国算谷、智慧名城”,实施“数聚泉城”工程,创建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和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另外,位于山东西南部的菏泽向来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而菏泽的区域位置又十分重要。山东要沿黄发展,菏泽是躲不过去的一个“坎儿”。上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更大力度推进突破菏泽,加快鲁西崛起。”
要突破菏泽,除了山东的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山东与沿黄省(区)的交流合作,重点在鲁豫两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群融合、边界地区合作等方面进行创新和突破,促进济南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融合一体发展,打造黄河下游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山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