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涵,王仙子
(1.重庆工商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0067;2.西南政法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重庆 40112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是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四年本科学习最后阶段最关键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毕业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已成为“鸡肋”:一方面,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态度并不够端正,往往敷衍了事,普遍存在着选题陈旧、观点不明、结构失调、逻辑混乱、理论生硬、论证空疏、病句错字、抄袭拼凑等问题。[1]因此,其在整个教学实践环节中的意义也就不大。另一方面,学生不重视,加上指导教师缺乏前期有效的把关和引导,致使毕业设计质量普遍不高。由于质量不高,又致使指导教师在后期大量的批改纠错过程中耗时费力,其指导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这样,毕业设计也就成了一些指导教师完成课时量的一种“途径”和“方法”,变得可有可无。
我们认为,找到一个合适突破口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而这个关键重在选题。那么,又如何选题?一些教育学者如吴秀明等人提出,选题应遵循“专业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等。[2]19-22陈果安等人也列举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选题上的一些基本方法。比如“从疑问处入手”“从学术‘热点’入手”“从现实需要入手”“从擅长处入手”以及“运用新理论新方法观察传统命题”等。[3]50-55有效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长远地看,当然可以解决毕业设计质量普遍不高这一棘手问题。但事实上,以四年本科阶段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术水平来看,明显与这些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相对于教育学者宏观的理论建构,一些立足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对于选题问题,大多能在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其症结所在,也提出了一些较为切实的看法、建议和策略。比如张厚知、朱家席、李枫、潘明福等人就认为,应指导学生“多思多读,拓展选题”[4]“必须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5]“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6]“选取学术空白点作为毕业论文选题”[7]……这类建议、对策不一而足。不过,我们也发现,指导教师和学生如何去拓展选题?什么样的选题能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什么样的学术空白点才具有可操作性……对于这些具体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却在上述教育者的视域中付之阙如。因此,其立论观点也就往往显得泛泛而谈。
在当前学界对于毕业论文选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近两年来我们在教学和指导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我们认为选题的“在地化”引导是一个较具创造性的思路。它对于毕业设计当中各种问题的解决,可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突破口。本文即是对这个问题的不太成熟的集中思考,论述尚有不周之处,尚祈同行高明指教为盼。
什么是选题“在地化”?这是我们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也是我们思考的起点。所谓选题“在地化”,是相对于一般选题而言的,结合着地方性知识和个人情感体验的,且具有多元、开放性的选题。
首先,“在地化”选题意味着它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的选题。“在地化”,通俗地说,就是本土化或地方化,是相对于全球化而言的另一种趋势和潮流,它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在当今同质的全球化浪潮中持守地方的个性、差异和主体性。它认为,一种近于普遍性的、同质化的、“他者化”的全球性知识,已经或即将遮蔽、改写它所赖以生存、立足的基础,从而要求尽可能地凸显地方性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一种诉求,我们认为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这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拒全球化浪潮藉由某种知识或话语侵害本土或地方正常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而“在地化”的存在和发展,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世界体系论”代表人物沃勒斯坦(Immanuel Maurice Wallerstein)就曾指出:“单一世界文化的概念面临强烈抵制,受到政治沙文主义和多种反主流文化的反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与其说是朝向文化同质化,毋宁说是恰好相反:走向文化分化与复杂性。”[8]事实上,对于地方性知识的体认和追求,在现代学术研究中也显得十分突出,可谓成果迭出。在人类学领域,费孝通(江苏开弦弓村)、杨懋春(山东台头村)、林耀华(福建黄村)等人的研究及其成果都具有鲜明的“在地化”特征。这些学者不但具有“在地化”身份,可以便利地在研究中利用本地社会文化资源提供的直接经验,而且,他们的研究基地常常就设在或靠近他们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一些场域和地点。再就我们所指导的中国现代文学而言,“在地化”在当代文化研究转向这一趋势下,同样是研究的热点话题。比如,在1990年代,严家炎主编了一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推出一系列著作,不乏一些优秀之作,推动并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一股不大不小的“地域文化热”。其中就有李怡《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从区域文化视角,试图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与四川相关的那一部分”[9]4。另外,像当下学术界对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艾芜笔下的西南边疆、萧红笔下的东北风情、余光中笔下的巴蜀景致等区域文学的研究,都反映了一种地方性知识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异军突起。
其次,“在地化”选题还和个人的情感体验有一定的联系。所谓的“在地”,一般说来是学生的籍贯所在地,也就是他所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或者是他当下就学高校所在的地区。某种意义上说,“在地”几乎承载着学生对于该地区绝大部分的知识和情感,这已不单单是他生活的区域,很大程度上已内化为他心灵上的家园和故乡。在这里,他曾有人生的经历和体会,他也曾在此参与,并在参与中获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相对于其他区域,“在地”与学生也就必然会有更多心理和情感上的联系。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John Dewey)曾强调学校教育应重视本地物质与社会环境对于学生亲身体验的重要性,认为学校应该成为“学生的生活栖息地(habitat)”[10]28。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肯定了“在地”在现代教育体制中的积极作用。这样看来,“在地化”选题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参与式的、体验式的选题。它要求学生选题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理解和把握,还要能够充分调动他们长期积累下来的“在地”生活经验和情感体会,并由此把这种生活经验和情感体会学理化。这种参与式、体验式的选题,相对于其它选题优势明显。一些学者就曾指出历史人类学领域“在地”学者的这一优势:“他们不必经过一些‘非在地’学者在进入田野调查之后所必须经历的角色转换。”因为,“一般而言,一些非本地人类学家进入田野之后须经过从生疏到熟识,从城市直觉体验转换为迅速熟悉乡村社会人伦关系与直觉表现的变化过程”[11]。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这种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比较突出的实例是沈从文研究。在国内沈从文研究领域,凌宇是改革开放后一批拓荒者中最突出的一位。他长时间的专注,用心、动情、倾力,罕有其匹。1985年出版《从边城走向世界》,1988年出版《沈从文传》,这两部著作可算得上是沈从文研究路程当中里程碑式的作品。这恐怕与作者和沈从文“同乡”的关系,以及两人共通的“湘西经验”不无关系。1988年沈从去世后,凌宇写了《风雨十年忘年游》,文章当中有这么一段“闲聊”,颇能印证以上说法:
凌宇:也许我是个湘西人,您作品中那份乡土悲悯感给我的震撼实在太大。在这人生悲悯里,深藏着您对南方少数民族命运的忧虑。不知我的感觉对不对?
沈从文:苗人所受的苦实在太深了……所以我在作品里替他们说话。[12]512
以苗族为主体的湘西少数民族,他们的历史悲情不仅是沈从文书写表达的对象,也是作为一个“在地”研究者凌宇的情感体验。这正说明一种参与式的、体验式的“在地”研究是有可能进入研究对象的内面,从而发现问题的真相和本质的。
第三,“在地化”选题还要求选题的多元和开放。“在地化”选题,当然是从本土、地方的文学、文化资源中发掘选题,侧重本土、地方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研究思维的单一化和研究视野的封闭化。毋宁说,“在地化”选题是结合着多元和开放的选题。以我们所在的西南巴蜀地区为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蜀作家作品之多,文学风格之丰富多样,一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部分。比如李劼人、艾芜等长时期地开掘着巴蜀的乡土题材,刘盛亚、沈起予、陈铨等作家的外省故事也常常以川人为主人公,郭沫若、巴金虽然不刻意追求创作的巴蜀题材,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具有敏锐的巴蜀视野,余光中、聂华苓、陈义芝等当代台湾作家、诗人,虽与巴蜀只有一面之缘,但也不妨碍他们对“原乡”的追寻,等等。除此以外,作为一个文学社群,“抗战大后方文学”这一因特殊历史际遇而兴起的当下热点课题,同样也呈现着巴蜀现代文学研究的多元化生态。
同样,“在地化”选题还要求开放的研究思路。也就是说,研究的对象虽然与“在地”的选题紧密相关,但研究者的思路却不一定仅仅局限于“在地”,而应该通过“在地”发现更为普遍、更具深度的问题。换句话说,“在地”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是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而实现研究者对于规律和本质的认识、掌握,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在地化”选题也就不是自我封闭的,排他性的,而是不断开放的,接纳性的。这里,我们同样以巴蜀地区的作家作品对此加以说明。比如,对于巴金《家》的研究,我们当然不会只是看到四川成都一个名为“高公馆”旧式大家庭无可挽回的衰败和消亡。事实上,“高公馆”还是前现代中国所有旧的家族制的象征。再比如,余光中的“乡愁”,这当然源于他在抗战大后方重庆八年的个人经历,然而结合中国近代史,巴蜀已不再是他个人怀乡的物质空间,而早已类型化为20世纪下半叶华人社会的集体情绪,成为一种具有高度象征性的文化符号。
进而言之,无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课堂教学,还是毕业论文选题的指导,都应重视地方、地域的因素。古今中外的文论家、文学史家大都意识到文学、文化具有地方性、地域性这一属性。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北方早出的《诗经》为“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是质朴的“训深稽古”之作;称南方后起的《楚辞》则为“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并将此“奇文郁起”的原因归结为“楚人之多才”,[13]11-19就接触到了地方、地域与文学、文化的关系。而法国十九世纪文学史家丹纳,则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明确地把地理环境与种族、时代并列,认作决定文学的三大因素。[14]10他们都将文学、文化种类、风格的形成与地方、地域性条件挂起钩来,考察地方、地域带给文学、文化的影响,揭示了文学、文化发展的某种客观规律。
以上,我们通过理论上的说明,并结合一些具体的实例,对于“在地化”选题概念有了一个集中的阐释。问题清晰以后,接下来我们就要分析这样一种“在地化”选题对于学生而言,将会在他的毕业设计中产生什么样的意义和价值。
一般而言,大多数高校在毕业论文选题阶段,所采取的方法无非两种:第一种是指导教师为学生划定选题范围,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从中选题。第二种是学生通过短时期的调研确定自己的选题。这两种选题方式有它的优势,但其劣势也十分明显。就优势来说,由于选题是指导教师指定,指导教师对于所列选题大多有较为深入和透彻的了解,所以在指导时,一般都能够到达比较理想的效果。但就其劣势来说,在这样的指导模式下,学生对于选题是否有兴趣,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主动性,必然是有所疑问的。而勉强学习、写作也很难达到毕业论文的高质量、高水平。以我们所指导的中国现代文学毕业设计为例,学生对于现代文学因为时间上暌隔已久,大多没有选题的兴趣,而对于余华、莫言、严歌苓、虹影、卫慧等作家为代表的当代文学部分,因为时间或心理上的切近,更有认同感。因此,在2017至2018这两年间我们所提供的现代文学选题部分,少有学生会主动选择,即使有选择,毕业设计完成的程度和效果也是差强人意。此外,学生自主选题的问题也不少。最大的问题就是选题的重复,史料的陈旧。如张爱玲,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无非是注意她的女性主义问题;写沈从文,就是《边城》的田园牧歌情调;写余华,围绕他的代表作《活着》来说事;写严歌苓、虹影,就千篇一律地谈她们作品中的人性主题……这些几乎是每年学生选题的“重灾区”。殊不知,对于这些作家、作品的相关主题、艺术风格等的研究,学界到目前为止已经相当成熟,如果没有新史料、新观点,大多只是已有研究成果的重复和堆砌。
就此而言,选题的“在地化”对于毕业设计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具有它无可取代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在地化”选题从原始资料的搜集到参考文献的查找,相对比较容易、便捷。众所周知,资料是毕业设计的基础,是它的血肉,资料的多寡好坏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因此,最大可能地占有资料,特别是那些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在整个毕业设计环节中就显得尤为关键。语言学家王力在谈论文写作时就指出:“别看写出来的文章只有一万字,几千字,搜集的材料却是几十万字,这叫作充分占有材料。材料越多越好,材料不够就写不出好文章。”[15]1019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资料或者缺少资料,毕业设计将难以深入,更无法得出信实可靠的结论。而“在地化”选题在这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是明显的,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或规避资料搜集环节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利因素。例如,一般来说,毕业设计从开题到答辩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内,要想完成一篇理想的设计,时间上难免会有所紧张。尤其是考虑到对那些跨区域研究对象的资料搜集,距离就成为摆在研究者面前最大的障碍。但是,“在地化”选题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或者说可以“弱化”这个问题。以我们指导的毕业设计为例,一些学生的选题与“抗战大后方文学”有关,而这一文学社群的集中区域主要是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比如巴金《寒夜》,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梁实秋《雅舍小品》等,这些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或是写于此,或作品的内容主题与此相关(最有代表性的是梁实秋写重庆的风土民情)。所以,学生在这方面资料的搜集,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容易。像位于北碚的老舍故居,梁实秋故居都或多或少地保留、展览着一些史料、手稿,且在重庆市图书馆、西南大学等文化机构、高校内,一些早期的版本也都有存留。这样,也就极大地方便了资料的搜集和整合,为此后的研究腾出了宝贵的时间。
第二,相对于其它选题,学生由于更加熟悉“在地”内容,可能就会更有兴趣,也就更积极、更主动地去完成毕业设计。本科毕业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在于培养大学生具有发现本学科领域有学术意义的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写作来提高大学生综合知识应用和实践的能力。然而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往往将毕业设计看成是一种负担,缺乏明显的主动性。这样,毕业设计就变成“凑字数”“凑篇幅”,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的重复劳动,变得毫无意义。不过,我们看待这一问题应尽量客观,一方面不能排除学生主观上的不端正态度,但另一方面也要客观地承认学生在毕业设计各环节可能所遭遇的困境。比如,选题内容生疏所造成的最大弊端就是研究对象模糊不清,主题不明,思维混乱,而这反过来又极易造成研究耗时耗力,走更多弯路,客观上增加学生的负担,从而滋生出消极怠惰的情绪。要解决这一困局,“在地化”选题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因为从主观上说,如前文第一部分我们所阐述的那样,“在地化”选题是结合着个人情感的,一种参与性的、体验性的选题,这就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一个情感的支点,他们就更有可能对此发生兴趣,更能积极主动。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个体在满足生理和安全层次上的基本需求后,还要有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三个更高层次的需求。[16]7因此,“在地化”选题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规避“重知轻情”教学产生的逆反心理以及焦虑、沮丧、抵触、逃避等负面情绪。而从客观上看,“在地化”的研究者不必像“非在地”的研究者那样以外来者的身份介入一个陌生领域,从而也就不需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所需的资料,熟悉他的选题,这样也就可以节约更多的研究成本,客观上降低研究的难度。
在这一部分,我们厘清了对于学生而言“在地化”选题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是为什么毕业设计应当尽可能地选题“在地化”。那么,在实际的操作当中我们又应该通过何种途径实现选题的“在地化”?
指导教师如何实现选题的“在地化”引导,我们认为应当从日常的教学实践环节和直接的毕业设计指导环节两方面入手。
首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环节方面,我们主张:第一,转变思路,培养“在地化”教学意识。从前文的梳理可以看出,“在地化”选题为毕业设计的主体——学生,和毕业设计本身提供了很好的桥接作用。换言之,这一选题方向,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当前毕业设计质量普遍下降的难题。因此,这迫切需要教师从根本上反思一种只有普遍性、宏观性而没有特殊性、地方性意识的教育观念,应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在地化”教学意识。而这一意识的培养和获得,不仅需要教师在课程层面以“在地化”为导向进行跨学科∕科目的统合,也需要教师在教学法层面不断有所突破和创新。比如在学生的培养计划当中都应包含“在地化”教学法的核心技能,包括围绕“在地”主题,创设教学单元,组织教学材料,寻找有益于改善教学效果的“在地”资源,探索一方水土特有的社会、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等,从而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或营造出“在地”的情境。第二,因地制宜,践行立足地方的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教学理念。由于“在地化”选题是参与式的、体验性的,并不只是课本上静态的学科知识,因此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与到“在地”的社会实践中去,体验“在地”。在要求学生进入图书馆、资料室、博物馆以及各类文化机构了解“在地”知识的同时,也要适当鼓励学生走向社区、街道、村镇,或组织学生进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采访等方式手段,深化“在地”体验,从而将他们的求知活力与“在地”关切结合起来。比如,在我们所指导的一篇毕业设计中,选题就是学生所在高校校内教学楼的墙报文化。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利用一周左右时间,完成墙报的搜集和整理这一田野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他们所置身其中的校园文化与学校优势学科、办学方针、立校精神之间的联系。这一注重学生实地调查,并结合切身体验的选题,相对于其它选题,其优势自然十分明显。
其次,在直接的毕业设计指导环节方面,我们主张,指导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设置“在地化”课题,引导学生进入其中。这包括:第一,引导学生尽早确定“在地化”选题。选题是开展学术研究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一个好的选题往往可以决定这项研究的价值和效用。如何让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一个好的选题,需要指导教师做如下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摸清学生是否有“在地化”选题的知识储备;了解学生是否对“在地化”选题有学习兴趣和愿望;考虑“在地化”选题资料来源的难易程度;完成这一选题时间上有无保证,等等。第二,在确定好选题以后,还应让学生明确“在地”选题的目的。目的是导向,只有目的明确,毕业设计的论证过程才能有的放矢。这需要指导教师在实际的指导中要让学生清楚:通过这一选题要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更进一步说,这一选题将对现有理论产生什么样的推动作用,或者对社会实践又会有什么样的指导价值。第三,目的明确后,就要让学生开始熟悉“在地”选题的内容。内容是毕业设计的主体,是核心,它是否客观真实、准确完备、逻辑自洽,直接关系到这篇毕业设计的质量好坏。因此,这需要指导教师严格把关,严格要求。具体到“在地化”选题指导,就需要指导教师尽可能使学生掌握丰富的“在地”资料,熟悉这些资料的内容,并从这些内容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等等。第四,在以上三个指导环节完成以后,最后还需要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在地”研究的方法。从我们指导的经验来看,这方面的方法及其运用的先后顺序主要是:1.调查法。相对于一般的问卷、采访、谈话、测验等调查法,这里所说的调查法还包括对研究者本身的“调查”,这是由“在地化”的体验性、参与性特征所决定的,是一种“自我调查”,从自身经验出发对于“在地”自我的感知和认识。2.文献研究法。即根据某一“在地化”选题,查找、阅读相关史料、文献。3.定性研究法。具体说就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搜集到的“在地化”选题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最终达到研究的目的。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指导教师应最大限度地重视、规划、设计“在地化”选题资料的搜集、查找工作,因为资料是整个毕业设计环节的基础性工作,是重中之重。当然,资料的原始、新颖,也是这类选题有别于一般选题最为凸显的优势之处。
如果我们不局限于“选题”问题,而是扩展到整个教育问题,可以发现当下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已降格为单纯的语言赋义和抽象的知识传授行为,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重视,语言或知识与日常的实践,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割裂,无法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体。这样看来,教育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语言或知识的问题。毋庸讳言,语言或知识当然可以对具体的实践和活生生的现实进行描写、表达甚至是塑形,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抽象的知识使学习者脱离了直接经验和真实问题,扭曲了我们对具体事物(一方水土是最好的代表)的感知”[17]。因此,如何有效地揭示语言或知识对于现实的遮蔽或扭曲,如何尽可能地让语义或话语与现实相切合,是摆在教学者面前首当其冲的问题。而正如我们在前文所论述的那样,“在地化”教学对于地方性知识、语言的强调,尤其是对于学习者体验性、参与性的重视……皆能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弥合语言或知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裂隙,为当下这一突出的教育问题提供一些思路,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