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结合实际,主动作为,创新方法,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成都特色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路径。成都市连续八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成都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经验作为副省级城市唯一代表在全国进行交流推广。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创新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服务理念,创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成都市建立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3308 个,将过去服务安置退役军人和服务重点优抚对象扩大到服务全市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网络。加强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将每名退役军人党员编入党支部,参加党组织生活。2020年1月-9月全市共开展主题党课3500 余次,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色场馆、主题文艺晚会等活动150 多场;1664 名退役军人党员担任村(社区)书记(主任),3486 名退役军人党员担任“两委委员”,有效发挥了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全市建设老兵文化广场、退役军人之家等场所3000 多个,2020年1月-9月接待退役军人12 万人次,成功帮助退役军人在思想上、组织上、生活上迅速适应地方、融入社会。开展退役军人先进典型评比,邀请优秀退役军人参加重要节庆活动。大力实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六大行动”,加强“兵支书”“兵委员”“兵经理”和志愿服务带头人的培育。邀请职业规划导师授课50 场,组织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80 余场,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岗位8 万余个。举办“创业天府 菁蓉汇·退役军人创新创业”专场活动,发布退役军人创新创业成果展27 项,表彰“2020年成都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29 人。
将过去只注重退役军人接收安置、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优待金,转变为提供国防教育、入伍、服役、退役、就业、优待、褒扬纪念七大类“全生命周期”服务,使服务更有温度。组建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为退役军人提供终身展示平台,全市共建立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300 余支,参与人员10 万余人。他们除参加社区发展治理外,还会为特殊困难的退役军人提供一对一的帮扶服务。建立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常态化联系2 至3 名退役军人服务机制,主动上门服务,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使服务更精准。充分发挥政府机构、服务体系、社会力量“三驾马车”的合力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力量有效补充的方式,为退役军人提供精准服务,使服务更有保障。
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退役军人信息化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多部门互联、数据共享、集成服务等方式,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模式,实现各类服务信息“一网打尽”和退役军人日常走访信息化管理。目前,已实现全市退役军人在线诉求反馈、年度养老金查询、在线信息采集等。将“全生命周期”服务的32 项重点服务项目集中到村(社区)服务站,实现“一站式”办理,让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成为服务保障退役军人的“应用终端”。2020年1月-9月,全市共为12135 名退役军人提供了“一次申请、一窗服务、联动办理、限时办结”的“一站式”服务,打通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按照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信息化建设有关要求,成都市建立了全市联网、上下贯通的“退役军人智慧服务大数据平台”,准确掌握全市范围内的退役军人人数、分布情况、服务成效,有利于摸清底数,精准服务,发挥作用。通过服务方式的创新,增强了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三个创新”,成功推动退役军人实现华丽转身,取得了服务效能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下一步,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继续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服务管理能力,让退役军人暖心、让现役军人安心、让党和国家放心,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提供成都方案,贡献成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