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妮 田 园 窦雨琛
当前,税务环境复杂且多变,企业遭遇税务风险的概率越来越高。本文针对DF公司税务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现该公司在税务风险管理意识、税务管理组织及人员、内部业务流程管控、发票管理和信息沟通等方面存在问题,致使公司面临潜在的税务风险。基于此,提出了完善公司内部税务环境、优化税务内控流程、提升税务人员专业能力和健全税务信息沟通机制等方面的建议,为该公司降低涉税风险提供参考。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税收征管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审批制到备案制,再到现在的留存备查,税务机关逐步弱化了前置环节的审核,更多转为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手段进行的事后监督。一方面,政府简政放权举措极大的便利了纳税人办税,另一方面,由纳税人自主判断办税所承担的风险也在与日俱增。税务合法合规已经成为企业税务管理的基本要求。
DF公司成立于1997年,主要经营食盐的生产与批发业务。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经营规模不大,属于小型微利企业范畴,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公司未设置专门的税务部门和工作岗位,发票领购与开具、纳税申报等税务工作由财务部1名会计人员兼职完成。公司管理层不重视税务风险管理,不合规的税务行为已被税务机关进行了相应处罚。
公司管理层对税务风险的认识不到位,认为该工作仅由财务部门主管负责,防范税务风险就是和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关系,尽可能的少缴纳税款。没有真正认识到税务风险来源于企业的各个环节和部门,税务风险管理工作需要各个部门互相配合,而不是只由财务部门负责。此外,公司日常的涉税工作由财务部门1位入职不到一年的职场新人兼职负责,其专业能力较低,缺少税务风险管控意识。
由于公司管理层没有风险意识,DF公司并没有建立税务风险内控制度,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税务风险控制措施。公司控制税务风险的方式处于被动的、临时的、应急的阶段,无法通过税务风险识别点和指标分析来预测税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例如,在合同签订方面,DF公司管理者并没有要求财务部门参与其中,也没有要求财务部门出具相关的合同涉税事项分析报告;在采购方面,DF公司作为一般纳税人,对于购进环节取得的发票缺乏严格管理,财务部门制定的发票审核流程过于简单,致使公司进项税额抵扣面临涉税风险;在内部审计方面,审计部门要求各个部门自行检查并填表,最后由审计部门签字即可,每年一次的内审流于形式,并没有落实到内控监督的作用。
在DF公司的财务部门,现有税务人员负责完成涉税业务处理的同时还要肩负一部分会计工作,岗位职责划分不清,员工难以尽职尽责。一旦出现涉税问题,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屡见不鲜。此外,在专业人员能力提升方面,除了每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外,DF公司从来没有组织过内部专门的财税培训,也没有提供外出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税务环境,税务人员不能及时将旧知识更新换代成新的内容,导致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不仅难以通过提前预判规避涉税风险,反而会由于自身专业能力的不足,对涉税政策理解有误,操作不当,增加公司的涉税风险。
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票据管理是否规范合规对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意义重大,但是DF公司的发票管理存在较大的税务风险。例如,在发票的领购和开具方面,公司并未建立完整的发票领用登记制度,在前任员工离职时,也未办理相应的交接手续。同时由于现任税务人员入职时间不长,涉税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对发票开具时间理解不够准确,存在未按照税法规定要求开具发票的情形,甚至单纯的认为不开具发票就不用缴税。在取得发票方面,管理松散,缺少对“三流一致”的严格审查,致使公司取得不合规的发票,不仅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相关费用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也不能扣除,而且还给企业带来虚开发票的风险。由于发票管理不合规,DF公司已经被主管税务机关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一方面,在公司内部,各部门之前缺少日常沟通机制,没有明确的涉税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流程,难以预先识别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另一方面,在与税务机关沟通方面,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也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税务机关发布的涉税政策,特别是一些税收优惠政策。由于政策的时效性,导致公司未能享有应享有的税收优惠。在涉税风险应对方面,从DF公司主管税务机关的涉税处罚事项来看,公司的应对措施单一且传统,仅仅依靠与税务机关的人情疏通,当人情疏通行不通时,只能接受处罚,导致公司经济利益受损。公司缺少处理和控制风险规范策略和专业措施,税务风险的应对不力。
1.强化税务风险管理意识
DF公司需要进行内部专题培训,动员全员重视并参与税务风险的日常管控工作,强化税务风险管理意识。转变过去认为的“与税务机关搞好人际关系就能化解一切风险”、“税务工作就是开发票、按期纳税申报、不违法”等类似浅薄传统的想法,营造良好的纳税遵从环境和文化,将税务风险管控融入日常业务处理的全过程。
2.设定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目标
公司不能也无法做到税务管理零风险,更不应将税务风险管理目标简单等同于税务筹划目标,认为仅仅是减少税收负担,实现少缴纳税款的目的。鉴于DF公司已经由于自身不当的涉税行为遭到税务机关处罚的事实,建议公司将纳税遵从的目标作为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准确理解国家的税收政策,规范自身的涉税行为,对公司的涉税事项进行合理判断,以便尽量减少税务风险给公司带来的经济和名誉双层损失。
3.明确税务岗位职责
鉴于DF盐业公司的规模和经营现状,不需要专门成立税务部门,但是需要在财务部门设立专门的税务工作岗位,明确其岗位职责。安排具有税务专业胜任能力的专业人员,不仅负责公司日常涉税业务的常规工作处理,还需要参与业务部门的决策,适时给出税务方面的建议,定期出具公司涉税风险分析报告,优化公司业务流程。
1.明确税务风险管理领域
DF公司主要税负集中在增值税,因此,公司需要将税务风险管理的重点放在增值税的管理。具体可分为采购环节、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针对各环节涉及的合同、发票、会计核算、税收优惠和纳税申报等内容进行业务划分和流程梳理。
2.税务风险识别
DF公司可依据税法的规定,梳理核心业务,形成税务风险防控清单。例如,针对DF公司发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分析导致企业涉嫌虚开发票的主要风险点,包括供应商的选择;合同流、资金流、发票流是否“三流一致”;发票票面信息是否完整有效;发票开具时间是否正确等。针对公司无偿赠送业务处理的问题,分析导致公司可能少缴税的风险点,包括是否符合视同销售行为的规定,税额的计算、会计核算处理是否准确一致等。
3.税务风险评估
鉴于DF公司涉税人员的专业能力,公司在结合税务风险防控清单进行日常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需要定期聘请外部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的税务风险自评,及时衡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公司经营的影响程度。同时,可充分利用税务机关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的量化指标体系,进行重点评估指标的测算,明确公司税务风险的程度水平。
4.税务风险应对
针对风险识别和评估结果,DF公司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应对机制。一是对已经发生的税务风险,及时采取方法进行化解处理。比如,公司收到了不合规的发票,要及时联系供应商进行补开、换开。在不能换开补开的情况下,积极收集证据资料,确保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将公司的损失降到最低。二是对即将可能发生的风险,加强控制,与内部监督部门合作,强化日常重点业务涉税风险的专项检查,及时发现税务风险,提前应对。
受业务规模和人力成本的制约,DF公司财务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涉税事项处理不规范,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税务风险。与此同时,即便公司制定了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去执行,也难以实现有效的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达到预期效果。
DF公司在提升税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需要考虑:一是严把人员招聘关。结合税务岗位职责和要求,招聘具有税务专业素养、能够胜任公司税务工作的人员。二是加强专业培训。面对当前复杂不确定的税务环境,即使是非常专业的税务人才,不及时参与培训学习,也无法胜任工作。因此,公司应当创造条件给税务人员组织培训、学习,透彻领会税收政策并能熟练应用。三是在公司内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员工积极学习,并匹配相应的激励机制。例如,对于员工职称提升给予额外奖励,将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效果与相关人员的工作考核联系起来,激发全员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热情。
1.加强公司内部税务信息沟通
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需要所有业务部门进行具体执行和维护,必须加强DF公司内部部门间的沟通,确保税务信息的顺畅。一方面,按照税务风险管理清单,各业务部门结合具体事项定期进行风险识别,并将结果上报税务人员。相关涉税事项有所变动时,要第一时间通知财务部门,及时更新税务风险清单及相关指标。另一方面,财务部门和税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针对各部门在涉税风险点识别、合同签订、发票开具、税收政策变化等方面的涉税信息和疑惑进行培训、讨论、答疑,消除各部门之间税务信息的不对称性,协助业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
2.加强公司外部税务信息沟通
由于我国涉税政策复杂多变,在具体执行层面,会给予税务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税务机关的执法结果也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税务风险。因此,公司的涉税行为除了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税务理念和习惯也必须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DF公司需要和税务机关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同税收管理员沟通,以获取信息、获得指导;积极参加税务机关举办的税法宣传辅导、业务培训;及时获取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变化信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正确看待并积极应对税务机关对公司的日常管理、风险提示、纳税评估和稽查活动,提高公司的纳税遵从度;积极运用税务部门的门户网站、电子税务局、12366、微信公众号、税企联络群等信息化平台第一时间获取税收征管政策信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公司的税务风险。
此外,DF公司还需要关注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沟通。加强与交易对象的信息沟通,增加彼此的了解程度和亲密程度,建立更长久的合作关系,方便彼此规避风险;加强与同行和税务中介机构的沟通,快速了解行业变化趋势和税收新政信息,借鉴税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经验,提高公司税务风险应对的反应速度,降低经营损失。
总之,税务风险分布在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同时贯穿于各个业务流程的始终。DF公司需要遵循纳税遵从、成本效益、可操作性等原则建立科学合理、集约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规避涉税风险,降低企业税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