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

2020-02-23 09:12:40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年24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信息化工程

(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在这一背景下,建筑工程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多,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因此人们的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工程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工程按期竣工以及整体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目前已经得到了施工企业的广泛重视。对工作人员来说,需要明确认识到工程管理及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在实践中的过程中探索可行的管理措施,提高管控水平。基于此,该文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展开分析。

1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1 外在方面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节奏较快,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因此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施工部门需要采取合理高效的技术方案,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以及对施工质量的控制,目前也是当下广大施工企业关注的一大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度也在逐年提升,并且先后出台了诸项重大技术标准规范,在质量控制和工程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助于减少工程的成本,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实施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节约材料成本,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的高质量建筑工程项目,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符合工程发展需要。

1.2 内在方面

对建筑工程进行分析,施工企业对于管理机制的落实、质量管理控制责任的落实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施工企业属于市场经营主体的重要组陈部分,现如今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建筑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滋生的竞争优势,对成本造价进行压缩,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情况的持续存在,导致施工企业在造价成本与施工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难以做出选择[1]。因此采取有效的工程管理措施,对施工质量控制水平进行优化,能够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在有效控制成本支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工程的质量,塑造良好的形象,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图1为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2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常见的问题

2.1 低价中标

对建筑工程来说,低价中标是工程管理过程中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对当下工程行业规定展开分析,建筑工程需要具备完善的招投标规定,并全面落实,并通过相关部门对招投标的过程实施全方位监督,保证招投标工作的公正合理,符合相关要求。但是对当下工程招投标工作展开分析,低价中标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对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形成阻碍,不利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失去了招投标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评标的方法不合理,评标环节有失公正,导致最终的中标价格不符合实际情况[2]。多数情况下,低下中标虽然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能够有效减少建筑工程的成本,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但是实际情况中一些施工单位将低价中标作为一种盈利方式,因此对招投标工作的合理开展产生不良影响。

2.2 招投标流程不合理

图1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因为我国招投标制度制度发展时间较晚,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异。招投标流程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投标人弄虚作假、围标串标情况严重,以此达到中标的目的,对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耳朵有序展开形成了阻碍。并且少数人为了能够中标,同建设单位串通,制定相关招标文件,使投标报价和标底接近,达到中标的目的。2)招标人通过串标和围标的方法虚假招标,使自己满意的企业能够中标,使其他企业的时间、资源和大量精力被浪费,或者通过设置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使一些企业不能达到要求,明招暗定现象严重。

2.3 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管理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首先,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分析,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工作人员基础专业知识匮乏,知识结构过于落后,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根深蒂固,但是对于一些掌握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人员多为毕业不久的学生,实践经验严重匮乏,无法快速适应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图2为工程管理工作人员构成图。其次,对施工所需材料进行分析,建筑材料时建筑工程的基础组成部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决定性作用。在使用材料的过程中,一些施工部门和管理人员缺乏对材料的重视,或者采购材料没有结合工程实际,采购一些性能不佳、质量较差的材料,或者进行采购时没有对其性能参数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问题。再次,设备也是现场管理的突出问题之一,如果设备配置不合理、质量性能不佳或者保养维护不及时,也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最后,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如果施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合理高效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不先进,或者对环境的控制不充分,污染问题严重,都会对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产生不良影响。

2.4 施工过程信息化水平低下

对建筑工程全周期展开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也变得愈发深入,为建筑工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丰富的手段,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并且实践显示,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利用,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结合现状分析,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仍然较低。虽然很多施工部门引入了多项信息化管理系统,例如协同办公系统、物质管理系统以及项目管理系统等,开始建设信息化平台,但是因为各个系统均各自为政,互相独立运行,联系缺失,再加上不同的供应商信息系统缺乏一定的兼容性,因此对建筑工程各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交流造成了阻碍,不利于提高管理水平,无法将信息化技术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在这一大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任务繁重,需要进行管理的项目较多,并且政府的投入没有提升,目前对安全管理以及信息化管理均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企业自行进行研发,则会花费大量的资金,不利于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3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对于低价中标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

首先,需要对市场竞争行为加以规范。对建筑工程来说,其全部招投标行为均要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符合国家《招标投标法》相关要求,并且保证招投标工作环境的良好,维护招投标工作秩序,对招投标流程进行规范和全面梳理,防止出现恶意竞标的情况,时刻注意低价中标的情况,严加预防。为后续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其次,需要加大对定额编制的支持力度。将质量控制的标准分为7点,对工程项目进行分解细化,保证投标才可以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报价措施,确定投标合同款项,经过分析评估定额方案,能够有效评估投标方的资质,了解资金情况,发挥招投标工作的作用[3]。最后,需要提高信用管理水平。全面了解投标方信用情况,根据信用档案保证招投标工作的规范性。除此之外,还需要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防止出现低价中标等不良情况。

3.2 对于招投标流程不合理采取的解决措施

首先,需要加大对招标人及代理人行为的监督力度,建立可靠的监督机制,避免负责人通过一些不正当操作内定投标人。将项目终身责任制应用于招标人,如果建筑工程发生质量问题或者出现严重事故,则需要追溯责任,要求负责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避免负责人私下和投标人进行串标围标。其次,需要加大对招标全程的监管力度,对于违法行为要予以严厉惩罚,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有效避免串标、围标以及陪标等不良情况的出现。最后,需要提高评标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好专家库建设工作,对于评标人员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相关工作人员及监管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以防发生制定专家进入专家组的情况。在正式评标的过程中,需要对专家的个人信息进行严加保护,避免发生私下互相联系、串通的不良情况,对招投标工作的公正性产生不良影响。

3.3 对于现场管理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

对于现场管理所出现的问题,应该采取以下4种措施:1)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人员来说,施工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培训机制,增加对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加强其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优化和更新其知识结构,并且对质量控制经验进行定期交流和分享,促进工作人员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对于现场施工人员来说,需要加强对其的指导工作,不断提高其专业操作能力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安全意识,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2)对施工材料选购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保证材料的使用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在对施工材料进行采购的过程中,不应该只选择一个生产厂家进行选购,还需要对多家的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对材料的合格证明以及检验报告进行深入了解,保证材料的性能和质量。3)在施工设备方面,设备对于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应配置质量好、性能佳的设备,并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在施工全过程中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下。施工企业可以使用自行选购和外部租赁2种配置方法,提高设备的使用率。4)施工企业需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大对技术工艺的创新力度,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5)加强对外界环境影响因素的控制。深化质量理念,从目标的开展到验收,再到后续的评价和改进,都需要做到“一次成优”。

3.4 对于施工过程信息化水平低下的解决措施

首先,需要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应用水平,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图3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平台示意图。施工企业需要做好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对接工作,争取得到扶持资金,缓解企业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方面的资金压力。其次,需要加大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人才是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主要执行者和操作者,因此建筑企业需要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培训,不断地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为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4]。最后,需要加强各信息管理平台及系统的结合,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综合性作用。将综合办公系统作为起点,明确各个分支系统及平台的关系,实现管理信息资源的互相分享和联通,对数据信息的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图3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流程示意图

4 结语

总的来说,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工作中仍然一些漏洞,对工程的稳定发展形成阻碍,因此对管理者来说,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坚持管理原则及质量控制规律,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信息化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月“睹”教育信息化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子午工程
太空探索(2016年6期)2016-07-10 12:09:06
工程
工程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