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杰
【摘 要】本文以福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厂区的高支模工程为例,分析了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中的支模设计和施工准备,重点阐述了高支模施工中的立杆搭设、剪刀撑搭设、模板安装及支撑架搭设、拆除的施工技术,总结工程案例应用中的可行措施,以期为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业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工业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福建福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厂区的1#厂房和综合楼高支模施工,建设地点位于安溪经济开发区龙桥园官桥B-3地块。本工程建筑总面积21084.78m2,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1#厂房地上4层,综合楼地上5层,建筑总高度:1#厂房21.15m,综合楼18.01m。
2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2.1支模设计
本工程厂房部分地上4层,建筑总高度21.15m,综合楼部分地上5层,建筑总高度18.01m,因为建筑工程高度较高、跨度大,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超高梁支撑体系施工。地基支座的设计要满足工业建筑的承载力要求。
2.2施工准备
施工所用的钢管和扣件等施工材料经过严格质量检查检测,合格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使用,同时做好建筑材料详细记录,按照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整齐,质量符合国家建筑行业施工规范要求。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拧紧力矩控制在45~60N.m,钢管、扣件选材不能有变形或缺陷。保持施工材料堆放场地通风干燥,施工材料堆放整齐清晰。
2.3高支模搭设施工流程
高支模搭设施工流程:安装立杆→搭设扫地杆→纵向、横向水平大横杆→剪刀撑→支撑架搭设→模板安装→支撑架拆除→验收。
2.4高支模立杆施工技术
梁底扣件式钢管采用单根立杆,单根立杆不能满足梁底高度要求时采用交错搭接。对接扣件连接扣件,不可搭接,上段的钢管立柱和下端钢管立柱在水平拉杆上错开固定。支架立柱发生一定角度倾斜时,当边梁斜支撑杆或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发生倾斜,进行固定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设置立杆防滑措施。梁和板的立杆纵横向间距相等或成倍数关系。
2.5剪刀撑施工技术
在高支模外侧,连续均匀设置剪刀撑,中间部位每隔5m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的设置宽度控制在4~6m之间,施工质量达到支撑加固作用,剪刀撑、支撑杆和基础倾角控制在45~60。四边和中间每隔四排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部至顶部连续设置。根据本工程施工要求,在建筑工程的顶部、底部和中间位置各设置3道剪刀撑,地面位置设置2道加强撑,在扫地杆和顶部横杆位置设置加强撑。
2.6支撑架施工技术
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选择,当设计荷载N≤12kN时,选择双扣件施工;大于12kN时采用顶托方式施工。支撑架搭设中,确保立杆垂直偏差和横杆水平偏差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并对高支模支撑脚手架扣件、钢管等构件质量进行检查。在支撑架安装完成后,对各构件连接紧固度进行认真检查,并详细记录施工情况。然后对扫地杆和水平拉杆采用对接的施工方式延长,剪刀撑采用搭接方式互相连接,且搭接长度保持50mm以上。针对悬挑梁部分,夯实脚手架基础,并浇筑厚度为100mm强度为C15的混凝土垫层,在混凝土垫层基础上垫木方后再搭设支撑体系[3]。混凝土基础周围设置排水沟,避免混凝土基础因积水问题发生沉降现象。
2.7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首先在钢管立柱上设置顶托,弹出标高控制线,并架设φ48横钢管做托梁,然后铺模板,用长40mm铁钉钉牢,如果模板宽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增加补板,补板设置在梁和柱边上,相邻的模板之间的缝隙加上海绵胶条。模板第一排设置在紧靠柱边模的位置,模板与模板之间采用硬拼缝施工方式,模板拼接施工的缝隙控制不超过2mm,拼接时产生过大缝隙时采用腻子封堵。
2.8支撑架拆除
支撑架拆除按照先上后下、逐层拆除的原则,先拆上层,再拆下层,和搭设顺序相反。在拆除支撑架固件和配件时,先外后内、由上而下。对高支模中較高的立杆拆除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当拆除立杆的高度超出建筑物两层高度时,先拆拉杆,再同时拆除立柱和水平拉杆[4]。在拆除跨度4m以上的立柱时,采用先中间再两边的拆除方法。在支撑架的拆除过程中,严格规范施工方法,在拆下的配件,要按照规定放置在正确位置,禁止向下抛掷。支撑架的拆除作业要充分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支撑架拆除的安全事故。
3工程验收
高支模支撑系统搭设前,项目技术人员先对需要处理或加固的地基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做好详细记录,再进行下一工序。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按工程标准要求进行验收、检查检测,并做好工作记录,对施工材料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高支模支撑系统施工采用钢管、扣件搭设,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需要进行严格的抽查、检验、检测,抽查数量符合规范的规定,梁底扣件进行100%质量检查[4]。高支模支撑系统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验收,验收标准如表1所示。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各级工作人员共同组织验收,高支模质量验收合格,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单位工程师共同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4结语
通过本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有效提高了工业建筑工程高支模项目的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本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中,施工单位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为后续工程施工奠定了技术基础,为建筑企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忠泽,张健等,建筑施工模板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刘海飞.浅析高支模工程的设计与施工[J].中国城市经济2010,31(08).
[3]何凯华.大跨度结构高支模系统的设计探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4,0(10):120-121.
[4]文志松,王志凯,李娜.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2,16(05):113-114.
[5]韩智辉,牛淑红.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实例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5(05):43-45.
(作者单位:重庆大地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