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02-22 01:50杨启斐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营经济青海省

杨启斐

摘 要: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青海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并且取得巨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弱、企业融资难、人才引进难、营商环境不佳等问题,亟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以创新激发新动能、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人才吸引与激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来解决,从而使民营经济成为青海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力量。

关键词: 青海省 民营经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说道:“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在青海省得到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青海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倒计时,青海省将进一步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使民营经济成为青海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力量。

一、青海省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非公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2018年,青海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2% 本部分数据来源:青海省工商联《青海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 。按经济类型分,民营经济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1871.17亿元和437.96亿元;个体经济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为519.54亿元和251.42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逐渐增大,有力带动和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市場主体持续增多 ]

随着国家和青海省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地生根,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市场主体迅速发展。2018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和个体户户数达37.49万户,较2012年增长了68.3%。其中,非公经济企业3.56万户,占比为9.5%;个体工商户33.93万户,占比为90.5%。

(三)民间投资有所增加

2018年全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226.5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在30%以上。民间投资逐步转向改造升级和科技产业等领域,民间投资具备潜在活力,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四)社会贡献日益突出

2018年,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上缴税收总额达173.24亿元,其中,上缴国税118.7亿元,占全省国税收入总额的47.7%;上缴地税54.54亿元,占全省地税收入总额的48.2%。非公有制企业上缴税收占到全省税收总收入的“半壁江山”。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139万人,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从业人员61.82万人,占比为44.5%;个体从业人员77.22万人,占比为55.5%。非公有制企业对新增就业岗位贡献率达到9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供就业岗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社会责任意识持续提高

截至2019年6月底,全省参与“百企帮百村、百企联百户”精准扶贫的民企(商会)共有742家,帮扶贫困村1799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943个),投入资金10.75亿元。青海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评为“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它也是全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民营企业。

二、青海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青海省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当前青海省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青海省民营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呈现出“一多两少”特点,即个体工商户多,民营企业少,上规模企业少。全省产业结构偏重偏粗偏短的格局尚未根本扭转,缺乏全产业链重大项目的带动支撑,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小,技术创新引领带动作用不强。一些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产品,普遍存在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融合度不够等问题,同质化、盲目竞争现象比较突出。在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综合效益和市场份额等方面,民营经济尚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二)自主创新能力偏弱

青海省民营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层次较低,技术基础薄弱,基本上无力开展产品、工艺、设备的技术创新。根据青海省工商联《青海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8)》中的调研结果,青海省科技型民营企业占民营企业总数的比例不足的1%,多数企业的主要技术来源于购买、受让或兼并、重组,技术创新滞后直接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企业对转型升级理解不够,有些民营企业简单地把“转型”与“转产”混为一谈,或只注重“转型”不注重“升级”,缺乏通过多要素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识。

(三)融资难题依然突出

融资难仍然严重制约着青海省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仍然以间接融资为主,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机构能做到“锦上添花”却做不到“雪中送炭”。民营企业中99%以上都是中小微企业,企业自身缺乏抵押物、财务规范度差、信用记录不完备等因素,更是加剧了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直接融资渠道缺乏,而间接融资又不通畅,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与浙江、江苏等民营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相比,缺乏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政策是青海省民营企业融资的瓶颈问题。

(四)企业发展缺乏人才支撑

高水平人才的紧缺对青海省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一方面,青海省对人才的吸引力仍然较弱。青海省集边远地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于一身,企业主要分布在传统行业,缺乏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人才吸引力不强。另一方面,青海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与企业实际需求也存在一定的脱节。人才引进难、人才培养难两方面的问题加重了青海省民营企业人才匮乏的程度。

(五)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中央和青海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部门在履行职能时,还存在着不能一视同仁的情况,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在积极主动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方面仍有待改进。

三、青海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微笑曲线”理论表明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即研发和销售环节,处于中间的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这就说明如果企业仅仅从事加工制造,那么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当前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青海省民营企业只有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不断促进产业从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青海省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建设“五个示范省”、发展“四种经济形态”等重大经济战略的引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引导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升传统产业产能和产品档次,形成青海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以创新激发新动能

隨着技术变革的加速,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逐渐从管理转向创新。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经济转型与全面深化改革的交汇期,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向更高科技、更先进水平迈进以获得改革蜕变的挑战,这一切都需要创新。政府要进一步引导青海省民营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做好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工作。重点支持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鼓励民营企业积极主动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尽快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以行业核心企业和龙头企业为依托,集中力量在新能源、新材料、绿色产品加工等产业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三)畅通企业融资渠道

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培育引导具备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通过“新三板”、科技板上市融资。充分利用“青洽会”“城洽会”“藏毯节”等重要平台,加强省内民营企业与国内外企业间的合作,吸引更多资金的注入。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如融资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尝试发展众筹、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等金融服务方式,构建多层次的间接融资渠道。要引导民营企业用好政策,坚持诚信经营,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构建信任、合作、互利的银企关系,从而增强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放贷的信心,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四)加强人才吸引与激励

当前,人才的重要性比过去任何时期都显得突出,各种鼓励人才创新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一方面,青海省要积极对接各类高端创新人才计划,开通绿色通道,完善人才引入机制,将引进人才的落户、配偶安置、子女教育、激励奖励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来青海就业创业。同时,要加强与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合作,引进高素质、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缓解企业人才匮乏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引导民营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型,倡导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主义”,构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要重视企业现有员工的职业能力培育,培养一批靠得住、用得上的专业技术人才,使人才“能引进来、能留得住”。

(五)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就是清白纯洁,不搞权钱交易。这要求政府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家的成长。今年4月发布的《2019年青海省营商环境试评价报告》显示,青海省努力为市场主体发展松绑减负、清障增利、搭台纾困,营商环境便利度大幅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西宁市已跻身营商环境改善最快的城市之一。今年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的任务,政府要进一步聚焦企业的“最烦”“最痛”“最怕”“最盼”,梳理查找优化营商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

当前,青海省民营企业正努力跨越转型升级这个最大的“坎”、爬过创新发展这个最陡的“坡”。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在坚持不懈的改革攻坚和创新奋斗中解决。政府部门要落实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充分发扬企业家精神,坚定信心,带领企业不断创新,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使民营经济成为青海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力量。

猜你喜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营经济青海省
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图说: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实施“十个全覆盖”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探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
东辽县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15单元知识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