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滕放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曾几何时,孩子就是“无忧无虑”的代名词,谁承想他们如今却成为抑郁症的“重灾区”。近年来,青少年抑郁导致悲剧的新闻时有报道,我们在惋惜悲痛之余更需反思,花样年华的孩子们,为何会成为抑郁症的牺牲品?
“我不是不开心,我是病了”
一位高中曾得过抑郁症,如今已成家立业的人,再次回忆起那段岁月,仍心有余悸。“高中时,因为学业压力,加上对高中环境的不适应,生性内向的我,在学校里几乎没有朋友,学业压力的步步紧逼,枯燥高压的生活,使抑郁症像魔鬼一样的缠上了我。持续的情绪低落,整宿的失眠,几乎快要摧毁了我,没有一个人能体会那种折磨,也没有一个人能给予自己帮助,更令我伤心的是,在父母眼里,我的不爱说话,爱发脾气,整天愁眉苦脸,被他们当做了不开心,从来没有加以关心。”
其实,抑郁症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得不到重视。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觉得,学生有什么可抑郁的,吃喝不愁,好好把学上好就够了,在孩子表现出一些反常行为后,通常也只会觉得孩子可能只是心情不太好,甚至觉得孩子太矫情,被惯坏了,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反常背后隐藏着抑郁症这个“恶魔”。
但实际上,处于发育期的学生,尤其是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过渡期,人际压力和学习压力增大,孩子心理容易产生波动,尤其是初三和高三阶段,升学压力剧增,孩子敏感脆弱的内心极易出问题,抑郁症在此时趁虚而入,很可能成为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第一杀手。
孩子的抑郁症相对更隐蔽
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调查显示,15岁到34岁群体中,死亡原因第一位就是抑郁症。半数抑郁癥患者,在14岁以前就已显现相关症状,但大多数人没有得到及时的重视和治疗。
从小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好的小鹏升入高一后,进入重点学校重点班,父母觉得进了“保险柜”,加之工作繁忙,就没有过问他的学习。结果,他的学习劲头大不如前,还总说头疼,听课时根本听不进去……经老师提醒就医后确认,孩子患上了抑郁症。专家表示,孩子的抑郁症表现多样,相对来说更隐蔽,小一点的可能说不出诸如“感觉很痛苦,做人没意思,不想活了”之类的话,再大一点的青春期孩子即使说“要死”也被认为是开玩笑,情绪低落也会被看作“为赋新词强说愁”。
事实上,作为一种常见心理疾病,抑郁症并非“精神癌症”,只是可防、可治的“心理感冒”,只要及时、合理、规范治疗,70%至80%的患者都能被治愈。但可怕的是,情绪上的低落常被认为是心情不好,早期身体的不适又常被当成其他躯体疾病,所以有的患者甚至到自杀身亡也不知自己患上了抑郁症。调查显示,中国有60%的抑郁症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抑郁症,系统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仅有10%。
抑郁病根多在儿童期就埋下了
很多家长可能会有些不理解,明明现在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还会出现抑郁、焦虑甚至自杀行为,想当年我们可是没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啊。专家表示,实际上抑郁症的病根多在儿童期,5岁前甚至3岁前就埋下了。除了遗传因素不可忽视外,父母也需要从自身寻找问题根源。
现在孩子的童年阶段,最大的矛盾是孩子的童心和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的焦虑,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补课,失去了童年,而且现在家长的经验明显不够应付孩子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需要从麻木中找回应有的温度。问题家长两极分化,一种父母对孩子过于紧张和控制,习惯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另一种父母则显得冷漠、僵化,与孩子没有互动,也不闻不问。这两类父母看似差异很大,但其实问题是一样的。他们都感受不到孩子的需要,不懂得尊重孩子。而长时间看不到生活的乐趣,活在阴影下,孩子也会自然而然容易被抑郁困扰。患病的孩子也“两极分化”,“好孩子”一般来自于一心“求好”的压力,多来自于成绩压力、同学攀比等;“坏孩子”可能来自于同学、师生、父母之间的不和谐关系带来的压力,常会让家长与“叛逆”混淆。
人际交往是重要应激源
媛媛学习好,深受老师喜爱,一直是班长,但因为她“咬尖”自私且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完全没有朋友。渐渐地,她不再爱说话,总是远离人群,别说继续当班长了,连学都不想上了。最终被诊断患上了抑郁症。
专家表示,孩子上学之后,除了要学习,还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社交,人际交往是导致学生患上抑郁症的重要应激源。而人际交往技能的缺乏则是青少年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现在的青少年大部分为独生子女,缺少人际沟通的经验,所以非常容易因为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引起负性情绪。
心理学家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也意味着进入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之中。对学生来说,对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要远比对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困难。情绪化的交往方式很容易造成交往障碍,增加自己的心理压力。
抑郁通常来自幼年家庭创伤
相比身体上的疾病而言,精神上的疾病更容易摧毁一个孩子。孩子也是人,他们也有心理活动,而且他们的心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丰富、复杂。因此,他们除了有物质方面的需求外,还有心理上的需要和愿望,而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像一面镜子,照出孩子身边隐藏的各种问题。
小榕是一名初中生,平时住校,周末才回一次家,由于父母忙于经营生意,很少关心小榕,偶尔会来对小榕也多是指责。日积月累,小榕的自卑情绪越来越严重。她不爱跟同学相处,夜深人静躲在被窝里面哭,实在是发泄不了,就拿刀片割自己。她自己描述说,只有那一刻觉得自己还是活着的。
无法自由表达心声是小榕患病的原因。专家表示,没有无缘无故的抑郁。抑郁通常是心理在运转中受到了某些创伤导致的,这些创伤多与成长经历有关。通常在幼年成长期受到的各种创伤、父母不常陪伴而没有安全感、家庭关系的不和谐、教育方式粗暴等不良刺激,都会明显增加患病风险。孩子抑郁,常意味着家人之间相处的模式不够健康。不懂爱的父母在错误的交流沟通方式下,会把孩子亲手推下深渊。
读懂孩子的求救信号
专家介绍,青少年抑郁以食欲减退、疲乏无力、入睡困难等表现为主,常被临床医生误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浅表性胃炎、神经性头疼等,其实很多孩子可能只是出现“抑郁情绪”“抑郁症状”,并不等于“抑郁症”,但如果不解决好,很容易愈演愈烈,所以家长应及时读懂孩子的求救信号:
1.反抗父母。
处处跟父母对着干,无端对父母发火,辱骂父母,一点小事不顺心就容易发火,较严重的表现为夜不归宿,打砸物品,厌食甚至逃学。
2.自我封闭。
放学和周末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门,不和同学交往,生活中没有朋友,有时候饭也不吃,父母敲门嫌父母烦,回家几乎不跟父母交流,父母问话几乎不回应,有时候昏睡一整天。
3.长期的消极情绪。
经常表现出负面情绪和自卑情绪,表达对生活的失望,厌恶自我。比如,说自己一无是处,不时向父母抱怨自身的缺陷,埋怨父母,说一些消极厌世的话。
4.成绩突然下降。
孩子原本成绩优异,最近一段时间却突然大幅度下滑,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原因并不是学習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孩子心理有了较大问题,家长需重视。
5.身体暗示。
孩子身体上出现不适,头晕、胸闷、恶心、四肢乏力,体重下降、嗜睡或者失眠,这些症状如果去医院检查不出什么疾病,就不是身体疾病,而是心理疾病导致,最有可能的就是抑郁症,家长要引起重视。
6.自残倾向。
为了一点小事大发雷霆,摔东西,自残,这就不是孩子性格脾气的问题了,家长要注意,孩子一旦出现自残行为,首先做的不是要责备孩子,要耐下心来,问清楚原因。
切不可在网上乱做测试
抑郁情绪每个人都会有,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得抑郁症。如果孩子持续出现情绪低落、心情烦躁、无兴趣无希望、对自己有负性评价、失眠早醒多梦、难以集中注意力、紧张不安,甚至出现消极想法,这种状况持续2周以上,家长及老师应该引起重视,尽快带孩子到大医院相关门诊进行专业的评估诊治。一定要找专业团队评估,切不可在网上乱做测试。
一般来说,轻度抑郁症可做心理治疗,不用药物辅助。单纯地劝他们“开心一点”无济于事,他们需要一些支持性心理辅导:让他们有机会宣泄压抑的负性情绪,减轻心理负荷;要给予尊重、移情和接纳,让他们学习如何人际互动,获得情感联结;要处理一些内心的丧失,要有机会完成一些心理告别;要重构对负性生活事件的认知,从消极思维转变到正向思维;要疗愈内在伤口,学习一些心理法则,提高心理韧性和获得心理成长。
中重度的抑郁症,如果还伴随其他症状,或有自伤、自杀或毁物伤人的危险行为,则需要尽早接受药物治疗,以快速缓解这些疾病症状;在缓解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心理治疗来促进预后,这涉及到危机心理干预,需要专业人士来完成。
陪着孩子“动”起来
一位有抑郁症倾向的孩子,分享了自己的抗病经历。医生并没有让他接受药物治疗,而是为他制定了严格的运动计划,包括早上6点起床,长跑1小时,到上午还需要跳绳40分钟,下午打网球2小时,晚上再游泳1.5小时,这期间都由他的爸爸或者妈妈陪伴。看似折腾人的运动让他没有精力抑郁,半年不到的时间就走出了抑郁阴影,而且他还养成了每天运动的好习惯。
运动最为直观的反应,就是可以促进身体的发育。从生物学上解释,运动过程能够促进孩子的血液循环,能将身体所需要的养分直接输送到孩子的大脑,让孩子更聪明,更重要的是运动过程会释放出大脑中的“多巴胺”,这个被称之为人体快乐素的元素,可以带给孩子快乐的好心情。而且运动过程还可以消耗掉孩子过剩的精力,也同时释放他们的负情绪,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大多数体育类的运动都是需要团队协作完成,如:篮球、足球等,在陪孩子玩的过程中,既有助于亲子关系,更能让孩子学会建立团队协作精神,锻炼社交技巧,并在各类大小“赛事”中学会积极乐观地面对挫折。自信、乐观、坚持……这些品质其实都可以通过运动而得到,这些都是伴随孩子一生的隐形财富。
滕放,沈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沈阳市心理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沈阳七彩生活心理咨询管理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