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思维出发:走出语言鉴赏的误区

2020-02-22 23:40张林娜
语文天地 2020年17期
关键词:角度师生文本

张林娜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鉴赏是核心内容,但在具体教学中,很多师生会陷入一些认知误区之中。有学生认为语言鉴赏需要专业知识支撑,没有深厚的语言功底难以操作语言鉴赏;也有师生认为语言鉴赏需要从语言角度展开分析解读,只有分解语言特点才是语言鉴赏;还有学生认为语言鉴赏只能从修辞角度进行操作,其他角度学生是找不到的;关于语言鉴赏格式,很多师生认为需要讲究一定格式,不可随意展开。这些都属于部分师生存在的认知误区,如何进行突破,让师生走出语言鉴赏误区,这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课题。

一、语言鉴赏未必需要专业知识支撑

语言鉴赏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转变观念,不要让学生感觉语言鉴赏有多困难。语言鉴赏不是专业人士的专利,是每一个具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可以参与的学习活动,这才是最为正确的认知。语言鉴赏是对文本语段进行的阅读思考,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明确告诉我们:阅读时有不同理解,这个理解本身就是一种鉴赏过程,这个阅读认知便是鉴赏结果。

例如,教学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师先对文本内容进行简单地介绍,然后让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学生开始了个性阅读,很快就找到一些语段,开始了语言鉴赏。有学生找到这个片段:“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段话是作者的想象内容,将济南城想象成安睡在阳光下的一个人,这是何等的温馨和亲切。作者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却能够表达出这样丰满的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说明作者运用语言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让学生运用任何专业的术语展开鉴赏,学生也没有运用词法、句法、文法进行相关操作,却能够顺利完成语言鉴赏,足以说明语言鉴赏未必不完全需要专业知识支撑。

二、语言鉴赏未必从语言角度考虑

语言鉴赏大多是对经典片段进行阅读分析,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未必只从语言特点一个角度展开阅读思考,对文段情感、文本主题、文章构思等多个角度形成的阅读感知,都属于语言鉴赏的范畴。初中生阅读基础比较薄弱,对语言鉴赏认知更是浅显,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做出更多引导和启迪,让学生顺利进入到文本内核之中,对文段展开多种形式的阅读感知,促使学生养成阅读鉴赏的自觉意识。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写出了亲情的震撼力,给读者带来心灵的触动。教师在发动学生展开语言鉴赏时,给学生做出更多引导:找出文本中的一段话,从情感表达角度展开思考,说说这段话的经典所在。学生开始了梳理阅读,找到了一些段落。如:“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学生给出自己的鉴赏:这段话写出了母亲的仁慈和关爱,特别是“悄悄地、偷偷地、红红的”等词语的应用,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拥有博大胸怀的母亲形象,不管儿子用什么态度,母亲都选择了逆来顺受,将母爱诠释得淋漓尽致。教师对学生的优良表现给出积极评价:“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作者对母亲形象的刻画,让我们有了更深刻的见识。”欣赏时,从情感角度展开,同样能够获得情感共鸣,这便是最为专业的操作。教师从情感角度展开发问,让学生语言鉴赏有了确定的方向,确保鉴赏顺利推开,并赢得丰富学习成果。

三、语言鉴赏未必只有修辞一个角度

提及语言鉴赏,很多学生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修辞方法运用,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认知。学生对修辞方法有敏感性,这是可以理解的,也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语言鉴赏方法讲解方面做得有欠缺,导致学生思维单一化。教师要注意在词语运用、句式特点分析、语体色彩、感情色彩、主题发掘、结构解读、情感共鸣、写作特色等诸多方向上作出引导和关涉,让学生能够从更多方向建立语言鉴赏意识。

莫怀戚的《散步》,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歌颂的是传统美德,赢得读者的认同。在语言鉴赏环节,教师给学生找到一段描写,要求学生展开语言鉴赏,并给出了具体的提示:“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段话是自然景色描写,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呢?如果不从修辞角度展开思考,你会给出什么样的解读呢?学生拿到鉴赏任务后,都能够积极展开思考,寻找鉴赏的视角。有的学生说,自然环境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渲染了当时的气氛,为一家人的和睦设计背景。也有的学生说,这段描写很温馨,不仅与这家人的和谐关系相契合,也给读者带来更多联想,正如作者说的“生命”。教师对学生鉴赏情况进行点评,学生从这样的语言鉴赏中获得的学习感触是极为深刻的。教师从描写角度进行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学生离开修辞方法是很难找到其他角度的,教师给学生以明确的提醒,让学生从描写角度和描写作用来展开思考,赢得更多鉴赏认知。

四、语言鉴赏不一定使用统一格式

语言鉴赏操作中,教师大多会给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特别是在格式规划时,往往让学生感到语言鉴赏需要有固定的格式,这自然增加了学生心理负担。其实,语言鉴赏没有固定格式要求,也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格式规范,可以给学生做出一些格式提示,目的是让学生有比较清晰的操作路线,而不能限制和束缚学生的学习思维。

学生对朱自清的《春》有着特殊的阅读兴趣,因为语言精美,描写意境温暖,给读者带来更多享受和启迪。在语言鉴赏环节,教师要求学生随便找到一处描写,展开语言鉴赏活动,并给出具体的要求:这篇课文的任何一个段落都可以成为语言鉴赏的内容,在鉴赏过程中,要注意找到更多角度,做好关联性思考,注意发掘语言的深邃内涵,只要言之成理,有一定的逻辑性,便是符合要求的语言鉴赏。学生在教师启迪下展开了相关学习。有学生找到这样一段话:“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并进行了鉴赏分析:“这段话描写的春草图,利用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将春草的生机刻画得玲珑丰满,给人带来的是灵魂的洗礼。”教师对学生的语言鉴赏进行分析,肯定学生的具体表现。在这个语言鉴赏实践中,学生没有遵循什么样的格式,教师也没有给学生提供固定的格式,学生的语言鉴赏实践依然做得有声有色,这说明语言鉴赏未必要运用什么样的格式。

语言鉴赏的确有一定难度,这是很多学生比较畏惧的原因。在教学执行阶段,教师需要有清醒的认知,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理性的梳理,以便给出更为贴近的应对,让学生顺利走出鉴赏认知误区,自然建立语言鉴赏认知体系,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任何学习都不会一帆风顺,语言鉴赏也是如此,有困惑是正常的事情,只要我们正视这些问题,便可以找到更对应对之策。

猜你喜欢
角度师生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神奇的角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角度不同
人啊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