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臧胜楠
孔子学院是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2个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①,在规模和数量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各地孔子学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和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是各地人民学习汉语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主要窗口,也是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孔子学院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音乐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无国界的语言”,可以超越具体的语义层面,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和接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古今中外音乐“外交”的事迹不计其数,古代的“丝绸之路”也是一条音乐之路。新时代的中国音乐传播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音乐和文化的认识,从而加深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软实力。同时,音乐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载体,无论是传统音乐,还是当代含有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新音乐;无论是器乐作品,还是用汉语演唱的声乐作品,或是含有音乐、舞蹈、文学等多种形式的戏曲作品,都反映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特点、审美观念等。
音乐传播有多种形式,既有无媒介的自然传播,如在音乐厅进行面对面的传播;也有通过多种媒介的技术传播,如利用乐谱、唱片、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进行跨时空的传播。[1]中国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并可以依靠遍布于全球的孔子学院力量,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这是因为:
首先,孔子学院能为音乐传播提供可靠平台。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音乐传播首先是依靠口耳相传,传、受双方“近距离、面对面”,局限在一定的时空关系里。音乐传播媒介的出现,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音乐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音乐作品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如同自来水一样随需随流、即放即用。[2]身处“地球村”,外国人想喝到中国音乐的“自来水”也很简单,但网络上的资源良莠不齐,让人难以分辨。同时,网络传播缺乏透明性、传受双方的互动性,难以达到高质量的传播效果。而孔子学院的建立,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可靠的音乐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合音乐传播的时空差距。
其次,音乐的传播符合孔子学院的办学宗旨。“孔子学院”的名称源于孔子,而孔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位音乐家,其关于音乐审美和教育的观点,至今仍有普遍的现实意义。[3]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主张在音乐教育的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在他所推崇的“六艺”课程体系中,音乐始终占据重要位置。孔子于晚年“退而修诗书礼乐”(《史记·孔子世家》),在一定程度上为音乐的传播和传承做出了贡献。因此,音乐传播既体现出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也符合孔子学院的办学宗旨。
再次,音乐传播能促进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尽管被定义为“非政治”“非盈利”的教育机构,但国际上仍有将孔子学院当成“中国政治宣传工具”的误解。[4]而将中国音乐特别是传统音乐作为传播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孔子学院的政治色彩。此外,音乐能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丰富其办学模式、教学和文化活动,满足不同学习目的、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汉语水平的学员需求。所以,推进孔子学院发展和中国音乐传播是一种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关系。2019年12月17日,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承办的第五届“与世界分享中国音乐”国际论坛上,人们就“音乐对构建多元和谐世界发挥的作用”和“在孔子学院这一全球文化分享平台上音乐扮演的角色”这两个话题进行了探讨,说明孔子学院和音乐传播的关系开始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是,人们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几所以音乐为特色的孔子学院,对其他类型孔子学院的音乐传播活动缺乏研究,这就需要我们去整理、归纳、思考,提出一些应用建议。
2008年,美国瓦尔帕莱索大学孔子学院成立,通过音乐促进中美人文交流是其特色之一。2009年,首家戏曲孔子学院在美国宾汉顿大学成立,以中国传统的戏曲(包括戏曲元素中的音乐)为切入点,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2012年,首家音乐孔子学院在丹麦皇家音乐学院成立,以教授、宣传和展示中国音乐文化为核心内容。2019年,首个音乐孔子课堂在乌克兰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落户,目的是促进两国之间的音乐互动。以上4所孔子学院和课堂高举音乐“旗帜”,是中国音乐在孔子学院传播的重要阵地。其他孔子学院虽然不以音乐为特色,但也不乏与音乐有关的活动。中国音乐在海外孔子学院的传播主要有以下方式:
一是开设专门的音乐课程。丹麦音乐孔子学院将中国音乐课程注入学院的教学体系中,开设了声乐、器乐、音乐理论等课程。瓦尔帕莱索大学孔子学院开设了葫芦丝、古筝(初、中、高级)、中国传统乐器合奏(二胡、阮、竹笛)等课程。宾汉顿戏曲孔子学院则在发展的十年里,共开设了12门京剧与中国音乐课程,完成了51个班级的授课。这类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学习者应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用英语或学习者母语授课,对汉语水平不做过高要求。
二是举办专门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会、演唱会、比赛、讲座、论坛等,如悉尼大学孔子学院就举办了“二胡的精魂”“当爵士乐遇上民乐”等主题音乐会;瓦尔帕莱索大学孔子学院连续十几年主办“大湖音乐节”,还承办了两届“孔子国际音乐文化交流论坛”;乌克兰音乐孔子课堂刚刚成立,就举办了中国民族乐器推介会暨专场音乐会。这些活动要求参与者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内容以富有特色的民族器乐、声乐为主;参与论坛的则多是音乐专业人士,对汉语水平也不做过高要求。
三是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包括在文艺演出中进行音乐表演,在语言、文化类比赛中设置“才艺展示”的环节,以及与戏曲、舞蹈、武术、绘画等相结合的“组合式”传播。其中,“外国人演唱中文歌”的形式非常受欢迎,不少孔子学院都组织过歌唱比赛和演出。各地孔子学院还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节、音乐节,向民众展示中国音乐,开办器乐体验课等音乐文化体验活动。这些活动基于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对汉语和音乐水平的要求都不高,娱乐性、体验性较强,重在参与。
四是将音乐融入汉语教学。一些老师在汉语课堂上教唱中文歌曲,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言学习效果的作用。孔子学院总部出版了《唱歌学汉语》教材,为将音乐融入汉语教学提供了支持和指导。近年来,有的孔子学院编写了自己的院歌,曲调中外结合、富有特色,歌词简单易学、朗朗上口,便于学员们学习和传唱,如喀麦隆雅温得第二大学孔子学院的院歌《一起来学汉语吧》,“来学汉语吧”这句话就重复了很多次。
中国音乐在海外孔子学院的传播取得了一定成就,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活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力。以音乐为主的孔子学院,走的是较为专业的路线,开设专业的音乐课程,举办专门的音乐活动。其他孔子学院则主要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并努力将音乐和汉语教学结合起来。但是,由于缺乏系统、合理的规划,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传播模式,一些孔子学院也没有积极参与进来。这就需要我们结合现实情况,制定合理的传播策略:
第一,立足课堂教学,解决“三教”问题。课堂教学能够帮助学习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中国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国际化的音乐人才,提高传播层次和水平。这就涉及教师、教材、教法的问题,在国外开展的音乐教学必然与国内不同,学生的学习目的、汉语水平、音乐基础等都存在差异,需要当地孔子学院根据现实情况设置课程、配置师资、编写教材,研制跨文化的音乐教学方法。师资是音乐教学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孔子学院以语言教师为主,高水平的音乐教师不多,且教师的流动性强,无法满足学生长期学习的需求。以瓦尔帕莱索大学孔子学院为例,该学院的音乐类课程大多是“就地取材”,教师有什么特长,就开设什么课程,一旦教师回国,课程就只能暂停或撤销了。[5]因此,总部应有意识地选拔、培训和分配有音乐特长的教师,确保音乐类课程的稳定性。
第二,加强基地建设,发挥示范作用。音乐孔子学院和课堂相当于海外的“音乐传播基地”,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音乐课程和交流平台,其影响力还扩大到了学院外围,甚至城市、国家周边,产生了“由点及面”的传播效果。如丹麦音乐孔子学院就应当地孔子学院的邀请,赴法国、瑞典的多个城市进行音乐巡演。2015年,孔子学院总部设立“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具有教学、演出、科研与体验等多种综合性功能,更是为孔子学院的中国音乐教育和传播提供了强有力支持。不少外国学生来该基地体验和深造,说明中国音乐不仅能靠孔子学院“走出去”“走进去”,也能靠孔子学院将音乐学习者“引进来”。现在这些基地大多是与中央音乐学院合作,数量明显不足,影响力也有限,应争取更多院校参与音乐基地的建设中来,进一步增强中国音乐的传播速度和质量。
第三,发展网络课程,扩大影响范围。网络孔子学院应运而生作为孔子学院线下教学的补充,旨在为各国孔子学院和国内外院校搭建网络教育云平台,帮助世界各国的学习者通过网络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网络孔子学院上有一些音乐教学资源,为孔子学院的音乐传播提供了网络路径。如“中国音乐轻松学”系列慕课,包括二胡、古琴、扬琴和民间歌曲,所选曲目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学习者可以免费学习并申请证书;“音乐单词”微课,每一课都有歌曲简介、重点词语解释、拼音对照歌词,所选曲目以通俗歌曲为主,供学习者欣赏、自学。相比学习者自己去网上搜索音乐资源,网络孔子学院提供的音乐课程更加规范,也更有针对性,有助于语言文化的学习。但是这些课程更新速度较慢,呈现方式也比较单一。加大网络课程的研发力度,丰富线上音乐教学资源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打造品牌活动,形成长期效应。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几乎是所有孔子学院展示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形式,是促进孔子学院与当地民众交流互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内外媒体孔子学院新闻报道的重点内容。其中,与音乐相关的文化活动比较常见,但专门、专业的音乐活动相对较少,且很多活动仅仅举办一两次就没有了下文,停留于参与者对中国音乐的短暂体验。中国音乐的传播应具备计划性、系统性和长期性,如悉尼大学孔子学院创立的中国音乐会品牌、丹麦音乐孔子学院的“中国音乐文化系列工作坊”、瓦尔帕莱索大学孔子学院的“大湖孔子学院音乐节”。品牌活动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当人们想要了解中国音乐,首先想到的是孔子学院。各地孔子学院应积极打造音乐品牌活动,并将其纳入年度项目计划,每年定时、定点举办,形成长期效应。
第五,尊重文化差异,促进中外交流。在中国音乐的海外传播过程中,难免会因文化差异产生“听不懂”“听不惯”等问题,传播者要站在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人群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孔子主张“和而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各国文明要“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因此在不改变中国音乐内核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吸收国外音乐元素,形成融合中外、富有新意的音乐作品。例如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孔子学院院歌的前奏中有非洲鼓元素,主歌部分使用饶舌的歌唱形式,并在最后一段加入了葡萄牙语。在孔子学院举办的一些音乐会上,我们也能看到中西合璧的音乐作品。接下来应通过孔子学院促进中外音乐家合作,通过交流互鉴,推出更多有新意、有水平的音乐作品。
第六,争取多方支持,实现持续发展。孔子学院是非盈利教育机构,很多课程和活动都是免费的,而音乐传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靠个别孔子学院的力量难以顺利进行。一些孔子学院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开始与当地商会、企业合作;还有学院借助当地音乐节、文化节等机会举办音乐活动,节约了宣传、设备、场地等方面的费用。孔子学院的音乐传播需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包括官方、民间、团体、个人,特别是当地音乐学院、学会、乐团的支持。海外华人华侨群体中有不少音乐爱好者,他们对祖籍国音乐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也是中国音乐传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只有集合多方力量,加强资源供给,孔子学院的音乐传播工作才能持续、长久地发展下去。
我们在中国音乐的传播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如: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是以民间传统音乐为主,还是要兼顾现代流行音乐?是否选择一些“中国风”的、带有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新作品?如何对待戏曲及方言音乐作品?是否应该先在当地展开调研,如问卷调查或访谈,再确定传播内容?既然孔子学院是汉语为主的培训机构,能否将音乐和语言进行结合?能否让音乐传播来促进汉语教学,或者让汉语教学促进音乐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是否要重视“版权”问题?这些都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注释:
①文中数据和所举事例皆来源于孔子学院官方网站http://www.hanb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