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城市群建设背景下苏中板块联动发展研究

2020-02-22 20:57成小红
市场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苏中苏南经济带

陆 剑 成小红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1)

苏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板块,是本世纪初江苏省委省政府依据区域发展不平衡,梯度特征明显的经济发展格局,而提出的概念。苏中板块特指江苏中部地区的指扬州、泰州、南通三市,该板块毗江邻海、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2017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全新部署,明确提出了“以扬子江城市群为引擎,以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支撑的‘1+3’功能区战略”,其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打破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之间的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垒,推进苏南苏中进一步融合,进而实现长江两岸城市一体化的协调发展。苏中板块联动发展,是力争将该板块打造成全省乃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核,在带动本地区发展的同时,也辐射周边区域,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在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等成为长江北岸的排头兵。

一、苏中板块内部集聚融合发展

苏中板块地处江苏省中部,是江苏省实施沿江沿海发展战略、对接苏南板块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纺织、建筑、医药、机电、汽车等特色产业在通泰扬三市发展较好,在形成了一批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

近几年来,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利好叠加,苏中板块有了迅猛的发展,例如南通市的GDP总量已迅速攀升至全省第四;扬州市人均GDP水平已经率先在苏中苏北地区超过省平均线;泰州GDP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目前,苏中三市的经济增速在全省都属于第一方阵,在全省产业集群构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苏中板块与扬子江城市群联动,首当其冲的就是区域板块内部的联动,而通过联动的产业集聚,推动苏中板块一体化发展则是实现苏中板块内部融合的第一步关键性举措。

首先,在规划层面,苏中三市要构建产业集聚发展协调机制,在制定各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南三座城市各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江苏省一级层面则出台政策,引导三市在各自特色产业推进的同时,实现交叉错位发展,也就是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各市重点产业,同时也避免三市之间的重复建设和资源重复投资,通过协调规划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使三市的发展能产生叠加效应,进而推动区域产业链向中高端发展。

其次,在制度层面,通泰扬三市应由政府出面引导,鼓励企业和产业集群建立起“集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以实现三市之间的产业协同和政策协调。举例来说,三市可以借助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指导基金项目的合作,对于有意向融入产业集聚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对于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享有各种优先权利;对于可增进产业集聚发展的园区给予土地、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便利。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来增强产于集聚的功能配套,提升苏中板块的产业集聚和承载能力。

从具体操作层面,苏中板块的联动发展必须形成科学的产业结构,各自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实现差别竞争,避免产业雷同。就现实发展状况来说,扬州泰州本为一地,两市的分设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两地经济、文化、民间交流上的割裂;南通南接上海,更加愿意承接上海辐射。三市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同质化”、“不平衡”、“有抵触”等问题。因此,三市的产业集聚和协同,必须要跳出局部思维,打破地方主义,从“苏中一家亲”的角度看待问题。例如,苏中三市的产业集聚可以先从城市内部着手,将本市的相近产业集聚融合,再从苏中板块的角度,构建产业集团和集群,共同开发市场,打着“苏中”这张牌,参与国际国内竞争,最终实现“三方多赢”。同时,也可以依据各方产业特色,形成产业联动与互补,通过产业延伸在三市形成一条条完整的产业链,增强个体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产业链的整体发展,从而实现特色发展与区域板块的有机统一。

二、苏中苏南板块跨江融合

扬子江城市群分布为江南江北两部分。从江苏省的整体发展角度来说,长江两岸八市必须联手,共商城市群发展大局。苏中板块可利用沟通苏南苏北的腹地优势,实现大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互补。苏中与苏南板块,在布局上既是一个经济作业带,同时也是人群集中带、社会发展带、文化发展带。因此,沿江两岸在进行产业的重点布局时,要充分考虑经济与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使沿江经济带发展进入一个更高的水平。

(一)跨江融合

苏中板块实现与苏南融合的第一个推手就是“跨江融合”这个主题机制。从三市政府层面讲,就是需要深化对跨江融合发展等方面问题和政策的研究,在共建共享机制下,努力实现与苏南地区的战略对接。从产业运营层面,苏中三市在跨江融合发展中需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市场为主导,通过资本运作、政府推进,实现协调发展。从民生层面,三市需要在城市空间、人口、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实现跨地区共享。

(二)大项目联动

板块之间的融合离不开重大项目的支持。可以说,苏中板块与苏南板块真正融合的基石在于经济合作带动下的重大项目合作。一般情况下,苏南地区的优质项目、高科技项目向其他地区转移的意愿不强,因此,苏中三市需要在自身的特色产业和优势项目上,与苏南板块的对接中寻求底气与话语权。

举例来说,长江流域尤其是江苏长江岸线大多被石化项目所占领。南岸的苏州、无锡等市,遍布大小的化工企业、化工园区,北岸的苏中三市江边的中小化工厂也随处可见。伴随着国家治理整顿中小化工园区的力度加大,江苏省也计划到2020年减少化工企业到2000家,2022年减少到1000家。整改力度之大,迫使沿江的许多高污染、高能耗项目需要向其他地区转移。为此,沿江各市都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实现生态和经济双重效益的增长。因此,跨江融合的项目支撑就可以这些政策为依托,走出一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一些重要项目推进上,各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都是最主要的引擎,是项目引进和落地的重要载体。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量和体量而言,苏南地区是远远超过苏中地区的。因此,三市首先要避免自己城市内部各园区之间的各自为战,通过整合联动,积极寻求苏中板块之间的合作共赢,进而有序推进与苏南园区的合作紧密度,实现跨区域联合共建。

总之,大项目的落地,既需要立足自身基础,更需要科学的论证,寻求多方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三)科技合作

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至高点,苏中板块对比苏南地区,其明显的差距就是科技发展水平。当前来说,苏中苏南寻求科技合作,是缩小板块差异的一条捷径。苏中的扬州和南通,科教水平并不低,泰州在这两年也在迎头赶上。苏南苏中的差距,更多体现在与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项目、合作层次方面;也体现在对科技园、实验室等科技平台的投入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在对高素质科研人才的吸引力方面。因此,加强苏南苏中板块的科技合作和交流,是实现区域联动融合的重要载体。

(四)民生保障

苏南苏中板块的跨江融合,实际上也是苏中板块以苏南地区为榜样,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育休闲、生态环境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努力提升。从江苏省人口流动绝对数值来看,苏中三市都是人口净流出城市,而苏南五市则都是人口净流入城市。从城镇化率水平看,城镇化率在70%以上的也都是苏南五市。由此可见,苏南五市在民生层面是领先苏中苏北数个身位的。苏中三市需要制定各类优惠政策,构建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积累资金,营造宽松环境,增强社会公平,促进人才回流返乡就业,大力推行城乡一体化进程,使民生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苏中板块与“长三角、沿江、沿海”等国家战略的融合

苏中板块处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沿海开发战略的交汇地带,同时也是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重要节点。处近年来,随着“苏中崛起”战略、沿江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苏中与苏北、苏南、长三角城市群、区域融合步伐逐步加快。

在江苏省力推的跨江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中,“宁镇扬同城化”,泰州与无锡、常州的对接,南通与苏州的对接,已在跨江融合战略中实实在在的体现出成果。

从更大范围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来看,接轨上海这个中心极,已经成为苏中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接轨上海,可以使苏中三市在经济发展层面更大程度的接受上海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外溢,在资金、商品、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获得更大的补充,进而在交通、城市规划、产业结构等方面与上海加速融合,从而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获得巨大提升。

国际公认的经济带辐射承载范围是沿江100公里和沿海300公里。打开中国地图可见,苏中板块地处中国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T”形交汇处的北翼,三市都在沿江经济带范围内,同时也都属于沿海经济带范畴。因此,苏中既是长江中上游经济区向下游延伸的重要“桥头堡”,也是上海和东部沿海地区沿江溯流而上向内陆地区辐射的节点,具有承接南北,沟通东西的区位优势。苏中三市通过长江和沿海两个经济带向上下游的延伸对接,不仅仅只能依靠区位和交通优势,单纯的成为一个江海水运、抑或高铁公路构成的交通运输节点,更应该立足于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的产业梯度特征,构建符合国家产业布局的价值链,实现产业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不可否认,区域战略融合国家战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仅靠扬子江城市群或者江苏省一级层面就能达成战略目标。苏中三市要精准执行国家战略规划的前提下,谋划区域和板块间的联动效应,从板块产业集聚和发展布局、立体化交通网络构建、城市结构体系优化等方面着手,消除区域要素流动粘性制约,将苏中小板块融入整个沿江、沿海经济带大格局。

猜你喜欢
苏中苏南经济带
苏中革命历史纪念馆被授予“扬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苏中少年英雄——周银海
苏南年俗亦动人
苏中掘港的悠悠年昧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路先生,我错了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近代苏南义庄与基层社会控制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