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现状及对策

2020-02-22 20:57
云南科技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玉龙雪山丽江市丽江

(云南丽江市古城区科技局,云南 丽江 674199)

0 引言

丽江市民族文化资源富集,文旅产业方兴未艾,丽江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胜地。目前,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文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日益广泛和深入,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对现代科技的依靠程度越来越高,现代科技已越来越成为文旅产业提质升级,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重要支撑和引擎。丽江申报和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十分符合丽江文旅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显得十分的重要和迫切,对建设世界文化名市,打造国际精品旅游胜地无疑将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1 丽江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基本情况

1.1 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提出申报建议

自2019年5月以来,市、区科技局通过认真学习《科技部,中宣部,中央网信部,文化和旅游部,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印发〈国家文化和科技积极融合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科发高[2018]72号)《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丽江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分析,向丽江市政府分管领导提出了按照“一基地二园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景区),以集聚类的方式向科技部、中宣部申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项目的建议,分管领导对市、区科技局提出了着手准备申报工作的要求。

1.2 领导重视,积极开展申报前期工作

2019年9月收到《科技部办公厅,中央宣传部文改办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国科办高[2019]74号)文件以后,丽江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申报创建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对申报工作做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区科技局组织专人开展了申报工作,拟定了申报提纲,到云南省科技厅专程汇报了丽江市申报工作的初步方案,得到了云南省科技厅的帮助和指导,丽江市政府及时召开了丽江市申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工作启动会议,正式拉开了丽江市申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工作的序幕。

1.3 齐心协力,精心组织申报工作

丽江市政府召开申报工作启动会议后,丽江市科技局责成区科技局委托一家有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写申报文本,并由市、区科技局领导牵头,组建了申报协调小组,深入到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玉龙雪山景区管委会,东巴文化研究院,玉缘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纳西文化产业公司等单位和企业,开展实地调研,收集资料,召开座谈会。通过申报组加班加点努力工作,按时向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提交了申报文本等相关材料,并由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向科技部、中宣部进行了推荐和文本的申报。2020年5月底,省科技厅、丽江市人民政府和市、区科技局的领导专程到科技部汇报丽江市创建融合示范基地的工作,科技部对丽江创建融合示范基地给予了指导、帮助和关心,指明了基地发展方向。2020年9月16日,顺利通过了科技部、中宣部组织的专家评审,2020年11月2日至3日,科技部、中宣部组织的调研实勘组到丽江开展了实地调研,调研实勘组对丽江的申报工作给予了肯定与好评。目前,申报工作已通过科技部、中宣部、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五部委组织的“合规性审核”“专家函评”“会议答辩”“调研实勘”等环节,为成功申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可喜进展。

2 丽江申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优势,基础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2.1 创建基础和优势特色

根据科技部,中宣部等五部委出台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丽江坝境内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玉龙雪山的实际,依托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景区2个国家五A级景区,按照“一基地二园区”布局,申报和创建丽江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2.1.1 一基地二园区基本情况

丽江古城1986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11年,被认定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由大研古城(含黑龙潭)、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三个部分组成,2012年边界微小调整后的保护范围为727.9公顷,其中:遗产区面积145.6公顷,缓冲区面积582.3公顷(大研遗产区面积110公顷,缓冲区面积429公顷:白沙遗产区面积21公顷,缓冲区面积85公顷;束河遗产区面积14.6公顷,缓冲区68.3公顷)。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管理有限公司为丽江古城的专业化管理机构和运营单位。近三年丽江古城景区年度营业收入在2亿元左右,年接待游客量约1 400万人次。

玉龙雪山景区1988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13年被国土部授予国家地质公园的称号,2007年被评定为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玉龙雪山景区西至金沙江河谷,西北隔金沙江虎跳峡与哈巴雪山相对峙,东界丽江-鸣音公路至宝山石头城,南至白沙老机场,规划面积415平方千米。丽江玉龙雪山省级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玉龙雪山景区的专业化管理机构和运营单位。玉龙雪山景区近三年年度营业收入在12亿元左右,年接待游客量约500万人次。2个园区都吸纳了一定数量的文化类科技型企业,为基地下一步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丽江古城和雪山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玉龙雪山是丽江古城最重要的生态背景和地理标志,是丽江古城水系的主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水是丽江古城的灵魂,丽江古城与玉龙雪山一脉相承,共生共荣,融为一体,共同成为丽江人气最旺的“拳头景区”和代表性景点,成为丽江发展文旅产业的“排头兵”和“先锋队”。

2.1.2 基地的优势和特色

基地拥有举世罕见的三项世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文献;有黑龙潭古建筑群、大觉宫壁画、白沙壁画、金沙江岩画、“茶马古道”丽江束河段五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热美磋”“白沙细乐”“东巴画”“黑白战争”“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丽江保护文化遗产、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经验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丽江模式”。2003年,丽江市被列为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的9个试点城市之一,走出了一条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子,丽江市连续多年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的殊荣;2016年,丽江市又被列为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文化和旅游部对丽江市“文化旅游带动文化消费”的试点模式给予了肯定。大型少数民族舞蹈剧《丽水金沙》,大型实景演出剧《印象·丽江》,实现了文化产品与旅游市场,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电视连续剧《木府风云》,歌曲《月亮花》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有力提升了丽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依托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丽江市文化产业持续增长,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占GDP的比重均达5%以上,居全省首位,以文旅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总量的近50%,文旅产业已成为丽江的最重要支柱性产业。

2.2 认真总结丽江文化和科技融合经验,为申报和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提供良好条件

近二十年来,基地不断探索创新“丽江模式”,坚持“文化注入科技元素、创造全新体验、优化文化供给”的工作理念,把握“民族元素世界表达,传统元素现代表现,推动民族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工作方向,按照“文化是内容,科技是支撑,旅游是载体,文化和科技融合是重点,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是方向”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重点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艺术展演、自然生态保护和利用等特色文化领域,持续增强科技应用能力,释放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世界遗产数字化保护监管卓有成效。以大数据、物联网、自动化、三维扫描、云计算等现代科技运用为支撑,建设东巴经典语言文化数据库、东巴文化影像数据库、漫游丽江古城三维系统、束河大觉宫三维数据采集项目等,应用数字化技术有效保护民族文化。建设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监测预警体系、古城综合指挥管理平台等多个监测平台,为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监管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手段。

二是现代“智慧文旅”体系初显。利用5G、大数据、AI技术、VR导航导览系统等技术,完成景区信息化名片、导游导览、AI识景、慢直播、智慧停车场、智慧厕所、人脸识别入景区、旅游诚信平台、游客流量大数据统计应用分析平台建设,实现景区5G无人智慧商超、5G无人扫地车、5G无人巡逻车等成功应用,全面构建了以旅游大数据中心为主体,以智慧监管、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统计为支撑的现代“智慧文旅”体系,为游客和居民提供更加智能和人性化的服务,为当地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是文化艺术展演现代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以文化为灵魂,围绕演艺创编、交互体验等方面,应用虚实互动协同展演设计与布景呈现、三维成像与智能交互、声光影一体控制与多维综合展演等技术,应用于舞台艺术创作表演中,提升文化艺术展演的综合表现力,成功打造了将文化、艺术、旅游与高科技高度融合的具有国际水准《印象·丽江》《纳西古乐》《丽水金沙》《纳西创世纪》《木府风云》《雪山神话》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题材艺术作品。大力推进业态创新,以融入虚实与视听呈现、虚拟现实互动等高科技元素为亮点,逐步形成了纳西创世纪文化体验中心、世界记忆遗产东巴古籍展览馆、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徐霞客纪念馆、玉龙雪山冰川博物馆等文化展示体验新业态。其中,纳西创世纪文化体验中心是国内首个大型纳西文化体验馆,研究开发出国内首个、百米动态民俗风情长卷,首个大型VR体验馆,“纳西魔幻之旅”内容的创作及设备的研发均领先于国内同行。

四是少数民族文创产品开发取得新突破。基地对丽江、纳西、东巴等概念的民族传统文化因素进行提取,打造了“丽江萌蛙”具象的超级IP来代表古城,开发出20余种创意新产品。研发了“东巴点读笔”纳西族有声图书,采用连环画图文并茂的特殊艺术形式并配有传统东巴文字,创作出《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连环画》,连环画画册入藏国家图书馆。并用动漫、水墨画的方式制作纳入全国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下)的游记《一滴水经过丽江》微视频,充分展示丽江的独特魅力。

五是科研力量聚焦冰川生态保护成效明显。玉龙雪山的冰川资源作为基地最特殊、最重要的自然景观资源及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地质遗迹和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典型性、稀有性。基地集聚科研资源,积极探索“冰川保护+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路径。与中科院合作就冰川、冻土、水资源、环境变化等开展系列基础研究。建立了中国第2个冰川观测站“玉龙雪山冰川与环境观测研究站”,全天候对玉龙雪山冰川气候数据进行监测,为我国季风海洋性冰川的研究提供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了“玉龙雪山冰川博物馆”,为展示冰川研究成果和宣传冰川文化提供了服务平台。举办四届“玉龙雪山冰川与旅游发展科学研讨会”,围绕冰川资源保护及开发、玉龙雪山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系列学术研讨。利用清洁能源、生态系统修复等先进技术,实施“绿色交通”“冷湖效应”“森林消防”和“绿洲效应”四大环保工程,有效保护冰川生态系统。成立了“智慧旅游研究院”,稳步推进玉龙雪山景区园区“智慧景区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通过5G+无人机的方式实现索道智能化巡检,为冰川监测、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景区安全管控等5G行业应用提供通信保障。

基地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聚焦世界遗产和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开展技术应用研发和集成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文化为辅的发展模式日益清晰,以文化科技融合为特色的技术平台、研发人才规模持续扩大,为全国“科技+”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

2.3 丽江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努力下,丽江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对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意识不强。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文化是软实力,文化和科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变革的有力助推器,科技已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成为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的认识还不到位,文化和科技融合工作的领域还不够广泛,融合工作开展得还不够深入,文化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主要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与的跨部门,跨领域协调机制还未建立。

2)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文化科技型企业发展不足。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转化运用程度不高,与文化融合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健全,数字化技术保护,利用,展示文化遗产工作还滞后,采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服务和管理公共文化工作还未全面覆盖,文旅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培育不足,文化产品的供给不能满足文旅市场的发展,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3)复合型人才缺乏,引进和培养人才的任务十分繁重。丽江虽拥有独特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三项世界遗产,但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少,高新科技人才缺乏,特别是既懂文化又熟悉科技,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引智引才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任务十分繁重。

3 丽江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对策和建议

3.1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申报和创建丽江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责任感、紧迫感

开展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申报和创建工作,是发挥丽江独特的三项世界遗产资源优势和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优势,以文旅产业为核心,以文化科技型企业为载体,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滇西旅游环线”的现实需要;是新时代积极响应“旅游革命”,建设“数字云南”,再创“文化+科技+旅游”的“丽江模式”的重要举措;是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是带动文化科技创新,促进文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补齐丽江文化科技短板和薄弱环节的主要抓手;是推动民族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文化硅谷的战略选择。总之,申报和创建丽江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是一项打基础,扬优势,强弱项,促转型,建平台,塑品牌,利长远的重要工作,对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打造文化硅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2 科学编制基地发展规划,为基地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

1)发展思路及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面向文化建设重大需求,把握文化科技发展趋势,依托独特文化资源,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文化科技型企业和园区为载体,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体系,探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科技、生态、旅游、智慧等多元融合创新发展的路径,增强文化领域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创建“智慧文旅+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现代文艺展演+自然生态保护和利用+文创产品开发”协同发展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丽江打造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策源地、面向西部乃至全国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科技创新辐射中心、先进适用文化科技成果转化展示宣传高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科技融合促进民族文化国际交流示范区。

2)工作重点和任务。基地重点围绕智慧文旅、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现代文化艺术展演、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自然生态旅游等五大优势特色行业进行布局发展。

一是构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支撑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体系建设,制定《丽江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专项实施方案》《文化科技融合重点产业行动计划》及《丽江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规划;注重技术创新,提升文化科技融合平台服务能力,设立文化科技融合平台建设专项资金,持续推动基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平台建设升级,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建设“数字东巴”文化研究平台、玉龙雪山景区管委会智慧旅游研究院技术研发平台、丽江古城“数字小镇”技术研发平台;突出智力支撑,进一步聚焦文化科技融合人才培引工作,继续实施“丽江市英才计划”“‘八个一百’人才实施工程”,丽江技能大师培养工程等。

二是培育壮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主体。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建设完善,支持丽江双创园、丽江(束河)非遗产业示范园区、影视产业园区、红谷创意园、金茂创意文化产业园等文化科技融合园区建设发展。壮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企业规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支点、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的发展模式。

三是实施一批文化科技融合特色示范项目。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文化展演、文旅产业等方面布局实施一批文化科技融合特色示范项目,支持玉龙雪山景区建设人造冰雪主题公园,纳美文化公司开发纳西族英雄史诗《黑白战争》动画片,玉龙县文旅部门建设数字化保护、展示、宣传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金沙江岩画等项目,努力把国家资助建设的《纳西族白沙细乐传习馆》打造成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少数民族文化传习馆的典范。

四是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成果转化示范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专业孵化器建设,加快适用科技的引进消化与自主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进文化标准化和文化信息化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玉龙雪山丽江市丽江
丽江三朵节
丽江的荒
玉龙雪山
轻轻松松聊汉语:云南玉龙雪山
丽江市大、中学生群众体育调查研究
游玉龙雪山
叫一声丽江
绽放的丽江
玉龙雪山
填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