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富 郝良华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山东 济南250014)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意识形态一般规律、着眼时代发展规律提出的新命题。当前学术界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研究相对欠缺。笔者试图从其生成逻辑、现实困境及提升路径三个方面来进行审视与研究,以期为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新格局提供借鉴与思考。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出并非历史的偶然,其生成包含着理论前提、实践基础和现实导向三个维度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必然结果。从逻辑生成的视阈来深刻理解和把握意识形态引领力,揭示其内在逻辑与发展规律,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出是基于自身理论品格所产生的。作为一种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和规律,包含了人类对自身的深刻认知和对社会前景的全新建构。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具有客观真理性、实践批判性、价值合理性等优秀特质,正是这些优秀特质奠定了其强大引领力的理论基础。
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客观真理性。客观真理性体现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质的一脉相承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经过历史与实践反复检验与证明的理论。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科学阐述了意识形态的本质与内涵,系统梳理了社会历史发展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了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和重要意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成为一种科学的、革命的、彻底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此外,客观真理性还体现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对中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内在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坚持以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为基本依据,以社会内在发展规律为前提,针对不同时期意识形态斗争的具体要求,与时俱进地推动理论创新,指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不断发展完善。
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实践批判性。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在《意识形态的要素》中,初次提出了“意识形态”的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虚假意识”和“观念上层建筑”这两个层面的意识形态都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从而使意识形态具备了新的实践内在特质。在俄国革命时期,列宁意识形态理论根据时代的变化趋势,以俄国社会实践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导向,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概念作了科学化阐述,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概念,并重点对其偏向于实践的功能性转化进行了相关论述。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原有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与中国元素不断结合,并坚持以中国社会的实践诉求为导向,秉承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进而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蓬勃发展。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坚持在历史的进程中以批判性的实践不断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构建,充分体现了自身具有的实践批判性。
3.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价值合理性。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P411)无产阶级运动最终要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建立一个新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从本质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自身解放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价值层面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了一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体系,价值主体是人民群众,价值目标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价值评价标准是看人民群众满不满意。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追求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价值合理性的特质。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生成不仅来源于意识形态自身具备的理论特质,还来源于人民对党执政行为的认可。人民只有充分认识到党在其执政行为中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决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坚持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才会进一步对党的理论产生认同,意识形态才能发挥出引领作用,因此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行为是引领力生成的实践基础。
1.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实现党和人民利益高度一致是人民对党执政行为产生认可的前提。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自身坚守的根本政治立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这一目标导向,人民群众在党的正确带领下,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共产党人新的奋斗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虽然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会因历史时期具体国情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究其本质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实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使党获得了人民的信赖、拥护与支持。
2.坚决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实现党与人民休戚与共、共同行动是人民对党执政行为产生认可的基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从根本上回答了“依靠谁”的问题。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其一,在思想上树立人民的主体地位。我们党始终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承认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在改革开放中,人民都是见证者、参与者和创造者。正是在人民强大力量的推动下,党和国家才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其二,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智慧与力量,借助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来增强自身的执政本领。通过及时总结、概括人民群众的经验智慧,使之上升为理论与政策,并在指导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其三,坚持把人民满意度作为第一评判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3]我们党坚持由人民群众对其执政行为进行评判,鼓励群众拥护的、做好群众期盼的、纠正群众反对的,使党和人民的事业能够彰显群众意愿,从而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考验。
3.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人民对党执政行为产生认可的根本条件。共同富裕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追求的基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党在其执政目标中,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全部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使人民的生活更加殷实;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显著缩小人民的生活差距,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的生活更为宽裕;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党在执政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这一蓝图,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多为人民谋利益,多为人民解忧愁,不断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推进,使人民群众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中对党及其理论产生高度的组织认同和理论认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牢牢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实现“两个巩固”,就必须始终不渝地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这是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现实导向。
1.着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深刻揭示历史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巩固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意识形态领域着力构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舆论生态。
2.着力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共同思想基础是指能够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为共同事业而奋斗,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而凝聚力量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共同思想基础,凝结了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巩固共同思想基础能够有效凝聚民心、引领民心。当前,面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潮,我们党必须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尤其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使党和人民同心聚力,形成最大的共识,从而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有效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但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由于受社会思潮、传播手段、外部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曾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P525)因此,社会物质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思想意识的多元性。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从而导致不同利益群体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对当今社会涌现出的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梳理,可以归纳为三个类别:其一,个人主义。这一类的错误思潮,主张个人的自我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对集体主义进行否定,进而否定社会主义,因而是片面的、狭隘的价值取向。其二,历史虚无主义。这一类错误思潮专门拿党史、国史做文章,通过采取夸大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些失误,从细枝末节处戏说历史人物、颠倒黑白等手段,来达到抹黑中国共产党、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的。其三,“普世价值论”。宣传“普世价值论”者,打着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幌子,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干预,企图把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强加于中国,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这表明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反对和抵制错误思潮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离不开优秀的人才队伍。党员干部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建设的主体,自身言行的规范性、工作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部分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薄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阻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理想信念不坚定。部分党员干部由于自身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所怀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不足,难以胜任意识形态工作。其二,是非观念淡薄。部分党员干部由于自身品德修养不足、是非观念淡薄,导致脱离群众、贪污腐败等现象频发,在人民群众中逐渐丧失了公信力。其三,工作方法老套。部分党员干部在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由于缺乏对现代化信息传播渠道和宣传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新情况,因而往往事倍功半,不得要领,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实效性。
随着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出现和信息化的大力发展,以媒介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全媒体由于具有信息丰富、形式多样、互动灵活等优势,已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但是,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的根本变化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舆论引导和内容管理模式,网络空间出现的种种乱象也加大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的难度。在全媒体时代语境下,舆论生态纷繁复杂,更具突发性、公开性、难控性,使主流媒体受到很大冲击。其一,突发性。当前网络舆论空间经常出现一些突发的社会敏感事件,其在网民中的传播速度往往快于主流媒体的发声速度,导致主流媒体和宣传部门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常处于被动局面。其二,公开性。截至2019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这说明网络空间已逐步成为一个全民公开共享的舆论场域。因此,在对待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时,如果主流媒体的处理方式不当,就容易造成负面新闻和消极情绪的大范围传播。其三。难控性。在全媒体时代,由于网络监管还不够完善,网民的政治参与表现出无序性,很多网上发表的不当言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从而使网络成为负面舆情发酵、错误思想传播的策源地和放大器。
西方敌对势力一直重视维护自身在全世界的霸权地位,把中国的繁荣富强看作是对西方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威胁,因而想方设法对我国进行各种意识形态的渗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威胁,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更多阻碍。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主要有:其一,对中国共产党的抹黑。西方敌对势力通常会抓住党在历史上某一时期曾经出现的问题进行猛烈攻击,用尽一切手段极力抹黑党的领袖,丑化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其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攻击。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正是采取了相应的社会主义制度,才取得了今天辉煌的成绩,而敌对势力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优于社会主义制度,妄想通过渗透遏制来西化分化社会主义制度。其三,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渗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与密切,这也给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借助互联网平台等极力向中国输入西方文化价值观,不断加大对中国的渗透,这是影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重要因素。
新时代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应当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方位、多层次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
科学的理论具有启迪思想、揭示规律、指导实践的作用。对理论研究的越深入,认识就越深刻,掌握、运用理论才会越自觉。因此,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高度重视加强科学理论的创新、武装和指引,为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意识形态提供理论支撑。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动力来源于理论创新,前提取决于理论武装,方向依靠于理论指引。其一,加强科学理论的创新。我们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根据时代要求和实践要求,积极推动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就是理论创新的新概括和新成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滋养。其二,加强科学理论的武装。我们党历来重视理论武装,坚持理论创新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通过理论武装能够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强大力量,在指导意识形态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推动引领力建设。其三,加强科学理论的指引。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孕育伟大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意识形态引领力的论述是指引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根本遵循,因其自身具有开创性、科学性、真理性的理论特质,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建设提供明晰的方向指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传播力的建设。加强传播理念创新和手段创新,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意识形态提供方法手段支撑。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信息传播路径大多被新媒体占据,传统媒体影响力日渐衰弱,媒体格局与舆论生态发生根本变化。面对意识形态传播格局的新变化,应该进一步加强传播理念、传播手段的创新。其一,加强传播理念的创新。新时代意识形态传播要充分体现受众的主体性、主动性,要侧重人性化宣传,拒绝说教式宣传,主张平等对话、理性讨论,使人民群众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接受,并鼓励其积极担当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其二,加强传播手段的创新。在全媒体时代,网络新技术、新运用、新平台层出不穷,极大丰富了意识形态的传播手段。所谓“察势者智,顺势者赢”,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建设中,要以新的传播格局为依托,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开辟传播平台、拓展传播渠道,通过充分运用“两微一端”平台,形成“纸媒+网站+客户端+官微+自媒体”的融媒体矩阵,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意识形态传播体系。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意识形态,需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引导全体党员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增强自身责任意识,构建一个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从而为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意识形态提供体制机制支撑。其一,要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党对意识形态领导的更加全面、更加精准。具体而言,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严格划分落实自身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主管负责的原则,坚持上下联动,秉承真抓、严抓、实抓的理念,健全完善督查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从而为提升意识形态引领力构建一个科学、全面的责任保障机制。其二,要加强阵地建设与管理。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因此,建设与管理好阵地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集中体现,也是不断夯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基本要求。在加强阵地建设与管理中,一方面,要对阵地的类型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按照不同的性质,把思想舆论阵地划分为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主阵地,要坚决守住;黑色地带多为负面,要坚决管控;灰色地带偏中立,要大力争取转化为红色地带。另一方面,对扰乱意识形态建设的错误言行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切实把意识形态阵地守住、守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根本在人才,根本靠队伍。提升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无论科学理论的宣传,还是传播理念与手段的创新,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要从政治、专业、作风三个方面着手,以应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出现的新变化、新要求、新挑战。其一,政治方面。政治坚定是对意识形态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新时代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面临着纷繁复杂的情况,面对乱象丛生的舆论战场,意识形态工作者只有做到自身政治坚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主流舆论的正确导向,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的方向。其二,专业方面。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在传播理念、内容、手段等方面迫切需要创新。这就要求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具备精湛的业务能力、丰富的知识储备、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反应力,善于运用现代化传媒的新方法新手段,创造出有深度、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以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其三,作风方面。意识形态理论宣传是一项既崇高又辛苦的工作,需要意识形态工作者不断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意识形态工作者应当具有政治定力、家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广阔的视野、高尚的人格,追求真理的勇气、释疑解惑的耐心。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意识形态工作者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政治素质和责任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公正性、公信力,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从而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