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之然
语文课程集合了语言能力教学、发展思维教学、审美教学、信息处理教学、知识认知教学等重要教学过程,其应用领域囊括了每个人的生活以及精神层面。语文也是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重要的课程,其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是课堂重点,阅读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阅读没有界限,阅读不限宽度,学生的阅读范围决定了其对世间万物的认知。传统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为学生讲述文章内容、作者背景,文章主旨等。教材施教的过程是让学生完成对基础知识的认知以及为增长阅读能力奠定基础,这并不是最终目的。教师可以通过网上资料筛选,类比选择出主旨相近,内涵更为深远的文章让学生品读,让学生增进知识储备。
例如,初中语文课堂中,文章《春》,作者朱自清,该文章以散文形式描写和讴歌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以此抒写了作者美好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思绪以及人格向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冬”的议题,以多媒体形式让学生欣赏冬天的景色。在《春》的教学计划中,学生学会了欣赏散文和作者情感,但对其创造仍有着不解之处。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冬天,运用类比理解了朱自清的创作背景,在教师引导下自我创作出了《冬》。该内容拓展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赏析教材知识,更让学生增长见识,完成了自我创作。
语文的阅读不局限于教材,语文的表达源自于自身体验。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在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期,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从而在学习心态上走上歪路。阅读过程的最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学生传承积极文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文章中作者的表达也是有差别的,有的以积极方式表达,有的以消极面反衬。学生对于这种情况的分辨力有时候过于低,容易受到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心理学,为学生调整心态。例如《秋天的怀念》,文章出自于史铁生,文章描述了作者对于父母的思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包括对父母之前不了解的懊悔。初中生对于此篇文章的阅读容易产生误区,他们的逆反心理会与文中不理解父母部分产生共鸣,随之对自我行为产生影响。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及时讲解,作者描述该过程是为了表达悔恨,而不是以此作为简单回忆。健康阅读是需要学生有着健康心态,只有健康的阅读才能传承健康的文化。
一篇好的文章在于其有引人入胜之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文章的阅读兴趣点。教学过程中亦是如此,如果教师在教材施教时不能把握学生的认知层次,那么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
例如,名著导读《西游记》,学生在通过电视或者其他平台已经接触过《西游记》了,但是对于其原著品读还没有文化见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避免枯燥授课的同时,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产生画面感。从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孙悟空的诞生是西游记中的开篇画面,十分离奇;再到“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孙悟空被佛感化,陪唐僧取西经。在这个过程中,书本上的内容并不详细,缺少了原著中的众多细节,而这些细节是《西游记》小说的精髓。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借鉴说书的风格,将学生的思维带动起来,将小说的画面在学生脑海构建出来。随之将跌宕起伏的情结通过语言补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吸引学生,并让其对阅读小说产生兴趣。层次感的教学设计能够将文章内容进行完美展现,将文章中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加激昂。就语文课堂而言,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关注点都在教师身上。教师的言行习惯以及教学方式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
初中生的心理正处于萌发状态,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比较简单,即信任教师,以教师为榜样或者不信任教师,不愿意听课。据调查,一些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把师生关系的融洽度上升到了教学准则。例如,在《论语》学习中,文言文对于初学者都是相对困难并且枯燥而无目的感的。教师需要看准学生的心理,与学生进行沟通。“吾日三省吾身”,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拟定课堂议题,让学生与自己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就拉近了不少,学生与教师也会尽情交流。在打破冷清的课堂氛围后,学生在课堂上也会表现积极,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会仔细听讲,然后与教师保持交流。师生通过沟通,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师也可以在其中渗透文言文的内涵,给学生传播从古至今流传的优良传统。此举实现了文化教育,也实现了素质教育,符合新教育体系发展的章程。
教师在语文课上一般都以板书和教材为主,为学生教授基础知识,而学生的领悟度在这个方式中无法得到评价。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习知识需要学生自我的投入,教师只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例如,《女娲造人》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有直接的视觉体验。相对于板书或者阅读教材,学生更倾向于视频教学,其赋予的新鲜感是别的教具无法比拟的。在视频教学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女娲补天的背景以及过程和意义,在通读课文内容后,真切地理解了文章的趣味性。学生愿意自我阅读课文,教师也可以借此为学生纠正阅读习惯。所以,在新时代的教学中,教师要学习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阅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值得鉴赏的地方,而鉴赏的最高境界就是身临其境。
从教学角度来说,情境是学生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部分,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意义所在。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创造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及其文中思想情感。从学生角度来说,情境是文章阅读的根本途径,只有进入到文章情境,自我才会有阅读兴趣,文章才有可反复阅读之点。以《荷叶母亲》为例,作者冰心以散文的形式借荷叶护莲赞颂母亲的爱,同时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冰心的文章里充满寓意,要求读者细品并且理解其话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读到描写荷花时,需要对学生讲述冰心的生活故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才会理解荷花与冰心生活的联系以及荷花护莲的情境该如何鉴赏。“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学生需要在脑海创建意境,在这个意境中欣赏冰心先生描绘的景色,从而更好地品读鉴赏。
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阅读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成分。学校和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氛围、阅读心态,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逐渐成长,传承优秀文化,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