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2020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短短一年,过的是一个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中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脱贫“攻坚战”又叠加新冠疫情“阻击战” ,给脱贫攻坚任务增加了难度,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12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上指出:“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国内疫情集中爆发严重冲击宏观经济供需两端,从二季度开始,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宏观经济进入修复性回升,呈现出生产回升、消费回补、投资加速态势,出口贸易也展现出超预期的韧性。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生产端恢复快于需求端。三驾马车方面,以线上消费为代表的居民消费活动逐步恢复,逆周期调节带动基建投资快速反弹。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受疫情、国际油价、减税降费、经济下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财政运行举步维艰,保基本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各级政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采取一系列措施,同时加快直达资金下达和使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上半年,我国广义财政空间明显打开,逆周期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减税降费政策力度持续加大,并凸显惠企惠民特点,重点对小型微利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个体工商户,以及受疫情冲击较大行业(公共交通、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推出所得税减免及缓缴政策,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同时,财政“三支箭”全面落地,抗疫特别国债全部直达基层,地方政府专项债扩容规模空前、节奏前移明显,财政收入增长逐月好转,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2020年就要过去,令人期待的2021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