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云理轩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大雅·民劳》中的句子。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劳动和生活中渴求美好的小康梦。
然而,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中华民族虽历经奋斗,却始终没有在整体上摆脱贫困,积贫积弱,如影随形。
自从一个伟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一个崭新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种伟大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一切都改变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重大意义”,是中国人民用心血和汗水在中国大地上创造的“中国奇迹”,在人类反贫困史上创造的“减贫奇迹”,可供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选择的“中国方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指路的明灯。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反贫困思想,面对整个中国特别是农村还非常贫困落后的实际,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减贫历史长河中,不同时期的减贫思想、减贫模式和减贫方案存在差异、各有侧重,但始终相互联系、一脉相承,形成了系统完整的逻辑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会议、重要时点、重大场合反复强调脱贫攻坚,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深刻把握和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推向了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新中国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扶贫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精细化管理、精确化配置、精准化扶持等理念。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主持召开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时提出“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具体要求。这次会上,总书记提出了“群众哭笑观”,他说:“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部署“十三五”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时,系统阐述和正式提出“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想为脱贫实践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指引。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提出“东西部协作”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战略。强调要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再次部署脱贫攻坚,强调言必信、行必果。提出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七个强化”。同时总结了脱贫攻坚的“五点经验”: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七个强化”“五点经验”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再次指明了方向。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成都市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提出,要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要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打赢中国扶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有了这个行动指南,各级党委、政府才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向历史、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肺腑之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三个根本”,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扶贫工作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
在减贫工作中,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贫困人口为中心,从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各个时期贫困户的现实需要适时制定和完善扶贫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初期救济农村孤寡人员贫困户,到改革开放后确定贫困人口标准保证生存需要,再到新时代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开展精准帮扶,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帮扶范围持续拓展;从初期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温饱,到改革开放后保障贫困群众收入增加,再到新时代确保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高。这一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跋山涉水,只为看到最真实的情况。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最牵挂是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国内考察活动,有数十次涉及扶贫开发,其中有十几次是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八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数十次深入老少边穷地区访贫问苦。无论是太行山深处的特困村庄,抑或是武陵山腹地的偏僻苗寨,还是沂蒙山、大别山革命老区,还是乌蒙山深处的边疆民族地区,处处都留下总书记扶贫的深情足迹和暖人情怀。
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千里寄语,只为给贫困群众最大的鼓舞。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群众回信,祝贺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勉励乡亲们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继续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对独龙族群众十分关心,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给独龙族群众回信。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特地抽出时间与独龙族代表见面。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心下,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3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率先实现整族脱贫,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为了人民,党中央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支持贫困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2013年至2019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个百分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为了人民,党中央组织各地实施最大规模搬迁安置,让贫困群众居有定所告别“穷窝”。“十三五”时期,全国对约1000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整合各类财政资金、统筹贴息贷款、社会援助等各方资源向易地扶贫搬迁重点倾斜,引导移民搬迁“挪穷窝”;同步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促使贫困群众“换穷业”;强化交通、水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发展瓶颈“拔穷根”。
为了人民,党中央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使劲用力,让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国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每年都到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前几年去,沿途山路颠颠簸簸,进了村坑坑洼洼,晴天尘土满鞋,雨天道路泥泞,贫困户房子破破烂烂、有的家徒四壁,一些贫困群众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不少孩子没有上学或中途辍学,很多人生病基本靠扛,看了心里确实很沉重。这几年,我再去一些贫困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道路平坦通畅,新房子一片连着一片,贫困群众吃穿不成问题。看到群众脸上洋溢着真诚淳朴的笑容,我心里非常高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示范带领下,在党中央的有力号召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对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老百姓的爱,化作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
制度优势是减贫事业的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在推进新中国减贫事业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从源头寻找减贫的治本之策,确立了以制度为基础的国家减贫模式,最大限度地调用国家资源,举全国之力投入脱贫攻坚。
为摆脱贫困,全国总动员。坚持全国一盘棋,全面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要求,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五级书记抓扶贫,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做到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人、财、物统筹规划,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全社会力量办大事,凝聚各方力量向贫困宣战。
东西部扶贫协作实现对30个民族自治州全覆盖,中央层面共有320个单位定点帮扶592个贫困县,军队和武警部队定点帮扶2000多个贫困村。监督体系层面,中央巡视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内容。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8个民主党派中央分别对应8个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的省份,扶贫部门设立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媒体、社会等监督力量的全方位合作。
为摆脱贫困,全民总动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是保障人民权利、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的制度,因而具有不竭的力量源泉。70年的减贫事业,摆脱贫困的路上,我们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扶贫,贫困群众从思想上拔掉穷根,在政府和社会的帮扶下,走上了脱贫之路。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4亿人民每天都进行着新的实践、创造着新的奇迹、书写着新的史诗,这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生动写照。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是被称为“地球癌症”的典型的石漠化地区,西畴百姓就生活在这样的区域,外国专家判定西畴为“基本丧失人类生存条件”。西畴县岩头村真正是“长”在悬崖峭壁上。行路难,生活更难。村民卖头猪,光雇工把猪抬出去,就得花去猪价的一半。20多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畴人民战天斗地,共建成保水、保土、保肥“三保”台地10多万亩,垒成的石埂加起来长达5万多公里,可绕地球一周以上;开山凿石向悬崖峭壁要出路,共挖通进村道路3000多公里。他们用自己的双手铸就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
为摆脱贫困,一支支扶贫大军扎根一线。脱贫攻坚以来,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到基层一线,他们当表率、作示范,冲在脱贫攻坚战的最前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脱贫攻坚工作的保障者和执行者,事事想在前头、处处赶在前头、时时放在心上。他们始终保持浴血奋战的豪情斗志和确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的决心和信心,发扬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锐意进取,奋勇向前,不畏难、不躲闪、不逃避,敢想敢干、敢闯敢拼,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发展路子,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条发展之路、幸福之路。
扶贫干部为何如此拼命,完全是初心使然。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让扶贫干部们一秉初衷、负重前行。北京师范大学硕士黄文秀回到家乡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80后基层干部李忠凯早已满头白发,他说:“我改变不了头发变白,但能改变这里的贫穷”,扶贫路上,这是他最朴素的初心……扶贫干部在偏远之地扛起脱贫攻坚的重任,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用生命照亮脚下的贫瘠之地。他们以担当无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贫困堡垒的攻坚之地,为实现稳定脱贫呕心沥血。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不仅要流汗还会流血。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截至2019年9月,全国共有770位像黄文秀一样的扶贫干部牺牲在扶贫一线。他们留下了病榻上的双亲、尚未成年的孩子,甚至是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爱人。牺牲小家换来大家,他们就是贫困户孩子的父母,是贫困户的儿女,他们是新时代脱贫战场上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英雄壮举,我们永远铭记,更将沿着他们的先锋足迹,奋勇前行。
国际社会对中国减贫方案高度赞扬。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消除农村贫困的决议,把中国倡导的“精准扶贫”理念与实践写入其中,中国为全球消除贫困提供了经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事实最有说服力。按照世界银行测算的人均每天支出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过去几十年,中国共减少贫困人口8.5亿多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而7000多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
2018年底,在改革开放与中国扶贫国际论坛上,中国的减贫成就及其经验,得到与会国际组织、金融机构、智库代表和各界人士的高度赞誉。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向该论坛致贺信中所言:“特别是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同时也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进程。”站在改革开放40余年的时间节点,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堪称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力度、规模和影响,人们愈发感受到中国扶贫的历史意义和世界价值。如果说改革开放带来史诗般的进步,让中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那么矢志不渝、接力奋斗的脱贫实践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描摹中国发展的鲜明底色,更对世界作出重大的贡献。
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打开了广阔思路。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这样的发展,中国一路探索,一路前进。目前,除了以温饱为核心指标的贫困发生率持续降低,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新中国成立之时人均预期寿命还不足40岁,1990年达到了69岁,到了2018年达到了77岁。这说明,脱贫攻坚有利于推动一系列发展问题的解决。在一块块异常贫瘠的土地上,为了彻底斩断穷根,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通过易地搬迁等举措,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了可持续生计,解决了发展难题。为了阻隔贫困代际传递问题,各级地方政府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充分发挥扶贫先扶智的理念,想方设法补齐教育短板,通过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提升贫困者的人力资本,增强内生动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9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从1990年的0.501跃升至2018年的0.758,增长了近51.1%。自1990年引入人类发展指数以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低人类发展水平”跃升到“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为解决人类发展问题拓宽了视野,打开了思路。
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为全球反贫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无论是雪域高原、还是黄土高坡,无论是边陲山地、还是革命老区,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锐意改革者的姿态,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攻坚克难精神,带领广大人民同艰苦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同贫困作斗争。中国土地制度保障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国家通过取消农业税费、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体系,为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构筑了稳固的保障线。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整合了脱贫攻坚力量资源,拓展帮扶协作深度和精准度。此外,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助推实现共同富裕。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消费扶贫等带动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壮大了新产业新业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和机会,让绝大多数中国农民通过勤劳奋斗改变了贫穷落后的命运。中国在脱贫攻坚领域的这些做法,为世界其他地区反贫困提供了有益的范本和经验。
中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为那些谋求发展的国家贡献了中国力量。立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始终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坚持开放促进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为世界减贫贡献中国力量。截至2015年10月,中国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积极向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并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同时,中国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以此为平台不断开展经济合作,深化减贫事业交流,切实帮助合作国夯实减贫经济基础,让国际减贫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脱贫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减贫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随着脱贫攻坚战总攻的深入推进,中国必将夺取更大的脱贫成绩、积累更多的脱贫经验、实施更深入的减贫合作,为人类减贫事业再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