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永胜县的图文数说彰显脱贫攻坚艰苦历程及其成效

2020-04-25 08:24王亚梅,马丽红,张虎
社会主义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易地贫困人口全县

鲁地拉镇格克天路

大山“之”路

魔芋“成林”

从2014年到2019年,中共云南省永胜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围绕“五个一批”要求,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实施“十大工程”,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4年至2019年累计脱贫15117户58912人,贫困村脱贫出列94个。

基础设施提升让脱贫步伐越走越坚实

一是交通便利有保障。投资4.68亿元实施总长154公里的6条通乡油路改造工程。投资2.7亿元实施28条208公里建制村连接线以及18条80公里的村小组硬化路、67条450公里的通村小组通达公路、136条706公里的通村小组公路路面修复。争取中央、云南省、丽江市补助资金15865.6万元实施自然村公路71条238公里。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3832.05万元,实施村小组通达公路243公里,3座桥梁、94个贫困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等交通项目建设工程,城乡道路交通条件实现历史性跨越。二是电力通达有保障。2014年以来,投入2.98亿元实施农网改造项目,改善贫困群众用电问题。三是网络宽带有保障。全面实现150个村委会、136个村卫生室、所有学校网络宽带全覆盖。四是广播电视有保障。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以上。五是公共服务场所有保障。投资近2亿元完成583个村级、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实现全县村级活动场所全面达标。

产业扶贫让乡村焕发活力

对有发展能力和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实施产业脱贫工程,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61亿元,发放金融扶贫贷款5.01亿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所有有发展能力和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大力发展优质肉牛、土猪、黑山羊、乌骨鸡养殖,红高粱、食用菌种植等84项高原特色产业,实现有发展能力和发展条件的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引进北大荒集团、牧牛宝等5家知名龙头企业入驻永胜,遴选32家本土龙头企业,规范培育8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122家新型经营主体对有发展条件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全覆盖。出台农业保险奖补政策,实现农业保险主导产业全覆盖,为扶贫产业提供兜底保障。

易地扶贫搬迁一派新景象

针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六类地区”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52亿元,建设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13个、分散安置区1个,共搬迁768户290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84户2624人)。一是建设12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和1个分散安置区。投入资金7917.525万元,搬迁安置383户146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47户1371人),配套水电路、厕所、畜圈、活动场所等基本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原生产用地超过2公里以上的农户按照人均2—3分的标准配备生产用地,确保群众“搬迁入住、稳定发展”。二是建设县城集中安置点。投资7267.4万元,搬迁进城安置385户144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37户1253人)。

花椒丰收

技术培训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亟待改造的危房

改造后的房屋

阿里文学公益阅读大篷车开进永胜

安居工程“安民心”

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7.33亿元,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茅草房改造、扶贫安居工程,解决41505户住房安全问题,实现已脱贫户住房全达标,被列为“国家级农村危房改造”示范县。一是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014年至2019年,投入资金4.88亿元,累计改造农村危房37355户。二是实施茅草房改造工程。聚焦永胜金沙江沿线贫困群众,特别是“直过民族”傈僳族群众自筹资金1.08亿元,实施茅草房改造1622户。三是实施扶贫安居工程。针对未纳入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2528户(建档立卡户1757户)搬迁安置户,投资1.37亿元实施扶贫安居工程。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竭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是投入3.99亿元,实施学校建设项目317个、新建幼儿园41所,添置教学仪器设备和生活设施2272台(件),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以及艰苦边远贫困山区小学教师特殊岗位津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督导评估验收。二是在严格落实“两免一补”基础上,投入3537.37万元,落实贫困山区乡(镇)幼儿营养餐补助,并按照学前教育每年300元、小学每年600元、初中每年1000元、高中每年2500元、大学每年5000元的标准,对40087人次建档立卡户子女进行资助。三是投入578万元实施“雨露计划”,资助贫困学生2791名。四是组织动员3349名“两后生”继续就读中专、职高,共开展“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2797人。五是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六长”责任制,推进依法控辍“四步工作法”,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人数为“零”,非建档立卡户辍学生为10人。六是投入4.71亿元,整体迁建县民族中学,把山区各民族优秀学生集中到县城培养。

健康扶贫让贫困群众看病不再“愁”

投入2412.07万元建设村卫生室136个,配备执业注册乡村医生433名,村卫生室建设、村医配备全面达标。按照“卡户交一点、财政补一点”原则,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四类”重点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率达100%。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和“三个一批”政策,确保贫困群众方便看病、看得了病。截至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已救治1267人,慢病签约服务380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均达到90%以上,年度自付部分累计不超过5000元。努力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负担。截至目前,累计救助189368人次,减免医疗费用11848.62万元,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饮水安全滋润贫困群众心田

上学儿童

健康扶贫

安全饮水

清理沟渠

鲁地拉镇格克村委会火炭坪人饮项目

共完成水利项目投资9.35亿元,实施脱贫基础支撑水利项目、农村人饮安全巩固提升项目等饮水安全项目工程,龙开口水资源综合利用、小米田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加强水利设施维修养护,强化农业灌溉设施建设,投入3975.65万元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新建小水窖2964口,同步推进水质检测全覆盖,建立季节性缺水应急保障机制,全县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累计受益136308人。

就业扶贫让贫困群众脱贫有“底气”

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就业扶贫工程,通过“组织输出转移一批、建立扶贫车间吸纳一批、开发公共服务岗位安置一批、创业带动扶持一批、发展产业项目解决一批”的“五个一批”措施,全面推进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38005人,实现户均一人有一项以上技能;累计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22467人,实现户均1.3人转移就业。

生态扶贫让山地增绿群众增收

结合生态保护治理、依托国家生态保护治理政策,大力实施生态脱贫工程。一是用好生态护林员政策。选聘436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成为生态护林员,累计发放贫困人口生态保护工资3567.71万元,惠及贫困户4531户。二是落实生态惠农政策。兑现贫困人口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1982.73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为6880户;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1.86万亩,惠及建档立卡户2643户,受益资金2910.07万元;投入558.6万元实施节柴灶和太阳能热水器项目,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8141户。三是开展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投入资金3058.39万元,实施花椒、核桃等林业产业种植和提质增效项目,开展林业技术培训234场。四是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培养扶持林业龙头企业35家、林农专业合作示范社10家,带动816户建档立卡户发展林业产业,实现增收332.17万元。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国家生态建设资金31843万元。

兜底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一是低保保障。严格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衔接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开展农村低保动态调整,确保“应保尽保”不“错保漏保”。截至目前,全县城乡低保16138户23870人,其中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享受低保的9228户15582人。二是养老保障。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全县符合条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养老保险缴费率达100%,60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领取养老金。三是残疾人保障。截至目前,全县持证残疾人1550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58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287.31万元。四是临时救助。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对遭受自然灾害、突发疾病等情况的给予及时救助。截至2019年11月,全县临时救助3549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97.6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82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00.7万元。

移民后扶产业服装加工项目签约

六德乡大坪易地安置新村

猜你喜欢
易地贫困人口全县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隐形贫困人口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