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实践逻辑

2020-02-22 03:56于建贵
社科纵横 2020年9期
关键词:文化观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于建贵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19)

文化观是关于文化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中国共产党文化观是党在长期文化实践中形成的“对文化地位、文化方针、文化政策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1](P39),是党和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遵循。历经近一百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文化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文化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文化建设经验的同时,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深化发展了文化观,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实践也要立时代之潮头,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方向与党的领导的逻辑前提,把握实现党内文化思想高度统一、社会价值追求一致、国家文化发展取向先进与中国价值理念国际认同的新逻辑要求以促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实践落地,培育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的逻辑前提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实践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逻辑前提,确保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科学有效的实践。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的重要基础与内在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基本遵循,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立场问题关系到“代表谁的利益、为谁服务,追求什么、向往什么”[2](P54)的关键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就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文化建设与文化实践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就要始终站在共产主义的立场,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要始终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服务;就要始终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新时代文化观的实践。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坚持什么样的观点关系到看什么、怎么看的基础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观实践中的一元化指导,因为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才能保证文化观实践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进行;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因为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文化观建设与实践才能直正为了人民、服务人民;就是要坚持经济政治与文化协调发展的观点,只有政治经济与文化高度协调发展,才能为文化观实践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开展文化实践,就是要始终坚持唯物辩证法,客观地、联系地、全面地分析和解决文化观实践的问题,只有全面、客观地认识文化观实践问题,才能提升文化观实践效率;就是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客观规律出发、从文化需求的现实情况出发开展文化实践;就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既要以文化理论说服人,也要以文化实践教育人。四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文化观实践,才能与时俱进,保持文化观实践的先进性与创新性。

(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一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在文化观的实践中要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将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文化观实践的最高追求,新时代文化观实践只有始终坚持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才能以提升人的思想文化素质、提升人的社会能力为指向,开展文化教育、设置文化活动,提升文化观实践的有效性;就是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将文化观实践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在更好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只有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才能夯实文化观实践的基础。二是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指导,将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新时代文化观实践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的基本遵循。这就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实践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反对任何背离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错误倾向;必须善于将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与当前党面临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中的为了谁、谁来做等重要问题;必须善于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善于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相结合创新发展的成果。

(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坚定自觉坚持党的领导。”[3](P7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一是加强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意识形态工作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3](P7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中要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观实践中的强大核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人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而且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文化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不断巩固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与价值理念。这就要求党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文化观的实践细化至意识形态的具体工作当中,从而在意识形态工作中促进文化观的实践落地。二是加强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的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4](P2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实践要不断加强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领导力,不仅党要积极完善教育引导、实践强化、制度保障等,让人们在具体实践中感知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现文化观的落地,而且要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人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实践落地。三是加强党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工作中的领导。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的重要工作,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中不断加强党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中的领导地位,是确保社会主义文艺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文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前进,也才能直正得到发展繁荣。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地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5](P2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文化观实践的逻辑前提。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的逻辑要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必须以实现党内文化思想高度统一、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追求一致、实现国家文化发展取向先进与国家文化理念国际认同为目标指向,这也是文化观实践落地的逻辑要求。

(一)实现党内文化思想高度统一

党内文化思想高度统一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并长期执政的关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党内文化思想的统一,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中把握实现党内文化思想高度统一的基本要求,主要是让人们在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理性认识党内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高度认同党内文化思想的核心价值的基础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一是要对党内文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在形成发展的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实现党内思想文化高度统一的目标定位,必须在文化观的实践中让人们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形成的基本历程、深入了解在发展历程中党内文化思想的历史转型,汲取党内文化思想高度认同的动力。这就要求人们要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文化形成阶段、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内文化思想的曲折与探索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文化新发展阶段、新时代党内文化思想的发展与转化。二是要对党内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理性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主要有党内价值体系、党组织与党员的价值理念、党员行为方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实现党内思想文化高度统一的目标定位,必须在文化观的实践中让人们理性地认识党内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奠定党内文化思想高度认同的基础。这就要求人们理性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党内价值体系,奠定党内文化思想高度统一的基础,必须正确对待“马魂、中体、西用”在党内价值体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党内文化思想的高度统一奠定基础。三是要对党内文化思想的核心价值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党内文化思想是党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反映着政党深层次的精神积淀与价值追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实现党内思想文化高度统一的目标定位,必须在文化观的实践中让人们高度认同党内文化思想的核心价值,促进形成党内文化思想高度认同。

(二)实现社会文化价值追求一致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把握社会文化价值追求一致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中的广泛认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直观成为社会普遍追求的文化价值。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的普遍认可必须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根脉、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引领作用和社会影响力,实现社会文化价值追求一致。一是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有准确把握。如何科学解读、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实现社会文化价值追求一致的目标定位的基础环节,只有科学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蕴,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科学解读和准确理解,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深入人心,形成社会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这就要求人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的科学内涵与实际目标。二是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根脉有深入了解。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根脉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实现社会文化价值追求一致的目标定位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只有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何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根脉和思想资源,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人心,被人们广泛接受,为形成一致的社会文化追求提供重要的支撑。这就要求人们要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三是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能够深刻领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实现社会文化价值追求一致的目标定位的关键环节。只有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中的价值指引作用,在社会治理中的力量凝聚作用,在个体发展中的方向引领作用,才能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促进形成高度一致的社会文化追求。

(三)实现国家文化发展取向先进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把握国家文化发展取向先进的基本要求,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必须要实现国家文化发展方向明确、发展战略先进、发展力量先进、发展任务先进。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实现国家文化发展取向先进的目标定位,必须要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家文化发展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一元指导地位。习近平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直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6](P65)马克思主义作为直理性的理论对于中国文化发展所具有超凡的指导作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保持我国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的根本标志与重要旗帜,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文化建设,才能确保文化发展方向正确,确保文化发展取向先进。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实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先进。这就要求在文化建设与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保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顺应时代发展、回应时代问题中提出的,它准确回答了新时代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文化观实践中坚持以新思想为指导是文化战略先进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制定明确的文化发展目标和清晰的发展方略,只有明确奋斗目标和清晰的方略,文化发展战略才能始终与时俱进,保持先进。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我们新的发展目标,是我们新的努力方向,坚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先进文化强大的精神支撑与动力支撑。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实现国家文化发展力量先进。国家文化发展力量的先进不仅要求文化发展的方式方法先进、文化发展的视野广阔,也要求文化建设的力量先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实现国家文化发展力量先进,必须始终坚持在文化建设中开放,在文化发展中创新。文化发展只有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创新发展、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才能始终保持其先进性。这就要求在文化建设中要适度开放,要有世界眼光,放眼整个世界,学习各国先进文明成果,取百家之长,融各方之智。要求在文化建设中开拓创新,文化建设不仅要有开阔的视野,积极汲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积极推进文化的创新发展。要求文化建设中要积极培育具有创新思维的文化建设人才。新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只有培育人们较高的文化创新能力,让人们具备较高的文化创新思维,文化建设才能不断创新发展,才能确保文化观的实践始终保持先进性,促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实现国家文化发展方向先进的目标定位。

(四)实现中国文化理念国际认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必须要把握中国文化理念国际认同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将中国文化理念贯穿于世界交流的方方面面,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理念感兴趣,让越来越多的人正确看待中国文化理念,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知晓率和国际认同度。一是要实现对中国文化理念的认知了解。认知在认同结构层次中处于初级层次,要让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内容、对中国文化理念在世界传播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有理性的认识,减少对中国文化理念的曲解与误读;必须要对中国文化理念有扎实的认知基础,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理念。中国文化理念包含着和合理念、开放理念、安全理念和共享等理念,这些文化理念都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因此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理念最主要的就是要传播好、讲述好中国故事,为中国文化理念的传播打开窗口。二是要实现对中国文化理念的情感接纳。情感认同在认同结构中处于驱动层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实现中国文化理念的世界认同,主要是让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在了解中国文化理念是什么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理念产生情感上的不排斥乃至满意、热爱,为中国文化理念在世界传播中的认可度提高奠定基础。三是要实现对中国文化理念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在认同结构中处于核心层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实现中国文化理念世界认同的目标定位,主要是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中国文化理念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将中国文化理念融入自己的生活与行为、融入自己国家的治理与发展中,接受中国文化核心理念并以此为指引。这就需要明确中国文化理念在中国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明确文化理念在中国创造社会长期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只有人们对中国文化理念实现价值认同,才能不断为中国文化理念的国际认同奠定基础。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落实的逻辑实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实践落地必须着力完善具体举措,加强文化观实践的载体建设、加强文化观实践的途径建设、加强文化观实践的环境建设,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落地的实践逻辑。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载体建设

载体是文化观实践的重要抓手。为促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落地,必须不断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开发文化产品、创新文化作品、注重文化传播。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只有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才能丰富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的物质载体,才能更加方便地彰显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精髓。文化设施是连接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是联系文化与人类的纽带,只有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才能将文化与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促进在文化设施的使用与体验中认知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文化设施是人们文化需求的重要体现,只有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才能不断满足民众的需求,推动文化观在民众中的落地生根。二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注重丰富文化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因为文化活动是承载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重要载体,只有不断丰富文化活动,才能促进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广泛传播;文化活动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只有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融入文化活动中,才能从中感知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核心价值,认知认同中国共产党文化观;文化活动是彰显社会文化引领力与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只有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融入各种文化活动中,才能提升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对社会多元文化的引领力,提升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社会凝聚力。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不断开发文化产品,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商品和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主要是因为文化产品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直观地接触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形式,也是群众最乐意接触并发表评价的文化载体形式,将文化观融入文化服务中,通过各种兴趣培训的形式实现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在群中入脑,推动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落地。四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必须创新文化作品,主要是因为文化作品是传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群众通过文化作品能直观地感受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在文化精品中不断提升对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了解与认知认同,直正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落地。

(二)加强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途径建设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必须积极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兴盛、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促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实践落地。一是要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促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落地,不仅需要不断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要号召社会各界积极投入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中,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还要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促进文化产业兴盛。促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落地,不仅要创新文化产业类型,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而且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占领国内文化市场,促进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市场良性竞争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还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支持条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市场支持。三是要促进文化艺术繁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不仅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让文化工作者与文艺创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文艺创作观,确保正确的创作方向,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而且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人民现实生活、扎根人民之中,从人民生活中取材,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创作出文化精品。还要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7](P16)。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化艺术发展情况,以改革创新为文化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加强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环境建设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实践需要良好的环境,必须着力优化环境,为文化观的实践营造积极的党内文化氛围、理性的社会舆论环境、健康的网络空间环境与和谐的国际交往环境,促进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实践落地。一是要营造积极的党内文化氛围。通过加强党内文化教育学习,提升共产党员的思想文化素质,领导建设党内积极的文化环境;通过加强共产党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与凝聚力,引领建设党内积极的文化环境;通过大力清除党内不良的文化风气与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文化发展氛围。只有不断营造积极的党内文化氛围,才能不断提升共产党文化观的对内凝聚力与对外影响力,促进文化观得到广大共产党员与社会群众的普遍认同实践,促进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实践落地。二是要营造理性的社会舆论环境。通过始终把握社会舆论导向,提高把握正确导向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扩大主流舆论的影响力,为营造理性的社会舆论环境奠定基础;通过掌握舆论发声的主动权,在社会热点事件、突发事件等高关注度的社会舆论中通过主流权威媒体积极主动发声,提升党在社会舆论中的主动权,提升其舆论发声的话语权,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增强党对社会舆论的引领与引导能力;通过加强对社会媒体的监管最大限度地降低多元价值观、低俗文化对主流舆论的影响,营造健康理性的社会舆论环境。三是要营造健康的网络空间环境。通过不断创新完善网络空间立法,做到“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推动依法管网络、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确保互联网在法制轨道上健康运行”[8](P153),营造健康的网络空间环境;通过提高网络空间综合治理能力,构建全方位的网络空间治理格局,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共同出力、多点发力,提升网络空间环境质量,营造健康的网络空间环境;通过加强网络空间内容建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凝聚亿万网民”[8](P151),严格防范网上意识形态渗透行为和多元文化侵蚀现象,营造健康的网络空间环境。

猜你喜欢
文化观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浅析中国室内设计的文化观
论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